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六十五章 再接再厲

bookmark

成衣市場,是最近幾年大唐帝國崛起最迅速的一個紡織市場的新市場。

以往的時候,大唐帝國的紡織工廠們,都是生產布匹、絲綢等售賣,普通人自己買了布匹、絲綢後自己縫製,或者是找裁縫縫製。

除了特定的制服,比如軍服,工作服之類外,市面上其實很少有成衣。

不是說商家不賣,實際上也有各種成衣店,關鍵的是早期的民衆不習慣買成衣,都是自己買了布匹自己做衣服比較多。

但是最近幾年,隨着工商業的進一步發展,民衆收入進一步增加,尤其是城市民衆的收入增加,也就有了直接購買成衣的需求。

這個時候,商家們也是與時俱進,有機械公司研發出來了專門的縫紉機,效率可比人手工縫衣服快多了,這也就大幅度降低了成衣的製作成本,同時爲了吸引顧客降低成本,對衣服的款式不斷的推陳出新。

這些年市場孕育下來,也就逐漸上來規模,很多城市家庭都已經是開始直接購置成衣,而不是說購置布匹自己縫製了。

這種新型市場自然是被那些大企業看在眼裡,江南紡織公司早幾年就是設立了服飾子公司,生產銷售各類成衣,市場銷量也是相當不錯。

成衣行業的發展,也是進一步帶動了紡織行業的發展。

而紡織業的進一步發展,帶來的影響可是巨大的。

大唐帝國工業化數十年,各種行業都有,幾萬噸的輪船都能夠造的出來,但是紡織行業在大唐帝國的經濟體系裡,依舊佔據着非常重要的地步。

紡織業是屬於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棉紡,毛紡,絲紡的各個環節,從種植棉花桑樹,養羊養蠶再到紡紗、織布,印染,再到成衣諸多工序裡,提供了龐大的就業崗位。

這也是大唐帝國扶持落後地區發展的時候,優先選擇紡織業的緣故,因爲這個行業能夠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

同樣的,在落後地區扶持發展的行業,大多也都是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相反,你要是重資產,但是僱員沒幾個的行業,大唐帝國還不扶持呢。

帝國扶持落後地區發展的工商業,不是爲了其他,目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爲當地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因此優先選擇勞動密集型產業。

而這個也是有不小的效果。

宣平四十二年即將結束的時候,工商部報告,過去一年的全國範圍內的新增投資中,在落後地區的新增投資佔據了總投資額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而在去年,這個數字只有百分之八!

新增的百分之三十投資裡,絕大部分都是屬於能夠提供大量就業機會的投資,包括各類工廠,同時還有一部分的基礎設施建設等等。

這給各地帶去了大量的新增就業崗位,有效提升了當地農民的收入。

針對這個情況,李軒批示:再接再厲,爭取更上一層樓!

宣平四十三年春天,春節剛結束,大年初三,蔣曉東就是揹着一個大包,和幾個同鄉離開了深山之中的老家,前往襄陽府城。

這是蔣曉東離開家鄉最遠的一次,之前最遠的時候,是他以前到縣裡應募參軍,但是沒能選上。

和很多農村家庭裡的孩子一樣,蔣曉東很小的時候就是幫着家裡務農了,後來哪怕是上了小學也是一邊上學一邊幫家裡務農,自小就是知道了生活的艱難。

他們家分到的土地不算多,早些年的時候也能養活一家老小,但是現在已經感到比較吃力了,因爲他有兄弟三人。

而長兄三年前就已經是娶親成家,已經是養有一子一女,他二哥也已經成家,這一下子多了好幾張嘴後,家裡的日子過的就是開始有些緊張了。

爲此,他二哥去年的時候就已經是縣裡一家商行工作,後來把妻子也接了過去,算是自力更生了。

其實去年他剛小學畢業的時候,父親就是說過了,讓他努力,看能不能參軍。

但是後來沒有選上,後來他父親又和他商議,商議什麼?

商議他的未來,問他以後怎麼打算,是去大城市闖蕩,還是說報名移民,又或者是去當學徒學一門手藝又或者是做其他的?

諸多選項裡,他父親沒有給他留在家裡的選項!

這並不是他們家獨有的情況,而是現在大唐社會很普遍的現象,那就是嫡長子集中繼承製。

不僅僅是貴族家庭如此,實際上在農村地區更加嚴重。

農民們一個家庭的土地本來就是有限的,傳給一個兒子還好,但是如果分家了,那麼土地就不夠用了。

因此很多農村家庭裡的次子們,都是需要自謀生路的,要麼是去大城市闖蕩,要麼去當學徒,要麼是移民,要麼參軍,要麼做其他。

但是,別指望能夠留在家裡等着分家產!

蔣曉東的二哥前年的時候,也是面臨着同樣的選擇,後來他選擇了去商行當學徒工,如今已經是正式轉正,收入雖然不高,但是也能養活妻兒了。

蔣曉東是個幼子,哪怕他的父母也沒有虧待他,但是家裡這麼個情況就算不虧待也沒辦法讓他留在家裡了。

家裡的土地就這麼點,不夠吃有什麼辦法!

春節的時候,他二哥帶着妻兒回家看望老人,也是和他談過,讓他儘早做打算,不管是幹什麼,總歸是要出去闖蕩的,總不能和連小學都沒有畢業的大哥搶那點土地不是。

做人要知道感恩,當年大哥把上學的機會都讓出來了,現在更不能和大哥搶那點土地了。

當年家裡窮,兄弟三人哪怕只是上小學,也是花費巨大,後來他大哥只上了兩年學後就主動退學在家務農,供養兩個弟弟上學。

連小學畢業證都沒有的大哥,除了在家務農,農閒的時候做點零工外,已經是不太可能在外頭找到什麼正式的工作了,很多地方招工,都是要求小學畢業的。

所以,蔣曉東其實不怪父親要把土地都留給大哥!

他只是對未來感到有些迷茫!

第一千零九十章 天子不是人第九百一十二章 尋訪長生不老藥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一死戰第九百七十五章 王文華被貶第十七章 朝議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競爭不過你就打啊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齊廣號通訊艦第八百六十三章 僞明衆生像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時代好商人第八百一十章 爲虎作倀第二千一十八章 只有士紳沒有商人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得天獨厚的美洲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來第一千五百章 攻克南非第四百八十二章 激烈爭論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聖君的醜態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煉油廠第八百零六章 聖駕抵達金陵城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帝國的錢,豈是你能夠隨便燒的第兩百八十章 擴軍封侯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遇上麻煩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一槍一個洞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每一個殖民地安都是代表着一場戰爭第八百二十二章 格德斯的豪邁之心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地球第一艦第六百四十九章 膠着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唐男人是有格調的第三百三十三章 殺進興泉府第二千五十二章 認同感以及貨車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婆羅洲知州溫東第四十一章 反派模板馮家第九百五十七章 我陳家乃書香門第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時代好商人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我們大唐人都是很好說話的第五百六十章 向大唐王師學習!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埋葬了夢想的休達第三百五十三章 武裝行進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席捲全國的工業化浪潮第一百一十四章 珠兒的無奈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聯合國海盜軍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規模浩大的洪澤湖工程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聖巡第兩百四十九章 彪悍的慧塵公主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意外的戰爭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兩百六十三章 該殺的還是要殺第六百六十五章 報紙:大唐朝報第七百一十六章 超大規模的鋼鐵廠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都靠兩條腿第九百九十二章 張嶽血書控訴僞明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們的鏡子爆炸了……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可用不可留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楊成的推銷之旅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我們大唐人都是很好說話的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鬥桂林官員第七百零三章 頭痛的張嶽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五百章 殺賊無數的桂林大捷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四百二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八百一十八章 遊秦淮河竟敢不帶上朕第二千六十五章 再接再厲第五百六十七章 做人得謙虛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每一個殖民地安都是代表着一場戰爭第兩百一十七章 壯烈而體面的死法第九百三十一章 撕毀協議直接打啊第四百二十七章 他們都該死!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大唐從不拉攏敵人,不服就幹!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唐第一艘戰列艦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熱情好客的摩洛哥人第五十四章 大唐天兵勇猛無敵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想當人販子,想多了你們第九百九十八章 父皇,微微要抱抱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沒辦法,就是這麼牛逼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無語的瑞典王國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一點也不體面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陳立夫述職第一千零八十章 陰險的大唐騎兵第二千零一章 普通人到了古代也能當科學家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創業難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二千一百一十四章 本土和美洲第二千一百八十一章 經濟綁架第九百八十章 陳立夫的孤獨和驕傲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大有深意的謝一衛第二千一百九十章 大學士陳立夫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牢底坐穿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騎兵最佳戰馬第九百七十四章 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