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服?抄家滅族

因爲他要帶領所屬部隊儘快迴歸第一步兵師作戰序列,爲後續的大決戰所準備!

他已經是得到了軍部的情報,情報中稱長沙、衡州方向的明軍正在彙集,並且極有持續南下,然後圍攻第一步兵師的主力部隊,通過這個情報,再結合郝柏年的命令,他不難猜測出,一場超級大戰即將爆發。

至於具體在那裡,這就要看雙方部隊的最後行動結果了,但是按照目前雙方的行動來看,一場大戰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因爲後續的明軍怎麼行動,現在第一軍的軍部那邊也是無法判斷,所以郝柏年也只能是儘快的抽調部隊集中,做足完全的準備以迎戰。

這也是爲什麼先放棄攻打郴州的緣故,現在郴州城裡可是有至少上萬明軍呢,如果加上他們臨時徵召的青壯,怕是一萬四五千人都是有的。

如果大唐陸軍要強攻郴州城的話,要麼是付出慘重的傷亡迅速攻克,要麼是浪費大量的時間慢慢磨。

而這兩者,都是郝柏年所無法接受的,要不然的話,當初他就不會搞出這麼複雜的計劃來,只是爲了把明軍從城池裡吸引出來了。

所以在郝柏年的戰略規劃裡,郴州城是保持原樣,讓暫編第四團繼續看着,只要城內的明軍不主動衝出來,那麼暫編第四團也是不去主動進攻。

而第一步兵師的主力部隊,包括孫雙喜的部隊,則是開始集結,當然了,集結之前郝柏年正帶領部隊前往襲擊桂陽州方向的明軍。

等到最後,郝柏年的目標是集中兩個步兵師的力量迎戰衡州、長沙方向南下的明軍!

就當郝柏年在湖廣率領第一軍部隊和明軍持續作戰的時候,第一補充旅也是充當起了以往捕盜營、守備旅的責任來,他們這些新兵蛋子們是一邊訓練,一邊執行一些不重要的任務,包括駐防韶州府、宜章城,同時也是維護後方安全地區的補給線。

至於靠近前線的危機補給線,這和和他們沒有關係,如果不是有着絕對的必要,上頭是不會讓他們去參與戰鬥的。

畢竟補充旅說的嚴苛一些,只是一支訓練部隊而已,其核心目的還是爲了前線部隊提供補充兵力,負責具體的作戰任務,那不是他們的任務。

之前第一步兵師和暫編第四團的一系列戰事中,雖然損失比較小,但是也是受到了部分的兵員損失的,但是第一步兵師卻是始終都保持了兵力上的滿員編制,這些補充兵員都是從哪裡來的?

自然都是從第一補充旅裡抽調過來的!

而第一補充旅也是持續不斷的從位於廣東的幾個新兵營裡持續接受完成了基礎訓練的新兵,讓第一補充旅也是始終保持了滿員的訓練編制。

正是因爲得到了來自補充旅源源不斷的新兵補充,第一步兵師和暫編第四團才能夠始終保持滿員編制,並持續作戰。

尤其是來自補充旅的士兵,不僅僅聽過了完整的新兵營基礎訓練,還在補充旅了接受了接近於實戰的訓練,其綜合素質要比以往直接從新兵營裡抽調新兵補充好的多。

鑑於補充旅的良好效果,李軒都是想要設立第四個補充旅了,可惜的是,大唐王朝的財政能力已經是無力在支撐現有陸軍規模的情況下,再組建一支補充旅了。

要知道,大唐王朝的海陸兩軍士兵,不管是那些正規軍還是補充旅,可都是完全脫產的現役職業軍隊,以目前大唐王朝的人口基數以及財政能力,供養目前的將近十萬人的軍隊,幾乎就已經是極限了。

這已經不是軍械產量的限制了,而是財政限制了。

當然了,如果和之前那樣不追求質量,只追求數量,大幅度降低將士們的待遇以及裝備質量的話,那麼倒是可以再擴軍很多人,但是這樣的軍隊戰鬥力完全不行,要不然之前大唐王朝也不會裁汰守備軍以及捕盜營了。

目前大唐陸軍的建軍核心,已經是比較明確的,那就是保持一定的規模,然後儘可能的提升現有部隊的戰鬥力!

十萬大軍,如果運用的好,已經是勉強夠用了,接下來,大唐陸軍的主要工作就是不斷的提升他們的裝備水平!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持續增加槍炮的裝備比例,目前一個步兵師才配屬一個炮兵營,總共二十四門火炮,而且不少步兵師的炮兵營裡的火炮還只是三斤散彈炮的情況是無法滿足大唐陸軍的炮火需求的。

根據李軒自己的規劃,未來一年內,大唐陸軍現有的各步兵師直屬的炮兵營,要擴充爲炮兵團,每一個團的火炮數量需要擴充到五十門以上,爲此,陸軍那邊甚至都有了詳細的炮兵團規劃,未來的炮兵團將會轄有三個炮兵營,一個裝備七斤火炮的野戰炮營,轄三個隊,每個隊裝備六門七斤野戰炮,兩個裝備五斤火炮的野戰炮營,同樣下設三個隊,每隊六門五斤火炮。

這樣的話,一個炮兵營將會縮編到十八門火炮,但是一個步兵師將會轄有三個這樣的炮兵營,擁有五十四門火炮。

如此將會極大的增加步兵師的火炮力量!

同時,步兵師下屬的長矛團也是需要逐步改編爲火槍團,同時更加重要的是,火槍兵的數量要大幅度提高,最佳比例就是火槍兵和長矛兵的比例爲一比一。

這樣算下來的話,哪怕是步兵部隊裡依舊會有重甲刀盾兵、弓箭手的配置,但是一個步兵師的火槍手至少也需要提高到大約三千人的水平,再加上輜重部隊、擲彈兵、騎兵,那麼一整個步兵師裡,裝備火槍的兵力將會達到將近六千人!

而這個標準,比現有的僅僅兩千人不到的水平,將會高出足足三倍!

簡單來說,未來一年的建軍目標,大唐陸軍的核心目標是要把火炮的數量翻一倍,火槍的水平翻三倍,而這可不是那麼容易達成的。

李軒爲什麼寧願提升槍炮的數量,也不願意提升部隊的數量呢,因爲招募、培養以及供養一個普通士兵的錢,絕對要比一杆火槍貴得多。

養一個士兵,最少一個月也的三兩銀子呢,而一杆火槍的價格也就三兩銀子左右!

養一個士兵一年所需要的花費,夠大唐陸軍採購十二杆火槍了,這還不包括安家費,訓練費用呢。

當人力成本超過了火槍成本後,李軒自然而然的會傾向於加大槍械的裝備數量,而暫緩兵力的擴充!

所以儘管心中想要擴軍,但是李軒看到了稅部那邊的財政報告後,尤其是看到了稅部提交的關於宣平三年的財政預算後,李軒就是很果斷的放棄了繼續籌建新部隊,哪怕只是一支補充旅的想法!

就當湖廣那邊的戰事還在持續爆發的時候,位於肇慶的大唐王朝各部門卻已經是爲明年的各項工作做準備了。

尤其是財政預算工作,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因爲有多少錢才能辦多少事!

十二月三十日,在宣平二年即將結束的這一天裡,稅部正式提交了宣平三年的財政預算!

這份稅部的財政預算,包括了收入預算、支出預算,然而其中的差距卻是相當的大,也就是說,宣平三年的財政支出將會遠遠超過財政收入。

根據稅部方面的估算,宣平三年,大唐王朝以目前的主要控制區爲基礎,也就是貴州(不包括被明軍佔據的貴州東北地區),廣西、廣東三省,一共將能爲大唐王朝提供大約九百萬兩銀子的中央財政收入。

其中廣東是大頭,單單廣州一府,就將貢獻將近百萬兩銀子的稅收,這是因爲廣州府是海貿重鎮,同時也是珠江三角洲的農業重鎮,農業稅以及商稅乃至關稅都是比較多。

而以稅種來看,大頭依舊是封建王朝裡的田賦,也就是大唐王朝裡的農業稅,佔據了大唐王朝所有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不過即便是農業稅所佔據的比例比較大,但是這依舊是可以看得出來,大唐王朝的稅收並非全部依靠農業稅,因爲農業稅之下的第二大稅種,也就是商稅,佔據了百分之二十六,只比農業稅少了十四個百分點而已,稅部預計,在宣平三年裡,大唐王朝能夠收取的稅收將會達到兩百多萬兩銀子。

此外,還有一個稅收的大頭,那就是鹽稅,其中的鹽稅更是關鍵,和所有的封建王朝一樣,大唐王朝同樣實施了極度嚴苛的食鹽專賣制度,並且爲了保障鹽業收入,大唐王朝在商部下專設了大唐鹽業公司,又在各省各府分別設立分公司,專門負責鹽的生產、運輸乃至銷售。

而除了鹽業公司外,一切民間製鹽、運輸鹽、販賣鹽的行爲都是被嚴厲打擊的犯法行爲!

換句話說,大唐王朝是與民爭利,恩,更準確的說是以鹽商爭利!

至於鹽商不服,直接抄家滅族!

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繼承歐洲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大的麻煩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三百八十二章 送君千里之外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皇子封國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有錢人都喜歡住農村第九百零九章 你確定這是商船?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唐第一忠臣(求訂閱)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聖天子不是人也不是神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西南鐵路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帝國第一名臣:陳立夫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八百三十七章 明軍炮手趙東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切都完了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皇子封國第八百二十五章 騰飛的肇慶機械公司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上海公共馬車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想吃飯?不準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爆發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一個地球一個帝國第一百一十七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用不起的後裝炮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見過公子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未來十年的戰略計劃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伐進行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被淹沒的第一步兵營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妄議國本第七百八十章 韃靼異動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土著亂戰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蒸汽飛艇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錢!我們耿家有的是第四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慘敗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重合分封制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 休達也不好混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動全國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沒有戰列艦的海軍是沒有靈魂的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二千二十二章 文明的曙光:火炮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被一鍋端的上海碼頭公司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科研大佬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無處不在的派系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論超前的大唐第七百二十六章 被堵住的明軍第二千九十一章 奇奇怪怪的槍第八百四十八章 前途遠大的陳立夫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大唐尊嚴不容冒犯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英格蘭的蒸汽機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竟然敢無視我第七百五十六章 難道要當亡國之君?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麥也搬到非洲去第九百九十二章 張嶽血書控訴僞明第八百九十八章 讀書人就要有一身正氣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無能爲力的法律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恐慌的歐洲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妄議國本第八百八十九章 身負重任的陳立夫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六百五十章 願她們找個老實男人第兩百零一章 他們想要做什麼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要修鐵路怎麼辦?拿錢砸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激進或保守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三守備旅大變樣第一千七百章 憂心的吳老三一家第一百四十章 大人英明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汽油機原型機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七大艦隊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成爲了香饃饃的東北戰役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 舉國轟動的經濟發展會議第四百九十二章 規模龐大的南遷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企業需要社會責任感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蒸汽飛艇第兩百四十六章 柳八苟出山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越的梧州大捷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衝突和矛盾第二千二十一章 田勤雲回國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一億兩財政支出預算第八百九十六章 超級大鐵路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聯合二型步槍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未來主力艦計劃第八百一十九章 水米之鄉,養人第九百八十一章 琉球請求冊封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亂石陣絞肉機第五百七十一章 養家壓力大啊第二千八十七章 不打仗就不用彈藥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五百一十五章 國朝興廢在此一戰第兩百八十八 官軍復正泰李逆身死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難伺候第五百七十三章 特殊西江貿易體系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帝國的明珠:南非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大唐帝國的技術封鎖第二千零六章 來自美洲的牛肉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玩具:蒸汽坦克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落後的西班牙人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產能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