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

大唐王朝草創的初期,受限於衆多侷限,大唐王朝的各項制度都是極爲不完善的,然後很多制度都是帶着濃郁的山溝兒戲味。

後來李軒逐步對大唐王朝的各種體制進行了改革,比如說建立內閣,設立了遠遠超過傳統王朝的九部,現在內閣各部更是增加到了十三部。

再披着復古的名義,實際上行軍權集中的樞密院制度,再到建立海軍統帥部,並把兵部分拆爲陸軍部以及海軍部!

目前大唐王朝的中樞,構成是複雜中帶着簡單,直接嫡屬於皇帝統轄的中央機構有:內閣十三部,督察院,翰林院,樞密院,海軍統帥部。

而內閣十三部則是分別爲:

巡警部:負責執法,維護地方治安,鎮爆等事務,因爲該部轄有大量的地方巡警,其人數也是大唐王朝裡行政部門最多的一個機構。

法務部:負責法律制定、監獄管理、法律援助、審判等任務。

再加上一個不屬於內閣,而是歸屬於皇帝直轄,並在各地方建立了直屬機構,負責監察百官貪贓枉法,並對各類刑事案件提起公訴的督察院,共同構成了大唐王朝的司法機構。

吏部:依舊保持了傳統只能,掌管官員的考覈、升遷任用等事。

禮部:負責教育、禮儀事宜。

戶部:主要負責民政事務。

工部:負責重大工程的營造、國有工廠的管理、交通水利的建設。

農部:負責農業、畜牧業、林業、漁業等事務。

稅部:這是大唐王朝裡目前最爲重要的部門之一,負責徵稅,乃是大唐的錢袋子,徵糧司下屬的稅務稽查隊,更是大唐王朝的第四大武裝力量,在各地擁有總數超過五千人的僱員,戰鬥力僅次於大唐陸軍、大唐海軍、皇家近衛軍之下,在南方數聲都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商部:則是專司於工商事務,引導民間的工商業有序健康發展,同時負責和外部勢力的官方貿易,比如向洋人採購槍炮,採購各類戰略物資,同時向海商們出口各類大唐的商品,就是商部的一大責任。

外務部:這是宣平三年年初才建立的部門,主要負責外交事務,包括和藩國、洋人的外交往來。

然後,則是帶有軍方色彩的陸軍部以及海軍部了,這兩個部門的權限大體類似,都是以招募士兵,安排退伍士兵的生活,保持大唐軍方在地方上的影響力爲主。

上述一共十三個部,共同構成了大唐王朝的內閣!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唐王朝實際上並沒有官方名義上的內閣,只有一個御書房,部分重臣值守禦書房,不過在很多人看來,這個御書房實際上也就是內閣了,因爲十三部的摺子大多都是會先傳到御書房裡,讓值班的大臣們批閱後,纔會呈交翰林院。

但是御書房的值班大臣,只有一個空名,沒有品級也沒有待遇,來去全憑李軒一句話,實際上主持御書房工作的乃是柳八苟,而柳八苟的本官則是中極殿大學士,兼任吏部尚書。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是隻有大學士才能進入御書房,更不是說大學士就一定能夠進入御書房,比如說軍方的曾子文以及包義奮,他們可是武將,沒有什麼大學士頭銜的。

此外最近被李軒調入御書房值班的新任稅部尚書錢祧裡,他可沒有大學士的頭銜!

而王文華則是大學士,但是他卻是被李軒踢出了御書房!

目前大唐王朝裡的大學士,只有三個,分別是柳八苟、錢夢久、王文華,短時間,李軒也沒有增設大學士的打算,李軒是打算弱化大學士這個頭銜。

他搞的御書房值班大臣,實際上就是大唐王朝版本的軍機處,而且還是權力弱化的軍機處。

他喜歡抽調誰進入御書房,他就抽調誰進去!

此外,御書房除了現有的五名值班大臣外,還有行走大臣八人,一共十四人呢,明王朝的內閣成員可沒有這麼多,那麼是清朝的軍機處,也是沒有這麼多人的。

大唐王朝這種在外人看來有些複雜的行政體系,其實如果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話,那麼就會發現,實際上這都是李軒爲了集中皇權所做的努力。

皇帝本來就能夠直轄十三部以及其他機構,但是又搞了一個御書房來進行制衡,同時還有一個翰林院。

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大唐王朝沒有科道言官這種體系,任何機構以及個人都沒有封駁聖旨的權力。

李軒如果相對下某一道的話,正常程序是通過翰林院起草,李軒蓋印,御書房值班大臣蓋印,然後呈送十三部詳細執行,或者再呈送到地方。

然而如果這個環節裡,任何一個環節出了錯誤的話,李軒都是能夠直接繞過並直接下令的。

比如說,御書房不同意的話,李軒會直接讓翰林院給十三部下旨!

如果十三部不同意,御書房可以直接發令給各地方以及十三部下屬各司。

如果御書房以及十三部都出問題了,李軒能夠直接繞過他們,直接以翰林院掌控全國軍政事務。

哪怕是翰林院都違背皇帝的意志了,那麼李軒依舊能夠直接下聖旨給地方的方式來灌輸自己的意志。

也就是說,哪怕是翰林院、御書房、十三部集體造反,李軒都能夠有效的掌控軍政事務。

至於軍權,更是被李軒牢牢的抓在手裡,軍政分離的情況下,任何和軍隊有關的事務,都是李軒直接交代給樞密院以及海軍統帥部的,此外,大規模的戰略,更是需要李軒的親筆聖旨才能夠展開,哪怕是樞密院以及海軍統帥部,都是沒有權力直接開戰的。

比如上一次攻打濠鏡的葡萄牙人,能夠下令開戰的,只有李軒,當然了,李軒是不可能直接到當地下命令的,而通訊滯後,所以李軒是會提前派遣專門的傳旨欽差攜帶聖旨頒發命令。

同樣的,這一次大唐商律的制定,李軒依舊和以往一樣獨斷乾坤!

這商律能不能頒發,什麼時候頒發,只能是李軒來決定。

不過前期的工作,商律的詳細制定李軒是沒有時間來處理的,乃是內閣的法務部和商部經過商議後,並請示了李軒能的意見後,由法務部負責起草的。

李軒看到這部厚厚一大本的商律後,雖然有些頭疼,但是他還是仔細看了起來,他需要知道法務部制定的這一部大唐商律,到底合不合格,有沒有聽從自己當初的提議。

大唐王朝的律法,前期基本都是照搬大明律的,不過後來則是進行大範圍的改動,一些不符合大唐王朝實際情況的就是被刪改了,而如今的大唐商律,也是有着大明律部分關於商業的痕跡,不過已經是很少了。

整個大唐商律,分爲兩大部分,一個是對商人的規範,稱之爲商人律,而另外一部分,則是對經營主體,也就是公司這一類機構進行的規範,稱之爲公司律。

前者商人律一共擁有十八條,很多都是通常意義上的規範,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商人律裡並沒有和明王朝裡那樣,強行規定要入商籍,並且禁制商人蔘加科舉的權力。

因爲作爲大唐各項律法的總綱,大唐律早已經是在第八條明確規定:大唐子民按其所願,皆可從事種地、讀書、從軍、經商、爲官等行業,任何人不得阻攔之,也就是說,這一條實際上是廢除了朱重八搞出來的什麼籍貫區別對待的制度。

但是這個時代,對於賤籍的歧視還是存在的,只不過沒有明文規定而已,而是社會上的整體風氣,如戲子等下九流的人羣,他們的社會地位從古至今都高不到那裡去,在大唐王朝治下也不例外。

嗯,除了後世,那時候這些戲子們終於翻身當主人,一個個賣肉的竟然也能成爲社會棟樑,大放厥詞。

這如果讓當代的秦淮河上的那些花魁們知道,她們肯定會悔恨早生四百多年!

二十一世紀,那纔是她們的黃金時代啊!

相對於商人律只有十八條,公司律則是要多的多,林林總總竟然是達到了三百多條。

而這個大唐商律,也就是爲當代的商人們該如何經商做出了一定程度的主導,並且引導當代的這些一些手工作坊逐漸過渡到近代公司的行列來。

李軒簡單的翻閱了後,覺得可行,也就是正式批准,並詔令向全天下頒發!

而大唐商律的頒發,幾乎是在瞬間裡就是引爆了三省之地的輿論,尤其是在士紳階層裡的議論。

別驚訝,爲啥大唐商律會引起士紳階層的議論,很簡單,因爲這年頭的商人,其實是和地主不分家的,而地主又是讀書人的一大羣體,而讀書人又是學子,當官的主力,也就是士紳。

也就是說,實際上地主、商人、讀書人不分家的。

廣州城裡,廣州城裡的中等海商之一王家的府邸裡,王家的家主以及幾個高層族人,正在和一羣掌櫃們商討着大唐商律可能給他們帶來的影響!

第兩百五十五章 半渡而擊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首航成功第四百二十三章 豬從不投降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公平的休達第四百一十一章 在風中凌亂的孫亞偉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一百毫米前裝線膛炮第兩百零二章 終於要打縣城了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扶持英格蘭第七百四十四章 劃江而治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這城,沒法守第二千一百七十九章 措手不及的航運業第二千九十九章 大膽國賊第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八十七章 賊軍倉皇而逃第九百四十章 老子就是比你更牛逼第五百四十章 潯州院試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一點也不體面第二千八十一章 埃及省亞歷港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土著亂戰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六百八十二章 督標的衝鋒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埃米爾的貿易區見聞第八百六十四章 萬古聖君親征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九百一十八章 文官的戰略勝利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科研大佬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穩賺不賠的買賣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少花錢多辦事的大唐人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爲了黃金必須殖民美洲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大唐扶桑相親大會第一百六十二章 誰埋伏誰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細分的工業化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誰說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後第二千一十五章 有償監管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能造嗎?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我們大唐人都是很好說話的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大唐的僞劣產品:出口型板甲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治理黃河三大方案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顧大局的海軍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有錢算個屁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攘外先安內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異樣目光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鐵路大躍進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掃蕩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一槍一個洞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欽賜皇家教授學士第六百五十章 願她們找個老實男人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逃離城市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大唐騎兵,一往無前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日爲賊終生爲賊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插在扶桑腹部的一把尖刀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橫掃半島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搞那麼複雜幹嘛直接平推過去就完事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官場得意陳立夫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不屑於聯姻的應易康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西海貿易:巴庫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二千一百九十六章 第二次工業大發展第六百四十四章 平賊餉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炮不夠就兩炮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一億兩財政支出預算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二千九十八章 該死的大唐人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第三次印度戰役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內燃機初現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土著勞工處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國家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陸軍最昂貴的花瓶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後再說第二千一百二十二章 汽車行業大爆發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今天我們創造了未來第九百八十三章 《送石霍赴琉球》第一千四百章 陸軍不服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四百五十六章 就是幹,死就死了!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繼承歐洲第三百零八章 主力決戰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韃靼認慫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融改革第十八章 世外桃源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自己豎起靶子自己打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風箏戰術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大唐沒有領海第七百三十二章 狂奔追擊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決定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帝國海外產業佈局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給老子開炮!第四百七十八章 爲了榮福富貴衝啊!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二)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西屬美洲轉讓協議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十年千萬噸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危機朝議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內河拖船第一千零九章 要這麼多銀子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