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奪梧州搶月票(求月票)

bookmark

大唐王朝雖然說從禮制方面,尤其是稱帝建制這一塊上和傳統的封建王朝極爲的類似,但是在外人眼中,大唐王朝和傳統的王朝還是有着極大的不同的。

別的不說,光光是大唐王朝內閣足足有十幾個部,這種事就是從古至今都沒有的。

除了傳統的六部外,大唐王朝還設有專司財政、工商事務的稅部,專司農業、畜牧、林業的農部,專司法律制定、官司裁決、監獄管理、法律援助的法部,專司治安巡警部。

而且最近李軒已經是籌備着把商業事務從稅部裡獨立出來成立商部。

這些中央內閣機構的不同,已經是足以證明大唐王朝和傳統王朝的不同了。

更加別說大唐王朝的軍事體制了,在軍事體制上,大明王朝徹底施行了軍政分離,不僅僅是文武有別,而且在軍隊內部也是實施嚴格的軍政、軍令、後勤等部門的分離。

其中最爲明顯的標誌就是部隊不能自行招募士兵,士兵的軍餉不再是和古代的軍隊一樣直接發放給上級軍官,再有軍官來發放給士兵,而是由樞密院下屬的專門的薪餉司專門派遣人員向士兵發放薪餉,杜絕軍官們插手士兵們的薪餉,避免出現吃空餉這種事。

這些事無一不是透露出大唐王朝和傳統王朝的不同!

不過這並不影響大唐王朝依舊是一個傳統封建王朝的事實,其中央集權,或者說是皇帝集權更甚於以往的傳統封建網查,李軒把前朝的翰林院改組成爲了秘書機構,通過翰林院直接掌控了大小軍政事務。

而且大唐王朝可沒有設立什麼六科給事中之類的職務,各部裡可沒權利直接駁回皇帝聖旨的權力。

同時大唐王朝裡也沒有正式的聖旨、中旨之分,只要是李軒的決定那就是聖旨,至於內閣的決定,則是普通的公文。

掌控了軍政事務,而且沒有絲毫牽制的李軒,其權利可謂是大的驚人的!

換句話說,大唐王朝的中央集權,皇帝集權基本上已經是達到了封建王朝的巔峰,比後世的清朝中期也是絲毫不弱。

而這種皇帝高度集權的模式,也就是讓李軒想要做什麼就是做什麼,雖然大多時候他都是會讓臣子們打掩護,不會輕易下場,但是當他真的要做什麼的時候,幾乎滿朝文武其實都是阻擋不了他的。

強攻梧州是如此,武裝柳州獨立團也是如此!

柳州獨立團經過這麼一番改動後,人數沒變,編制也沒變,但是軍官們卻是換成了武學堂以及御學堂出身的軍官們,裝備也是大大提升了,別的不說,光光是裡頭的幾百副盔甲就是不可小窺的。

柳州獨立團,此外還有臨時拉出來的兩個突擊營,大唐王朝爲了梧州攻堅戰,一共準備了總兵力達到兩千五百人的突擊部隊,這兩千五百人裡,身披重甲之士就是達到了六百人,清一色的重甲刀盾兵、重甲長矛兵,甚至是弓箭手和擲彈兵都是穿上了披甲。

目前這兩千五百人正在進行密集的針對性訓練!

於此同時,大唐陸軍第一工兵營也是展開了密集的施工,爲了躲避明軍的破壞,他們是從多個方向同時向前挖掘地道。

而後勤部門也是加緊從後方調運火藥!

二月初四,距離確定發起強攻已經是過去了七天了,而這七天時間裡,大唐王師和明軍是展開了鬥智鬥勇了,爲了給後續的強攻提供有力條件,大唐王師以守備軍爲主,展開了先後多次的試探性進攻,雖然承受了一定的傷亡,但是也是讓明軍暴露出來了他們的火炮,而後方的兩個炮兵營的重炮則是第一時間進行鍼對性的打擊。

爲了取得戰果,炮兵營的火炮往往是多門火炮集中轟擊明軍的一個炮位。

此外,戰壕的挖掘過程中,明軍也是進行了還擊,但是戰壕裡的大唐王師將士自然是不會光捱打不反擊,而是會用火槍,弓箭同樣進行反擊。

不過這種雙方都有掩體的戰鬥,所造成的傷亡都不會大。

但是這些試探性的進攻和反擊卻是比較頻繁,大唐王朝自身固然是死傷了不少人,但是城頭上的明軍也是不太好受。

因爲中遠程火力遠遠不如大唐王朝,每當明軍試圖從城頭上冒出身子來用弓箭、碗口炮反擊的時候,總是會遭到或多或少的傷亡,這種每次死傷雖然不多,但是持續不斷的傷亡讓明軍那邊也是感到很傷。

如果這麼持續打下去的話,恐怕會進一步造成城內守軍士氣的下跌。

不過李軒卻是已經不打算等太久了,今天工兵營報告,他們已經是成功的挖掘了兩條地道抵達明軍的城牆下,並且已經是埋設火藥完畢,只要陛下一聲令下,立即就是對預定城牆進行爆破!

李軒聽罷後點了點頭,然後道:“工兵營的將士們辛苦了,他們的犧牲會得到更大的回報!”

爲了挖掘地道對城牆進行爆破,工兵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的!

畢竟挖掘地道是有動靜的,而且動靜還不算小,明軍多次發現然後進行相應的反制,比如反向挖掘地道,派遣死士進行截殺甚至炸燬地道,甚至還會倒灌火油後放火。

此外挖掘地道的過程中,因爲過於趕時間,這地道也是不可能挖掘的很結實,前後坍塌了幾個地道,以至於裡面正在挖掘作業的工兵們死傷不小。

此外雖然地道的走向都是經過了參謀們嚴密計算的,但是依舊不可避免會出現差錯,好幾次都是挖錯了方向和高度,導致好不容易挖出來的地道半點用處都沒有。

但是,這一切的付出,如今都是換來了回報,經過工兵部隊整整七天的努力,終於是成功挖出了兩條地道,併成功埋設火藥。

而火藥成功埋設後,也就是代表着強攻梧州的最重要的戰前準備已經是準備妥當了!

接下來,就是正式發動梧州強攻戰,奪梧州搶月票的時候了!

李軒在當天夜裡,就是正式向各部下發了明天一早發動強攻的命令!

這一夜,梧州城內的明軍文武官員們依舊和往常一樣,這仔細算起來,被僞唐賊軍圍城已經是十多天了,在最開始的恐慌和不適後,也是慢慢的適應了戰爭的氛圍。

反正城外的僞唐賊軍也打不進來,就安心的呆在城內守着唄,反正王越和衛嚴等人也是知道,朝廷已經是派了張嶽南下督師,雖然說他們還不知道張嶽南下後具體會怎麼辦,但是他卻是知道,張嶽面對梧州城被圍困,是不可能無動於衷的,遲則三五個月,早則一兩個月,估計朝廷的援軍就來了。

到時候,他們這些守住了梧州,把僞唐賊軍堵死在梧州以西,把賊軍困在廣西中西部的大人們,定然也是能夠撈得一個戰功的,到時候說不準還能生個官,封個爵什麼的。

只是王越他們還不知道,張嶽雖然南下了,但是卻是沒有來兩廣,去了湖廣後也沒有說第一時間籌集兵力救援梧州,反而是直接派兵去打興泉府了,一方面是想要拿下興泉府這個僞唐賊軍的龍興之地,從而在政治上獲得一定的分數,此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試圖通過攻打興泉府乃至貴州東部,迫使僞唐賊軍從梧州撤軍,北返貴州,然後藉此機會徹底把僞唐賊軍困死在貴州和柳州府。

這種策略如果用軍事術語來說的話,就是圍魏救趙,甚至爲此不顧梧州城內數萬軍民的死活,可以說是相當歹毒的計策!

但是王越和張嶽他們都是沒有想到,李軒比他們想象的更加果斷和堅決,或者說,李軒比他們想象的更加狠,他比張嶽更加的歹毒,他寧願犧牲大量的守備軍等炮灰士兵,也是不願意就這麼灰溜溜的從梧州城下退兵!

這不是李軒非要對梧州進行強攻,而是局勢已經沒有給他其他太好的選擇!

從梧州退兵,然後直接北返對抗湖廣明軍?先不提從軍事上這樣的選擇好不好,但是從軍心士氣上,從物資補給上就是絕對不可接受的。

大唐王朝自從正式和明軍交戰,也就是出擊正泰縣城開始,在大規模的戰役上未嘗一百,而持續的勝利是大唐王朝內部的文武官員們對未來重新信心的重要一環,如果說今天從梧州撤兵了,說不準很多投降的明軍官員和將領們立馬就反叛了,說不準內部的那些士紳商人們立即就會跳出來反抗大唐王朝了。

因爲這讓他們看到了大唐王朝可能會徹底敗亡的可能性,而且可能性還不小!

除了政治上的影響外,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就是物資補給,大唐王朝養着這麼多大軍,自身可是無法提供充足的軍糧的,必須依靠源源不斷的繳獲才行。

如今軍中存糧已經不足半月,哪怕是後頭的稅部正在用一切辦法徵收糧食並通過後勤司運輸過來,但是他們佔領的地盤就這麼大一點,而且明軍從武宣、潯州府撤走之前幾乎帶走了所有東西。

所以哪怕是最樂觀的估計,大唐王朝也將會在兩個月後斷糧!

在春夏交接時期,夏收還沒有到來之前斷糧,這基本上可以宣告大唐王朝的滅亡了,連吃的都沒有,這數萬大軍分分鐘都會奔潰。

上個月雖然沒能進分類榜單,但是月票也有近兩千票,對雨天我而言不少了,所以雨天我保持了幾乎整整一個月的每天三章爆發更新,算是實現了對諸位的加更承諾,一月的結束也就代表着二月的開始,諸位的保底月票記得砸過來吧!我們的口號就是‘月票多多,加更多多!’

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兩百二十七章 僞唐賊軍好生狡猾第七百四十八章 目瞪口呆的格德斯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軍動風雲起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經濟一體化計劃第三百三十六章 擴軍萬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從不退縮的稅務稽查隊第四十七章 斬李軒者,賞銀千兩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打工哪有當老闆好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橫掃半島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四萬稅務武裝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激進或保守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人有失手炮有打錯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一)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修鐵路了第二千七十八章 煤炭戰爭第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等強軍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四百四十六章 震驚,花甲老人跳樓竟是因爲……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見過公子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大一點再大一點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悲催的參謀長第一千七百章 憂心的吳老三一家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錢祧裡的危機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花不出去怎麼辦第四百四十五章 衝鋒的騎兵第九百二十八章 韃靼人要和談?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九百二十章 火爆的航運市場第三百二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二千六十五章 再接再厲第六百七十七章 勤快的小蜜蜂:明軍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有錢人都喜歡住農村第兩百五十三章 搶佔瀾江渡口第三百二十五章 瀾江東岸美景第一千章 自力更生:種田養豬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第六百六十一章 野心勃勃的大唐海軍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聖駕抵達上海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軍好樣的!第一百八十三章 跑就跑,誰怕誰啊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土著國家不算他國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在衝鋒第一百四十二章 說不出的詭異第六百八十六章 關係通天的孫老頭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葡萄牙人的震撼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襲擊艦隊的風暴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莫臥兒的覆滅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履帶拖拉機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頭強勁的張嶽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讓皇上先走第兩百五十一章 三千明軍來襲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報復第二千五十三章 賣的不是車而是面子第九百一十章 西洋貿易許可證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放棄治療的韃靼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風波第二千八十二章 黑海海峽談判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奪遼河設馬場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聯合國海盜軍第七百六十一章 投降?那是不可能的第六百四十四章 平賊餉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產職業軍隊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團結起來共渡難關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西班牙送女和親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想象的大唐第八百八十二章 正德皇帝笑了(必看)第四百八十五章 柳州總攻戰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土著亂戰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六百一十二章 翰統鷹犬第兩百二十章 不讓走就屠城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採購裝甲車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庫裡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繅絲機第七百三十三章 戰馬的悲鳴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一百零九章 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遺臭萬年的呂宋金礦公司第二千九十三章 衛生觀念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高舉留中不發第七百一十二章 嶽州困局第六百一十二章 翰統鷹犬第二千四十四章 傳統和現代的衝突以及融合第三百四十九章 兵分兩路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點也不朦朧的上頭村第七百五十章 大唐子民格德斯第三百四十八章 時刻不忘跑路第九百一十三章 吾皇之仁萬年未有第七百七十九章 江南危矣第一百九十九章 凌亂的楊秀才第六百五十章 願她們找個老實男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