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

bookmark

本國大量民衆想要偷渡到隔壁的大唐熱去,這讓瑞典王國揹負了極大的財政壓力以及外交壓力。

直接促使瑞典王國率先開始執行大規模移民非洲行動,只是他們的前期大規模移民可沒有和韃靼人那樣,會顧着移民的死活。

瑞典王國的前期移民活動,純粹就是爲了把偷渡或者想要偷渡的人,或者有可能偷渡的人先扔到非洲去,扔過去之後只給予他們簡單的口糧,至於後續怎麼樣,瑞典王國也只是走一步看一步。

這種情況下,瑞典王國的移民死傷比例其實是比較大的,但是人家瑞典王國的人就沒把這些前期移民當人看,外人也不好說什麼。

但是這種不把移民當人看的大規模移民,效果也是良好的,前期移民規模大,到了加納西部海岸後,也更容易建立起來據點。

也能夠更好的減輕他們的第二大壓力!

瑞典人的前期大規模移民,壓力之一就是偷渡!

那麼第二大壓力就是韃靼人!

這些該死的韃靼啊人就在加納東部!

而他們瑞典人在非洲的地盤,是在加納西部!

也就是說,韃靼人和瑞典人的地盤,只隔着一個大唐人控制的州。

而且最關鍵的是,人家大唐人的加納黃金海岸,其範圍只侷限於沿海地區,這個大唐人的非洲事務衙門所轄的加納州其實面積並不算大,也不深入內陸。

加納州東邊是分配給大唐金國的東加納地區,韃靼人稱之爲西非省。

加納州西部,就是分配給他們瑞典王國的西加納地區,瑞典王國稱之爲西加納。

瑞典王國所獲得的西加納地區和其他國家所獲得的殖民地一樣,都是隻侷限於沿海這一片,至於內陸地區,大唐帝國根本就沒有給予具體的劃分。

同時考慮到大唐人已經明確表示,大唐人不會深入非洲內陸地區,之前甚至連尼日爾河流域都放棄了,現在的加納地區也是同樣如此,大唐人的控制範圍將會只侷限於沿海地區,甚至是加納州以北的內陸部分,你們韃靼人也好,瑞典人也好,誰能控制就控制,大唐人基本不理。

這意味着,在大唐加納州以北地區,瑞典人和韃靼人極有可能直接接觸,甚至進一步壓縮到各自沿海殖民地的北部內陸地區。

這種情況是兩國都無法忍受的,所以韃靼人大手筆開始了移民,直接深入尼日爾河流域的北方縱深地區。

瑞典王國也不甘落後,他們先是在沿海地區建設了大型據點後,沿着多條河流向內陸金髮,搶佔各據點。

兩國之間的相互競爭,這使得了瑞典王國以及韃靼人之間的初期移民力度都是非常大的。

儘管前期耗費不少,死傷也比較嚴重,但是開發進度也是非常的喜人。

而且前期移民過去後,雖然耗費大,但是也不是沒有收穫的。

他們可以在當地開闢種植園,使用免費勞動力進行種植,除了種植糧食外,也可以種植大量的經濟作物,並出售給大唐帝國的商人。

比如瑞典王國,他們的移民就聰明多了,去到了西加納之後,他們開闢的種植園第一時間種植的可不是糧食,而是可可以及咖啡。

如今大唐人的各種消費品需求龐大,不管是新興的飲料咖啡,還是說製作高檔糖果用的可可,需求量都是非常龐大的,吞噬着來自全球各地的可可以及咖啡。

尤其是可可,大唐人自己在美洲就已經大量種植了,但是依舊覺得不夠用,瑞典人一說要在西加納大規模種植可可,人家大唐商人都跑過來主動合作,提前簽訂採購合同呢。

這種植出來後出售給大唐商人,賺錢的很,然後利用這些錢直接從大唐人手裡進口糧食,這一進一出,比單純種植糧食要賺,而且還能養活更多人。

同時他們還可以直接利用當地的豐富資源賺錢,比如說木材啊,尤其是一些高檔木材,大唐人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其次則是一些貴金屬的開採了黃金啊,白銀什麼的開採出來就是錢。

儘管原始人工開採效率低下,但是人家成本也低啊!

怎麼說呢,跑到非洲之後,只要不是自己作死,規規矩矩的探索出來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子,再緊緊的保住大唐的大腿,那麼最少也能吃飽飯,混好了那麼就是下一個中非王國。

哪怕是混的一半,那也是能夠變成第二個摩洛哥王國或者丹麥王國啊!

人家丹麥王國看着被摩洛哥王國死死壓着,但是這種軍事上的失利並沒有影響到丹麥王國的人口持續增加,控制的地區越來越大,越來越有錢,實力越來越強悍。

這就是因爲丹麥王國死死的抱住的大唐人的大腿!

這從丹麥王國的經濟模式就能夠看的出來,大量發展經濟農作物種植業,同時在北部控制區發展畜牧業。

而不算是種植業裡的各種經濟農作物還是畜牧業裡的羊毛等等,全都是以出口大唐爲主,他們自己可用不着這麼多羊毛。

依靠向大唐出口大量的農畜產品,以及部分礦產品,丹麥王國的小日子其實過的還算不錯,要不然也不會好幾次海軍都被摩洛哥王國的海軍幹趴下後,又能迅速找大唐人購買一大批的船隻繼續抵抗。

那個啥,能夠連續戰敗幾次還能屹立不倒,一毛賠款也沒有支付,一寸土地也沒有割讓,這已經很能說明丹麥王國的實力了。

同時也是說明了緊抱大唐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緊急上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

而這一點,也是大唐人所希望看見的!

大唐人希望這些土著國家們,沒事別折騰,老老實實種地養羊就好了。

別擔心種植出來的經濟農作物賣不出去,我們大唐國大人多,棉花也好,羊毛也好,你們土著有多少我們就要多少。

這樣的話,你們土著也能過日子了,也有錢購買我們的工業產品了。

這也是大唐人最近這些年推崇的所謂全球經濟一體化,力爭你好我好大家好!

畢竟你好我好大家才能一起好嘛。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九百一十二章 尋訪長生不老藥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城而入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爭機器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這些大唐人太野蠻了第兩百六十八章 成立炮兵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一億兩財政支出預算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倒黴的南林堡第六十章 明軍進犯第六百零七章 排隊槍斃纔是王道第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只能有一個聲音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攻佔科倫坡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動盪的帝國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陳立夫自救第五百一十五章 國朝興廢在此一戰第五百九十六章 悲催的王越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二十年如一日第八百一十一章 陳立夫立功升官第六百一十六章 圍困唐賊第兩百九十八章 殘酷的戰爭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河封省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大唐還是不要臉的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身爲一個大唐人要時刻保持體面第二千八十七章 不打仗就不用彈藥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情況不對第九百二十六章 好客的南洋百姓第二千六十九章 韃靼金國和大唐帝國的戰略合作第兩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的一見鍾情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蒸汽機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麥也搬到非洲去第二千一百二十九章 爆炸的車市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六萬大軍兵發河套第七百五十六章 難道要當亡國之君?第六百三十四章 嗑瓜子看戲第二千七十八章 煤炭戰爭第一千零十章 黃金計價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兩百二十七章 僞唐賊軍好生狡猾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軍方福利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抓宋賊第一千零一章 援兵來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陳立夫去上海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二)第兩百六十二章 新手開車上車請刷卡第八百零二章 陳立夫的寒竹圖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第兩百零三章 正泰縣城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督導組抵達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第二千一百三十三章 商務車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被堵死了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聯合登陸艦隊啓航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全軍出擊第兩百九十三章 萬里長征第七百一十六章 超大規模的鋼鐵廠第四百二十三章 豬從不投降第四十二章 太后英明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移民何錫華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蒸汽戰車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麥也搬到非洲去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人類第一輛汽車問世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唐屬印度戈河州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鉅艦時代第九百六十一章 金陵城密談第二千一百七十一章 把自己變成大唐人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禮羣買車第七百四十九章 使團覲見(第六更求月票)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宋丸子去上海 (第三更)第九百一十八章 文官的戰略勝利第六百二十九章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切都完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軍好樣的!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燧發槍變白菜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第三次印度戰役第八百一十一章 陳立夫立功升官第三百四十四章 可是正泰董氏?第六十二章 說走就走的劫掠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田平一生的痛第九百零六章 陛下果然是仁君啊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徵,尊貴的體現第兩百九十九章 意外突發第三百九十三章 聲勢浩大的撤退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重建東勝城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扶桑問題的最終解決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唐帝國領土:屋久島(開疆擴土求訂閱)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炸逼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唐的繼承人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炮轟巴庫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九百五十三章 查獲髒銀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有問題,而且是大問題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陳立夫來了第五十章 手感甚好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線膛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