第二千三十一章 絕望的大唐鐵路總公司

bookmark

大唐帝國裡,每年最受矚目,同時也是氣氛最激烈的會議,不外乎就是每年年底的支出預算分配會議了。

每年的這個時候,各方大佬那都是赤膊上陣,吵吵鬧鬧那都是最基本的,時不時還能看見帝國重臣直接動手。

年底的支持預算分配會議如此激烈,這平日裡一涉及到經費問題,基本上也是這樣。

這一次爲了擴大南洋移民規模所需要的各方面不同的支出經費,同也是在帝國高層掀起了一番腥風血雨。

陳炳全自詡也算是見識過風浪的人了,但是說實話還真的沒怎麼參與過這些預算會議,因爲往年的時候衛生部就是個邊緣部門,都是其他各方分配完畢後,順手給他們衛生部留一點。

但是呢,衛生部的花銷本來也不大,其他強勢部門爭奪完畢之後隨便留下的一點,也夠衛生部花銷了。

怎麼說呢,大唐帝國一年四億多中央財政收入呢,這裡頭隨便弄一點出來那就是幾百萬的事,夠他們衛生部用了。

至於各地官辦醫院需要的財政補貼,但是大部分的財政補貼實際上都是地方財政支持,各地的衛生局也都會有來自地方財政的撥款,所以京畿衛生部實際上不怎麼需要拿出太多資金去直接補貼。

衛生部更多的還是做一些行政指導的工作。

大唐帝國體系下的衛生部之所以是邊緣部門,也和這有關係,沒啥花錢的地方也沒多少經費,這存在感自然也就不強。

但是這一次,他們的衛生部卻是被直接捲入了這一次的經費之爭當中。

對此,陳炳全的感受就是突然遭到了驚濤駭浪的襲擊。

他從太醫院開始爲官,多年從事幸好醫療行政事務,但是這卻還是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了官場的險惡,其他部門同僚的惡意。

這讓他身心疲憊無比,甚至生出了一種不該有的念頭,乾脆提前半年致仕算了,反正自己今年已經六十五歲了,等到明年的時候就會致仕。

反正御書房也進來過了,也風光過了,提前致仕的話也能夠避免現在的旋渦。

要知道現在的南洋移民費用,已經不僅僅是什麼醫療防疫費用了,而是擴大到了其他的移民諸多費用,涉足的總金額已經是突破五千萬唐元了。

現在農部、商部、國企部、交通部、禮部、工部等諸多部門是吵來吵去,一會說什麼基礎設施建設,一會又說什麼運輸問題,甚至連鐵路建設都拿出來說了。

這話題牽涉的越來越廣,到後來已經不止侷限於擴大移民的問題了,而是涉及到了整個南洋地區發展問題了。

這個時候,實際上已經上是上升到了帝國整體戰略方面,陳炳全對這種那裡敢插手啊。

吵吵鬧鬧之中,最後御書房內部之間還是達成了默契,最後向聖天子遞交了南洋發展方案。

整個南洋發展方案包括多個方面,包括礦產資源開發,水利設施、交通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扶持當地特色產業,包括擴大橡膠、熱帶水果、高產糧食的種植以及加工、運輸等。

大唐帝國後續幾年,將會圍繞着南洋地區的安南省、暹羅省、緬甸省、馬六甲州、呂宋省、萬丹省、澳洲一共五省兩直轄州執行一系列的發展規劃。

把南洋地區真正的當成本土來經營!

至於移民,到最後已經是變成了附屬計劃。

怎麼說呢,只要發展南洋經濟了,那麼人口就不會少。

李軒很快批准了這一個南洋發展計劃。

該南洋發展計劃,將會在大唐帝國的全球經濟發展計劃的框架之下,尋找自己的定位發展經濟,爭取把南洋地區早日變成帝國的繁榮腹地。

南洋發展計劃一經公佈之後,自然又是引起一番議論,衆多資本迅速跟進。

南洋發展計劃,也只是大唐帝國開展全球經濟發展計劃的一個環節而已。

比如之前極爲重要的鋼鐵煤炭發展計劃!

還有帝國本土的新鐵路修建計劃,大唐鐵路總公司將會在未來利用公司自籌資金,外部籌集資金,在本土的多個地方進行鐵路大建設。

尤其是推動偏僻落後地區的鐵路幹線建設,中部地區的支線鐵路建設。

大唐帝國本土的鐵路網,看似非常龐大,但是帝國本土的面積同樣龐大無比啊!

儘管在之前大唐帝國已經取消了海外本土,海外領地等帶有明顯區分的稱呼,但也只是簡單的在海外設省,改變稱呼而已,實際上很多東西並沒有改變。

從理論角度來說,大唐帝國如今已經沒有了本土和海外領地之分,但實際上還是有的。

怎麼說呢,只有工業發展不受限制的地方,纔算是大唐本土。

往北的話,自然是一直到北冰洋,只是呢,其實小海(貝加爾湖)往北基本就沒啥人了,畢竟大唐不缺地方,很少人願意跑到天寒地凍的北冰原去過日子的。

在東邊的一直延伸到白令海峽,包括東海省諸島(扶桑),儘管整個東北地區的地區也是屬於苦寒之地,不過東海(扶桑海)、北海(鄂霍茨克海)的沿海的一些港口還是部分人口,越往南人口越多。

在南邊的話,最南邊的算是澳洲,包括東洲(新西蘭),這地方人口也不多,整個澳洲也沒幾十萬人口

西南部話,緬甸省(不包括孟加拉州隔離帶),此外還有一個很特殊的地方錫蘭島,這地方其實也算是本土,雖然只是局部本土化,但是也有鐵路,也有工廠的,只是這個錫蘭島一直沒有行政化,長期作爲軍事基地實施軍管。

西邊的話,大唐帝國都快要把西海(裡海)變成內湖了,有着巴庫這一塊飛地,而更西邊的話,則是一路殺到了頓河下游,完全控制了頓河下游以東,伏爾加湖中上游以東地區,這些地方雖然距離金陵遙遠無比,但是這些地方依舊屬於本土行列,當然了,因爲這些地方還處於戰區,同時地方太大,韃靼人的騎兵也比較多,因此這一大片地區主要還是屬於軍事控制爲主,後方的中亞地區纔是進行了工農業的發展。

要說大唐帝國的本土有多大,用幾個數據可以說明,從白令海峽到到頓河,直線空中距離大約是七千多公里,從東海省到頓河還要更遠一些,也是七千多公里。

從南邊的澳洲東洲到頓河,這個更遠了,足足一萬六千多公里。

從北邊的北冰洋到南邊的澳洲東洲,那麼有一萬四千多公里。

動不動就是上萬公里距離的大唐帝國,版圖看起來是大了,威風了,但是鐵路修起來也是能夠讓大唐鐵路總公司絕望無比。

第八十二章 激烈無比的對決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西遷好啊,西遷對啊!第兩百五十一章 三千明軍來襲第五百七十六章 廣州戰役起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坐穩扶好,老子要飆船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全球最強工業國第一百七十四章 僞唐賊軍殺過來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命裡註定的對手番外:李軒遊秦淮(一)第七百七十章 明可以亡,官不能不當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用槍炮的韃靼人很可怕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聖君的醜態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聯合登陸艦隊啓航第五百九十二章 陸海生死大決戰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弘揚大唐國威第五百六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海上宮殿:月宮號第九百五十四章 抓進去容易放出來難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一百四十三章 龍華鎮依舊在堅守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無用功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好惹的賊軍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九百八十章 陳立夫的孤獨和驕傲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大唐人的全球貿易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罰金狂歡第四百一十四章 這是要殉國的節奏啊第八百六十一章 新老交替第七百五十九章 南澳島大海戰第兩百四十五章 臭名昭著的徵糧司第九百四十三章 皇家理工的妖孽們第三百一十九章 前景不樂觀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重點封鎖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滿足的宋丸子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戰艦不夠找海軍租啊第五百七十一章 養家壓力大啊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韃靼認慫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澎湃發展的美洲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第二千三十八章 大唐的月亮比較圓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遺臭萬年的呂宋金礦公司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貴族封地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九百一十八章 文官的戰略勝利第兩百七十七章 數量驚人的俘虜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女人多也是很煩的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炮轟巴庫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略重心調整第六百六十三章 颱風來襲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蒸汽飛艇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遲則生變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大唐從不干涉土著內政第九百零七章 大唐稅部就是這麼牛逼!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新式榴彈引信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侍女並不是那麼的好當的第一百一十四章 珠兒的無奈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二千九十三章 衛生觀念第九百七十八章 決戰漢陽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成爲了香饃饃的東北戰役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難伺候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賜官和賜毒酒第四百五十一章 稅務稽查總隊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一點也不體面第二千一十八章 只有士紳沒有商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徵,尊貴的體現第三十章 遲早得睡一起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第三百八十四章 兇險的意外第四百五十三章 擔憂的錢祧裡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九百六十五章 第二軍困局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十萬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馮氏公司的野望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新一代蒸汽戰列艦:江南號!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除非我們陸軍死絕了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競爭不過你就打啊第八百五十四章 燧發槍初登場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火炮貴炮彈更貴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風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經濟一體化計劃第一百九十九章 凌亂的楊秀才第九章 洞房花燭夜裡的鮮血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經濟命脈-鐵路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勞動合同法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三十三章 柳八苟獻策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國家第八百零六章 聖駕抵達金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