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

bookmark

對於未來大唐王朝能夠走到哪一步,不管是之前還是現在的李軒都是沒有多大信心的,雖然他經常會夢見飲馬秦淮河,殺進紫禁城,但實際上他一直都沒有多大的信心能夠走到這一步。

按照他自己的推斷,他的這個大唐王朝短時間內佔領幾個府縣,甚至幾年內把活動範圍擴大到數省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他更覺得這種擴張會是曇花一現,在明王朝重視,集合全國力量圍剿之前,他的大唐王朝會有着比較的的活動空間,但是也就在這段時間裡能夠搞大點事了。

等待明王朝真正重視起來後,大唐王朝的活動空間勢必會被嚴重壓縮,到時候大唐王朝想要當李自成一樣的流匪都不太可能。

因爲大唐新軍嚴重依賴於火器作戰,沒有了火器的話,所實話大唐新軍雖然還有着一定的士兵素質優勢,但是這種優勢是可以被化解的。

爲了保持火器能夠運用,大唐王朝必須要有一個穩定能夠提供兵員和武器彈藥的大後方,這就代表着大唐新軍無法像李自成或者洪秀全一樣到處流竄的作戰方式。

甚至是挾裹都玩不了,因爲挾裹的前提是遇上宅荒年,被統治階層對統治階層極度失望,活不下去的情況下才有時候席捲全國,但是這年頭的明王朝還處於王朝的中期,雖然說已經暴露出來了諸多問題,但是還遠遠沒有到明末那種民不聊生,易子而食的境地。

中國的農民們是最淳樸的,只要稍微有點奔頭,他們都不會造反,並且對這種事躲之不及。

再者了,大唐王朝雖然小,但好歹也是按照一個標準王朝建立起來的政權,都已經打算開科舉了,如果還學李自成這種流匪,還怎麼招募大量的讀書人爲止效力?

現今的國情和大唐新軍自身的特殊性,就決定了流匪這條路子並不適合大唐王朝。

既然不玩流匪,就只能玩根據地的模式了,而要保住根據地乃至發展壯大,大唐新軍就需要擊敗明軍,而且是需要不斷的擊敗明軍,而這需要保持武器、人員上的優勢。

而火器優勢,李軒也不知道還能夠保持多久。

大家都不傻,你大唐新軍會用火器,人家明軍也會用啊,哪怕前期一時間反應不過來,但是後期他們肯定也會大規模的運用火器啊。

而大唐新軍的火槍,說實話也不是什麼高科技產物,在山溝溝裡的工匠們能夠造出來,明王朝的工匠們同樣能夠造出來,事實上,大概在這個時期裡,明王朝就會仿造鳥銃,而鳥銃也就是非常典型的火繩槍了。

至於火炮,明王朝就更不缺了,如今的明王朝可是已經裝備了大量的佛郎機炮呢,而且還有很多是數百斤乃至千斤的將軍炮。

哪怕明王朝之前沒有火銃和火炮,但是人家不會仿製啊?

所以火器上的技術優勢,從理論上說是無法保持太久的,具體能夠保持多久,視明王朝對大唐王朝的重視程度有多高。

興許是一兩年,興許是五六年,如果明朝君臣集體犯傻,也有可能保持個十幾二十年的。

火器上的優勢,能夠保持多久,這是個未知數。

而一旦沒有了火器上的優勢,士兵的素質以及戰術也就作用不大了。

即便人家明軍比你差一些,一對一打不過,人家不會十個打一個啊?

基於這些理由,李軒一直對自家的大唐王朝的未來是比較悲觀的,能夠縱橫數省,蹦躂個幾年估計有可能,但是真的要像推翻明王朝,難度太大太大。心中的這個念頭李軒雖然不會對所有人說,但是不代表着他不會這麼去想,並且爲此做一些準備。

什麼準備?

自然是逃跑啊,這一年多李軒可是時刻都準備逃跑呢,

而這年頭,還有什麼比逃出海更安全的。

到時候如果打不過明王朝,他就帶着大唐王朝的殘部下海,嗯,不是去青色小樓的那種下海,那是女人乾的事,而是去南洋或者其他什麼地方,如果是去南洋這些地方,隨便找個地方殺光土著繼續當他的皇帝還是比較容易的。

即便無法帶着大軍走,到時候他帶上家人跑也是比較容易跑啊,總不能等着明軍殺上門來不是。

沒錯,即便是手底下已經有數千大軍,都已經籌劃着攻城略地推翻明王朝了,李軒依舊不忘給自己留下一個退路。

因爲他是真的沒信心啊!

選擇南下,去海邊,除了打算給自己留下一條退路外,當然還有其他更重要的理由,畢竟逃跑這種事,也不是非得跑到海邊去的,去深山野林也是一樣的效果。

去南邊,對於大唐王朝的戰略發展而言也有着極大的積極作戰,首先去南邊的話,可以遠離明王朝的統治核心,尤其是長江流域一帶,到時候所承受的軍事壓力要小一些,可以有更多的發展時間。

此外,還可以洋人交流一下科學技術什麼的。

雖然這年頭的西方人在科學技術上面也不咋地,但是有一些東西還是很不錯的,比如說他們的火炮就不錯,到時候看看能不能從洋人手裡搞到火炮的製造技術。

此外很重要的就是做海貿生意賺錢養家餬口,哦,不對,是養軍。

這麼多理由結合之下,促使了李軒做出了南下的選擇。

所以第二天的御前戰略會議上,受到了李軒暗示的白雲奇再一次提出了南下計劃,並且是拿出了非常詳細的南下戰略規劃。

明眼人一眼白雲奇的舉動,就是知道這是陛下親自做出的決定了。

因爲在大唐王朝高層裡,誰都知道白雲奇乃是皇帝的代言人,而每次御前戰略會議上,他都是很少主動說什麼話,更加不會提出有什麼建設性的意見。

一旦他拿出了非常詳細的方案,那麼十有八`九就是皇帝的意思。

而這一次,同樣如此,白雲奇拿出的南下方案,比昨天李春景他們提出的方案還要詳細。

而這份南下方案裡,不僅僅是考慮到了軍事戰略的問題,更考慮到了政治以及經濟等方方面面的問題。

這麼詳細的方案,十個白雲奇都做不出來啊。

能夠搞出這麼詳細方案的只有陛下!

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曼六國遷非洲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繼承人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第三次印度戰役第一百三十六章 扮豬吃老虎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拉練測試順便滅個王國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農民子弟的掙扎第一百五十三章 核彈一波流(月票加更)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汽油機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不平凡的一年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仿若昨日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全民富足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直覺告訴他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四百五十章 李軒是一個好人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扯着蛋的海軍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鎮江迎聖駕第八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開炮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你們陸軍不要太過分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八蛋,欠債還錢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聯合國海盜軍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當縣令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都像你這樣,我大唐早完了第兩百五十一章 三千明軍來襲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第八百九十一章 巷戰危機第二千一百八十二章 韃靼人在非洲第六百五十九章 尷尬的佛郎機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自己豎起靶子自己打第八百六十一章 新老交替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朝廷重臣的羣毆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不平凡的一年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北方鐵路通車第三百三十六章 擴軍萬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職場女性宋丸子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許開炮,那都是戰利品第七百五十一章 能騙就騙能搶就搶(求月票)第六百二十四章 打開進入湖廣的大門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想象的大唐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澳洲級裝甲巡洋艦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目瞪口呆的丹麥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特殊西江貿易體系第二千八十三章 大唐看不上眼第七百七十八章 人心惶惶的金陵城第二千四十五章 無法理解的愛德華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誰說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後第八百三十一章 嘀嗒嘀嗒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皇家科學院院士第七百九十九章 以身噬虎爲民請命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葡萄牙人投降了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十萬人大轉移第二千六十一章 了不起的啓翔汽車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未來十年的戰略計劃第九百零六章 陛下果然是仁君啊第二千二十一章 田勤雲回國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這他媽不合理第三百六十六章 僞唐賊首名錄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體面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戰艦不夠找海軍租啊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放明軍一馬(求月票)第五十六章 願爲陛下效死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姚亮親至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宋丸子拜訪鄰居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全民守城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七百章 兩敗俱傷第四百五十一章 稅務稽查總隊第二千一百二十二章 汽車行業大爆發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霸基業已成!第八百零五章 陳立夫面聖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試射:好!好!好!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戰無不勝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學聰明瞭的海盜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經濟命脈-鐵路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大唐金國的先進性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地球第一艦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唐開科舉第五百八十八章 宏偉的造艦計劃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土著亂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第七百八十一章 陛下,要保重龍體啊第四百一十章 老子唾你一臉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南林堡失陷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好惹的賊軍第兩百三十七章 擴軍擴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日漸變化第七百七十六章 萬古聖君的親切慰問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兩百五十三章 搶佔瀾江渡口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三守備旅大變樣第七十三章 大唐前驅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第四十一章 反派模板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