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陳立夫的全球偉業

bookmark

現在在大唐裡的犯罪分子只能是通過各種渠道把非法所得洗白,是沒幾個人敢光明正大的花贓款的。

而這一切,不是因爲巡警多牛逼,而是因爲稅務調查官太牛逼……

而越是這樣的稅務體系,其實也就越遭人憎恨,要不然的話,稅部也不會間隔幾年時間就會改革一次了,純粹就是爲了平息外界的憤怒。

當然了,大部分改革都是換湯不換藥,一個稅務機構做的太狠,被人罵的太狠之後,往往就會撤銷,然後成立新的機構,但實際上人還是那批人,做的還是那些事。

稅部在數十年風雨之中,是在一片罵聲中不斷前進的,但是哪怕是外頭的人罵,但是帝國內部,尤其是帝國上層對稅部卻是保持支持態度。

要不然稅部也不能在一片罵聲中安然無恙了。

因爲稅部是一個賺錢的部門,稅部的工作效率直接決定了帝國的收入預算,而收入預算直接決定了支出預算。

其他機構明年有沒有錢花,就得看稅部的工作成效了。

所以,雖然很多帝國高官不喜歡稅部,但是在正式場合裡,依舊會態度鮮明的支持稅部。

這一次稅務改革的時候,外界又是掀起了一番輿論,說什麼稅部要進行改革之類的,但是卻是被陳立夫等文官大佬們直接壓下來了。

稅部改了,沒錢了,還辦個屁事,人家陳立夫還指望着稅部收多點錢,爲自己的豐功偉業提供資金呢,比如說經濟一體化政策,比如說全民富裕計劃,比如說收復全球實地。

自從去年冬天陳立夫正式上書收復全球實地之後,帝國已經是陸續展開了一系列的舉動,其中的收復東歐失地就是最重要的成果。

而後續也必將會持續下去。

而這一系列的行動,是需要財政資金的支持的,比如說想要讓韃靼人當打手,插手奧斯曼王國地區的戰爭,想要收復奧斯曼王國地區,那麼就需要給韃靼人武器彈藥啊,這不給人家武器彈藥的話,人家怎麼打仗啊。

就靠韃靼人自己,把他們所有人都賣掉,也不可能湊集如此多的軍費來支撐一年又一年的戰爭啊!

同樣的在印度地區的事務,去年開始也是花了不少的錢,莫臥兒王國和三十六國聯盟之間的戰爭,帝國方面間接花費了至少三百萬唐元,要不然的話,這三十六國聯盟怎麼可能發動規模如此大的戰爭。

這後續持續的印度半島戰爭裡,帝國依舊需要源源不斷的支出資金。

想要建立全球偉業,是需要花錢的,哪怕這些錢遠不如通過戰爭奪取多,但是也得花啊。

這就需要帝國強大的財政收入作爲支撐,所以哪怕是陳立夫,其實支持稅務系統的高效工作的。

所以稅部的改革,也只是宣揚了一陣後就悄無聲息了,因爲上層大佬們都不樂意對稅務進行改革,這要是改革了,徵稅力度下降了,偷稅漏稅多了,損失的可就是他們自己的部門。

這一次稅務的改革,陳立夫等大佬們,關注的並不是徵稅機構的改革,而是稅務本身上的改革。

如今帝國現行的諸多稅務體制,大多是宣平三十五年左右制定的了,距離現在都有十二年了,很多細節已經是不太適應時代的發展了。

比如說個人所得稅,當年制定的稅率在當時來看,算是比較可以的,低收入羣體基本不用繳納,繳納稅收的是中上層。

但是隨着帝國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人們收入增長,同時伴隨而來的通貨膨脹,以至於讓很多低收入人都已經是到了繳納個人所得稅的門檻。

這一點自然是不行的,帝國的個人所得稅,除了增加財政收入這一重要目標外,還有一個重大作用就是扼制財富分化,重新分配社會財富。

基於對財富重新分配的原則,對低收入羣體徵收個人所得稅是本末倒置。

所以這一次的稅務改革裡,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再一次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

而這一條也是諸多人最爲關心的一條,畢竟帝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關係到了很多人。

帝國當年剛進入兩廣地區的時候,就已經是制定了個人所得稅,當年爲了推廣個人個所得,聖天子甚至都故意把官員以及將士們的薪資提高了一部分,再把提高的這一部分作爲個人所得稅進行政教,當時在很多人看來,這純粹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但是實行多年後,個人所得稅逐步完善,並推廣到整個社會的時候,稅部的人才發現這個好處,這是溫水煮青蛙的模式,降低了人們的反彈力度。

這也是爲什麼帝國能夠順利推行個人所得稅的緣故。

除了衆人最爲關心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調整外,還有一個很多人關注的稅率調整,那就是農業稅調整。

每一次稅務改革,其實農業稅改革都是重點,而且基本都是朝着降稅去的。

持續的農業稅降稅,如今農業稅的份額已經是隻佔據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十八了,而在初期的時候,農業稅的收入佔據了帝國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五十左右。

初步的降低農業稅,減輕農民的負擔,這是帝國數十年來的一貫政策。

這一次不出意外的話,同樣會降低農業稅,當然了,只會降低少地農民的農業稅,至於對擁有大量土地的農民,帝國可不把他們當場農民,而是把他們當成地主或者農場主,該繳納的稅收還是要繳納的。

此外帝國可能會調整部分商業稅的徵收範圍以及額度,其中有減稅的,有加稅的,比如說已經是多個地方實行多年的房產稅,就有可能在這一次稅務改革裡,全面推行。

這些稅務改革,都是會極大影響帝國各個階層的人。

但是總體上,這一次的稅務改革的戰略方向還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減輕低收入羣體的稅收負擔,增加稅收總額。

這兩大戰略方向咋一看有點矛盾,但實際上一點也不矛盾。

第二千七十七章 態度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除非我們陸軍死絕了第二千四十六章 沒啥可追求的聖天子第五百章 殺賊無數的桂林大捷第二千一十二章 和本土差異巨大的美洲第兩百五十五章 半渡而擊第兩百五十五章 半渡而擊第二千一百七十一章 把自己變成大唐人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爭論和妥協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不怕你仿製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給南蠻子一個下馬威第二千四十二章 適應不了大唐生活的愛德華第四百六十五章 懷遠縣叛亂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們發財了第四百四十章 大唐王朝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不是鄙夷只是怕死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敵人不是明軍第一千一百章 令人生畏的公司艦隊第九百一十八章 文官的戰略勝利第三百七十四章 開花彈恐怖如斯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來了文選司是龍盤着,是虎貓着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你們海軍就是這麼不要臉的?九百六十五章 第二軍困局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倒黴的第五十七團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北岸開發區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見過傻的,沒見過怎麼傻的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一)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打扶桑搶黃金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農民子弟的掙扎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大唐人的胃口太大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奧斯曼人的退路:非洲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身價暴漲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唐的錢好借難還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聖天子發言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三年白頭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多層次火力支援體系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炸逼第九四十一章 火力優勢碾壓第六百二十章 超大號的地雷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陳立夫面聖述職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產能過剩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糧新思路第九百三十七章 李逵對李鬼:督標突擊營第六百四十九章 膠着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第九百五十五章 風暴的旋渦中心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多拿幾個,反正也不值幾個錢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體面第六百四十二章 宋志文起復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開啓大航海時代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大膽國賊老夫抽死你第四百三十一章 銀子和女人都是我們的!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七百四十六章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輪船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舊船當新船賣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唐第一忠臣(求訂閱)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二千一百五十三章 黑海實彈演習第九百三十五章 完全看人品的炮彈第四百四十八章 壯哉,我稅務稽查隊!第四百一十九章 僞唐賊軍想要幹嘛?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識趣的瑞典人第二千五十七章 要讓更多大唐人買得起車坐的汽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被一鍋端的上海碼頭公司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方各懷鬼胎第五百四十四章 天下震動正德氣暈第四百九十二章 規模龐大的南遷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韃靼人又跑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這些大唐人太野蠻了第六十七章 非戰之罪第六百章 唯死戰爾!第九百六十三章 翰統鷹犬回金陵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重點封鎖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宣平十八年新型蒸汽巡邏艦第三百四十四章 可是正泰董氏?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移民一年比一年多第七百九十七章 想造反,那也得先把稅給交了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海軍的真正敵人第八百八十一章 俺答汗的抉擇:戰還是逃?第七百一十九章 蔡二虎的決心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攻佔科倫坡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棱堡皇宮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大唐的女主人們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太子李暠初登場第二十三章 搶糧搶女人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滿地黃金的上海(第五章)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陳立夫修官道第八百六十四章 萬古聖君親征第六章 經典組合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熱情好客的摩洛哥人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爆發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來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你好,世界第一百六十章 怎麼不按劇本演啊第兩百三十六章 老鄉開門,我們是大唐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