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宏偉的造艦計劃

bookmark

關乎海軍改革這種大事,自然不可能是沒有一點準備就召開了整個海軍高層的會議,然後進行討論並確定下來。

在召開這一次的御前海軍改革會議之前,實際上包義奮上校已經是代表海軍多次覲見陛下,聽取陛下對於海軍發展的意見以及要求,而包義奮也是代表着海軍提出一些想法和構想以及困難。

而海軍的發展,也不僅僅是海軍自身的事,和陸軍方面也有關係,更加離不開內閣各部的支持。

大唐海軍的發展,是需要根據整個大唐王朝的軍事、政治、經濟情況來進行統一安排的,絕對不是說海軍方面想要怎麼搞就怎麼搞。

以爲海軍的發展,勢必要服從大唐王朝的整體發展!

畢竟,海軍是大唐的海軍,而不是獨立存在的!

大唐海軍,只是大唐王朝衆多機構的一部分而已,大唐海軍也只是大唐衆多軍事力量的其中一支而已。

而包義奮在和陛下的多次交流當中,也是可以察覺出來陛下對海軍的期望或者說是要求。

儘管之前陛下說的沒有太過明白,也沒有詳細說什麼,但是包義奮卻是可以從陛下的片言隻語中感覺出來,陛下對海軍的要求並不是只侷限在擊退明軍水師,奪回珠江入海口而已。

陛下是對海軍有着更高,更遠的期待!

從統一國內來說,陛下似乎想要讓海軍徹底華夏沿海地區,並利用龐大的海上力量作爲支撐,進攻北方的諸多沿海地點。

比如說陛下就曾經對他說過一個戰略構想:假如大唐海軍能夠徹底控制海權,那麼就利用在海軍的掩護下,直接跨海運輸大量兵力直接在江南地區發起登陸作戰,奪取繁華的江南地區,甚至是直接在北直隸登陸,直撲明王朝最爲重要的政治、軍事中心:京城!

聽到這種戰略構想後,包義奮是第一次覺得自己掌控的海軍原來是可以這麼用的,跨越萬里投送兵力,而且還是直接殺到敵人最爲緊要的老巢裡。

如果真的能夠辦到的話,這明王朝恐怕得徹底亂套了吧!

當然了,至於海軍護送陸軍上岸後,陸軍能不能打得過明軍,這就不是他包義奮上校該擔心的事了,那是陸軍的事,而且從目前大唐陸軍的戰鬥力以及過往戰績來看,真到了這一步的話,是有極大的可能性在上岸後站穩腳跟的。

當海軍成爲了遠距離投送力量的重要支撐時,海軍的戰略作用就會變得大多了,不敢說和陸軍平起平坐,但是三七分應該是有可能的。

此外陛下還說要利用海軍攻略南洋,謀奪南洋的諸多富裕地區,掠奪各種戰略資源,掌控海上航線,獲取大量的海貿利潤。

這些聽在包義奮的耳中,可以說是讓他大開眼界,也是讓他第一次生出了當初從陸軍轉行當海軍的決定是正確的,而且恐怕還是自己這輩子所作出的最正確的決定。

然而陛下的這些話雖然讓他聽的有些熱血沸騰,但是他也是知道,想要實現陛下口中的宏偉設想,也不是一般的難。

如今的大唐海軍可以說是弱小無比,最大噸位的戰艦還是一艘民船改裝而來的沙船戰艦,載重不過兩百多噸。

主力戰艦不過是幾艘八十多噸的威龍級戰艦。

更多的還是二十多噸的蛟龍級戰艦。

這真要打起來,連珠江口的那支明軍廣東水師都打不過,出海了隨便一夥中等規模的海盜都能夠滅了大唐海軍。

任重而道遠啊!

這就是包義奮如今對海軍上下所面臨的局勢所產生的感嘆!

正當包義奮上校感嘆之際,突然門外傳來了一聲:“陛下駕到!”

這話一出,頓時原本在低聲交談着的海軍衆多軍官們是齊刷刷的站了起來,並且把目光投向了會議室的門口。

隨即,衆人就是先看到了兩個穿着文官常服的翰林院侍讀推開了會議室的大門,緊接着一個穿着儒服爲基礎,繡有龍紋黃袍的年輕人大步踏進了會議室。

衆人當即齊齊躬身口道:“臣叩見陛下!”

李軒也不回答,直接越過衆人來到上首,專屬於他的龍椅前坐下,然後纔是略微擡手虛壓:“嗯,都坐下吧!”

李軒言罷,衆人當即道:“謝陛下賜座!”

隨後,一羣海軍將領們纔是齊齊在他們身前的長方桌兩邊分別坐下,這坐下來的時候一個個都是正襟危坐,擡頭挺胸,雙手垂放於大腿之上,盡顯大唐軍人本色。

衆人落座後,李軒朝着站立在自己身旁的一個年輕翰林院的侍講學士微微點了點頭,當即這個侍講學士就是朗聲道:“自宣平元年我大唐南下兩廣以來,通過陸海軍將士的奮勇作戰,如今已經是光復了兩廣大部分地區,月前更是光復了廣州這個重要出海口城市。

我軍將士的奮勇作戰,忠君報國之精神,陛下深感欣慰。

然我大唐雖然已經奪取了廣東大部,然西江下游一段任有僞明水師流竄,珠江口依舊被僞明水師竊占,堵塞航道,民不聊生,爲此陛下寢食難安,特於今日召集海軍衆將商討海軍事,以求早日光復海疆,還天下黎民一個朗朗乾坤!”

身邊的這個侍講學士說完後,就是很自覺的閉上了嘴巴,他的這一番話只是開場白而已,接下來的事就和他沒有什麼關係了。

而身爲皇帝的李軒更是一句話都不會說,在大部分這種御前戰略會議裡,李軒都是聽,絕少會親自下場發表意見的。

此時,代表海軍的海軍司司長包義奮海軍上校當即起身出列,然後半居鞠躬道:“海軍未能蕩平僞明水師,以至於僞明水師侵襲海疆,臣罪不可赦,還請陛下責罰!”

李軒略微擺手:“包愛卿何出此言,敵強我弱,海軍的困難朕是知道的!”

包義奮海軍上校這才直起身子來道:“謝陛下不罪之恩,皇恩浩湯,臣當敏記在心!”

“關於殲滅盤踞在珠江口僞明水師一事,臣有章程呈上,恭請聖閱!”

隨即,包義奮就是遞上來了一個小摺子,侍講學士接過來後再給了李軒,李軒簡單的翻看了一番後就是放了下來,隨即道:“衆位愛卿也都看一看吧!”

包義奮上校呈遞的這份摺子,其內容實際上李軒都是事先知道的,甚至很多都是李軒私底下說給包義奮聽的。

今天的包義奮實際上就是一個傳聲筒的角色,李軒需要他來把自己的諸多關於海軍發展的構想給說出來,然後在今天的會議上進行討論。

隨即,自然有人把提前準備好的摺子備份分發給在場的十多位海軍將領,衆人都是齊齊翻看了起來。

這些人其實大部分都是事先知道這份摺子的部分內容的,不過他們也只是知道其中一部分和自己有關的內容而已,但是全部內容卻是不知道的。

這份摺子的筆墨不多,但是說的內容卻是不少!

摺子上說的是爲了蕩平明軍水師,海軍所需要的諸多措施,包括效仿武學堂、御學堂,籌建培養海軍軍官的海學堂。

由工部或者海軍自身籌辦專門用於建造、修理戰艦的大型船廠,用於建造、修理大型戰艦,尤其是遠洋戰艦。

請求撥付造艦轉款,用於籌建多艘可真正用於海戰的大型戰艦,並根據明軍水師以及洋人水師那邊的情況,前期預備籌建噸位在五百噸以上的大型戰艦五艘,兩百噸到三百噸的中等戰艦十艘,百噸中等戰艦二十艘,百噸以下的各類輔助軍艦若干。

並且要求爲各級戰艦配屬足夠多的艦炮!

而上述只是前期目標而已,至於最終目標,包義奮提出了所謂的三三計劃,即戰艦數量超過三百艘,艦炮超過三千門,人員超過三萬人的超大型艦隊!

沒錯,李軒是直接奔着這個時代最牛逼的西班牙無敵大艦隊去制定海軍擴充計劃的!

甭管能不能完成,總之先化一個宏偉的目標再說!

這個造艦的數量以及質量,讓一羣海軍軍官們是看到了都是欣喜若狂,不過很快就是沉思了起來,這船大炮多肯定是好事啊,但是這船怎麼造啊?

難不成都造福船?但就算是福船,也沒辦法轉裝備太多的火炮啊,而且以大唐王朝的小身板,要造這種大戰艦也不是輕易的事,耗時更是漫長。

好在接下來這份摺子裡也是提出一些折中過渡方案,直接購入在各民間船廠裡的半成品,也就是造了一半的那些船隻進行改裝。

直接購入船體堪用的民用船隻進行改裝!

這個直接用民船改裝的方案,其實是可行的,因爲這年頭跑遠海的商船,絕大部分都是武裝商船,設計之初除了運載貨物外還能夠裝備火炮的,要不然的無武裝的商船在海盜遍地的遠東海域就是一盤菜。

因此採用民間商船的船體進行改裝,實際上是可行的!

這個思路也是讓衆人眼前一亮,只是如果是用民船直接改裝的話,船體倒是可以解決了,但是艦炮那裡來?水手從哪裡來?

第三百八十七章 古怪的明軍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天命之子第二千六十九章 韃靼金國和大唐帝國的戰略合作第六百一十七章 誰包圍誰還不一定呢第九百六十九章 杜丹清的防守反擊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史上最爲龐大的船隊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西班牙送女和親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這雨,太大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爭機器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有錢人真多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大展拳腳的陳立夫第八百七十八章 閉上眼睛的正德第二千八十一章 埃及省亞歷港第二千五十六章 陸軍有的我們也要有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一點也不體面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二)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平息衆怒第兩百八十二章 大封功臣第五百一十二章 武裝柳州獨立團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潤滑油第九百五十五章 風暴的旋渦中心第一百零六章 湛藍無雲的天空第兩百零三章 正泰縣城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八百八十二章 正德皇帝笑了(必看)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大唐的老朋友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這仗,不好打啊!第二千七十六章 結婚難第四百五十六章 就是幹,死就死了!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九牌鹹魚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七百五十四章 海軍的野心:戰列艦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南非局部本土化第九十一章 冬日煮酒捏肩第二千九十四章 煤炭戰爭下的英格蘭第二千一百三十三章 商務車第五百一十五章 國朝興廢在此一戰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的海軍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嘉峪關前線第一百二十五章 說的都不是人話(月票加更)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一)第二千三十二章 南洋沿海鐵路第兩百一十七章 壯烈而體面的死法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大唐從不拉攏敵人,不服就幹!第一百一十四章 珠兒的無奈第一百六十二章 誰埋伏誰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文明人的感覺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堂堂帝國太子第六百七十三章 戰艦出動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四百一十三章 身在山中的明軍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唐西美洲協議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火炮貴炮彈更貴第六百六十八章 耿右華看報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招人難?用錢砸啊第二千六十三章 施禮羣買車二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徵,尊貴的體現第八百九十五章 販私鹽你也得交稅!第七十七章 歷史的真相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堂堂帝國太子第五百三十章 恩威並施第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只能有一個聲音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一戰:懷遠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四百零五章 郝柏年面聖第二千一百七十二章 殘暴的韃靼人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第一份電諭第八百九十七章 陳立夫是個人才第七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三百八十五章 給老子開炮!第三百一十七章 蘇家康的作用第兩百七十八章 戰後大擴軍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一點也不體面第五十二章 有人要搞事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葡萄牙人投降了第九百四十七章 皇家理工的瘋子們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第八百六十五章 愛卿辛苦了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史無前例的遠征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覈承襲制第八百八十一章 俺答汗的抉擇:戰還是逃?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們發財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衝鋒的騎兵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蘇伊士運河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海戰第八章 要不要當禽獸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帝國的錢,豈是你能夠隨便燒的第二千六十八章 三次偶遇天註定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暢銷全球的大唐板甲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三百一十章 全軍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