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朕知道了

bookmark

甭管是在什麼時代,什麼政權裡,軍權都是一個極度敏感的話題,首先是統治者的心思,其次是文武官員們的分立。

先不提李軒這樣的皇帝們的心思,只說文官和武官的對立,這種對立自古以來,不分中外都是極其嚴重的,而且極少聽說過有什麼政權裡的文武官員能夠和諧相處的。

後世明治維新後的日本,現代美國,那都是對立的相當嚴重!

哪怕是軍方內部,兵種之間的對立同樣嚴重!

如今稅部那邊有人提出來要籌建什麼稅務稽查總隊,而且還是兩千人規模,裝備和正規軍一樣的,這事如果暴露出去,估計軍方的諸多將領們都會有相當大的意見!

如今大唐王朝裡,不管是正規還是輔助軍事力量,其實都和軍方有關,正規軍以及守備軍不用說了,即便是地上上的捕盜營,那也是軍方和內部裡的巡警部雙重領導,尤其是涉及到作戰任務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軍方親自指揮的,可沒有說巡警部有單獨指揮的權力了。

如今的稅部裡搞出來的稅務稽查隊,本來就引起了軍方部分人的不滿,但是如今的稅務稽查隊規模比較小,而且分散,同時也不摻和詳細的作戰事務,遇上武裝抗稅事件的時候,都是需要請求當地的駐軍幫忙。

但是現在稅部竟然想要自行籌建稅務稽查總隊這種正式武裝力量,這種事是軍方那邊難以容忍的。

實際上不僅僅是軍方,就算是李軒自己也是覺得不太適合。

雖然後世裡有一個宋子文的稅警總團,但那是軍閥混戰時期,但是也就這麼一個單獨的例子了。

再者,稅部是屬於內閣,說到底是屬於文官系統,讓稅部那邊籌建了稅務稽查總隊的話,那麼李軒一直堅持搞出來的文武分立就等於是笑話了。

這個例子,絕對不能開!

翻開了這報告,然後直接打了一個大大的×,並寫下了批註:“不準!”

想了想後,又是加了一句:“內閣下屬各機構今後均不得籌辦軍隊,此爲永例!”

李軒可不打算開口子,甚至也不給後來人開口子!

要不然的話,今天稅部來一個稅務稽查總隊,明天巡警部那邊就該來一個巡警總隊,後天督察院那邊也會來一個督查總隊,兵部、農部等等各部門都來一個的話,豈不是要亂套!

大唐王朝內的正式以及輔助軍事力量,都必須歸屬於樞密院!

哪怕是李軒打算重建的近衛軍也不例外!

李軒打算重建的近衛軍,雖然說是直屬皇帝的近衛力量,但是也是會放在樞密院下屬,爲何?

因爲近衛軍其實和陸軍、守備軍、捕盜營等等一樣,都是隻屬於李軒的武裝力量,李軒這個皇帝可是樞密院的最高統帥呢,樞密院可沒有院長,副院長之類的職務,最高的就是各司司長了。

近衛軍的特殊性,在於近衛軍是負責皇帝以及皇室的人身安全,充當近衛力量,在軍隊系統上和正規軍、守備軍有所差別而已,但從本質上來說,依舊是大唐王朝軍事組成的一部分。

寫下批註後,李軒再看看這份奏摺上的名字,略微斟酌了半分鐘後暗下了桌上的鈴鐺,然後門外就是走進來了一個翰林院的侍讀。

李軒道:“讓稅部的錢祧裡下午來一趟!”

錢祧裡,前大唐王朝稅部徵糧司司長,現稅部左侍郎,整個大唐稅收體系的二把手,就是這個人提出來搞什麼稅務稽查總隊的。

翰林院的侍讀記下來出去了,李軒則是重新批閱其他的奏章,剩下的事依舊有大有小,而李軒批閱奏章的速度向來極快!

除了一些特殊事情外,大多都是隻簡單的批註一個‘閱’字,閱字寫多了,也會偶爾換換‘知道了’。

當然了,一些比較重要的事,他也會留多幾個字或者幾行字的批註,比如黎平府知府孫亞偉上摺子奏報黎平府大戰過後,民生凋零,無家可歸者,無口糧者甚多,請朝廷賜下部分錢糧救濟災民。

對此,李軒的批註是:已閱,着內閣各部從速賑濟,以防災民生變,賑濟應當以工代振爲要,督察院亦當稽查百官,嚴防官員私吞賑災錢糧,如有犯者,罪加三等!

還有馬維送回來的奏摺,除了說柳州府的情況外,還拍馬屁問李軒龍體是否安康,天氣已經冷了,陛下作爲大唐支柱,一定要要多穿衣保重龍體之類的。

李軒批閱:朕安,時值寒冬,卿當助柳州民衆安然過冬,勿使路有凍死骨,如此朕心方安!

這麼一番奏摺批閱下來,不知不覺已經是到了午後三點多了!

其實李軒每天批閱奏摺的時間並不算多,因爲他下頭還有一個翰林院呢,這些翰林們其實已經是提前把除了密摺之外的奏章全都審批過,並且還會把一些比較長的奏章做出摘要供李軒看。

然後最近隨着奏章越來越多,李軒也是開始給翰林院的翰林們下放一定的權力,那就是除了軍方事務外,翰林們在提前分類審閱奏章的時候,會先一步做出初步的處理意見,並用藍色紙幣夾在奏章之中,李軒如果覺得可以翰林院提交上來的處理意見可以用的話,一般直接就選用了,如果不滿意,直接打回重擬,或者是乾脆李軒直接做出決定。

比如上述的孫亞偉的奏摺裡,除了李軒批覆的這兩句外,負責這份奏摺的翰林侍讀還作出了兩個詳細的處理方案,整個方案洋洋灑灑數百字呢,基本上已經是給出了處理意見,包括賑濟災民,從何處湊集錢糧,督察院給如何監督,產生的流民該如何處理等等

要不然的話,累死李軒也處理不完每天都不停呈遞上來的奏摺啊!

但是爲了防止翰林院越權,李軒是嚴令規定,但凡是奏摺,翰林院不得截留,不得更改,必須是奏摺原文呈遞。

同時最終的決定也必須是李軒這個皇帝親自來做!

也就是說,翰林院那邊只是給李軒提出初步的解決方案,而且往往還要求同時提供兩個以上,但是真正有權利做出決定的,只有李軒自己,翰林院是沒有做出決定這個權力的。

李軒給翰林院的定位一直都是很明確的,那就是用來減輕這的工作量的秘書機構,而不是能做出任何決定的權力機構!

但是最近他也是感到翰林院的一些翰林們,總歸是能力差了一些,很多時候擬定的處理意見都是讓他無法滿意。

爲此,他已經是準備對翰林院進行一定的改革了,繼續細分翰林院內各科,擴大到大小二十八個科,包含軍事、民政等各項事務,而這些科的科長們,也是準備從大唐王朝的一些能幹實事的中層官員裡抽調擔任。

並且爲了預防翰林院的這些科長們權力過大,他是規定了,但凡是翰林院裡任職的科長、副科長乃至普通科員,任職不得超過三年,三年後改任他職不得留京,必須到地方任職,三年後方可回京任職,六年後方可再在翰林院第二次任職。

同時規定,翰林院內不得內部升遷,也就是說,翰林院裡的普通科員們,是不能在翰林院內部直接升遷爲副科長、科長的,三年一過就外調,升職也只能在外面升職。

同時又是嚴厲規定,翰林者,不得與外官結交,但凡和外官交往過密者,一律以從嚴處理。

而私自泄露奏章內容者,抄家!

私自泄露軍務奏章內容者,誅九族!

此外還有諸多專門用來限制翰林院權力的大小制度,林林總總上百條,總結起來就是這禁制,那也禁制,李軒是恨不得他們除了審閱奏章外,什麼都不能幹,最好是直接關進密不透風的監獄裡。

嗯,實際上他也是真的這麼幹的,翰林院就設立在臨時行動的旁邊,並有親衛營負責把守,除了翰林們以外,誰都不許進出。

李軒一方面是給翰林院下放權力,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是給翰林院套上了一層又一層的枷鎖,讓他們帶着腳鐐跳舞,爲的就是防止翰林院這個秘書機構變質。

李軒弄出來的這個翰林院,和明朝的內閣,和清朝的軍機處都是有着極大的不同,首先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實際上沒有任何的決定權!

所有的決定權都在李軒手裡,他們有的是建議權!

而且翰林與翰林之間也不一樣,每個科室都是隻負責一方面的內容,哪怕是負責軍事方面的科室,李軒也是分成了七個之多。

之所以搞這麼多的翰林院科室,就是要分而治之,免的某一個科室的權力過大。

因爲即便是建議權,這種權力對於一個封建王朝而言也是極大的,李軒不得不防!

處理完奏章後,翰林院侍讀學士霍守奇就是走了進來,然後的低聲道:“皇上,外頭前來面聖的人的大多已經到了!”

李軒道:“錢祧裡到了嗎?”

霍守奇道:“錢大人已經到了,就在外面候着呢!”

李軒哦了一聲,然後道:“讓他進來!”

李軒要見錢祧裡,自然不是爲了籌建什麼稅務稽查總隊的事,那事不靠譜,因爲這涉及到文武分離,軍政分離的事。

李軒要見他,卻是爲了其他事!

第兩百七十章 三千虎賁渡瀾江第五百四十八章 重圍中的興泉府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第七百一十七章 皇權的空前集中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禮羣買車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身爲一個大唐人要時刻保持體面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艦隊進攻第三百四十二章 驚恐的董家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玩勾心鬥角,你們差遠了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飛自我的年輕教授第二千三十二章 南洋沿海鐵路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馮氏汽車的野望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第二千二十八章 御書房生態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一日破城,大名震驚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風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二千六十一章 了不起的啓翔汽車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韃靼定都歐洲第七百一十三章 肇慶新風貌第五百一十五章 國朝興廢在此一戰第六百四十一章 重型火槍和胸甲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大唐第四位大學士第九百七十八章 決戰漢陽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技術驗證艦第五百三十五章 分贓大會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麗四府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農場主何錫華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五百二十七章 皇家軍醫院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煉油廠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奸妄在朝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死也不走第九百二十五章 決戰、護航、巡邏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八百七十章 想要放風箏的韃靼騎兵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難以置信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空城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最爲特殊的封疆大臣第五百九十四章 裁軍五萬第一百六十九章 全部打包帶走!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鐵路沿線局部本土化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無處不在的派系第九百八十六章 幸福而煩惱的炮兵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澳洲馬場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封王海外第一百五十六章 聰明如李軒第七百二十章 殺進嶽州第兩百八十章 擴軍封侯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六百七十四章 戰爭大殺器榴彈炮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萬噸豪華客輪第兩百九十九章 意外突發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陳立夫的野心第二千二十九章 御書房會議第七百九十八章 陳立夫入城見聞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汽車全民化時代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組團去印度淘金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南金熱第九百章 月黑風高血雨夜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北岸開發區第七百零九章 奔襲武昌第七百五十五章 打腫臉充胖子的海軍(求月票)第二千二百零三章 金陵城大堵車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西班牙送女和親第九百九十一章 大人快走!第四百一十八章 不能再打下去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唐城管!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第二千三十六章 超級工程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識趣的瑞典人第五百四十章 潯州院試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無能爲力的法律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天堂和地獄並存的城市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不了就投降唄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楊成經商(一)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皇室僱員:大唐女官第三百九十八章 反攻!反攻!(第三更爆發求訂閱)第六百六十六章 宣傳不分真假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打掉韃靼人的囂張氣焰第一章 豬腳他爹是皇帝第一千零六十章 兵發扶桑第一千零七章 冊封順義王第七百一十八章 南昌危矣遲到的封推感言第六百六十二章 百年海軍(求訂閱)第二千三十三章 南洋大開發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仁孝治國的大唐帝國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求殺敵,但求嚇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遠征萬里滅佛郎機第七百三十五章 吾之君父,非爾之君父第二千七十三章 大唐人第二千三十三章 南洋大開發第三十九章 人口數破千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借糧從不還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不怕你仿製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馬六甲還能守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