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一章 帶着小心思的任命(求月票)

bookmark

方東全他們的擔心還真不是沒有道理,因爲李軒是真的考慮過讓那些半大小子的軍官當直接擔任營官的。

但是認真考慮過後他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這倒不是說那些半大小子的近衛軍出身的軍官沒有這個能力,他們就算再差,但是好歹也經過了一年的學習,多少認得一些字,而且還被李軒親自教導過。

李軒教導的都是什麼內容呢,基本都是按照他記憶裡的近代槍斃來教導的。

因此他們可能還不算是真正合格的近代軍官,但是他們絕對要比方東全這些土匪頭子強得多。

即便是王單旭在專業素養上也是比不過那些只有十來歲的少年軍官的。

但是很多時候,不是說你有能力了就能夠登上高位,哪怕是李軒想讓要他們登上高位都不行。

這裡頭還得考慮到軍官們自身的威望和影響力問題,同時也得考慮到大唐王朝的內部團結。

方東全、黃學仁和陳屠夫他們哪怕只是個土匪頭子,但那也是開國功臣,去年李軒逃到大山裡的時候,可是方東全他們幾個擁護着李軒登基稱帝的,後來的黃學仁,蔡二虎他們雖然是投降過來的,但是當時他們也不是孤身一人投降,而是帶着好幾百人投降的。

他們自身在大唐王朝內部是有着比較大影響力的。

所以哪怕李軒心裡不太願意,但是他也會在這個比較關鍵的時期就把方東全他們拋到一邊。

這樣太寒功臣們的心!

現在大唐王朝都不過幾千人,軍隊甚至一千人都不到,就開始玩打壓功臣的戲碼了,其他人還不得擔心自己也會落到這種下場啊。

因此在營官這個職務上,李軒還是不打算把那些少年軍官們提起來,而是打算繼續用老將。

此外他之所以遲遲不任命各營營官,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並沒有打算把三個營官都拋出去,作爲主力的第一步兵營他是準備親自指揮的。

身爲一個皇帝,而且還是造反起家的皇帝,手裡頭沒有點直屬兵力可不行,但是他一個皇帝親自擔任全軍統帥還可以,但是如果還想要親自擔任一個步兵營的營官,那麼就有些過分了。

所以李軒纔會拖延一段時間,想個辦法來解決這事。

不過這事也沒有拖的太久,到了流沙莊六天,新兵都招募了四百多後,第二步兵營以及第三步兵營也陸續正式成立後,李軒終於是開始任命各部隊的主官了。

第一步兵營的營官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它不是希望最大的王單旭,也不是老資格的方東全,而是黃學仁。

黃學仁雖然也算是老資格,人們也認爲他會擔任其中一個營的營官,但是卻沒有想到他會擔任第一營的營官,畢竟目前的大唐新軍裡三個步兵營,只有第一步兵營正式成軍,而第二步兵營的兵員都還差了一百多人,目前只有三百人不到,而且絕大部分都是新兵,至於第三步兵營就更少人了,目前百人不到,同樣都是新兵。

這樣就可以看得出來,三個步兵營裡,實際上第二步兵營和第三步兵營是徒有其表,第一步兵營才具備戰鬥力,也是目前大唐新軍裡的絕對主力。

這樣的一個步兵營,其營官自然也是重要無比的。

李軒選擇讓黃學仁擔任第一步兵營的營官,自然也是有着他自己的理由,一方面是黃學仁的威望和資質是第一梯隊的,有這個資格擔任營官。第二嘛,他這個人要比方東全和王單旭弱勢一些,而營官的弱勢就能夠讓李軒更好的直接指揮第一步兵營。

第二步兵營的營官乃是方東全,第三步兵營的營官則是王單旭,這兩個人擔任營官也是衆望所歸了。

除了這三個步兵營外,還有樞密院下屬的各直屬部隊,比如輜重營,這個輜重隊雖然是輔助部隊,但是規模一點也不小,轄有三個隊,總兵力三百人,主要是原黃竹山的老土匪以及歸順的明軍俘虜。

輜重營的重要性絲毫不會比步兵營差,全軍所需的糧食以及彈藥可都得依賴輜重營呢,爲此李軒是安排了國舅白雲奇擔任輜重營的營官。

白雲奇雖然打仗不行,但是勸說明軍俘虜還是很有一套的,而輜重營裡很多都是明軍俘虜出身的士兵,同時白雲奇也是多次管理輜重事務了,如今正式任命他爲輜重營的營官,也算是對他比較適合的安排了。

重甲刀盾兵隊,其隊官依舊是陳屠夫,不過官雖然還是隊官,不過刀盾兵隊的規模已經從三十多人擴張到了八十多人,距離滿編制的百人已經是不遠了。

而大唐裡的第二個敢衝殺的猛將蔡二虎,則是被配屬給了陳屠夫當副手,擔任刀盾兵的副隊官。

騎兵隊的隊官也依舊是曹明達,這個人雖然前些時候犯了渾,讓李軒對他有些不滿,不過這人後來也算盡心盡力,並且說實話,現在李軒也找不到第二個可以代替他的騎兵軍官了,因此雖然不太喜歡,但是還得繼續用。

騎兵隊的規模也是從之前的十來人擴充了三十多人,這段時間大唐新軍從明軍手裡,又從鄉野裡收羅了一批馬,數量不多,其中可以乘騎的就更少了,這些馬匹除了少數作爲高級軍官的坐騎外,剩下的都給了騎兵隊。

再過來則是弓箭手隊,原有的三十多人加上了最近補充的二十多人,勉勉強強湊了差不多六十人,距離一個隊的滿編制還遠得很,不過也沒辦法,弓箭手實在是稀缺兵種,不是那麼好找的,普通招募的新兵裡,根本就沒有幾個現成的弓箭手,只能是從明軍俘虜裡找。

其弓箭手隊的隊官,乃是一個明軍降將,名爲歐陽石,其人是當初在落虎谷的時候跟着曾子文一起投降的,原先是明軍裡的一個百戶,歸順大唐王朝後,因爲箭術不錯,自然是被劃歸到了弓箭手裡了,一開始被封了個有名無實的千戶,實職則是一個伍長。

這樣一個前明降將能夠提起來當隊官,這背後自然是有着一番內情的!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楊成的空手套白狼第兩百九十八章 殘酷的戰爭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廈將傾正德賜酒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兩百二十七章 僞唐賊軍好生狡猾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自甘墮落的海軍第七百五十六章 難道要當亡國之君?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扯着蛋的海軍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經濟命脈-鐵路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蒸汽機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人不好了,賊軍打過來了第七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大唐的老朋友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在衝鋒第八百九十章 張嶽入川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打掉韃靼人的囂張氣焰第二千一百四十章 激進的陳立夫第二千五十一章 缺錢的愛德華第一百三十一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要誅他九族第二千一十三章 穩住基本盤第九百八十七章 聖天子親臨前線,歡呼吧!第六百零四章 迎風飄蕩的紅龍持劍旗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唐屬印度戈河州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大唐帝國的真正危機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膽賊子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葡萄牙求和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無恥的大唐騎兵第四百九十五章 元年式七斤野戰炮第四百七十三章 望遠鏡初登場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四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慘敗第四十六章 假戲真做第九百七十一章 賊軍第二步兵師去哪了?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人道主義領養第四百七十三章 望遠鏡初登場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誰敢不服就打到他服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左成生的大生意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的俺答汗第九百零九章 你確定這是商船?第二千一百七十章 丹麥全面唐化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海盜也買軍艦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陳立夫修官道第八百一十五章 陸軍艦隊第二千一百三十章 金陵堵車第五百一十六章 慘烈無比的攻堅戰第六百七十五章 李春景的野心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罰金狂歡第二千零二章 聖天子全知全能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第九百二十六章 好客的南洋百姓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西遷好啊,西遷對啊!第三十七章 他們怎麼會投降第二百二十二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大唐暫住證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楊成這個大傻叉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大唐騎兵,一往無前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遍佈全球的第四艦隊第七百八十一章 陛下,要保重龍體啊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陸軍的野心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坑蒙拐騙招商辦公室第一百三十一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七十三章 大唐前驅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宋丸子去上海 (第三更)第七百零七章 騰飛的大唐軍械產量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四萬稅務武裝第二千一百九十九章 四十萬公里鐵路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翰統的赫赫威名第三百六十三章 絕望的黎平府第四百四十九章 這簡直是破壞行賄受賄市場!第七百五十四章 海軍的野心:戰列艦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大唐金國的先進性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智利公國府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埃米爾的貿易區見聞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大唐借錢從不怕你不還第二千二百零三章 金陵城大堵車第二千章 君臣有別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志文誤我第二千九十三章 衛生觀念第八百八十四章 今天,大明要完了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敢投資鐵路?內褲都得賠掉第二千一十四章 華南礦務公司的申請書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啓翔牌汽車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繼承人第七百九十四章 前明尚書的鐵窗生涯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翰統的赫赫威名第一百二十九章 零傷亡作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聖君的醜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大唐的僞劣產品:出口型板甲第七百零三章 頭痛的張嶽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正義從不會缺席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六百零四章 迎風飄蕩的紅龍持劍旗第四百七十三章 望遠鏡初登場第五百九十九章 全艦隊備戰第二千一百九十章 大學士陳立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