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四章 明軍的反攻

bookmark

蘇家康不願意大唐新軍進城,那是因爲城破後他需要揹負極大的責任,畢竟不管怎麼樣都會落得一個丟城失地的評價後上頭的那些大佬們會怎麼看待他?

他們會認爲蘇家康極度無能,竟然讓一夥小土匪攻破了縣城,這不是無能是什麼?這樣的一個官員怎麼能夠主政一方,代天子牧民守土?

如果說蘇家康在丟掉了正泰縣城後,還無法短時間內依靠自身的力量收復正泰縣城,那麼造成的後果就更加嚴重了,輕者丟官去職,重則砍頭抄家。

朝廷對於丟失城池的官員,向來都是不會手軟的。

至於李軒不願意進城,則是害怕引起明廷震動,進而導致明廷派遣大軍來圍剿,那樣的的話他的大唐王朝想要不完蛋都難。

但是他們雖然都不願意這麼做,但現實之所以這麼操蛋,就是因爲它很少會遵照你的意願發展。

這就好比男的是個屌絲偏偏還是個顏控,卻一心想要娶個貌美如花的大美女;女自身容貌能嚇死路人,偏偏還是個喜歡高富帥的拜金女,滿腦子都是想要找個高富帥,按照道理來說這兩個人卻是怎麼也相互看不上的。

但現實里美女都和高富帥湊一對去了,屌絲和如花只能是一邊相互嫌棄着一邊拉起了手。

彼此都不願意,但是最終卻是搞到了一起,這就是現實!

李軒不想進城,不願意引來明廷的震動,但是此時此刻的他已經別無選擇,留在城外的話,就會陷入明軍的三面包圍,剩下的一面也是死路。

還不如進城搏一把呢,尤其是在城內明軍已經投降的情況下,他進城不用花費什麼時間,也不會遇到多少阻力,進城後立即就能阻止防禦,把來勢兇猛的明軍給攔下來,以獲得暫時的安全。

至於後續怎麼脫險,這就是以後的事了,不管是困守還是撤退都好說,現在的李軒已經是沒有多餘的時間和心思去考慮這些了。

在前方的陳屠夫和方東全他們率先進城後,大唐新軍迅速控制了城門以及附近的城牆,緊接着是火槍隊和弓箭手以及輜重隊的人也是陸續進城。

他們進城的速度相當快,僅僅是一刻時間呢,除了少數在後頭警戒斷後的數十人外,其他人都已經進城了。

大唐新軍進城後,立即分兵數路,主力部隊則是沿着城門樓以及兩側的城牆推進,一方面是肅清殘餘的明軍掌控城防,另外一方面更重要的乃是立即展開防禦作戰的部署,以迎接後方明軍主力的來襲。

於此同時也是分出了幾支小部隊進軍城內的各個要點,比如縣衙、校場、倉庫等重要地方。

至於那些原本還打算投降的士紳們,則是早已經不知道逃到那裡去了,此時此刻的李軒也沒有心思搭理他們。

這個時候,李軒也是在侍衛隊的護衛下進入了正泰縣城。

馬背上的李軒穿着一身裁切的極爲修身的近代將官軍服,腰間懸掛着一柄裝飾用的佩劍,踩在馬鐙上的是一雙長筒皮靴,拉着繮繩的手還帶着一雙皮手套。

這樣的他如果是放在近代甚至現代,都是一個典型的將領形象,不過在這個時代的人們看來,卻是顯得滑稽而古怪。

很多躲在街道兩旁的房屋裡偷偷透過門板的縫隙或者窗戶人看着這樣的李軒,多少是覺得古怪而稀奇的。

怪不得官府天天說黃竹山的土匪們是吃人的,這個年輕的土匪頭子一眼看過去就知道肯定不是什麼好東西。

城內那些民衆們的目光,自然不是李軒所在乎的,他騎在馬背上,看着眼前的泥土街道,以及街道兩旁的那些房屋,有着一種看歷史片的新鮮感,同時也有着一種征服的滿足感。

說起來,這還是他來到這個時空後第一次親眼見城市的模樣呢,倒黴的他剛來到這個時代呢,就是遇上了官兵進剿李家村,後續的他就是在逃亡中度過,稍候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是待在黃竹山這個山溝溝裡。

上一次雖然他帶着人攻破了龍華鎮,但是龍華鎮說是一個城池呢,但實際上就是一個大一點的莊子而已,也就比馮家莊大了那麼一點點,根本算不上正規的城池。

更關鍵的是,他李軒當時爲了安全起見根本就沒有進過龍華鎮。

因此,這麼久以來,這還是他頭一次進入古代的城市!

只是這種對古代城市的好奇也只是持續了幾秒鐘而已,現在的他還有更重要的事。

“既然展開佈防,把吊橋收起來,還有把城門也關上!”李軒一邊說着一邊翻身下馬,然後直接帶着錢夢久和曾子文他們上城門樓。

走上城門樓依稀可以看見明軍的屍體以及不少傷者,地上還散落着衆多的武器以及還沒有來得及使用過的巨石巨木,滾油等守城用的器械。

城頭上如今已經是被大唐新軍徹底佔據,少數幾十個沒來得及逃走的青壯正被大唐新軍的士兵們看押着蹲在角落。

李軒沒有多看城頭上的景象,進城的時候他就已經詳細安排了下來,方東全和王單旭帶着火槍隊以及弓箭手、長矛手等主力佈置城防事宜,黃學仁帶着輜重隊裡的人馬肅清城內的明軍佔據要點等。

已經有了明確分工的他們用不着李軒再去多說什麼,所以李軒也沒有過多的干擾方東全他們的工作。

而是帶着錢夢久以及曾子文登上比較高的城門樓,然後憑高遠眺,遠遠望去李軒終於是看見了偵騎口中的明軍前鋒。

那是一股大約三百人,穿着明軍軍服的軍隊,這個時候距離正泰縣城大約有一里多的距離。

至於更遠一些,他還約莫看見更多的明軍正在趕來,不過因爲地形起伏,看都不算太清楚。

正泰縣城的西南方向外並不算開闊,反而是有着此起彼伏的低矮丘陵,這些丘陵不影響耕種,但是卻影響到了視線。

不像是在東面和北面,是一片開闊地帶,視野相當良好,有敵人殺過來好幾裡外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李軒觀察着城外的明軍時,城內的大唐新軍已經是把城門重新關上,作爲防守主力使用的火槍手和弓箭手也都已經是上了城頭。

至於黃學仁他們肅清城內也是相當快,這正泰縣城和諸多古代城池一樣,都不算大,跑一圈下來都不用多久,加上黃學仁他們也是知道事情緊急,不能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城內的明軍上,因此是一路狂奔,同時喊着降者不殺之類的口號順利攻佔了縣衙以及官倉等重要地點。

說是攻佔其實也不對,因爲這些地方的明軍早就跑光了,其中大部分都是跟着徐縣丞以及其他文武官員逃走了,身下的一些也是躲藏了起來,根本不敢冒頭和大唐新軍交戰。

至於原本還有好幾百人的青壯,就更是不堪了,徐縣丞他們逃走的時候可不會帶着他們走,而徐縣丞他們這些當官的走光了後,羣龍無首的青壯在大唐新軍還沒有攻城的時候就已經是一鬨而散了。

要不然的話,之前城內的士紳們也不會怎麼幹脆的選擇打開城門投降了。

也就是說,在李軒他們進城之前,實際上正泰縣城就成爲了一座不設防的城池,大唐新軍攻打正泰縣城,實際上是接管正泰縣城。

很快,肅清了城內殘餘明軍後,黃學仁就是帶着大部分人馬回來了,他們回來了還不算,順帶着還抓了好幾百人一起回來。

不等李軒問,黃學仁就是主動開口解釋道:“剛纔東北城門的時候看見這些青壯正在逃跑,所以就攔了下來,如今我軍守城人手缺乏,他們正好排成用場!”

一旁的錢夢久道:“這些人會不會在我軍大戰的時候搗亂?從而導致意外出現?”

不過這個時候曾子文卻是開口:“這個不用擔心,這些青壯民夫都恭順的很,有人監管的話,他們是弄不出亂子來的!”

曾子文之前可是明軍千戶,而他打仗的時候也是喜歡徵召青壯隨軍運輸輜重或者直接作戰,對這些青壯民夫都有着很深的瞭解。

這些青壯肯定是不願意給大唐新軍賣命的,但是同樣的他們之前也不願意給官軍賣命啊,然而官軍可以用刀逼着他們賣命,大唐新軍同樣可以做到。

李軒聽罷後微微點頭,有了這一批青壯俘虜的加入從事體力勞動,至少守城作戰的時候,己方就能夠抽調出來更多的戰鬥人員,而不用分人去搬運石木燒滾油之類的雜事了。

大唐新軍在城內積極備防,甚至都懶得去搭理城內的士紳以及普通民衆時,蘇家康率領的明軍主力也是終於抵達了正泰縣城城下。

騎在馬上的蘇家康看着前方的正泰縣城,臉色陰沉的可怕。

那可是他蘇家康的正泰縣,然而如今卻是落到了僞唐賊軍的手裡,如果自己還無法快速收復的話,恐怕自己的下場不會太妙,丟官都是最輕的,一個搞不好就會被砍頭抄家。

當即他就是對身邊的王志嘆道:“趁賊軍剛進城,如今他們是立足未穩,我們必須從速攻城,立即傳令,即刻攻城!”

隨着蘇家康的果斷和堅決,明軍剛到城下呢就是對正泰縣城發起了反攻,意圖趁着大唐新軍立足未穩收復正泰縣城。

第三百九十三章 聲勢浩大的撤退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方各懷鬼胎第五百一十九章 沈希儀的反攻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防備外星人入侵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庫裡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直線引發的衝突第一百八十九章 僞唐賊軍殺過來了第兩百二十六章 是打還是逃?第七百零七章 騰飛的大唐軍械產量第六百七十七章 勤快的小蜜蜂:明軍第兩百七十五章 全軍衝鋒第三百七十二章 銅鼓衛城血戰第五百五十四章 強大無比的讀書人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打工哪有當老闆好第二千二十四章 陸軍丟不起那臉!第五百五十二章 肇慶兵工廠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印度泊木州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重點封鎖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唐的精英教育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四百四十九章 這簡直是破壞行賄受賄市場!第五百零二章 督師四省軍務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想要繼承皇位,首先要活得久第兩百零八章 擅自攻城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軍好樣的!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一度尷尬的近衛軍第二千零一章 普通人到了古代也能當科學家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偉大的變革時代第六百五十八章 不要臉的僞唐官員(求月票)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不是鄙夷只是怕死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的尚武風氣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後裝線膛炮突破第二千九十四章 煤炭戰爭下的英格蘭第二千五十六章 陸軍有的我們也要有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史上最爲龐大的船隊第二千一百三十三章 商務車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無恥的大唐騎兵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唐博士第二千四十一章 大唐人的無視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戰起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詭異的發展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爆炸的水泥產業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南非局部本土化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甘心的俞大猷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大唐人的全球貿易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三百七十二章 銅鼓衛城血戰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印度泊木州第二千六十九章 韃靼金國和大唐帝國的戰略合作第三十三章 柳八苟獻策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二千一百四十九章 擴張東歐第九百九十八章 父皇,微微要抱抱第七百零九章 奔襲武昌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激烈爭論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齊廣號通訊艦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二千一百二十九章 爆炸的車市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錢紀雲的奮鬥第一千零八章 五年六萬騎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擅自後退者斬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殺入黑龍江流域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聖天子發言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方各懷鬼胎第八百六十三章 僞明衆生像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平息衆怒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輪船時代來了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今年剛滿十八第兩百六十六章 要不打一炮試試?第二十三章 搶糧搶女人第兩百五十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滿地黃金的上海(第五章)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曼六國遷非洲第八百七十五章 讓人流口水的戰利品第四百一十八章 不能再打下去了第二千六十四章 汽車時代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宣平十年陳立夫回京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陸扶桑!!!第四百二十七章 他們都該死!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大上海第二千九十五章 翰統在英格蘭第四百二十三章 豬從不投降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楊成這個大傻叉第三百七十二章 銅鼓衛城血戰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陳立夫修官道第七百五十六章 難道要當亡國之君?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自主遣返第七百八十章 韃靼異動第二千一十二章 和本土差異巨大的美洲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煉油廠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