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鬥桂林官員

bookmark

“哼,等湖廣兵來救援,還是別指望了,張大人已經是派了三萬大軍去攻打賊軍的興泉府了,說是要直抄賊軍的老巢,當初梧州這麼危險,督師大人都是沒派援兵去貴州,現在怎麼會派兵來救我們!”

“可是他們去打興泉府打了這麼久,也沒聽說傳來什麼好消息,也不知道是怎麼打的,那可是三萬大軍,而賊軍在興泉府那邊頂多也就幾千人,現在都還沒打下來!”

“別管興泉府那邊了,也別管湖廣那邊會不會有援兵來了,關鍵的是我們現在怎麼辦?”

“是,我們怎麼辦,難道就這麼等死嗎?”

“唯今之計,也只能是再多招募多一些青壯固守城防了,而且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臨戰之時給將士們多發獎賞,這城也是有機會守住的!”

“可是我們那裡還有銀錢啊,被圍城月餘,而且前幾次賊軍攻打的時候,我們已經是花費了不少,如今可是沒剩下多少銀子了,怎麼獎賞士卒?”

桂林府裡沒錢嗎?官府的確是窮的叮噹響,但是我們大明有個好習慣,叫做藏富於官。

在座的這些官員們,隨便拎一個出來都能拿出少則幾百,多則幾千甚至上萬兩銀子,但是這錢可是他們自個的,掏出來當賞銀?別開玩笑了,他們寧願讓賊軍砍了頭顱也不願意拿出來自己辛辛苦苦搜刮來的銀子。

苦讀這麼多年才考上科舉並當官,當官又是辛辛苦苦這麼多年,這才貪污受賄橫徵暴斂積攢了這些身家,讓他們拿出來當賞銀?信不信他們立馬打開城門放賊軍進來!

即便是投賊,本官也不可能拿出銀子來的!

所以這些人都很自覺的沒有去說什麼大傢伙身家都不少,要不要先湊個幾千兩銀子應應急之類的話,而是很快就有聰明人道:“如今城防危機,要不去王府那邊求求情,讓王府出一筆錢糧?”

桂林府的王府,自然是特指靖江王府了,這個從明王朝開國之處就被封王,後來永曆年間被遷藩到廣西桂林的藩王,已經是傳了七代,歷時一百多年。

如今王爵已經是傳到了第七代朱邦苧手裡,而當朱邦苧見到了上門請求糧草支援的桂林府官員們,表現的極爲關心,並且拍着胸脯表示,身爲大明藩王,面對賊軍圍城,自然是需要出錢出力的,這力是出不了了,但是,區區錢糧小意思!”

聽到朱邦苧答應的這麼爽快,來的官員是滿臉笑容,原本他們還以爲靖江王會拒絕呢,但是沒有想到朱邦苧會這麼爽快。

但是當他們聽到朱邦苧的下一句話後就是臉色開始變了!

只聽朱邦苧道:“現在府裡裡還有八百兩銀子,就全數拿去吧,大不了往後一段時間我們靖王府的人吃糠咽菜,這日子熬一熬總是能夠熬過去的,但是爲了打賊軍,這苦日子忍了也值了!”

聽到這話,那幾個官員都是面面相窺,甚至有人的臉色都已經是出現了寒色。

八百兩銀子?還真當他們是叫花子啊!

但是還不等他們開口再說,朱邦苧道:“好了,時辰也不早了,衆位大人估計還要忙於城防事務,本王就不留了!”

說着,就是端起了茶!

那幾個官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卻是沒有說什麼,然後神情相當不好的走了。

等他們走看後,朱邦苧眯着眼冷笑一聲:“都是一羣貪官污吏,自己一毛錢不出,淨想着讓本王出錢。

而且這錢拿出來了,最後還不是落在他們口袋裡,真當本王是傻子啊!”

此時,旁邊也是走過來一個奴僕打扮的老年男子,只聽他道:“王爺,如今城防危機,這錢是不是給的太少了,畢竟這守城耗費也大,沒有銀錢激勵,怕是這城難以固守啊!”

朱邦苧卻道:“怕什麼,他們有錢着呢!”

“這守城是需要花錢不假,但是憑什麼他們那些當官的平日裡撈得錢撈得這麼多,但是到了這種關鍵時刻卻是一個個都是不出錢啊,難不成本王看上去那麼像冤大頭?”

“等到了情況緊急的時候,不怕那些當官的不拿出銀子來充當軍需,要不然城破了,他們一個個都得死!”

而靖江王朱邦苧並不知道,此時知府衙門裡,幾個明王朝的中高級官員聽聞只從靖江王府裡拿到了區區八百兩銀子後,一個個臉色都是相當相當的難看。

其中桂林府同知道:“他們王府這百多年來,吸取了多少百姓的民脂民膏,積累的金銀何止百萬,連拿出區區萬兩銀子激勵將士守城都是不肯嗎?”

此人說的是神情憤慨,不知道的人還以爲他是個爲民爲國的好官呢,但是此人上任桂林府同知以來,撈得銀子怕是不下好幾千兩了,而此人爲官不過十餘年,據傳其家族之前不過只有數十畝薄田,但是如今在江南老家已經是擁有田地不下千畝,各類商鋪更是多的很。

當然了,在場的人基本都是一個鳥樣,所以大家自然是不會聯想到這方面,反而是紛紛指責起了靖江王府。

如今已經是明朝中期了,勳貴集團早已經是沒落,而藩王更是被當成豬一樣養着,雖然他們都還保持了往日的榮華富貴,但是政治地位卻是幾近全無,隨便一個進士文官都是敢對着一個藩王破口大罵,而且往往還能夠博得一個不畏權貴的美名。

天地良心,如今這個時代,他們文官纔是最大的權貴好吧!

那些武將勳貴和藩王們,不過是一羣被好吃好喝供養着的豬而已!

譴責了一番靖江王后,大傢伙纔是回到老議題上,該如何守城?守城時沒有銀子怎麼激勵士氣?

要知道前幾次之所以能夠在僞唐賊軍的進攻下守住城池,全是靠了高額的金銀激勵。

爲了激勵士氣,這些官員們可是開出了高額的獎勵,殺假賊一人即可領賞十兩,殺真賊一人,即可領賞三十兩。

而這些都還是小數目,因爲他們根本不可能殺傷大量的賊軍,他們開出的賞銀往往是羣發的性質,比如說當賊軍來攻的時候,臨陣之前就說,打退賊軍進攻的話,全體將士直接賞銀多少,雖然都是幾兩銀子的獎賞,但是架不住人多啊。

這被圍城的這段時間裡,暫編第一團進行了三次試探性進攻,前面兩次還只是火力偵查性質的進攻,用以尋找守軍的薄弱點而已,而第三次的進攻也只是主要爲了填平護城河。

但是就是這三次進攻,卻已經是讓城內的守軍耗費了大幾千兩銀子,再加上平日裡的吃喝,日常的糧餉,自從賊軍殺入桂林後,桂林官府直接支出的戰費就已經是達到了一萬多兩銀子了。

而這不僅僅是耗光了城內官倉的儲備銀子,甚至爲此都攤派了兩次。

如果讓城外的暫編第一團知道城內的守軍是靠着大量銀子來維持作戰的,估計都會頻繁發起進攻了。

衆人商討了一番後,想來想去還是隻有老辦法,向城內進行第三次攤派了,而這一次的攤派也不僅僅是侷限在那些大戶們,一些中等人家也是需要攤派了。

不過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是不可能弄到太多銀子的,這都先後攤派兩次了,那些大戶人家也是有脾氣的,一次給,兩次給,但是不可能每次都給,即便是給,也不可能和以往給這麼多啊。

而結果也的確如此,這第三次攤派的時候,那些大戶們一個個都是哭窮,一共竟然只攤派到了兩千兩銀子而已,這點銀子夠幹嘛的,城內幾千守軍,都不夠一人一兩銀子分發的。

而且按照慣例,這兩千銀子乃至靖江王府裡拿出來的八百多兩銀子還要進行漂沒,至少要扣除其中三成,剩下來的纔會發放下去,漂沒的這一部分,自然是在座各位高級官員以及衆多衙門的官員們的辛苦銀子了。

主持守城也是很累很傷神的好吧,而且這漂沒也是國朝慣例了,他們甚至因爲戰事緊張,這才特地直拿了區區三成,要是平常時候,這筆錢經過他們的手,至少得漂沒一半,能夠給將士們留下一半就不錯了。

而這錢到了軍中之後,各級將領們按照官階高地,從中又會扣下一部分,這錢除了裝進個人腰包外,其實一部分還需要用來發放給親兵。

爲啥?因爲親兵纔是他們的心腹,乃至整支守城明軍的核心戰力啊!

至於普通士兵乃至青壯,他們能夠分剩下的兩三成就是很不錯了!

而這種事在衆人看來也是理所當然的,漂沒、剋扣這都是多少年的老規矩了,大家對此已經是習以爲常並且形成了慣例。

要不然的話,大家怎麼維持體面的生活,養活一家老小,在老家購置田地商鋪啊,就靠一年不過幾十兩銀子的俸祿,別開玩笑了。

這兩千八百兩被在座諸人分潤了不少,而之前兩次攤派募集的銀子以及官倉裡的好幾千兩銀子,在座諸人自然也是不會少拿的。

這一場圍城戰還沒打完呢,在場諸人的腰包都是鼓了不少!

不提這些銀子最後的去向,也不說在座諸人到底分潤了多少好處,不過第三次攤派過後,哪怕是加上靖江王府裡捐出來的八百兩銀子,加起來一共也就募集了兩千八百兩銀子,這個數字可是不夠用的。

“這銀子還是少了,是不是再攤派一些,城內的那些士紳大戶們怕是拿不出來了,不過王府那邊肯定是有錢的,去多幾次,總歸是能夠拿到銀子的,要不然城池一旦破了,他靖江王府裡的所有東西還不得都被賊軍佔去了,更別說銀子了!”

“現在去有什麼用,他會給嗎?”

“等到賊軍正式攻城的時候,不怕他不出錢!”

“對,到了那個時候,靖江王定然是不會坐視城破不理的!”

這些桂林府的官員們還不知道,人家靖江王也是打的這個主意,如今這兩邊的人都指望着對方在關鍵時刻會拿出錢來挽救危局。

至於現在缺錢少糧,先缺着唄,僞唐賊軍的援兵雖然來了,但這還沒攻城不是!

第四百四十章 大唐王朝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八十章 顯擺優越性第八百七十三章 被方陣淹沒的騎兵!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動盪的帝國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前無畏戰列艦第六百六十章 大唐第一戰艦第四百二十六章 僞唐賊軍主力來了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暢銷全球的大唐板甲第六百九十九章 啊,騎兵!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八蛋,欠債還錢第二千五十三章 賣的不是車而是面子第九百一十九章 讓人羨慕的二九人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皇子封國第八十二章 激烈無比的對決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韃靼人太危險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直覺告訴他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大唐最尖端的科技產品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家康的作用第三百零一章 陰溝裡翻船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麥也搬到非洲去第四百二十七章 他們都該死!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第二千一百八十六章 着急的西班牙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讓人震驚的馮家莊第九百四十章 老子就是比你更牛逼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十萬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得天獨厚的美洲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恐慌的歐洲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和平使者:大唐西洋公司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大唐岌岌可危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印度泊木州第三十一章 傾國之戰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英使團赴唐記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有錢算個屁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楊成的空手套白狼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的土地上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第三次印度戰役第七百二十九章 督標新軍出戰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槍聲依舊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唐城管!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發展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意外的戰爭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都像你這樣,我大唐早完了第七百八十六章 決戰爆發!第七百二十六章 被堵住的明軍第一百九十八章 明軍的陰謀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風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六百零五章 損失慘重的第二艦隊第七百二十七章 當縮頭烏龜的僞唐賊軍第六百二十三章 可憐的副總兵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持續敗家的陸海軍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扶持英格蘭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新老交替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震驚的宋丸子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讓人絕望的實力差距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薨第二千七十三章 大唐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第三百零二章 大唐這艘船要沉了咋辦?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運河首航第兩百零一章 他們想要做什麼第四百三十五章 繳獲大豐收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裁軍,那是不可能的!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天大的野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戰場上的小胖龍(求訂閱求月票)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海軍前沿戰略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天子號召:工業化 (第四章)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禮第兩百六十章 插上翅膀的明軍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埃米爾的貿易區見聞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呂家兩代人的夢想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陳立夫來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陳立夫是個人才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龐大野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三百二十五章 瀾江東岸美景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督導組抵達第三百章 黎明前的黑夜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四百零一章 滾,別擋着本官逃跑第九百六十九章 杜丹清的防守反擊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平息衆怒第兩百四十六章 柳八苟出山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不爽的白太后第二千四十六章 沒啥可追求的聖天子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招人難?用錢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