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七十九章 全球性民族

英格蘭的煤炭戰爭爆發戰爭的源頭是什麼?

是大唐人去年前的時候就宣佈了預計煤炭採購數量將會比去年降低百分之二十左右,原因是大唐在美洲等海外領地的煤炭產能大幅度上漲,歐洲煤炭的市場開始減少,爲此幾個礦務公司相繼調低在整個歐洲地區的煤炭採購量。

但是英格蘭那邊的煤炭商人們之前預估大唐人的煤炭需求會持續增加,所以一個個都是增產,各領地的領主們也是大力開發煤炭。

結果,大唐人來了,非但不是要加大采購量,反而是要壓縮採購量。

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產能過剩!

而這天底下,除了大唐人外,還真沒多少人會動不動幾十萬噸甚至幾百萬噸上千萬噸的採購煤炭了。

這麼多煤炭賣不出去怎麼辦?

英格蘭王室選擇了最簡單的解決方法,他們封鎖了主要的煤炭出口基地也就是倫敦,不讓敵對領主的煤炭運輸過來,只允許王室以及傾向於王室的領主運輸煤炭過來販賣。

反正大唐人就在倫敦呆着收購煤炭,只要數量足夠,質量可以,價格不漲,人家大唐人可是不會管這些煤炭是誰的。

但是其他領主也不是好惹的,一看運輸渠道都被封鎖了,直接就造反了,多家大貴族已經是聯合起來對倫敦開戰了。

這一場從去年秋天開始,現在還打着的戰爭,在歐洲這邊也被稱之爲煤炭戰爭。

當然了,這一場戰爭雖然起因是因爲煤炭,但是還有着諸多更深層次的原因,煤炭禁運只不過是一個火星而已,直接點爆了最近幾十年來英格蘭積累下來的龐大矛盾。

從摩洛哥王室以及英格蘭王室的情況就是可以看的出來,雖然大唐人不干涉土著內政,並且也是真的懶得干涉,但是龐大無比的大唐人帝國,依舊是在方方面面影響着全世界。

哪怕是大唐帝國只是內部的些許變化,就足以引發某個地區的劇烈動盪。

從這,也就可以更加直觀的感受到,爲什麼這些土著國家們希望大唐人去他們那裡建立城市了。

有休達州這個榜樣在,不少歐洲國家都希望大唐在當地建立城市,哪怕是韃靼金國都是通過荷蘭人透露出來這個意思。

說是你們既然都佔領了丹麥羣島了,但是別光駐軍啊,好歹搞點工商業啊,到時候我們愉快的做生意不挺好的嘛!

至於安全問題,你們大唐人還用擔心安全問題?

我們又不傻,肯定不會和你們在海面上開戰啊,你們總不是會認爲我們的那些風帆船隻能打得過你們的鐵甲艦吧,我們也怕死的啊!

不過呢,大唐人沒答應!

丹麥羣島只是一個純粹的軍事基地而已,雖然在當地有部分移民,但是移民數量很少,而且大唐也沒有在這裡開展商貿的想法。

土地,對於現在的大唐帝國,缺也不缺。

缺的是本土以及肥沃容易開發農業的海外領地。

至於普通的地方,大唐還在很不缺。

休達這片地方的話,其實並不算是一個太好的農業基地,而且也沒啥礦產之類的,對於大唐人而言,這裡只是一個航運中轉站而已。

而真正的開發重點,其實是在東邊的埃及地區。

紅海事務衙門下屬的埃及州,這地方的土地非常的肥沃,按照官府的估計,這個埃及州開發得當,至少可以容納三百萬以上的移民,如今已經有來自本土的移民大約二十多萬。

別以爲這個數字少,你得知道大唐人到了海外那都是要分很多土地的,同樣的地方,在土著手裡能夠維持上千萬人甚至更多的人的生存,但是在大唐手裡,頂多也就維持個幾百萬人口而已。

北美洲那麼大一片地方,如今人口也就一千多萬而已。

興許以後這些地方的人口會變多,但是現在的大唐海外領地,絕對是算得上地廣人稀。

休達州也同樣如此,地方挺大的,但是人口只有幾萬人,除了那些可以耕種的土地價值比較高外,剩下的荒地基本都是沒啥價值的。

土地便宜,那麼也就意味着,房屋的價格不可能太高,主要的價格是體現在建築本身上,至於土地附加值就比較少了。

喬治買的這一套宅院,也就只花了八百多唐元而已。

但是要維持這座庭院的正常運轉,後續的花費可不少,至少僕人方面就得至少再請兩個人,至少得有一個車伕兼馬伕兼園丁,再有一個侍女幫着。

加上凱瑟琳的話,僅僅是在僱傭僕人的開支就得近百唐元,普通暫住民僕人的薪資雖然低,但是每個人下來至少也得二三十唐元呢。

不過這在喬治的承受範圍之內。

其實也就是在休達州這種地方了,喬治才能買得起這種大莊園再請多幾個僕人,如果是換成本土的話,就他這收入別指望了。

哪怕是在南非也是不太行,南非州依託航線,更重要的是依託南非平原以及北邊的南非金礦,吸引了大批來自本土的移民,如今南非洲的常住人口已經是將近四十萬人了,南非港也是相當的繁華,一些好地段的庭院還是比較貴的,甚至就連暫住民僕人的薪資都比較高。

休達州這地方還是比較落後的,主要就是大唐人的人口比較少。

畢竟對於大唐人來說,休達州還是太遠太遠,並且靠近歐洲。

除了商人外,很少有大唐人會跑這地方來,這年頭的歐洲,對於大唐人而言一點吸引力也沒有,普通移民其實比較少。

而這兩年大唐官方都不在往這些海外領地分配移民了,如今大唐官方的移民屯墾司,主要精力都是放在開發南洋以及澳洲,新西蘭等地區上,對於海外領地的移民工作,除了極少數戰略要地,比如說之前的丹麥羣島,斯帕卡灣等具備軍事戰略價值的地方會派遣官方移民外,其他海外領地的移民工作基本是聽之任之。

大唐人要移民去這些地方,移民屯墾司也不會攔着,但是移民屯墾司也不會鼓勵移民去這些地方。

不過即便如此,每年還是有大量的人口前往海外移民。

通過大量的移民,大唐人形成全球性民族已經是必然的事情!

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期待的變局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一千零九十章 天子不是人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安南人在非洲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一切都是爲了吃飽飯第六百零六章 直撲秦淮河第兩百九十五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求殺敵,但求嚇人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蒸汽飛艇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唐城管!第兩百七十章 三千虎賁渡瀾江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未來自行綜合戰鬥系統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唐的精英教育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探索新航線第九百八十八章 張嶽亡命狂奔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艦隊進攻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耿右華在上海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市值一個億第三百一十八章 冒險方案第八百八十章 勝利屬於大唐王師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最爲特殊的封疆大臣第八百一十五章 陸軍艦隊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肅州油田第七十八章 知子莫若母第兩百九十五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百二十五章 說的都不是人話(月票加更)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暴戾的畢志安第五百三十五章 分贓大會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沒人種地吃什麼?第九百五十三章 查獲髒銀第一百九十二章 都是一羣廢物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萬明軍來襲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第一百六十四章 鮮血中的白蓮花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還不如直接燒木材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徐鐵的困局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扶桑問題的最終解決第三百四十三章 開門,檢查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宣平十年陳立夫回京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大唐帝國‘元’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有問題,而且是大問題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們陸軍想都別想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兵發呂宋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貴族也是民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繼承歐洲第六百六十二章 百年海軍(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一章 明軍,大大滴狡猾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苦逼的中產第一千零七章 冊封順義王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搶手的大唐暫住證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寧可信其有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要破陣?一堆亂石足矣!第九百七十四章 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第八十章 顯擺優越性第二百二十八掌 蘇大人被俘?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混亂的印度東部海岸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大唐暫住證第一百八十五章 穿越來的軍閥第四百九十九章 仿製僞唐火器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霸基業已成!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干涉歐洲第四百三十五章 繳獲大豐收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打掉韃靼人的囂張氣焰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公司艦隊遇襲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一億六千萬第兩百五十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零五章 駙馬是個老實人第七百九十一章 還有誰能夠阻止他?還有誰!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左成生的大生意第八十五章 久仰丞相風采第二千八十七章 不打仗就不用彈藥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進北上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海外部署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織田信長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悲催的參謀長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宣平十九年:巨大的變遷第四百八十一章 擴軍四旅第三百八十七章 古怪的明軍第四百一十四章 這是要殉國的節奏啊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八百一十八章 遊秦淮河竟敢不帶上朕第九百三十八章 鐵罐頭們的戰鬥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金庫藏賄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懷疑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來自蒸汽機項目組的捷報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開進入湖廣的大門第八十一章 鐵匠尚書第兩百四十五章 臭名昭著的徵糧司第七百七十九章 江南危矣第七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五百零一章 煩惱多多的正德第九百七十三章 絕望的杜丹清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內河拖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