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強大無比的讀書人

bookmark

自從李軒改變了對幼軍營的處理辦法後,幼軍營的學生們已經不再是完成基礎文化教育後,直接送往國子監或者是武學堂了,而是繼續在幼軍營學習。

李軒給幼軍營安排的學業課程可是有十二個年紀呢,雖然說現在最高的也不過是六年級學生,但是他實際上連十二年級,也就是相當於後世的高三的教材都已經是編寫出來了。

當然了,侷限於他本人只是豐富程度,這些教材都是不完整甚至上下都是難以銜接的,很多東西李軒也只是知道一個大概而已。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只能是將就着用。

同時因爲除了李軒自己外,也是根本就找不到第二個合格的老師,所以李軒現在只能是親自對五年級以上的學生授課。

至於低年級學生,則是讓五年級和六年級的學生代爲授課了,不然的話,李軒也沒有這麼多的時間。

在嚴重缺乏老師的情況下,對幼軍營裡的學生們的自學能力也是要求非常高的,沒有一定的悟性根本就學不會。

而這樣的人,其實不管是放在古代還是現代,都稱得上一個天才的稱號了,並且數量絕對不會多。

單單靠幼軍營裡的那些孤兒們,已經是無法從中挖掘更多的天才了,哪怕是現在的幼軍營相對於幾個月前,規模已經擴大了數倍之多。

如今在肇慶的幼軍營,估摸已經達到了八百多人,此外還在廣西柳州、梧州兩地設有分營,柳州分營有兩百多人,梧州分營也有兩百多人。

這些幼軍營的學生,清一色都是孤兒。

但是說實話,孤兒的數量也不是無窮無盡的,此外隨着控制區內不在爆發戰爭,孤兒的數量也會大幅度下降。

所以李軒想着,是不是該向全社會進行更大範圍的招生了,他就不信了,控制區裡數百萬人口,就挑選不出來足夠的天才。

早年李軒成立幼軍營,目的很簡單,只是爲了成立一個大唐王朝版本的孤兒院而已,但是到了後來,李軒就想要把幼軍營當成少年軍官團培養,但是現在,李軒的想法又是發生了變化。

他認爲,幼軍營目前的培養模式是對的,其中一部分學習能力跟不上的可以培養爲官員和軍官,而極少數學習能力強的則是繼續培養,爭取培養出來一批科學家,再不濟也得培養出來一批合格的老師出來。

然而靠目前大部分都需要學生自己拿着教材自學的情況下,能夠脫穎而出的人還是極少,而李軒也不可能說花費大量的時間親自去教授。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擴大生源,再找出多幾個自學能力強的天才了。

孤兒不夠用,那就招收普通民衆的子弟好了!

李軒是大唐皇帝,而且還是率領軍隊開創了目前大唐王朝偌大局面的馬上皇帝,他想要做什麼,自然是沒有人會說三道四的。

簡單的幾道指令下去,幼軍營就是進行了改制,柳州分營、梧州分營這兩個分營只負責教授三年級以下的課程,並且改成爲幼軍營柳州初等分營、梧州初等分營,學業已經超過三年級的十多個四年級學生一律轉入肇慶總營。

幼軍營肇慶總營,則是章程照舊,這個改制其實就是把兩個分營的四年級以上的高年級學生送到肇慶來學習,這樣他們才能夠有更好的師資,要不然的話,待在分營裡他們連老師都沒有呢。

幼軍營的內部改制,其實不大,和外界的關係更是一點都沒有。

而真正大的變動則是,李軒在幼軍營之外,預計在黎平府、柳州府、梧州府、肇慶等幾個大的州府裡設立一共六所少年學院,招募年滿六歲、十歲以下的普通民衆家的少年入院學習,主要課程效仿幼軍營裡的體制,學制爲一年級到三年級。

並且規定,但凡考入學院,一律學費全免,包食宿,將來還能直接升入國子監或者武學堂學習。

同時在肇慶府設立高等學院一所,學制爲四年級到十二年級。

實際上這一套模式,全都是效仿幼軍營的,甚至連裡頭預定的老師都是幼軍營裡的高年級學生。

而這,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李軒在教育體系所做的又一次重大的試探。

當然了,爲了避免傳統士子的反彈,李軒用的名目是皇帝心繫百姓,苦於平民百姓子弟無求學之道,所以纔會設立少年學院。

不過現在的關注大唐王朝的士子們,現在都盯着今年的秋試呢,哪有閒工夫去搭理連聽都沒有怎麼聽過的幼軍營和少年學院啊。

自從第一次開科取士獲得成功後,尤其是這些新科士子們都已經當上了官後,貴州、廣西、廣東等地的士子們那裡還坐得住啊。

讀書是爲了什麼?不就是爲了當官嗎?

給朱家皇朝當官也是當官,給李家皇朝當官同樣是當官啊,而且看現在大唐王朝聲勢正猛,一時半會的估計是亡不了,有極大的可能會割據一方甚至幹掉明王朝統一天下,所以不少人都認爲,自己苦等多年的機會終於是來了。

春天的登極恩科時間過於緊迫,他們是沒趕上,但是這一次的秋試卻是能夠趕上的。

這一次的秋試,乃是按照正式科舉的流程走了,雖然限於時間比較緊迫,同樣也是爲了給那些學子們留出一部分的準備時間,所以開始考試的時間是安排在七月份,但是後續考試的時間卻是比較緊湊了,基本上間隔一個月就進行一級考試,從七月份就開始縣試,八月份進行府試,然後九月份進行院試。

然後十一月份則是進行鄉試。

等待明年春天,則是進行會試和殿試。

和第一次登極恩科的時候一樣,前明的各級士子,比如秀才和舉人,都可以直接參加相對應的考試。

雖然說情況特殊,第一次縣試是在七月份,但是現在都四月了,留給學子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大唐王朝開科取士,雖然說八股文章依舊很重要,但是策論和算學以及雜學也很重要,這些學子們自然是要進行相應的學習的,以爭取更好的成績的。

如今大唐王朝第一次開科取士的考卷都已經是公開,甚至連國子監那邊的考卷以及教材也是被公開了,如今市面上已經有聰明的商人緊急雕刻印刷了相關的書籍,比如說登極恩科中會試的答卷文章,國子監的相關內部教材。

這些都已經可以在大城市的書鋪裡找到了。

不得不說,人民的適應性是非常強大的,這一點不管是貧苦老百姓還是自詡精英的地主士紳們都一樣,他們都是人,爹媽生的,誰也不比誰更強大。

不同的是,他們對適應的要求有所不同而已!

這個時代,近代國家和民族的概念還沒有形成,現在依舊是家天下橫行霸道,所以對於這個時代的普通民衆而言,只要能夠讓他們安居樂業,恩,或者說的更直白一些就是能夠有飯吃,勉強活得下去,那麼他們就對外界的變化不甚關心。

李家當皇帝,朱家當皇帝,天下變動關他們屁事啊!

而對於士紳地主商人們而言,雖然要求高了點,但本質其實是一樣的,讓他們當官發財,他們難道就非得要讓朱家當皇帝,不讓李家當皇帝不成?

關鍵在於,大唐王朝能不能給他們帶來好處,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唐王朝能不能挺住。

如果大唐王朝沒幾下就被明王朝幹趴下了,那自然是大家都躲着他,但是現在看來,形勢卻是一片大好啊。

所以很多自認爲找到了出路的士子們,一個個都是磨拳搽掌,準備在秋試裡大幹一場,撈一個新朝舉人,然後明年再去參加會試。

今年春天很多不學無術的人都撈了一個進士,他們這些精英讀書人定然也是能夠撈一個的!

從這一點看,其實這些儒家讀書人的適應性比普通老百姓更強大,而且他們還能找出一大堆理論來證明自己這麼幹是對的,這種見風使舵的本事那是普通老百姓得自嘆不如的。

外界的良好反應也是讓李軒頗爲滿意,直到拿下了肇慶,殺進了廣東之後,他纔是真正感覺到,自己率領下的這個大唐王朝終於是逐漸從土匪流賊轉變爲一個正式的政權了。

哪怕只是一個偏偶一方的割據政權,但那也是一個王朝啊,而自己好歹也是一個皇帝啊!

只不過想要當安穩這個皇帝,光靠之前的勝利是不夠的,還得有更多,更大的勝利。

尤其是興泉府那邊,要是打了個大敗仗的話,恐怕會引起連鎖反應,如今的大號局面說不準就要喪失了。

“興泉府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有新消息嗎?”處理完日常事務後,李軒又是把曾子文喊了過來詢問軍情。

曾子文道:“啓稟陛下,興泉府那邊暫時安然無恙,方將軍前日來報,稱正在積極休整補充兵力,預計在四月中旬重新發動進攻!”

“第四軍那邊的行動也比較順利,目前各部已經是擺脫了桂林地區明軍的糾纏,正在向湖廣靖州挺進,預計也會在四月中旬正式進入湖廣靖州。第四軍主力北上後,在桂林圍剿明軍的任務將會轉移到第六步兵團等部隊身上!”

李軒聽罷微微點頭,同時心中暗道:看來,興泉府那邊的圍困還是要持續一段時間了,也不知道王單旭那傢伙能不能繼續堅守下去,如果在援軍抵達之前就完蛋了,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奧斯曼賣土地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暴戾的畢志安第七十四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一千四百章 陸軍不服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僅限於理論上的自願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重量級人物下場了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沒見過世面的土著第九百一十九章 讓人羨慕的二九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想吃飯?不準第二千五十二章 認同感以及貨車第九百八十八章 張嶽亡命狂奔第五百五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要場面有場面要感動有感動第六百零九章 全線進攻第八百九十一章 巷戰危機第兩百四十四章 賣國奸商第八百五十三章 換裝燧發槍第兩百二十六章 是打還是逃?第二千四十一章 大唐人的無視第二千一百八十七章 東非局勢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兵發呂宋第八百四十三章 偷懶的禮部官員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鳥槍換炮的南越人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進北上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第二輪爆發式增長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半個大唐人喬恩第三百三十章 投降也不叫我第七百一十四章 慧塵公主長大了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搞那麼複雜幹嘛直接平推過去就完事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兩百六十五章 生死大戰將至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上帝都得說一句你牛逼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唐借糧從不還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侍女並不是那麼的好當的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不爽的白太后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技術爲王的時代第六百三十二章 典型的排隊槍斃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唐王朝的老朋友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沒人種地吃什麼?第七百三十五章 吾之君父,非爾之君父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二千一百八十七章 東非局勢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求殺敵,但求嚇人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宋丸子去上海 (第三更)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報復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劃時代的豪華客輪:太平洋號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陳立夫的雄心壯志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埋葬了夢想的休達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八百一十五章 陸軍艦隊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我大唐就是霸氣!第六百一十章 軍械產量大躍進第兩百六十三章 該殺的還是要殺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換回來那麼多黃金幹嘛用第二千一百九十一章 忙不完的皇太孫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多拿幾個,反正也不值幾個錢第一百六十七章 日漸變化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堵上了政治前途的馮倪第四百五十一章 稅務稽查總隊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蒸汽飛艇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第八百六十四章 萬古聖君親征第二千一十四章 華南礦務公司的申請書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 經濟一體化計劃第七百八十二章 遲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四百零九章 烏合之衆(第三更求訂閱)第九百七十一章 賊軍第二步兵師去哪了?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扶桑土著的覺悟相當高第兩百八十七章 無關緊要的慘敗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雙贏的好事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無奈的進出口委員會第八百八十章 勝利屬於大唐王師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最爲特殊的封疆大臣第八百二十七章 借錢度日的大唐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堂堂帝國太子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同陸軍上將方希同第六百七十五章 李春景的野心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成功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李春景期待的驚喜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先生教我第五十四章 大唐天兵勇猛無敵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讓人絕望的大阪之戰第一百一十章 不屑學之,不屑用之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蒸汽戰車第一百六十二章 誰埋伏誰第兩百一十七章 壯烈而體面的死法第九百六十章 大唐巡警在行動!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興泉俘僞帝(求月票)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紅海第一百八十八章 說五分鐘就五分鐘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誰都沒用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八百六十六章 決戰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