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

bookmark

這種情況,一直要到後膛步槍出現後纔得到了改變,因爲那個時候部隊的戰術也從線列戰術轉爲了散兵戰術,並在布爾戰爭、日俄戰爭這個時間段裡徹底拋棄線列戰術。

以至於數千人乃至數萬人密密麻麻的在一起,列出整齊而嚴密的隊形只能是在演習、閱兵等表演性質的場合才能夠看見了。

但是即便是這樣,哪怕是到了現代,整齊的隊形也是軍隊的基礎,這不是因爲整齊的隊列好看,而是隊列訓練可以培養士兵們服從命令這項最基本,同時也是罪重要的素質。

黎平府城頭上的這些明軍,尤其是那些文武官員們,甭管他們懂不懂得軍事,但是卻是每個人都能夠從城外僞唐賊軍的整齊隊列裡看得出來:這些僞唐賊軍還真不是浪得虛名啊!

上個月他們聽聞興泉府的宋志文集結了幾近上萬大軍前去鎮壓圍剿僞唐賊軍,但是卻是在瀾江連續遭到兩次慘敗,損兵折將不說,而且連興泉府府城都給丟了,一開始他們還以爲是誰在開玩笑呢。

但是誰能夠想到還是真的,尤其是當他們看到宋志文一身狼狽的逃到黎平府後,他們纔是不得不相信,僞唐賊軍已經是成了氣候了,不能以尋常土匪來看待他們了。

如此親眼看到這些僞唐賊軍,也是再一次讓他們確認了自己的做法是對的:好在他們把家人以及金銀細軟都是在前幾天都是轉移出去了,不管是去鄉下的莊子,還是去其他州府或者省城,都比留在黎平府來的好。

他們本來對於能不能守住城池的信心就只有十之二三,但是等他們親眼看到僞唐賊軍後,原本只剩下十之二三的信心已經徹底沒有了。

這城怕是守不住了,唯一的問題是,他們能夠在僞唐賊軍的攻勢下堅持多久。

只要能夠堅持個十天半個月的,那麼他們就能夠等到省城那邊的大軍抵達,到時候他們就得救了,到時候甚至還會因爲守城有功來一個升官發財。

但是如果他們沒有能夠堅持到援軍抵達,那麼在場這些官員們的下場都好不到那裡去。

投降了家人會死,不投降他們自己會死。

至於逃跑,你逃一個試試,宋志文的下場就是你的下場!

說起宋志文,他從興泉府城下獨走後,帶着僅剩的十餘個親衛一路狂奔逃到了黎平府,並讓黎平府這邊做好防備僞唐賊軍的準備,他說,如果不能在黎平府把僞唐賊軍的攻勢給擋下來,怕是不用多久,不僅僅省城危矣,而且這僞唐賊軍甚至有可能禍害數省千里之地。

黎平府的官員們也是第一次真正知道了僞唐賊軍的虛實,以往的時候,他們還以爲僞唐賊軍只是和普通土匪們一樣呢。

不過宋志文並沒有待黎平府多久,因爲很快他就被巡撫大人派來的人以‘問詢李逆事’的理由帶走,明眼人都知道,這個宋志文怕是要倒黴了,而且還是倒血黴的那種。

畢竟他的罪狀隨便哪一條拿出來,都是足以把他的頭砍上十遍的。

比如說興泉府在他的治下,竟然是出現了僞唐賊軍這夥亂臣賊子,這代表着什麼,這代表着他宋志文治理地方的水平實在是爛到家了,這得多麼愚蠢的官員,才能夠在區區一個只有三十多萬人的府裡,培養出來一個擁兵數千的反叛軍隊啊。

其次,連續三次的慘敗,不僅僅是把他們興泉府自身的數千兵丁盡數折沒,而且連帶着黎平府以及周邊幾個州府的兵力也是被消耗一空,要知道,宋志文先後兩次集結的一萬多人裡,好幾千可都是巡撫衙門從鄰近州府抽調的兵力,其中以黎平府這邊的兵力爲甚,府內的原本用來鎮壓土司的幾個衛所兵力基本都是抽調光了青壯骨幹,只剩下部分老少殘弱。

宋志文把上萬人斷送在瀾江之上,幾乎是讓整個貴州西部地區在短時間內都是缺乏了用來抵抗僞唐賊軍的兵力。

而黎平府受到的負面影響更大!

而造成這一切的人是誰?是蘇家康,是宋志文,不過蘇家康聽聞已經是被僞唐賊軍所俘的,甚至還投誠了僞唐賊軍,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那麼還活着逃出來的宋志文自然也就成爲了最大的責任人,所以宋志文剛被巡撫大人叫去省城,這人還被動身呢,黎平府這邊的文武官員就已經是集體上了摺子,準備狠狠的慘他一本。

如今消息已經是流傳開來了,恐怕參宋志文的奏摺已經是如同雪花片一樣飛向京師了吧。

接下來他的下場衆人都能夠想象的到,不用多久就會有欽差押解他上京被投入天牢,同時家人也無法倖免,抄沒家產被流放都只是最輕的了,甚至有可能成年的男丁都會被斬首,婦孺充入教坊司,一個官宦家族就此徹底滅絕。

但是想到了宋志文即將面對的悲慘下場,黎平府城內的官員們就是忍不住心中發寒,因爲一個搞不搞,宋志文的下場就是他們的下場啊。

一旦黎平府被攻破,他們的最好下場就是一個死字,如果不想死敢棄城而逃,抄家滅族是分分鐘的事。

因此在看到了城外僞唐賊軍的聲勢後,城頭上的明軍文武官員是齊齊皺眉,不少人甚至是面露絕望之色。

這都什麼事啊,禍從天降說的就是如此吧,明明是他宋志文和蘇家康搞出來的事,爲什麼自己要背這個鍋?

城內明軍文武官員們的想法,郝柏年自然是不在乎的,他是按部就班的指揮部隊做進攻前的準備。

一整個上午的時間都是在做準備,而等到了午後時分,用過豐厚午餐的將士們上也是開始了正式攻城。

最先發話的乃是加強給第一步兵團的炮兵隊,炮兵隊的三門五百斤火炮在距離城牆大約三百五十米的地方構築好的炮臺上開炮。

伴隨着隆隆炮聲,一枚又一枚實心圓鐵彈飛向了對面的黎平府城城牆!

厚重的實心炮彈砸在城牆上,巨大的衝擊力足以把城牆砸的震動起來,如果有炮彈剛好落在城垛上,甚至會把城垛直接砸的粉碎,以至於砂石飛濺,而幾枚飛向了城門樓方向的炮彈更是把城門樓的砸塌了小半,因爲剛好有個炮彈把其中一根承重木柱給砸斷了,從而引發了小範圍的坍塌。

僅僅是這炮擊,雖然也沒有造成多大的實際傷亡,但是看到不斷出現裂痕的城牆,還是讓城內的守軍憂心忡忡,這城牆要是被轟塌了,那可怎麼辦啊!

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下第二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步球職業聯賽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抱着必死之新的織田信長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仁孝治國的大唐帝國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鬥桂林官員第二千八十八章 戰列艦是碼頭博物館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陸軍海上運輸師第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騎兵:死都不用火槍!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怎麼體現逼格?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採購裝甲車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武裝列車第一百二十五章 說的都不是人話(月票加更)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皇恩浩蕩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海軍博物館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牛逼的戰艦第二千四十七章 愛德華看球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呂家兩代人的夢想第四百二十六章 僞唐賊軍主力來了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一夜爆富的韃靼人第七百二十七章 當縮頭烏龜的僞唐賊軍第兩百四十五章 臭名昭著的徵糧司第九百零一章 翰統鷹犬在行動!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不爽的白太后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松江汽車展覽第二千二十四章 陸軍丟不起那臉!第七百六十三章 反明鬥士秦志福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軍碾壓而來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抽一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五百八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一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想要逃?遲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唐第一忠臣(求訂閱)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一百四十五章 未竟的征伐(求月票)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全民守城第二千二十三章 海軍的戰艦越來越奇葩啊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南洋土著抵非洲第三百五十章 誓師伐明第七百九十一章 還有誰能夠阻止他?還有誰!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六百五十二章 板甲初登場第九百二十二章 朕要帝國永不日落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新老交替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年年殺貪官,啥時候纔是頭啊第一百八十八章 說五分鐘就五分鐘第一百一十章 不屑學之,不屑用之第四百七十一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一個上海半個江南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曼六國遷非洲第三百零二章 大唐這艘船要沉了咋辦?遲到的封推感言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康長寧的大器晚成之路第六百七十八章 李春景期待的驚喜第二千六十五章 再接再厲第七百六十五章 秦志福遊商貿區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換回來那麼多黃金幹嘛用第七百三十四章 決戰:排隊槍斃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四百八十五章 柳州總攻戰第四百章 聽天由命的明軍第兩百八十二章 大封功臣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奇葩的陸海軍軍備競賽第七百零五章 張嶽的裁汰練新第四百一十四章 這是要殉國的節奏啊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誰都沒用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躺着賺錢的日子結束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唐土鱉海軍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沒錢你問個屁第兩百八十章 擴軍封侯第一百四十一章 搶個劫旅個遊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危機朝議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大唐人的全球貿易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震驚的宋丸子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二千九十六章 學大唐就必須學的徹底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二千一十八章 只有士紳沒有商人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橫掃半島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可用不可留第七章 這是要私定終身!第二千五十五章 參軍等於上學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購買殖民地第二千二十三章 海軍的戰艦越來越奇葩啊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南非局部本土化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成爲了香饃饃的東北戰役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奇葩的尤金鴻上折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蒸汽艦隊起航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高舉留中不發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我們海軍也是要臉的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張嘴就是五千第六百零四章 迎風飄蕩的紅龍持劍旗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南非局部本土化第五百六十三章 真男人用刀不用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