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放棄治療的韃靼人

bookmark

大唐帝國很早就嘗試用非戰爭手段進行擴張了,早期向葡萄牙人購買非洲西部海岸的部分沿海殖民地,向歐洲各國地區購買使館區等。

不過那個時候都是小打小鬧。

直到帝國從西班牙葡萄牙聯合王國購買了他們手中所有的美洲殖民地,把整個美洲徹底掌控在帝國手中,這纔是非戰爭擴張的重要收穫。

後續又和韃靼人的大唐金國達成了資源交換領土協議,以支援韃靼人武器彈藥,和韃靼人展開商貿,並承諾以後給韃靼人一片安身之地爲條件,讓韃靼人主動的把大片領土交換出去,而且還把人都給遷移走了,直接交無人土地給大唐。

這纔是大唐帝國非戰爭擴張政策的巔峰!

僅僅是依靠着大唐絕對強悍的國力,硬生生的從韃靼人手中獲得了這麼大的好處,而且人家韃靼人覺得自己還不虧!

這就讓帝國上層對非戰爭擴張更有興趣了。

畢竟這些年,帝國獲得大片南美洲,墨西哥,東歐等地區,頂多就是花了一些錢而已,而就算是這些錢,其實大部分又是重新回到帝國手中,帝國所付出的只是一些低端的滑膛槍炮以及其他軍需物資而已。

這點支出,比戰爭花費少多了,甚至是不值一提。

陸軍那邊喊出來的第三次西征都喊多少年了,然而不管是帝國其他上層還是李軒這個聖天子,都是一直連哄帶騙壓着陸軍。

爲啥?因爲因爲花費太多,動不動就好幾個億的軍費。

哪怕是家大業大的大唐帝國,也不可能說僅僅是爲了海外的擴張就拿出去這麼多的軍費啊。

好幾個億唐元的真金白銀呢,就爲了打個土著奪取些許土地?

大唐人不樂意!

現在的大唐人更樂意採用間接的、低成本的方式進行擴張,比如說給韃靼人槍炮武器,和韃靼人進行商貿合作,以支持韃靼人打奧斯曼人,等韃靼人打下奧斯曼人後,再讓韃靼人把這些土地變成無人區交給帝國。

這麼一番操作下來,花不了幾個錢,而且還方便省事。

說白了,就是養個打手幫自己擴張!

而不得不說,韃靼人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一直都是大唐帝國的優秀打手,只是前面幾十年大唐帝國一毛錢都不給,只是用軍事壓迫韃靼人幫自己打地盤。

至於現在嘛,大唐人連軍事壓迫都懶的搞了,直接給槍炮了……

從這些變化,也是能夠看出來帝國最近幾十年裡國力的巨大增長!

現在的大唐帝國連軍事壓迫都不用,僅僅是憑藉些許滑膛槍炮軍需物資、貿易合同以及未來的一個安身之地的承諾,就是讓韃靼人心甘情願的爲大唐前驅。

但是如果換成三十年前乃至十幾年前,大唐帝國都別指望韃靼人會這麼乖乖的答應。

早年的時候韃靼人雖然被大唐逼着西逃,進而發起西征了,但是韃靼人可從來沒有屈服過,在西北以及中亞地區乃至東歐地區,韃靼人和帝國可是持續打了十幾年呢。

韃靼人龐大的騎兵部隊,依舊能夠給大唐製造不小的威脅。

所以那個時期的韃靼人雖然整體上打不過大唐帝國,但是在東線上依舊以武裝對抗爲主,

但是在十多年前開始,帝國和韃靼人基本不打仗了,因爲帝國不願意花錢繼續西征,韃靼人也覺得反攻無望。

至於等到宣平四十年以後,韃靼人已經是徹底放棄治療了。

那個時候開始,韃靼人雖然在東線依舊駐防了不少兵力,但是韃靼人在東線的部隊清一色的都是新兵蛋子、

甚至帝國陸軍方面都看出來了,人家韃靼人是把東線當成了新兵訓練營呢,平日裡乾的事就是訓練,封鎖邊界爲主,至於和大唐人打仗那根本不是他們任務。

等這些新兵訓練了一段時間後,就會抽調到西線或者南線去作戰。

某種程度上來說,自從宣平四十年之後,大唐金國的東線就是不設防的!

爲什麼會這樣?

因爲大唐人和韃靼人之間交情好,彼此不設防?這肯定不是。

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大唐越來越強大,最終強大到讓韃靼人反抗的勇氣都沒有!

這纔是,韃靼人徹底放棄東線,把東線當成新兵營的唯一理由。

也是韃靼人和大唐合作,甘願爲大唐前驅去打奧斯曼人的唯一理由。

大唐已經是強大到讓韃靼人連仰望的勇氣都沒有!

縱觀帝國的早,中,後三個時期的擴張,就會發現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那就是隨着帝國的國力上漲,對外擴張變的越來越容易,土著的抵抗越來越微弱,甚至到現在的全無抵抗。

如今限制帝國對外擴張的,也就只剩下氣候環境以及本土化這些東西了。

而在歐洲地區的擴張,氣候環境這些不存在什麼問題,其實歐洲的大部分地區,氣候環境還是很不錯的,雖然說北歐地區苦寒了一些,但是中南部地區,又是靠近地中海的歐洲南部地區,卻是屬於非常不錯的地方。

有來過歐洲地區,尤其是來過地中海地區的大唐人,都比較喜歡地中海沿岸地區,氣候相當宜人,而且部分地區也是屬於非常比較肥沃。

整體上來說,單純從氣候環境這些來說,大唐人對歐洲的態度,和對待北美洲的態度有些類似,都認爲這是個好地方。

擴張歐洲已經成爲了定去,東歐地區只是一個開始,而下一步的話,將會是波蘭立陶宛地區以及部分羅馬尼亞地區等地區。

這是大唐帝國和大唐金國之間協議的第二部分移交的領土,爲了獲得這些領土,大唐帝國方面已經是承諾將會無償向韃靼人提供大批量的軍需物資以及其他各類普通物資,並新簽署了部分商貿協議。

按照物資出口價計算以及普通商貿合同計算,這些免費供應的物資以及後續的商貿合同,至少價值三千萬唐元。

當然了,這只是出口價值,實際成本價的話,這些東西撐死了也就幾百萬唐元!

當然了,其實僅僅是這些的話,還不足以讓韃靼人放棄這麼大片的富饒領土。

雙方的主要交易內容實際上從來都不是這些,而是大唐人的一個承諾:給韃靼人一個生存之地!

生存之地,這纔是韃靼人苦苦追尋的!

爲此他們寧願用大片看似富饒無比的歐洲領土進行交換,因爲他們很清楚,如果自己不交換,最後也肯定守不住這些土地。

而且還會讓整個大唐金國覆滅,數百萬的韃靼本族人最後消失的無隱無蹤,就和已經覆滅消失的諸多土著國度一樣。

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大唐的老朋友第七百六十三章 反明鬥士秦志福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懼的幼軍營第一百七十一章 曾子文震驚記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干涉歐洲第一百一十七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糧新思路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呂振江赴北海第二千一百三十章 金陵堵車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開進入湖廣的大門第三百九十八章 反攻!反攻!(第三更爆發求訂閱)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海軍博物館第兩百八十三章 把他綁起來,燒死他第七十二章 柳八苟的蠱惑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敢投資鐵路?內褲都得賠掉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陸軍也窮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天大的野心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帝國海外產業佈局第一百九十九章 凌亂的楊秀才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一)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三年白頭第五百四十一章 死都要搞蒸汽機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從三品知府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翰統的赫赫威名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六百六十一章 野心勃勃的大唐海軍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潤滑油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家康的作用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消息滿天飛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呂家兩代人的夢想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下第二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呂振江赴北海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去草原看風景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莫臥兒的覆滅第七百二十一章 邵陽書生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陳立夫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第三十七章 他們怎麼會投降第兩百零二章 終於要打縣城了第九百六十三章 翰統鷹犬回金陵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這河套我們不要了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報復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九牌鹹魚第五百一十五章 國朝興廢在此一戰第二千九十七章 大唐訓令九百六十五章 第二軍困局第二千一百七十二章 殘暴的韃靼人第五百零四章 我宋志文回來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同的科舉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奧斯曼的反攻第一百九十九章 凌亂的楊秀才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些明軍不尋常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兩百章 霸王硬上弓第三百八十五章 給老子開炮!第六十章 明軍進犯第八百一十五章 陸軍艦隊第四百六十三章 脫褲子放屁!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麥也搬到非洲去第五百一十六章 慘烈無比的攻堅戰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大唐婚姻自由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四百八十二章 激烈爭論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二十年如一日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汽油機原型機第二千四十八章 西湖汽車品牌效應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陳立夫是有着崇高理想的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皇恩浩蕩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子河的犀利攻勢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北方劇變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風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兩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兩百零六章 種蘑菇的土匪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教材就是戰爭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六百七十三章 戰艦出動第兩百五十一章 三千明軍來襲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識趣的瑞典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擴軍四旅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大膽國賊老夫抽死你第七百一十六章 超大規模的鋼鐵廠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帝國的南非第三百零七章 一敗萬劫不復第一百四十二章 說不出的詭異第六百零九章 全線進攻第七百八十三章 本官就知道李賊狡猾第六百八十四章 悲催的南澳島總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衝啊,大唐萬歲!第九百五十六章 書生和劊子手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遍佈全球的第四艦隊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志文誤我第二千一百三十四章 銷售售後統一模式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論超前的大唐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無能爲力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