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命裡註定的對手

bookmark

郝柏年作爲前鋒統帥,他的意見至關重要!

當李軒收到郝柏年的信後,很快就是把曾子文等人找了過來一同商議,討論郝柏年提議把預設決戰戰場北移三十里,放到銅鼓衛城去打的得失。

討論時,曾子文對郝柏年的這個提議是頗有微詞的,提出了好幾個擔憂,一方面是擔憂更換預設戰場,中軍部隊能夠及時趕到,另外一方面,按照原定計劃,銅鼓衛城已經是被放棄,如今已經是落到了明軍手中了,這個時候把決戰場地放在銅鼓衛城,明軍肯定會依託銅鼓衛城進行防守,到時候會不會演變爲一場攻堅戰?

攻堅戰的出現,會不會導致久戰不下,到時候明軍的西路軍過來後,大軍是否會陷入被前後夾擊的情況。

即便是不會出現被前後夾擊的情況,但是打一場攻堅戰,哪怕是勝利了,但是傷亡肯定也會比較大,傷亡過大的話,是否會影響到後續迎戰明軍西路軍的計劃?

要知道,大唐新軍所需要面對的敵人,可不止明軍的北路軍兩萬多人呢,還有從西邊來的西路軍三萬多人呢。

攻打明北路軍傷亡過大的話,勢必會影響到後續迎戰明西路軍!

一個搞不好,就有可能遭到滅頂之災!

對於曾子文的擔憂,李軒自然也是知道的,而且他自己也是有着而同樣的擔心,單單是理智告訴他,這個時候千萬別學蔣光頭,不懂打仗還瞎幾把指揮!

李軒還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就那麼一點本事,哪怕是有着超越了當代人的眼光,但是這些先知只能讓他在大戰略方向上獲得優勢,一旦到了具體的戰爭,尤其是戰術性的選擇上,他並不會比當代的普通人更強一些。

不客氣的說,如果讓李軒和郝柏年都率領同樣的部隊進行戰鬥,李軒肯定會輸的很慘很慘!

郝柏年能夠當上第一步兵團的團長,甚至如今爲前鋒統帥,就是因爲他能力出衆,而且李軒也信任他。

既然對他的能力有信心,並信任他,那麼在這一次的戰略選擇上,他更傾向郝柏年的選擇。

畢竟從現實來說,這場戰役表面上是他親自率領大軍指揮作戰,但實際上這場戰役的實際指揮官並不是他,李軒自己其實就是一面旗幟而已,在這場戰役裡的唯一作用就是用來激勵士氣,同時壓住下頭的諸多將軍們,讓他們別瞎搞,都給老子老實一點。

這場戰役的實際指揮官,毫無疑問是郝柏年!

這從郝柏年的所謂前鋒統帥就看的出來,他這個前鋒統帥實際上和明軍北路軍那邊的前鋒統帥邱宇可是截然不同的。

邱宇不過是率領了兩千明軍而已,北路明軍的主力都還在後頭。

但是郝柏年呢,他麾下的三個步兵團,卻是大唐新軍的主力步兵團,並且是兵力佔據到大唐新軍現有部隊的一半以上,可以說郝柏年麾下的三個步兵團,乃是大唐新軍的絕對主力。

這場戰役能不能獲勝,並順利完成大唐新軍的戰略,具體就得看郝柏年麾下的三個步兵團表現如何了。

其他部隊雖然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說實話,作用有限。

目前大唐新軍的擴軍計劃依舊沒有完成,完成了擴編計劃的只有第一步兵團、第二步兵團、第四步兵團,而這三個步兵團都是歸屬郝柏年指揮。

而第三步兵團,兵員雖然已經滿編,卻是缺槍少炮,而且士兵大多都是新兵,以至於一路行軍一路訓練,同時一邊接受裝備。

可以預見的是,第三步兵團抵達了戰場後,依舊會是處於槍炮兩缺,訓練不足的情況。

至於第五步兵團的情況就更糟糕了,按照預定計劃,他們是要在半個月後才接受完畢全部新兵的,但是因爲情況緊急,新兵營那邊甚至是把還沒有完成新兵訓練的士兵就拔給了第五步兵團。

至於裝備,很抱歉,只有區區幾十支預計用來訓練用的火槍以及幾門同樣是準備用來訓練的碗口炮,嗯,繳獲自明軍的碗口炮。

以至於第五步兵團不得不淪爲冷兵器部隊,大量的火槍兵都是拿起了刀盾長矛。

這樣的第五步兵團能打?

扯淡呢!

李軒親自率領的中軍之中,有戰鬥力的並不是這兩個步兵團,而是炮兵營、騎兵營、輜重團以及親衛營。

炮兵營裡已經轄有一個八百斤炮隊,騎兵營也轄有將近兩百騎騎兵,親衛營也有四百多人。

李軒的親衛營作爲保護李軒的親衛部隊,兵員素質最高,武器裝備也是最好的,其兵力配置也比較特殊一些,和正規步兵營不太一樣。

一共轄有四個隊,其中三個是混編的大編制步兵隊,轄有擲彈兵九十六人,重甲刀盾兵三十六人,而且裡頭的擲彈兵都是按照最強的擲彈兵標準挑選並訓練的,並配屬手榴彈,其中的一個隊被留在了興泉府,用來保護白太后、董芸芸、葉氏等人。

而第四個隊則是純騎兵隊,轄有騎兵九十六人。

從親衛營的配置就可以看得出來,其實這支部隊並不是用來打仗的,而是用來保護李軒逃跑的,要不然配置騎兵做什麼,這些騎兵就是爲了在戰場上帶着李軒逃跑的。

不過編制雖然不倫不類,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親衛營的戰鬥力並不弱,其他先不說,光光是親衛營裡的數百擲彈兵,就是一股強悍的力量,更不要說裡面有一支披甲的精銳騎兵了。

要知道,騎兵營也才兩百騎不到而已,各大步兵團的騎兵隊,名爲騎兵隊,但即便是第一步兵團裡的騎兵隊,也不過五十多騎罷了。

除了親衛營外,輜重團這支部隊也得重點說一說,大唐新軍裡的輜重部隊,從來都不是簡單的運輸後勤輜重,他們雖然也負責後勤的運輸任務,但是他們更主要任務實際上並不是運輸後勤輜重,而是保護後勤輜重。

同時輜重部隊裡還會設有工兵部隊,主要是用來架橋開路的。

向現在這種大規模的戰役,要供應大軍的軍需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大唐新軍採用的是臨時徵召大量青壯民夫來運輸的,輜重團的則是保護運輸隊。

這樣的好處就是,不用分出寶貴的主力部隊的兵力來保護後勤運輸部隊,可以把所有的的主力都投入正面戰場。

而這樣一來,輜重部隊在關鍵時刻,也是能夠和主力部隊一樣上戰場參與決戰的。

只不過輜重部隊的槍炮不多,大多以冷兵器部隊爲主,所以不到必要時刻,李軒也不會這麼用。

但是如今大規模決戰在即,多一個士兵就多一個勝利的希望,所以李軒早已經是決定到時候把一千多人的輜重團也派上決戰戰場。

這麼算下來的話,李軒親自率領的中軍部隊,也能夠湊上幾千人參與決戰,只是戰鬥力摻差不齊,和郝柏年所率領的三個步兵團的前鋒主力相比,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李軒當天就批准了郝柏年提出的新作戰計劃,並率領中軍部隊繼續北上!

得益於騎馬飛奔的傳令兵,這數十里的路程大軍可能需要兩三天的時間,但是對於不斷換馬飛奔的傳令兵而言,其實也就幾個時辰的事,所以郝柏年在第二天早上時分,就已經是收到了來之李軒批准計劃的回覆。

隨即,郝柏年正式下達了一連串的命令,他命令第二步兵團作爲先導部隊繼續北上,第一步兵團隨行掩護左翼,他自己繼續率領第四步兵團以及輜重等輔助跟在第二步兵團後方。

這三支部隊基本上呈現一個品字形在前進,彼此的間隔大概在五六裡左右,換算成後世的距離單位,也就兩公里多,這稍微站得高一些都能看得到彼此。

這樣的間隔距離,有利於擴大搜索範圍,避免一頭轉進明軍的埋伏圈了,同時發生接戰的時候,又能夠及時相互支援。

而在郝柏年他們繼續是率軍北上的時候,在他們的前鋒,三天前從銅鼓衛城撤出來,這剛休整沒兩天的第五步兵營也是掉頭北返,重新朝着銅鼓衛城而去。

說實話,王超峰還是有點埋怨的,這都什麼事啊,他在銅鼓衛城那邊守的好好的,雖然艱難了一些但是隻要有援軍抵達,並且有彈藥的話,繼續守住銅鼓衛城絕對不是什麼問題。

但是上頭卻是讓他撤退了!

然而沒幾天時間呢,上頭又是讓他率領本部重返銅鼓衛城,做出攻打銅鼓衛城的姿態,以吸引北部明軍主力加速南下,這都什麼事啊!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當初要是他繼續守在銅鼓衛城的話,那些明軍打不下銅鼓衛城,還不得加速南下增援啊!

現在倒好,兜了一圈又回到了老路上來。

不過雖然心中有着抱怨,但是身爲軍人,而且還是一個御學堂出身,懂文識字的軍人,這接到命令之後自然是第一時間就率軍出發了。

而此時不管是邱宇還是王超峰,這兩個已經在銅鼓衛城相互交過手的對手並不知道,他們的對手已經是在前方不遠了。

命運,似乎要讓他們註定成爲彼此的對手!

第七百一十二章 嶽州困局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大唐人的胃口太大第二百二十三章 亡命狂奔第一百九十一章 比壯丁更好用的俘虜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二十八章 危機依舊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自己豎起靶子自己打第五百六十七章 做人得謙虛第三百九十一章 擅自後退者斬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領正泰縣城第二千二百零三章 金陵城大堵車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無語的瑞典王國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蒸汽飛艇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新式引信和炮彈第四百九十章 捷報南來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王室都是無賴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二千八十七章 不打仗就不用彈藥第五百五十七章 靖州,絕不容有失!第九百三十八章 鐵罐頭們的戰鬥第兩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的一見鍾情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好惹的賊軍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海軍五年發展計劃第三百五十七章 全球最強工業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第八百九十一章 巷戰危機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一百八十三章 跑就跑,誰怕誰啊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識趣的瑞典人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移民一年比一年多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蘇州宋家的貢品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科技武器第八百三十六章 新稅收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教材就是戰爭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頭等大事:滅蚊子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刁蠻公主第六十章 明軍進犯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登陸奴兒干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戰無不勝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敢投資鐵路?內褲都得賠掉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史上最爲龐大的船隊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印度擴張攻略第三百八十章 勝利轉進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在衝鋒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第兩百八十七章 無關緊要的慘敗第七百三十八章 遠征萬里滅佛郎機第兩百二十四章 蘇家康要夜襲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左成生的大生意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想移民大唐?下輩子投個好胎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探索新航線第六百八十章 有史以來最強突擊營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繼承歐洲第二千零六章 來自美洲的牛肉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履帶拖拉機第五百七十一章 養家壓力大啊第七百六十三章 反明鬥士秦志福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這玩意不會散架吧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直線引發的衝突第一千零五章 駙馬是個老實人第七百五十章 大唐子民格德斯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這太子當的真累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楊成經商(一)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軍官候補生第三百九十八章 反攻!反攻!(第三更爆發求訂閱)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韃靼人又跑了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靖州抄後路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翰統鷹犬在美洲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聯合二型步槍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烈大混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兩百七十一章 最關鍵的時刻第二十九章 備戰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七百七十六章 萬古聖君的親切慰問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投機,唯獨糧食不行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鬥桂林官員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賠款,撤軍,道歉,質子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爲了人類早婚第八百七十四章 騎兵的巔峰對決第二千一百九十章 大學士陳立夫第四百二十二章 自由而奔放的明軍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除非我們陸軍死絕了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讓扶桑男人玩蛋去第一千零五十章 奪呂宋滅萬丹第八百七十六章 皇帝對皇帝的對決第九百一十四章 神帝李軒第三百四十三章 開門,檢查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步三回頭的明軍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大唐王師的血汗錢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第十二章 上天欲亡我乎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切都完了(第四更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