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特殊西江貿易體系

bookmark

對於廣州戰役,大唐王朝上下,包括李軒自己在內都是極爲關心,同時也是頗爲的謹慎,就是怕在廣州城下吃一個敗仗,從而動搖目前大唐王朝的大好局面。

之所以擔心在廣州吃敗仗,是有多方面的因素的,首先廣州這個城池和很多內陸的城池不一樣,雖然廣州也是個傳統城池,但是其商貿極其發達,水網密佈,城池就建立在珠江北岸,而且其北部就是白雲山,西部地區也是珠江以及其支流,只有在東邊纔算是有比較開闊的地方。

同時該城還借用了珠江之水,構築了完善的護城河體系。

這樣擁有密集水網的地方,實際上對於大唐王師這種以陸軍,尤其是野戰陸軍爲核心的軍隊來說,攻打起來是比較麻煩的,很多優勢都是無法發揮出來。

但是明軍偏偏水師強悍,過去幾個月裡,明軍水師一直都是牢牢掌控着珠江流域的制海權,大唐海軍雖然也曾經試圖發起水戰,但是隻能是在一些小規模的戰鬥裡佔得便宜,一旦明軍水師主力出動的話,大唐海軍都是不得不避戰。

因爲人家明軍水師根本就不和比比拼什麼艦炮,嗯,雖然明軍水師的艦炮比大唐海軍的還要多!

明軍水師玩的就是一擁而上,玩近身肉搏,還用火船攻勢,搞的大唐海軍上下是頗爲無奈!

沒辦法,船隻不夠多,艦炮不夠多,水手不夠多,即便是擁有艦炮上的性能優勢也是打不過啊,最後只能是依託陸上的炮臺進行死守了。

早在定都肇慶之前,大唐王朝就已經是決定在肇慶城東部的羚羊峽這個險要之地修築炮臺,用於拱衛京畿重地。

羚羊峽乃是西江小三峽之一,此水流湍急,水卷漩渦,因爲西江在肇慶城區的江面有千米之寬,然而到了羚羊峽這邊後不過兩三百米而已,其水深平均都有四五十米,最深處甚至能夠達到七八十米。

這種地形,幾乎就是天然的水道關隘!

尤其是在大唐王朝定都肇慶之後,爲了防止敵軍從海上沿着西江一路北上,所以修築炮臺扼守西江就是成爲了重中之重。

攻佔肇慶後,在此地修築炮臺也就是劃上了日程,因爲最開始在此地並不需要面臨陸地上的威脅,因爲肇慶乃至附近地區的明軍都已經是沒有了,大唐陸軍牢牢的掌控了附近地區的地面控制權,因此在地面威脅不大的情況下,前期的工程主要還是以安置火炮,扼守江面爲主。

所以炮臺的修築比較快速,唯一比較麻煩的就是給炮臺所需要的火炮,對此,海軍方面和陸軍方面是通力合作,主動退役了部分七斤重炮的裝備時間,從而把部分火炮裝備到羚羊峽炮臺上。

到了如今,這個炮臺已經部署了三門一千二百斤重炮(九磅),此外一直嫡屬於大唐陸軍炮兵部隊的那幾門五百斤火炮也是被安置到了炮臺,從而實現了野戰炮兵營清一色裝備八百斤以及一千二百斤重炮的編制,簡化了後勤壓力。

羚羊峽裡部署的這些火炮,已經是足以利用射程徹底封面整個江面,其七斤重炮甚至都能夠打到江對面去。

爲了保護這些火炮,防止敵軍從陸地上攻破此處炮臺,大唐王朝在此地駐紮了整整一個營的預備營以及兩個營的守備營,再加上足足有一個營編制的炮兵部隊以及其他少數輔助部隊,上述諸部被整編爲直轄於樞密院統轄的羚羊峽獨立團。

依託這個羚羊峽炮臺,大唐海軍纔是多次擊退了明軍水師沿江而上的企圖!

不過這雖然能夠保證了肇慶地區的西江水面安全,但是大唐海軍還是無法取得珠江流域的水面控制權,這也就導致了不管是後勤運輸還是作戰,無法利用這些密密麻麻的水網不說,都還需要避開密密麻麻的水網,免的遭到來自明軍水師的襲擊。

所以進攻廣州城,是受到了極大的牽制的!

除了廣州城本身的地理情況比較複雜外,也和廣州城內的明軍守城意志比較頑強有關!

兩廣總督王越幾乎是收羅了手底下所有能夠作戰的兵力囤積在廣州城,初步估計城內的明軍至少有兩萬多人,而且郝柏年判斷,其中大部分還是正規軍。

其次他們也是知道,廣州方面的明軍是得到了大量的火槍以及火炮,這些槍炮都是仿照和外購的,你要問他們怎麼知道的,人家明軍可是直接把這些重炮擺上了城頭呢。

那幾門十二磅的艦炮甚至比大唐王師裡最大的火炮都要大,這麼大的火炮就這麼擺在城頭上,但凡眼睛沒瞎的人都能看見。

至於明軍裝備了火槍也不奇怪,因爲過去幾次進行火力偵查發動試探進攻的時候,城頭上的明軍已經是用大量的火槍進行還擊過,不過明軍具體有多少火槍郝柏年他們就不知道了。

兵強馬壯,而且火炮也不少,更關鍵的是,大唐海軍實力不足,根本無法徹底封鎖廣州城的物資運輸渠道,不管是糧食還是武器甚至是兵源,明軍都能夠通過珠江運到廣州城下。

這種情況是之前的諸多攻堅戰裡所沒有,可以說,大唐王師打過這麼多攻堅戰,唯獨廣州這一次明軍佔據了最多的優勢。

更何況,其實明軍守城的意志還是比較堅定的,貴陽靠着七八千的殘兵愣是從去年守到現在,整個貴州中部都落入了唐賊之手了,唯獨貴陽裡的明軍可以自豪的說:貴陽還在堅守。

其他的諸多城池基本也都是進行了堅守,比如說柳州、梧州,這兩個地方都是明軍曾經長期堅守過的,並且讓大唐王朝付出了不菲的代價才得以攻克。

但是即便是廣州戰役不好打,但是大唐王師也是必須打的,因爲只要打下廣州城後,然後才能夠徹底的關上西江大門,避免擁有優勢的明軍水師從西江襲擊廣東。

同時打下廣州後,大唐王師也才能夠騰出第一軍這種主力部隊用以後續的擴張作戰中。

因爲廣州的存在,第一軍的主力是動彈不得,第三守備旅也是沒有辦法動彈,這種情況就是直接導致瞭如今大唐王師遲遲無法拿下廣東的北部以及西部地區,不是李軒不想攻克這些地方,而是實在是抽調不出足夠的兵力了,能夠勉強保持對韶州府的戰略主動,這都已經是很難得了。

所以從整體的軍事戰略而言,廣州是必須拿下來的,而且還不能拖太久!

此外從政治以及經濟等影響而言,也是越早拿下廣州越好,這年頭的廣州可是南方僅有的商貿大港,對外海貿繁榮的很,拿下廣州,就可以徹底打通大唐王朝和外界的海上貿易,這不僅僅可以獲得大量的寶貴戰略物資,更加能夠提供豐富的關稅收入。

如今大唐王朝雖然已經拿下了廣東的西部沿海地區,其中的廉州府合浦港也算是比較傳統的對外商貿港口,不過其商貿的影響力以及港口的吞吐量和廣州那是沒法比的。

如今廉州府的合浦港對於大唐王朝而言,只是一個戰略物資的進口渠道而已,並不具備工商業中心的地位。

當然了,即便合浦港只是一個小港口,但是對於目前大唐王朝而言依舊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這個港口,大唐王朝終於可以和那些海商們取得直接的聯繫,並敞開收購硝石、硫磺、鋼鐵等一切戰略物資。

和合浦港一樣的還有廣東西部沿海的其他一些小港口,這些小港口或多或少的爲大唐王朝提供了部分戰略物資。

即便是西江這麼一條受到了大唐海軍以及明軍水師雙重封鎖的水道,實際上也是無法徹底封鎖的。

那些大膽的海商們可是不管明軍水師的警告和阻攔,直接沿江而上,朝肇慶以及梧州運去了衆多的物資,然後從肇慶以及梧州購入大量的當地的特產商品再順江而下返回廣州。

哪怕是唐軍和明軍打生打死了,但是依舊沒能讓西江水道徹底斷絕,形成了極爲特殊的西江貿易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候還能夠來往於西江江面上的船隻,除去了少數是膽大包天的普通船主外,實際上大部分船主的後臺都站着一個甚至更多的明王朝權貴。

當然了,實際上這些權貴們自己也是知道,因爲這些權貴們可是不會插手這些庸俗的銅臭事務,都是旁支子弟甚至是家奴們在主持的。

至少王越他自己就不知道,他們家有過半股權的一家船行,就是如今來往於西江江面上最大的一家船行,這家船行直接往肇慶那邊運去了足夠數萬大軍用上一個月所需的硝石以及硫磺,直接或者間接爲大唐王朝財政創造了最少一萬兩銀子以上的稅收。

該船行在梧州的掌櫃,更是梧州稅務官的座上賓!

不過這些小規模的貿易運輸,對於已經發展到如今規模的大唐王朝而言是遠遠不夠的,要想獲得一個真正的經濟引擎,廣州是必須拿下來的。

三月了,大家有保底月票的投過來吧!

第五百九十八章 渡海登島部隊第六百四十一章 重型火槍和胸甲第八百四十一章 揚州城內的亂象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乾的就是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第七百二十章 殺進嶽州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蒸汽機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超級豪華客輪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橫掃半島第二千一百八十六章 着急的西班牙人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大唐使團來了第二十五章 糧食緊缺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讓人無語的大唐子民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二千八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二千五十六章 陸軍有的我們也要有第八百九十三章 納稅守法的良民啊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河封省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罰款外國企業第四百章 聽天由命的明軍第八百四十三章 偷懶的禮部官員第四百二十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九百七十五章 王文華被貶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韃靼人來了怎麼辦?該幹嘛幹嘛第四百六十七章 亂軍攻城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史上最爲龐大的船隊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人道主義領養第二千九十八章 該死的大唐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兩百三十九章 擴軍設營第五百零二章 督師四省軍務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六百四十二章 宋志文起復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永遠都不會屈服第六百六十六章 宣傳不分真假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二千七十四章 要買房要買車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帝國海外產業佈局第七百零九章 奔襲武昌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一)第七百五十五章 打腫臉充胖子的海軍(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從三品知府第九百零九章 你確定這是商船?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裁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西遷好啊,西遷對啊!第九十三章 那是老孃的私房錢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無恥的大唐騎兵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五百七十七章 超級無敵大將軍炮第兩百九十三章 萬里長征第一百五十一章 此乃人禍而非天禍也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皇家青年軍校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侍女並不是那麼的好當的第一千零一章 援兵來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公平的休達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的俺答汗第五百八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一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納稅光榮,抗稅坐牢第九百七十九章 堅持移民一百年不動搖!第一千零七十章 舉白旗投降的子島氏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韃靼人太危險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殺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的尚武風氣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兩百六十三章 該殺的還是要殺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大唐的實力第三百二十四章 沉默的宋志文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美洲事務衙門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北岸開發區第四百一十四章 這是要殉國的節奏啊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首航成功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牢底坐穿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揚帆美洲第六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的第四混成團第九十八章 大唐刀槍所至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第三次印度戰役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人道主義領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第三十八章 誤入深山的弱女子第六百零六章 直撲秦淮河第七百九十八章 陳立夫入城見聞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天命之子第三百九十八章 反攻!反攻!(第三更爆發求訂閱)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王杉西覲見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陳官屠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十萬第八十九章 燈泡一樣的男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決戰前夕第六百九十三章 張嶽的果斷第四百二十三章 豬從不投降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落後的西班牙人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三十八章 誤入深山的弱女子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老二:明軍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廢除科舉第七百九十一章 還有誰能夠阻止他?還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