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報刊行天下震動

一份面向全天下發行的報紙,對於這個時代的交通、通訊技術、印刷技術而言,最難的有兩點,一個運輸、一個印刷。

運輸不用說了,根本就不可能把印刷好的報紙直接派往全國,那樣的話,李軒得建立一個由數十萬組成的物流企業,研發出飛機,火車,汽車,建設好三位一體的交通網絡才行。

但是也不能出現當地辦報,當地印刷的方式,因爲這樣的話,禮部的官員們以及李軒自己,就無法掌控朝報的內容了,作爲一種面向公衆的宣傳手段,上面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必須經過嚴苛審覈的,不然的話,朝報就不是大唐王朝的宣傳工具,而是有可能變成針對大唐王朝自身的一柄利刃。

所以從一開始,李軒就是決定了,這是一份五天才發行一次的週報,每一份朝報發行之前必須嚴格的深刻,他李軒看過內容之後,批准了才能夠發行。

所以運輸是採取了折衷的方式,由禮部直接出樣刊,然後再把樣刊通過軍方的驛站體系轉送到各地印刷廠,當地印刷後再進行發行。

爲了建立運輸以及印刷、派發的渠道,禮部早已經是上下努力多時,並多次下發公文到各地方請求配合了,各地方衙門也是知道這朝報乃是李軒親自吩咐下來的,也是不敢怠慢。

驛站的運輸最簡單,因爲驛站是歸屬於軍方的,採用的是軍事管理,驛站的管理人員,實際乃是現役軍人,因此承擔朝報的運輸任務,只需要一道軍令即可。

嗯,軍方自然也是不會忘記向禮部收錢!

軍方承辦的驛站可是花銷巨大,雖然最核心的目的是爲了傳送戰報,不過也是承接官方的各種公文呈遞、官員往來的食宿等,而除了軍方自身的信件、緊急物資快運是免費的外,哪怕是內閣使用驛站,那可都是要收錢的,官員往來食宿更是收費的。

此外,也是承接民間的普通信件郵寄,信件、小件物品的加急運輸,而這些都是收費的,而且收費並不便宜,甚至稱得上昂貴。

因爲如果是普通郵件運輸還好,驛站方面按部就班的運輸,並不會額外增加多少成本,而這種方式也是普通公文、信件、小件物品的運輸方式。

而緊急信件、戰報、加急特殊小件物品的話,通常都是採用馬上飛遞的模式,有三百里加急、五百里加急這兩種模式,三百里加急好一些,就是沿途的驛站人員和馬匹勞累一些,但是如果是五百里加急,那可是會跑死馬匹的。

當然了,如果不是重達事項,是不會動用五百里加急的,因爲這樣的傳遞成本過於高昂,大唐成立以來,動用過五百里加急的次數並不多,而每一次都是事關重大的戰報。

這些大唐朝報的樣刊,則是採取靈活傳遞的模式,如果說沿途原本就有加急公文、戰報之類的任務,那麼就順手帶上,反正樣刊就是幾張紙而已,並不會影響到驛站的正常運轉,如果沒有的話,則是和普通公文一起運輸,而時效上自然是會緩慢許多。

不過如今的大唐王朝相當重視公文的時效性,很多重要公文往往都是採用三百里加急的模式,而軍方建立的驛站體系,是間隔十公里就有一個驛站,每到一個驛站就是換人換馬,只要注意一些,是不會跑死人的。

不過五百里加急還是非常少用,那基本是緊急軍報才能夠得到的待遇!

而民間的信件如果也有采用三百里加急,也是可以,但是價格就不是一般的昂貴,不過即便是昂貴無比,但是依舊會有人選擇使用,理由也很簡單,時間就是金錢啊,事態緊急的話,花費一些金錢也不算什麼。

當然了,驛站的收入大頭,還是往來官員乃至普通商人們所帶來的食宿收入,普通信件、公文的郵寄也是收入頗豐。

大唐軍方可不會當冤大頭,每年白白掏出這麼多銀子來辦驛站!

而收費制度下的大唐驛站體系,雖然現在還需要軍方補貼不少銀子,但是大部分的運營費用還是來自於收費,而未來,更是有可能全部靠營業收入來維持了。

大唐朝報的運輸相當容易解決,而印刷則是還要更麻煩一些,自己辦印刷廠那不現實,而是採取和民間的印刷作坊合作的模式。

爲此,禮部已經是在統治區裡挑選了十多家有能力進行大規模印刷的印刷作坊進行合作。

因此大唐朝報的發行模式是這樣的:

首先文章通過禮部深刻,上交李軒審閱,李軒批准後,禮部朝報司就會進行排版並印刷樣刊,然後是把樣刊通過軍方驛站轉發到各省下屬的各區域所輸的印刷作坊進行後續大規模的印刷,而印刷也是不可能每個州府都印刷,而是選擇固定的若干州府,尤其是交通便利的州府進行大規模的印刷。

印刷完成後,繼續通過官方的公文派遣渠道派送所屬區域裡的州府各縣,最後進行派發!

以廣東爲例子,一共有五個印刷點,廣西那邊則是有着六個印刷點,此外在貴州有四個、湖廣有一個、江西有一個,總數有十六個。

這不是說不想要增加更多的印刷點,而是朝報的印刷任務很繁重,需要採用活字印刷的技術,而活字印刷在當代而言,其實對印刷作坊的實力要求比較高,不是每個地方的民間印刷作坊都有這些活字的。

所以能夠承擔朝報印刷任務的,都是當地的大規模印刷作坊,尋常的小作坊是無法承擔朝報的繁重印刷工作的。

除了印刷以及運輸外,還有用戶!

而大唐朝報的第一批訂閱用戶,同時也是唯一的一羣訂閱擁護,自然是大唐官府的各級衙門以及官員們,但凡是大唐官員,基本都是大唐朝報的用戶,不要問爲啥他們會選擇訂閱,因爲這是政治任務,不訂閱也得訂閱!

而來自民間的訂閱,暫時爲零!

第一期的大唐朝報,面向公衆則是採取免費派發的模式,在各衙門的門口,以及城門口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張貼,前期會派遣官方的低級官員進行宣讀,同時會進行少量的免費贈送!

現在的大唐朝報是個新鮮事務,民衆們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不能指望民衆立即就拿出錢來訂閱了。

但是這重要嗎?

不重要!

雖然說成本也很重要,經費也是一個麻煩事,但是對於大唐王朝來說,朝報乃是一個政治宣傳的工具,最重要的是效果,至於成本,那是次要的。

再說了,現在大唐朝報已經是確定刊登商業廣告了,並且在第一期裡就刊發了肇慶兵工廠的招工廣告。

這一則廣告是用來試水的,看反響如何,如果反響好的,禮部的朝報司就決定開始刊登更多的廣告了,收取的商業廣告費用,足以抵消很大一部分發行成本了。

隨着第一期大唐朝報的樣刊被確定下來,隨後這些樣刊就是進入了驛站體系,直接和其他加急公文一起,以三百里加急的方式向周圍擴散!

不過肇慶卻是一個例外,在那些樣刊向周圍地區傳遞的時候,肇慶這邊卻已經是開始大規模印刷了!

而僅僅是在肇慶地區,大唐朝報的印刷數量就是超過了三千份,這三千份!

之所以這麼多,那是因爲肇慶作爲大唐首都,衙門多,官員多,他們都是訂閱用戶啊,其次肇慶作爲大唐的核心大本營,向民衆發放的朝報肯定也是要更多的,不能說小家子氣只派發幾份。

經過周全準備後,肇慶城裡就成爲了第一期大唐朝報的大規模發行的地區!

這一天的早上,肇慶城內的驛站人員就是開始把捆綁好的一包包的大唐朝報送往各個衙門,然後這些官員們就是成爲了除了大唐朝報的相關人員以外的第一批公開閱讀用戶。

商部衙門,礦務司地質科裡,主事賈曉峰剛走進衙門呢,就是看見自己的一羣下屬們似乎在討論什麼,當即上前道:“都看什麼呢?”

裡頭的幾個人也都是礦務司地質科的官員,也都是他賈曉峰的下屬,品級都是比他賈曉峰低,所以當即就是有人恭敬回答道:“回大人,我們在看朝報呢!”

“朝報?已經正式發行了,在那裡啊,也給我一份!”

大唐朝報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哪怕他們只是中層官員,但是也是聽聞過朝報的相關事務,畢竟辦朝報的時候,鬧得有些大,內閣會議都是開過好幾次了,而且參與會議的都是各部尚書、侍郎這些大人物。

“回大人,您的朝報已經燙好,放在您的桌子上了!”

賈曉峰微微點頭,然後就是走進了自己的辦公室,然後第一眼就是看見了桌子上的那份朝報。

放在桌子上的朝報面積並不算大,但是卻可以看見有些厚,明顯是摺疊了好幾層,其第一頁的封面左側,是豎着的四個大楷書‘大唐朝報’,隨後還有細小的日期等字眼。

不過他對這些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內容,所以他很快就是繼續往下看!

而此時的焦曉峰還不知道,大唐朝報的發行,已經是引起了整個天下的震動!

第二千一百八十一章 經濟綁架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奇葩的全球貿易第四百一十三章 身在山中的明軍第四百八十六章 爲陛下效忠死戰的時候到了!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一百九十章 殺敵一人賞千戶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南洋大冊封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橫掃半島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敵騎來襲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鐵路大躍進第六百六十二章 百年海軍(求訂閱)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錢!我們耿家有的是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荒唐的慘敗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衝突和矛盾第六百三十三章 想要逃?遲了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唐和扶桑的第一場海戰第九百四十七章 皇家理工的瘋子們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每一個殖民地安都是代表着一場戰爭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陸軍海上運輸師第九百五十三章 查獲髒銀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來朕見朕征服第三百一十九章 前景不樂觀第五百六十九章 本官要補個覺第兩百九十九章 意外突發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大唐尊嚴不容冒犯第兩百六十八章 成立炮兵隊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驚歎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帝國的南非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侍女並不是那麼的好當的第九百零三章 紹武帝的悔恨第二千五十三章 賣的不是車而是面子第七百九十一章 還有誰能夠阻止他?還有誰!第九百一十一章 牛逼哄哄的格德斯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蒸汽機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今年剛滿十八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馮倪的煩心事番外:李軒遊秦淮(一)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萬噸豪華客輪第四百一十八章 不能再打下去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擲彈兵,前進!第七百一十一章 沒有計劃的李春景第二千六十章 汽車開回家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服?抄家滅族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市值一個億第七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七百零三章 頭痛的張嶽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四萬稅務武裝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馬賽克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全民企業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金髮碧眼的韃靼軍隊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第二輪爆發式增長第二千一百五十三章 黑海實彈演習第八百二十三章 格德斯貿易公司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貴族也是民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聖巡第九百零六章 陛下果然是仁君啊第二千一百七十章 丹麥全面唐化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上表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他們瘋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康長寧的大器晚成之路第兩百九十八章 殘酷的戰爭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內燃機報告第二千四十章 英格蘭的眼淚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海戰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六百章 唯死戰爾!第九百零六章 陛下果然是仁君啊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掃蕩第九百五十一章 驚天大案第四百四十五章 衝鋒的騎兵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高速豪華郵輪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防備外星人入侵第二千七十二章 喬治入籍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四百八十一章 擴軍四旅第一千七百章 憂心的吳老三一家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柳州天空飄落的血雨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抵得上百萬大軍第六百零四章 迎風飄蕩的紅龍持劍旗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點也不朦朧的上頭村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混亂的印度東部海岸第四百二十一章 關本官屁事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侍女並不是那麼的好當的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南洋大遷移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子是老子還是老子第九百三十五章 完全看人品的炮彈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大唐第四位大學士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兵發呂宋第五百八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一戰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美洲新南港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困局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打扶桑搶黃金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造船業大爆發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兵發呂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