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冒險方案

bookmark

此時柳八苟他們還沉浸在蘇家康被俘,看到蘇家康那副了無生氣的情形裡呢,聽到李軒的話後略微一愣,纔是反應過來。

柳八苟當即道:“啓稟陛下,方纔臣說到向興泉府下屬三縣廣爲佈告,讓府內士子知曉我大唐辦科舉興教化!”

李軒微微點頭:“嗯,那就繼續!”

柳八苟道:“臣,遵旨!”

說着,他又是恢復了之前內閣首輔的氣度,對李軒以及衆人道:“我大唐如今佔據正泰不過數月,後續佔領整個興泉府後,也是時日過短,怕是難以讓天下士子歸心,哪怕是廣發佈告,恐怕到時候來參加科舉的士子也不會很多!”

“然萬事開頭難,只要我們把這一次的科舉辦好了,再加上大軍在外獲得勝利,不難讓這些士子真正看到我們大唐王朝的實力,到時候歸心是情理之中的事!”

此時負責教育事務禮部尚書謝老頭也是道:“即便這一次的科舉來參加的士子不多,但是我等也務必要做到最好,而且還要重要中舉士子,做出求賢若渴的姿態來!如此一來,下一次我們再辦科舉的時候,不愁天下士子不歸心!”

李軒聽到柳八苟和謝老頭的話,也是微微點了點頭,看來柳八苟和謝老頭他們還是保持了基本的理智,並沒有被大唐王朝眼前的勝利和擴張眯了眼。

知道自家的大唐王朝雖然已經佔據了一縣,乃至以後佔據了整個興泉府,也不過是一股小勢力而已,對於當代的士子而言吸引力非常的小,甚至會被這些讀書人們視爲反賊。

因此到時候會有多少士子來參加科舉,那是已經可以預料的,絕對不會有多少,甚至有可能都沒人來。

所以李軒自己都是提前做好了心理準備,到時候科舉就是做一個面子工程,不奢求多少人真正的來。

當然了,爲了到時候不至於太難看,他還是會弄一些手段,比如說暗地裡派一些人去參加科舉,或者乾脆是威脅利誘一些士子來參加科舉,總之這一場科舉表面上必須是成功的。

說完這科舉,他們又是繼續討論了一番抵達興泉府後該如何主政。

這些事情大多瑣碎,而且說實話李軒自己也未必會比柳八苟,馬維等人懂得更多,因此這些半吊子更多的是參考現有的王朝,那就是明王朝。

雖然說大唐王朝的內閣和明王朝有些不同,但是這更多是名稱上以及職能劃分上,而整體上還是差不多的。

有了明王朝的內閣可以參考,這內閣制度的完善自然也就沒有太大的難度了。

不過在這個時候,李軒卻是考慮的更多,他不僅僅是想要一個明王朝的內閣,因爲這樣的話,大唐王朝的內閣權力就太大了。

而李軒可不允許出現這樣的情況。

身爲一個後世人,他很清楚讓文官徹底掌控後,自己這個皇帝會變成一個橡皮章,而這可不是他想要的。

因此在完善內閣制度的時候,他也是開始着手完善另外一個部門,一個不嫡屬於內閣,而是由他直接掌控的機構。

這個機構就是翰林院,這個翰林院很早就成立了,一開始的職能就是效仿明朝的翰林院,主要是負責起草詔書之類的普通文書工作。

但是李軒卻是想要讓這個翰林院發揮出更重要的作用,而不僅僅是明王朝那樣只是官員用來養望的清貴之地,他要讓翰林院成爲真正的輔助天子處理朝政的私人機構。

爲此他對翰林院進行了一定的改革,下設各科,希望招募一些實幹型的人才,用來輔助他處理政務。

換句話說,他是希望用翰林院成爲明王朝裡的司禮監,清王朝的軍機處。

改制後的翰林院根據內閣以及軍事各部,分別設立各科,比如有吏科、稅科等。

不過雖然名字相同,但是和內閣和樞密院的只能自然是不一樣的,這各科的職能只是審讀各部提交上來的奏摺,歸納重點以便李軒批閱奏章。

而傳統的起草詔書等職能也是依舊。

如果用後世的角度去看,那麼這個改編後的翰林院,實際上就是秘書機構。

這種秘書機構看上去沒有實權,但實際上權力相當大,發展起來後和內閣分庭抗議也不爲所。

所以從一開始李軒就是對這個翰林院進行了極大的限制,翰林院的各科科長,其上限就是四品,任職不得超過五年,不得連任,到期後外調地方任職。

他需要的只是一羣秘書而已,頂多就是還有利用這個翰林院培養後續內閣大臣而已,可不是想要弄出來一羣新的‘閣老’來。

翰林院的改制,只是大唐官制改革過程中的一個小波瀾而已,實際上大唐王朝的官制幾乎三天兩頭就要改一遍,以適應越來越龐大的大唐王朝。

李軒和文官們忙着做政治上的準備時,軍方的將軍們也是沒有閒着,他們在爲渡江而做準備。

要安全的渡過瀾江,難度可不小!

這河對岸可是有着好幾千明軍呢,哪怕他們都只是一些炮灰,但是也足以給大唐新軍的渡江造成大麻煩的。

爲了避免任何的意外出現,王單旭和郝柏年等將軍們是極爲的謹慎,已經是連續好幾天在忙着準備渡江計劃了。

經過多天的討論後,這些將軍們最終是同意了郝柏年提出來的渡江方案,那就是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分兵渡江。

當李軒看到他們遞交上來的方案後,一時間也是有些猶豫不決了。

郝柏年的這份計劃,看起來好處很大,他們是準備分兵從北側渡江,瀾江渡口這邊爲中軍所在,正面渡江並牽制明軍主力,同時派遣第一步兵營、第二步兵營和第一混成等絕對主力以及其他輔助部隊組成的主力兵團從三號渡口渡江,而他們渡江後直接切斷興泉府城和瀾江渡口處明軍的聯繫以及他們的退路。

避免瀾江東岸的明軍看到大唐新軍渡江後,撤退到興泉府城死守。

是個,這個作戰方案的核心並不是渡江,而是包圍殲滅明軍殘兵,併爲後續攻打興泉府城打下基礎。

避免好不容易渡江後,還要面對一個堅城!

但是這樣一來,風險也就加大了,上一次明軍自己就是分兵進攻了,難道他們不會有所防備。

如果被明軍伏擊了從三號渡口過江的主力,還不如直接從瀾江渡口這邊正面強渡呢。

這個作戰方案,有些冒險,一時間李軒也是難以抉擇!

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北岸開發區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三萬噸鉅艦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 南洋交州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靖州抄後路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好,中埋伏了!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遇上哄擡糧價怎麼辦?抄家!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探索新航線第二十七章 黃竹山的哀嚎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北岸開發區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後裝線膛炮突破第四百二十六章 僞唐賊軍主力來了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京鎮鐵路通車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八十八章 分兵疾行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暫住民喬治第七十五章 宮鬥技能點滿的白太后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一個地球一個帝國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金髮碧眼的韃靼軍隊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教材就是戰爭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第一份電諭第一千零十章 黃金計價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明軍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大唐的實力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陳立又升官了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徒有虛名的皇家產業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楊成這個大傻叉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松江汽車展覽第四百六十三章 脫褲子放屁!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大唐的後花園第十八章 世外桃源第兩百九十七章 瀾江堡壘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糧商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新式榴彈引信第六百零九章 全線進攻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打扶桑搶黃金第五百四十章 潯州院試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火炮貴炮彈更貴第一千三百章 聖天子到底想要幹嘛?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兩百二十一章 說屠城就屠城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一百七十三章 夏收出徵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逼急了的韃靼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大戰起第八百四十章 本官要在揚州吃晚飯!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汽油纔是未來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設省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重點封鎖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五百六十章 向大唐王師學習!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七百八十六章 決戰爆發!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遍地金銀的扶桑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給面子的老天爺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第三百五十章 誓師伐明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萬明軍來襲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家康的作用第七十九章 曾子云的驕傲與不屑第二千七十五章 說媒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汽油機第二千七十六章 結婚難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十萬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家族是一種牽絆第七百五十八章 海軍出擊南澳島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沒見過世面的土著第六百四十七章 殘酷的作戰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步球職業聯賽第四百七十九章 快看,那肯定是個僞明大官第四百一十三章 身在山中的明軍第五百八十三章 王越的選擇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寧可信其有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修堡壘上了癮的大唐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畸形的地方經濟(三章連更)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在衝鋒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又是一場傾國之戰第二千一百二十二章 汽車行業大爆發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美洲:向內陸進發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史無前例的遠征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恐慌的歐洲第兩百一十章 活着回去第五百四十七章 絕不放棄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錢紀雲的奮鬥第三十七章 他們怎麼會投降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難伺候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康長寧的大器晚成之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八蛋,欠債還錢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徵,尊貴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