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天下又震動了:免費分田

雖然李軒並不打算現在就變動科舉的模式,進士科和博士科這兩種科舉模式,將會在未來多年都會是大唐選官的重要方式。

但是李軒卻是可以決定科舉考什麼內容啊!

不過要想真正的大規模推動科舉的考試內容,還得有大量的合格考生呢,總不能說就這麼幾個人懂得基礎的物理化學了,就把試題全部變成理科內容啊!

除了科舉外,讓李軒想要推動近代教育的原因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如今大唐的發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而如今這種只依靠私塾、私人書院、官學的培養模式,註定是無法滿足的,他需要更高效的教育體系。

爲此李軒已經決定,準備加大各地少年學院的規模,之所以加大少年學員,而沒有把幼軍營列入,那是因爲幼軍營一直都是在持續擴大規模,而且受到生源的限制,也不可能擴張到多大!

去年下半年,李軒已經是批准建立廣州幼軍營、贛州幼軍營這兩所新幼軍營,今年上半年,李軒又是批准建立了邵陽幼軍營、貴陽幼軍營、贛州幼軍營。

截止到現在,這些直接嫡屬於皇家管理,只招收孤兒的幼軍營,已經是擴充到了八所,其中七所爲負責低端教育的幼軍營分營,而一所則是負責中高低兼有的肇慶總營。

在學孤兒已經是達到了兩千餘人!

其中僅僅是肇慶幼軍營總營,學生就是達到了六百餘人!

但是幼軍營畢竟不是普通的書院,它的生源只限於孤兒,普通人家的學子是不收的。

幼軍營裡,免除學費,甚至是免費吃喝,這基本上就等於是皇室收養了他們,並提供教育,這裡頭所需要的花費其實也不是個小數目,也不能無限制的過於擴大。

所以普通人家的學子,是不收的。

而幼軍營的定位是比較特殊的,首要是培養忠誠於皇室,忠誠於皇帝的人才,這些人都是孤兒,對於他們來說,幼軍營就是他們的家,皇帝李軒就是他們的父,只要操作得當的話,以後李軒就能夠得到一大批‘養子’。

而這些幼軍營的學生們,以後會成爲官員,會成爲軍官,成爲科學家,將會是清一色的社會精英人才,有了這麼一批人的支持,李唐江山將會更加穩固。

但是幼軍營卻是不能取代普通教育的,所以各地的少年學院還是要繼續發展,而且是要繼續大規模的開設!

七月中旬,李軒向天下頒發聖旨,爲解決各地貧寒百姓無法求學的問題,要求大唐治下各府都至少要籌辦一所少年學院。

同時加大少年學院的學制,定爲一年級到六年級,同時對學生的年齡進行了一定的限制,招募年滿八歲、十六歲以下的學生入學。

在梧州、廣州、貴陽三地設立三所新的高等學院,學制爲七年級到十二年級。

這基本就是消防幼軍營的制度,不僅僅學制上效仿,而且其他方面基本也是參考了幼軍營,比如說學習能力優異者通過考覈後即可提前升入高年級。

但是因爲教育資源緊缺,爲了擴充生源,照顧貧民子弟,少年學員以及高等學院,都是學費全免的,所以對學子的要求也是相當高的,長期無法升級的學生將會被勸退,不想勸退也行,那麼就需要交納學費了,而且這學費還不低。

不過李軒還是沒有給這些畢業生直接授予功名,因爲這會打破目前的科舉平衡!

要想博取功名,還得需要參加科舉!

畢竟他李軒總不能給所有這些新生代的學生都搞一個功名啊,哪怕是秀才也是不能亂給啊,

因爲在大唐治下,即便是秀才,那也是有資格當官的!

爲了響應李軒推動教育的政策,工部也是指示麾下的衆多工廠們,準備成立一所專門培養技術人才的學校,該校同樣是設立在肇慶,由那些工廠裡的工程師們負責兼任教師,向天下招募學生,只要通過考覈,即可免費入學。

學有所成後,就可以加入工部下屬的各大工廠成爲一名技術人員,學制只有短短的一年。

這其實就是一所技術學校,培養的是中下層的技術人員,並不涉及那些高級工程師,這些人員,有着國子監裡的理學院培養。

雖然說理學院的很多人都是跑去參加科舉了,但實際上中博士科的人到最後,很多都還會是到工部任職,成爲一名技術官僚。

而且現在博士科的錄取人數實際上並不多,一年八十幾個而已,但是理學院那邊的學子好幾百呢,而且每年都有人不斷的報考進去,這麼多學子,總歸是要尋找出路的。

當不了官,當個工程師也是可以的!

而且當工程師當的好了,照樣能夠當官!

工部下屬的各大工廠裡,很多工程師都是有品級的呢,而且品級還不低。

大唐要大辦少年學院,高等學院,這事也是引起了一定的波瀾,不過和朝報的影響比起來,卻又是有所不如了。

少年學院、高等學院,只是辦學而已,雖然學制有些古怪,學的內容也比較雜,但是辦學總歸是好事,而且還是免費的,同時也沒有說直接授予功名,那些讀書人以及士紳們總不能反對不是。

所以,和朝報的發行引起了重大波瀾不同,各州府辦少年學院的事,雖然也引起了一些議論,不過很快就是沒什麼人關注了。

而朝報呢,隨着第一期的大唐朝報陸續在各地印刷併發行,很快就是傳遍了整個大唐王朝,上面刊登的文章幾乎每一篇都是能夠引起一片議論。

其中最受重視的不外乎就是開荒免稅一事了!

不僅僅是那些普通百姓們開始磨拳搽掌,準備開墾荒地,就算是一些家境厚實的地主士紳們,也是準備組織人手開荒。

這可是稅收優惠啊,在大唐地面上可是罕見無比的好處!

以往隨便偷了一點稅收,立馬就是會引來那些挨千刀的稅務官甚至是稅務稽查隊,輕者罰款,重者入獄甚至抄家滅族。

而現在,卻是有着光明正大的免稅優惠,這種好事豈能錯過?

於是乎,這個夏天,幾乎整個大唐治下都是討論着開荒事宜!

而李軒還怕這個夏天不夠熱,又是在這個夏天裡加了一把火,在第二期大唐朝報裡宣告了‘以租代購令’!

以租代購令裡宣佈,無地農民在當地登記申請後,可購買一定額度的官田!

正在租用官田的農民,只要是家中無地者,也同樣可以申請購入官田。

可以購買官田,這不是新聞,因爲大量的官田以前也是租給那些無地農民的,私人購入官田也是可以的。

重要的是,購買田地的時候,可以選擇分期付款,每年分期款項,可以直接用當年度的出產繳納,而每年繳納的份額,和每年租用官田的地租差不多,連續分期付款十年後,這份官田即歸屬農民所有。

雖然說選擇了分期付款後,連續繳納十年的地租,其總價肯定是遠遠高於田家的,但是賬是不能這麼算的,首先絕大部分的農民,都是拿不出來這些錢來購入土地的,而且也沒有那個地主會傻乎乎的讓農民以租代購。

同時每年分期付款的數字其實市面上的地租一樣,也就是說農民租用其他私人的土地,租用十年後,地還是別人的,但是如果是租用官田的話,十年後這地可就是自個的了。

十年後,這土地卻是直接歸屬農民所有,無地農民就能夠變成有地農民,而這一點對於衆多無地農民而言,那簡直是天大的好處。

古代的農民,對土地執着是超乎後世人的想象的,爲了能夠分一份土地,無數的貧寒子弟現在是打破了腦袋也要參軍。

但是現在參軍的標準是越來越高,身體條件不過關的話,是很難應徵入伍的。

所以,現在的李軒是準備搞出來分期購買官田,準備進一步刺激農民,讓他們更加的擁護大唐王朝,反正官田放着也是放着,還不如拿出來呢。

至於說官田不夠分?

不可能的事!

大唐王朝佔據貴州兩廣之前,這些地方的土地至少有半數以上都是集中在宗室、士紳手中的,而大唐王朝來了之後,宗室的土地自然是被查抄,少數一部分成爲了皇室擁有的皇莊,而大部分則是成爲了直接歸屬農部管理的官田。

然後大唐又是特別的喜歡抄家滅族,而抄家所得的土地,也是清一色被納入了農部管理的官田,再加上明王朝的地方官府原先擁有的一些官田,所以如今的大唐王朝裡,實際上農部纔是最大的地主,擁有整個大唐治下,將近百分之十五的耕地。

而且總數隨着大唐王朝的擴張,抄家滅族的持續進行,官田的總數還在持續不斷的增加之中。

更加重要的是,大唐治下,但凡是不歸屬私人的土地,一律都是官田,而這年頭的開發還比較低下,荒郊野外有着大量的無主土地呢,而這些土地是誰的?自然是屬於官府的!

以往這些官田絕大部分都是直接租給那些無地農民耕種,少數一部分則是用來分給將士!

現在嘛,則是加入了以租代購令裡,準備分期出售給那些無地農民!

如此一來,雖然表面上大唐王朝將會損失大量的官田,但是大唐王朝要這麼多官田做什麼,李軒又不指望這些土地賺多少錢,他需要的是這些土地上養活更多的人口,爲大唐貢獻更多的賦稅、兵源。

這,纔是土地對於統治者的價值!

以租代購令一出,因爲其分期付款的模式,幾乎就是等於免費分田了,由此造成的影響力絲毫不亞於之前的開荒免稅,瞬間就是引爆了全天下的輿論!

第四百三十七章 升官都不要,你想要幹嘛?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新式榴彈引信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八百三十七章 明軍炮手趙東第六百四十二章 宋志文起復第四百零八章 乘龍而出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納稅光榮,抗稅坐牢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怎麼體現逼格?第八百零三章 陳立夫選官第八百九十章 張嶽入川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些明軍不尋常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購買殖民地第四百三十章 殺,衝上去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勞工招募隊第二千七十三章 大唐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四百四十五章 衝鋒的騎兵第七百八十一章 陛下,要保重龍體啊第二千五十一章 缺錢的愛德華第七百三十章 不要臉的張嶽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要破陣?一堆亂石足矣!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馮氏汽車的野望第九百八十八章 張嶽亡命狂奔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陸軍的野心第七百八十四章 這江南,本官是要定了第九百六十六章 朕要包個大餃子第五百四十七章 絕不放棄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英使團的苦難和努力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自甘墮落的海軍第七百三十三章 戰馬的悲鳴第八十一章 鐵匠尚書第七百六十六章 秦志福接旨第五百二十九章 從不退縮的稅務稽查隊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動盪的帝國第八百零二章 陳立夫的寒竹圖第三百八十章 勝利轉進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大唐人發飆第五百七十八章 全軍總攻第九百二十五章 決戰、護航、巡邏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不怕你仿製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插在扶桑腹部的一把尖刀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一百毫米前裝線膛炮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裁軍,那是不可能的!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薨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近衛軍纔是真土豪第八百六十九章 唐兵也不過如此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登陸馬六甲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三萬噸鉅艦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今年剛滿十八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移民一年比一年多第七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小白鼠第十八師第三百九十七章 光環耀眼的聖君(爆發求訂閱)第兩百四十八章 大唐王朝的未來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想象的大唐第二千一百九十七章 全國公路網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萬明軍來襲第八百七十章 想要放風箏的韃靼騎兵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百米外爲收費站,請減速慢行第三百九十二章 被淹沒的第一步兵營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體面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重點封鎖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徐鐵的困局第三百零六章 明軍主力出現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入值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潤滑油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遷國非洲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九十五章 有女葉氏第二千一百五十三章 黑海實彈演習第五百二十章 凶多吉少的俞大猷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七百九十二章 遷都第一百一十章 不屑學之,不屑用之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子爵世子的戰鬥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欽賜皇家教授學士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妄議國本第八百六十章 出人意料的晉升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第二千一十九章 提前一步的馮氏航運公司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帝國丟不起這臉第二千七十二章 喬治入籍第一百七十一章 曾子文震驚記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成爲了香饃饃的東北戰役第四百二十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才子逛青樓被抓姦啦!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除非我們陸軍死絕了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時代好商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懷遠縣叛亂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什麼都可以投機,唯獨糧食不行第六百八十章 有史以來最強突擊營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天才滿地跑第八十二章 激烈無比的對決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陳立夫風波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