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三章 搶佔瀾江渡口

bookmark

宋志文剛把從各處調集過來的三千大軍給派出去呢,埋伏在府城的大唐探子就已經是一路狂奔,朝着正泰縣而去,他們要把這個消息及時傳遞給大唐新軍,以便上頭的大佬們做出相對應的決定。

帶着衆多輜重,同時還要防備敵軍埋伏,並且需要時刻保持士兵們的體力以面對遭遇戰,速度過快的行軍會導致士兵們的體力耗盡,這種情況下如果遇到埋伏或者遭遇戰,對於一支依靠士兵體能作戰的冷兵器軍隊而言是致命的。

因此通常情況下,大規模的軍隊其行軍速度都是很慢的,一天所走的路程不過二三十里路,哪怕是輕裝急行軍,一天所走的路也不過四五十里路,再多的話不是不能走,而是風險太大。

因此部隊的行軍是不能簡單的用人的徒步速度來衡量,人的正常徒步速度,一個時辰可以走二十里路呢,而很多大軍一天也就走這麼點路。

大軍的行動緩慢,這也就給了大唐新軍的探子們充足的時間用來傳遞消息,這些探子們可不用顧惜體力,也不用擔心被埋伏之類的,他們要的做事只有一樣,那就是在最短時間內把消息傳遞回去,因此他們趕路的速度是相當快的,甚至都還有馬匹可用。

探子們的連續狂奔,讓李軒在當天晚上就得到了府城明軍已經正式出城的消息!

“根據他們的方向來看,他們是朝着瀾江渡口過來的,肯定是想要從這裡渡江,而按照他們的方向和速度,預計明天傍晚時分明軍的前鋒就會抵達瀾江渡口,而大規模的渡江應該是在後天!”曾子文如此道:“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明天一早我們繼續加快速度,爭取在中午時分抵達,在他們抵達瀾江渡口之前做好埋伏,打一個半渡而擊!”

曾子文這麼說的時候,方東全卻是道:“我軍已經連續行軍兩天了,將士們的體力有所消耗,此時我們距離瀾江渡口還有差不多二十里路,要在明天半天內趕到,怕是對將士們的體力消耗太大!”

陳屠夫也是點頭道:“對啊,如果走太快的話,到時候打仗可就沒力氣了,沒有力氣,穿着一身重甲可走不了幾步路!”

大唐新軍的這麼多兵種裡頭,對體力要求最大的就是陳屠夫麾下的刀盾兵了,這些刀盾兵們在作戰的時候需要揹負好幾十斤重的盾牌以及盔甲,對士兵的體能要求相當高,如果在行軍的時候體力消耗太的,他們也就沒有力氣穿着這些盔甲作戰了。

不過王單旭卻是道:“如果是擔心行軍速度過快的話,我們可以在早上提前兩個時辰出發,在路上保持好節奏,將士們的體力還是可控的,到了後我們還可以休息半天呢,就算僞明大軍想要在傍晚的時候直接渡江!我們也可以以逸待勞打一場!”

李軒此時也開口了:“此戰關乎我大唐後續存亡,必須把僞明賊軍攔在瀾江之外,這瀾江渡口必須搶佔起來!”

李軒一開口,就是把這事定下了基調,不管怎麼樣,都必須敢在明軍渡江之前抵達並搶佔瀾江渡口,這不是爲了埋伏明軍,而是爲了把明軍攔在瀾江之外。

因爲按照明軍現在的方向和速度,他們明天下午的時候是肯定能夠抵達瀾江邊上的,他們是冒險直接在傍晚時分渡江,還是說會在第二天早上渡江,這是個未知數。

但是明軍的主力即便不是在傍晚時分渡江,但是他們肯定也會派遣一部分的前鋒先渡江的。

畢竟不能把明軍的將領們都當成傻子,李軒他們能夠想到半渡而擊,人家肯定也是會考慮到渡江的危險性啊。

而李軒他們明天下午要做的就是,把明軍的前鋒給幹掉,或者逼回去,不能讓他們順利的搶佔瀾江渡口,從而掩護明軍大軍過江。

李軒下了基調後,後續的討論就是簡單了,主要是商討一些具體的行動方案,尤其是抵達瀾江渡口後應該怎麼做。

而對此李軒也是沒有過多的參與,而是聽着他們說!

這些人討論的時候,曾子文的作用也是越來越大了,這人雖然實際帶兵打仗的能力不咋地,在戰場上曾經是陳屠夫,方東全他們的手下敗將,但是不得不說,人家的理論功夫還是不錯的。

安排行軍紮營這些他都很擅長,說起各種計謀來也是頭頭是道。

不過李軒也知道,曾子文也就只侷限於口頭上說了,真正讓他按照自己的計劃去帶兵,下場會很悲劇的。

這也是李軒沒有把曾子文下放進入軍隊帶兵,而是繼續讓人的擔任作戰司郎中的緣故。

身爲上位者,最需要做的事就是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曾子文他就擅長紙上談兵,你非得讓他帶兵,這是害人害己。

衆人商定了明天的行動計劃後,各自散去,而李軒也是早早的進入帳篷休息。

一夜無話,次日天色還沒有發亮呢,大唐新軍的不少人就已經是起牀了,各部隊裡的伙伕們要趁着夜色做飯,這樣才能夠在天剛亮的時候就讓那些睡醒的將士們第一時間吃上早飯,吃完早飯就開始行軍。

李軒起的也不晚,起來後就帶着一羣軍官們巡視了軍營,確認沒有什麼意外發生後纔是回到自己的帳篷,然後開始用早餐。

不用多久,天色就是徹底亮透了,於此同時大唐新軍的一千多人也是踏上了新一天的征程,他們要趕在明軍之前抵達瀾江渡口,如果明軍的前鋒已經搶佔了瀾江渡口,那麼就需要把明軍的前鋒擊潰,奪回瀾江渡口。

太陽逐漸升起,方圓數百里內僅有的兩個王朝的軍隊也是在逐步靠近,上午時分,明軍一羣將軍們彙集在一起說了會話,而不用多久,明軍的隊列中就是分出了一支大約五百人的軍隊,他們除了武器盔甲之外,其他的都沒有攜帶。

他們在一個千戶的率領下脫離了明軍主力隊列,加快速度朝着瀾江渡口而去。

從天空俯視的話,大唐和大明的兩支軍隊,幾乎是呈現一條直線朝着對方而去,而他們的交匯點,就是瀾江渡口!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遺臭萬年的呂宋金礦公司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大唐借錢從不怕你不還第一百一十七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三百二十章 爭渡爭渡第一百四十二章 說不出的詭異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你們陸軍不要太過分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身爲一個大唐人要時刻保持體面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高速豪華郵輪第八百七十五章 讓人流口水的戰利品第一百六十九章 全部打包帶走!第兩百七十八章 戰後大擴軍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松江汽車展覽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自主遣返第二千一十五章 有償監管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葛成斌上校第八百二十章 慧塵長大了第一千九百章 遷國,世界震驚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丹麥人去非洲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繅絲機第十五章 董芸芸病重第五十三章 牛逼哄哄的大唐第一千零九章 要這麼多銀子幹嘛?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海戰新時代襲來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未來是美好的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第三十一師第四十二章 太后英明第八百零六章 聖駕抵達金陵城第八十七章 夜黑風高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奸妄在朝第二十三章 搶糧搶女人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堂堂帝國太子第一百零三章 他們傻嗎?第一百六十一章 謝老頭的冷笑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新老交替第七百四十九章 使團覲見(第六更求月票)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四百二十七章 他們都該死!第二千九十六章 學大唐就必須學的徹底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用槍炮的韃靼人很可怕第兩百二十四章 蘇家康要夜襲第兩百五十五章 半渡而擊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慘烈的價格廝殺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被淹沒的第一步兵營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宣平十九年:巨大的變遷第八百九十五章 販私鹽你也得交稅!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唐商律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打工哪有當老闆好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汽油機原型機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身價暴漲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難以置信第兩百六十五章 生死大戰將至第六百六十二章 百年海軍(求訂閱)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我們大唐人都是很好說話的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二千零六章 來自美洲的牛肉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得天獨厚的美洲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直達天聽第六百三十九章 視察兵工廠第八百九十三章 納稅守法的良民啊第一百七十七章 讓人震驚的馮家莊第四百三十四章 祝志海之死第七百二十章 殺進嶽州第兩百一十五章 這個老大好牛逼第七百四十九章 使團覲見(第六更求月票)第九百一十章 西洋貿易許可證第一千零五章 駙馬是個老實人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爭論和妥協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敵騎來襲第九百八十一章 琉球請求冊封第五百四十一章 死都要搞蒸汽機第兩百一十章 活着回去第九百九十九章 李軒很忙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庫裡第七百零四章 窮兵黷武的大唐王朝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兩百九十四章 龍體欠安第三百五十一章 迎難而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從三品知府第七百零一章 進攻南昌第九百三十一章 撕毀協議直接打啊第四百二十六章 僞唐賊軍主力來了第兩百九十六章 秋風蕭瑟戰鼓響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爲了單身狗可是操碎了心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風波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重量級人物下場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懷遠縣叛亂第五百五十三章 幼軍營吊打全球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海外忠君教育第四百五十三章 擔憂的錢祧裡第二千一百二十九章 爆炸的車市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九百七十一章 賊軍第二步兵師去哪了?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第兩百六十八章 成立炮兵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