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

戰場上的所有事情,自然是不會都隨着李春景的計劃進行的,李春景想要利用火槍的射程優勢,對還在列陣之中的明軍持續進行打擊,以求殺傷明軍,打壓他們的士氣。

這種戰術顯然也是得到了一定的成效,明軍遭到了多輪排射後,雖然因爲距離有些遠,每一輪射擊所承受的傷亡都不大,但是這麼一直被打下去,累加起來的傷亡還是不小的。

數輪排槍過後,明軍的陣列之中就已經是倒下好幾十人了,慘叫聲持續不斷的在明軍陣列中響起。

但是很顯然,這些明軍是不可能一直會忍受着被動挨打的,當領頭的千戶大喊了幾句後,很快就有一個副千戶跑出去,不用多久就是帶着一羣弓箭手從前方的明軍刀盾手、長矛手的陣列中衝了出來。

一看到這些弓箭手,李春景就知道,他們這是要試圖還擊,不過限於弓箭的有效射程和威力,以及明軍弓箭手自身的素質問題,他們必須靠的更近一些,至少也需要靠近八十米的距離,才能夠給僞唐賊軍造成有效殺傷。

而明軍也的確是這麼做的,他們之中大約一百多名的弓箭手試圖衝上來抵近射擊。

然而這個時候,第二混成營火槍隊的隊官卻是手一舉,火槍隊的射擊立即就是停了下來,同時那隊官還喊着:“齊射準備!”

頓時,火槍隊的百名火槍手頓時進行了陣型上的變動,第一排士兵跪下,第二排士兵彎腰,第三排士兵站着,由此形成一個標準的三排齊射陣型。

說實話,這種三排齊射的陣型其實並不適合火繩槍,因爲使用火繩槍的火繩槍在作戰時,這火繩槍上還有一根點燃的火繩呢,爲了避免出現在裝填彈藥的時候另外一個士兵手裡拿着的火繩靠近自己,然後出現點燃火藥的烏龍,所以使用火繩槍的火槍兵們在作戰的時候,是需要保持一定距離的。

因此火繩槍時代,火槍兵們進行線列作戰的時候,爲了保持火力密度,往往會採用六排的陣型。

如果說使用的是燧發槍,倒是可以肩並肩的站着裝填,可以縮短士兵之間的間隔距離,同樣一百米的線列上,每排的士兵數量能夠多上一倍!

因此在保持同樣的火力密度的情況下,採用燧發槍的火槍兵會使用三排陣型,甚至是兩排陣型作戰。

當然了,你不顧火力密度的話,用火繩槍也能夠採用三排陣型,玩所謂的三段射,至於會不會被敵人吊打,就得看你的對手是誰了。

不過這種問題只出現在裝填彈藥的過程中,而裝填完畢後,火繩會被重新夾在火門之上,也就不會擔心士兵手裡拿着火繩把另外一個士兵的火藥給點燃的事了。

裝填完畢後,就可以讓後排的士兵上前填補空襲,讓一整個隊六排的士兵在同一時間內開火。

不過開火之後,就無法持續進行裝填了,這個時候要麼發起刺刀衝鋒,要麼後三排的士兵重新退回去裝填。

而大部分情況下,大唐新軍在完成三排齊射後,都是直接發起刺刀衝鋒了!

大唐新軍歷來是強調齊射以及刺刀衝鋒的,而在這之前的多排輪射的戰術,實際上更多的只能算是一個開胃菜,大唐新軍火槍兵們參與的多數戰鬥,都是在用最後的近距離齊射擊潰敵人,用刺刀衝鋒殲滅敵人。

而這一次,同樣如此!

當對面的弓箭手衝上來後,李春景果斷而迅速的命令火槍名列出了齊射隊形!

他不能讓這些弓箭手衝上來七八十米內甚至更近的距離,必須利用火槍的射程以及威力上的優勢,一舉把這些弓箭手徹底打崩潰!

怎麼打他們大崩潰,很簡單,只要這一輪齊射所造成的殺傷足夠多,對面的弓箭手想要不崩潰都難!

於此同時,他還已經命令第二混成營裡的其他部隊也是開始了行動!

大約二十米弓箭手也是開始射箭,給火槍兵們提供遠程火力的支援。

不過更重要的還是長矛手們!

他們已經是從中間開始逐步向前挺進,是的,沒錯,他們這是在發起進攻!

這些長矛手的前排,清一色都是披着盔甲的重裝長矛手!

他們仗着盔甲的防禦,完全不畏懼那些箭支!

而且這些前排披甲的長矛手還會給敵軍造成一種錯覺,那就是以爲他們一整個隊的長矛書都是身披厚甲的重裝長矛手,而一百多的重裝長矛手,說實話可以輕易橫掃同等數量,甚至是幾倍數量的輕步兵。

僞唐賊軍的火槍兵雖然聽起來很犀利,剛纔也的確給明軍造成了不小的殺傷,但是眼前這些僞唐賊軍的重裝長矛手,看上去卻是更恐怖。

那些弓箭手們一開始的目標還只是想要還擊那些火槍手,但是發現一羣身披厚甲的重裝長矛手朝着己方衝過來的時候,那裡還站得住啊。

不少人都是開始把弓箭對準這些長矛手射擊了!

就在這個時候,明軍那邊的將領顯然也是顧不上有沒有組成陣型了,很快就是催促着軍隊上前,準備迎戰。

然而此時,第二混成營第一火槍隊的齊射終於是開槍了!

這是一陣遠遠要比前面的多排輪射更密集的槍聲,上百支火槍齊射和二十支火槍進行齊射,那可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加上雙方的距離已經從之前的百米縮短到了七十米左右,這一輪齊射的命中率是相當可觀的。

看着己方的戰友齊刷刷的倒下一大片,而且僞唐賊軍的重裝長矛手已經是差不多快衝上來了,這些弓箭手那裡還敢留在原地繼續射箭了,一個個都是拋棄了弓箭。

千萬別以爲弓箭手在面對敵人衝鋒的時候扔下弓箭都是崩潰的節奏,其實不是,這是一個很正常的戰術選擇。

古代弓箭手作戰,面對敵軍的衝鋒,往往是臨敵不過三發,在距離三十步的時候就會拋棄弓箭換上刀劍或者其他近戰兵器列陣備戰,然後化身輕步兵和敵軍繼續近身廝殺。

嗯,這說的當然是理論情況了,能夠這麼做的通常都是古代軍隊裡的精銳,這些明軍弓箭手能夠面對重裝步兵的衝擊下還能列陣迎敵?

你開玩笑呢,

他們扔下弓箭,掉頭就跑了!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唐和扶桑的第一場海戰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韃靼人的一路向西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越的梧州大捷第八百零五章 陳立夫面聖第二千一百八十二章 韃靼人在非洲第四百五十一章 稅務稽查總隊第四百零五章 郝柏年面聖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許搶,都是本老爺的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這破廠能造汽油機?第六百一十五章 釣起來一條大鯊魚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企業需要社會責任感第兩百三十六章 老鄉開門,我們是大唐王師第一百一十一章 陳將軍勇猛無敵第三百一十九章 前景不樂觀第五百一十六章 慘烈無比的攻堅戰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格德斯之死第二千三十一章 絕望的大唐鐵路總公司第兩百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七十五章 賊軍已敗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消息滿天飛第八十五章 久仰丞相風采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二千九十七章 大唐訓令第八百九十一章 巷戰危機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奧斯曼的反攻第二千四十五章 無法理解的愛德華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風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安南人在非洲第五百八十七章 海軍改革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來了文選司是龍盤着,是虎貓着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海外忠君教育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大唐還是不要臉的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艦隊進攻第十九章 敵軍來襲第兩百五十八章 太后娘娘威武第五百四十一章 死都要搞蒸汽機第兩百六十九章 決死一戰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硬實力抄襲第八百九十一章 巷戰危機第五百一十二章 武裝柳州獨立團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有問題,而且是大問題第七百二十五章 火燒衡陽第一百六十五章 堅強而勇敢的土匪第二千一百四十九章 擴張東歐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大唐尊嚴不容冒犯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御覽第三百二十六章 奔襲興泉府城第九百六十一章 金陵城密談第三百一十八章 冒險方案第兩百四十章 全新的大唐王師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龐大的帝國內部市場第五百五十二章 肇慶兵工廠第八百五十五章 貨運馬車第九百二十五章 決戰、護航、巡邏第兩百二十七章 僞唐賊軍好生狡猾第兩百零四章 攻打正泰縣城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全民守城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士子們最喜歡的‘伴遊’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大唐的軍火販子們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未來十年的戰略計劃第六十章 明軍進犯第九百三十七章 李逵對李鬼:督標突擊營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高舉留中不發第四百八十二章 激烈爭論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沒有異域風情的檀香島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葡萄牙這隻噁心人的刺蝟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真實的大唐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軍官候補生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創業難第二百二十八掌 蘇大人被俘?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期待的變局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下第二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大唐的老朋友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潤滑油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最慘騎兵團長第二千五十九章 新時代的生活方式:汽車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襲擊艦隊的風暴第九百五十七章 我陳家乃書香門第第八百六十章 出人意料的晉升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二千七十五章 說媒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唐俍兵(求月票)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龐大野心第兩百一十一章 我們去府城請救兵第四百零一章 滾,別擋着本官逃跑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休達也不好混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和升官比起來,死算個屁第三百七十三章 驚掉下巴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大唐人發飆第一千零九十章 天子不是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僞唐賊軍主力來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西海貿易公司分裂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光明正大的陷阱第三百八十八章 半截炮管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