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李春景的野心

bookmark

爲啥,因爲這玩意固然威力龐大,但是也危險的很。

現在榴彈炮的技術還不成熟,發射的時候非常的危險,如果炮彈的引信點燃了,而發射藥的引信沒有順利點燃,結果只有一個:炸膛!

所以肇慶兵工廠派遣過來進行技術指導的工程師說,這種火炮的操作必須非常的小心謹慎,甚至是說,肇慶兵工廠在早期進行研發測試的時候,就是發生過好幾次的事故,甚至還有一次的炸膛事故,當場就報銷了測試的炮組,兩人當場陣亡,另外還有七八人受傷。

所以是特意對軍方強調,這款火炮絕對不能追求射速,否則實戰的時候就有可能出現差錯,而一旦出現差錯,那就是炸膛的下場。

肇慶兵工廠方面的工程師甚至直言:操控這種重型榴彈炮的炮手,就是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

這也是目前肇慶兵工廠沒有研發長身管榴彈炮的緣故,因爲發射的時候實在是太危險了。

而短身管的火炮,雖然也危險,但是隻要操作得當,不出錯的話,安全上還是能夠得到保障的。

在一番忙綠,而且還是先後檢查了多遍後,負責指揮實彈測試的一個少校纔是向李春景道:“大人,已經準備妥當,可以開炮了!”

此時肩膀上掛着中將軍銜的李春景道:“既然準備好了,那麼就開始吧,讓我們好好見識見識這重型榴彈炮的威力!”

李春景說罷,當即那少校道:“遵命!”

而不用多久,前方的炮兵陣地上,一門二十四斤的重型榴彈炮就是被點燃引信,緊接着,衆人就是看見了一團白煙從粗厚無比,但是極短的炮管就是騰出了一股濃濃的白煙,於此同時,他們也是聽到了一股巨響傳出!

光聽這巨響,就是讓這一羣將領們震驚不已,這開炮的聲音簡直是驚天動地啊,比那些野戰炮強多了,甚至是陸軍目前最大的九斤野戰炮,與之一比也是遠遠不如啊!

這聲勢能不大嗎,大唐王朝所研發並裝備的這種重型榴彈炮,本來就是專門爲了攻城而準備的,所以需要巨大的威力!

同時受限於黑火藥的爆炸威力比較小,要想獲得比較理想的爆炸威力,就需要大裝藥量,而大裝藥量就是會使得炮彈變大更大,更沉重。

,同時因爲短身管,發射藥的能量會被極大的浪費,所以要想讓這種炮彈打出足夠遠的距離,就需要更多的發射藥。

同樣口徑的重型榴彈炮,也就是臼炮,往往需要兩倍普通加農炮的發射藥,然而即便是這樣,其射程也是有些不如。

同時發射藥的增加,爲了讓炮管能夠承受高膛壓,在材料技術不過關的情況下,只能是被動的加厚炮管了。

所以,臼炮的炮管,往往是同口徑普通的火炮兩倍甚至三倍之多。

這些限制以及設計,也就導致了重型短身管榴彈炮,也就是臼炮的誕生!

同時因爲炮彈依舊採用火繩引信,無法在長身管火炮裡使用,同時黑火藥威力有限,在口小過小的臼炮裡使用也是實戰價值不大。

哪怕是小口徑的臼炮了,通常也是指十二磅這種等級的臼炮,而二十四磅磅甚至三十二磅的臼炮,其實也只能算是中等口徑的臼炮而已,只有六十四磅以上的臼炮,才能勉強算得上是大口徑臼炮,你得知道,陸軍方面已經是委託肇慶兵工廠方面,研發並生產更大口徑的臼炮了。

不過即便如此,陸軍方面也是準備大量採購九斤以及十四斤這兩個級別的榴彈炮,不過卻不是準備給重型炮兵攻城使用的,而是準備充當步兵的曲射支援火力。

因爲別看榴彈炮的口徑大了,但實際上他們的重量非常輕,一門十四斤的榴彈炮,不算底座的話,重量只有區區而已一百三十公斤,而且因爲採取的是鐵鑄,其成本相當的低廉,大規模量產的話,這種火炮的價格不會超過五十兩,大體上相當於十支步槍的價格!

而九斤的榴彈炮才幾十公斤而已,價格更爲低廉!

其實限制大唐陸軍大規模使用中小口徑的臼炮的原因,並不是火炮自身的成本,而是彈藥的費用,多打幾發炮彈,這彈藥錢都要比這些臼炮的價格更高了。

現在的大唐陸軍還在研究怎麼更好的列裝這些臼炮,不過在這之前,他們打算先解決引信問題,現在的發射模式實在是太過危險了,哪怕是最專業,受過嚴格訓練的炮兵,也不敢說保證發射時的安全。

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解決了引信問題,那麼大唐陸軍也不用裝備這中小口徑的短身管臼炮了,因爲他們完全可以把這些榴彈塞進現有的長身管火炮,從而獲得更加良好的實戰效能,而到那個時候,大唐王朝也將會正式邁入開花彈時代!

不過這些李春景自然是沒有心思去考慮的,那是樞密院軍械司以及工部的工程師們該考慮的事,他李春景應該考慮的是,該如何利用好這十二門大傢伙敲破明軍的烏龜殼!

如果能夠在秋冬攻勢裡,利用這些大傢伙敲破南昌的烏龜殼,恐怕也就沒有人敢對自己晉升爲中將而說三道四了吧!

只要自己拿下南昌,自己的戰功完全能夠匹配得起一箇中將軍銜!

他要讓自己的這個陸軍中將實至名歸!

李春景是在一個月前上任第二軍軍長的時候,被晉升的陸軍中將銜,同時也是大唐王師裡的第二個中將,而第一個自然是郝柏年。

郝柏年比他晉升的還要早上兩個月,是在五月份晉升的。

李春景也是很清楚陛下爲什麼會給自己晉升軍銜,爲的就是讓自己壓住第二軍下頭的一羣驕兵悍將,第二軍裡也算是人才濟濟的。

有王單旭這個最早從龍的老將,也有在郴州、桂陽州戰役裡表現的極爲搶眼的第四混成團團長顧士忠准將。

暫編團改革的時候,李軒在陸海軍增設了一級軍銜,在上校和少將之間,增設了准將這一個級別,這是因爲雖然大唐王師的規模逐漸擴大,而且李軒又想要嚴格控制少將級別以上的人數,但是混成團的規模都是差不多達到以往的步兵旅規模了,還是用上校軍銜不太妥當,所以纔是增設了准將軍銜。

另外的幾個團長等等,大多也是戰功顯赫的老將了。

而李春景雖然也是資歷深厚,但是到底不如郝柏年,之前郝柏年晉升中將的時候,沒有人說哪怕一句閒話,因爲郝柏年的戰功擺在那裡。

但是李春景晉升中將的時候,卻是引起了一番一輪,理由是因爲李春景在過去一年裡,都是帶着第四步兵師在廣西西部、貴州西部、雲南東部折騰,沒有打過大規模戰役。

不過這並不影響李軒對他欣賞,以往李軒就對李春景比較欣賞,但是之前也是覺得,李春景在戰術方面比較激進,但是帶着第四步兵師和西南方向的明軍打了一年,鑽了一年山溝溝後,其戰術風格變的穩重了起來。

激進中帶着穩重,這就是李軒所希望看到的!

江西方向的戰事任務很繁重,要想撬開明軍的烏龜殼,王單旭這種開創性不足的老將是不足以擔任的,方希同這個只會琢磨着討好自己的人也是不行,而郝柏年要在湖廣方面繼續支持大局,所以考慮來考慮去,李軒還是選擇了李春景。

既然選擇了用李春景,那麼自然就要給他支持,而一箇中將軍銜就是最好的支持了!

當李春景帶着第二軍北上備戰的時候,李軒還不忘給他提供各種支援,首先是往贛州方向成立了第四補充旅,這個補充旅的作用和其他補充旅一樣,都是爲了前線部隊提供新兵,順帶維持局面。

雖然軍費緊張,但是今年隨着掌控了江西南部以及湖廣衡陽以南地區後,又是爲大唐王朝提供了不少稅賦以及兵員,加上戰略上的實際需求,設立第四補充旅也就是勢在必行了。

按照目前大唐陸軍的計劃,補充旅是和各省新兵訓練營相互結合起來的。

如今新兵營的訓練時間還是以往的一個月,但同是規定,新兵完成基礎的體能、紀律訓練後,就要到各省補充旅繼續訓練,以確保最少三個月的完整訓練時間。

而按照這種制度,現有的三個補充旅就不夠用了,所以李軒是在各省都設立了一個補充旅,用以培訓新兵,同時肩負後方彈壓任務。

之前的三個補充旅,第一補充旅在湖廣、第二補充旅在貴州、第三補充旅在廣西,因此李軒又是設立了兩個新的補充旅,分別是在江西的第四補充旅、在廣東新成立的第五補充旅。

補充旅和各省新兵營相互結合,主要是肩負新兵的中高階訓練任務,爲前線部隊提供合格新兵補充,同時肩負後方彈壓任務。

有了補充旅,前線部隊才能夠放心的作戰,而不用擔心新兵補充以及後方叛亂等問題!

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切都完了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體面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陳官屠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卡爾頓伯爵:我是個體面人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江南大鐵路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被推翻怎麼辦?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招人難?用錢砸啊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二千四十八章 西湖汽車品牌效應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人,不好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錢祧裡的危機第二千一百四十九章 擴張東歐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這破廠能造汽油機?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百七十四章 僞唐賊軍殺過來了!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廠商的戰爭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輪船時代來了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搶手的大唐暫住證第八百七十六章 皇帝對皇帝的對決第六百八十六章 關係通天的孫老頭第九百章 月黑風高血雨夜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瀝青公路第二千九十二章 煤油能消毒第二千七十九章 全球性民族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開發美洲的時機已經成熟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零傷亡作戰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畸形的地方經濟(三章連更)第六百五十三章 難兄難弟第三百二十二章 全軍進攻第二千六十一章 了不起的啓翔汽車第九百二十一章 臨高要辦工業區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新興市場第六百七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戰爭第八百七十二章 紙糊一樣的空心方陣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點也不朦朧的上頭村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九百四十章 老子就是比你更牛逼第五百二十一章 此乃勝利轉進絕非潰逃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這仗,不好打啊!第十五章 董芸芸病重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馮氏公司的野望第兩百二十七章 僞唐賊軍好生狡猾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葡萄牙人投降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不能再打下去了第五百零六章 堅守到最後一刻的武宣第四百九十章 捷報南來第八十四章 沒人能阻擋大唐的崛起!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英格蘭的蒸汽機第九百三十九章 軍中轎子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京鎮鐵路通車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婆羅洲知州溫東第五百八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一戰第五百一十八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步球職業聯賽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牛逼的戰艦第九百八十三章 《送石霍赴琉球》第四百三十四章 祝志海之死第五百九十二章 陸海生死大決戰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楊成經商(二)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大唐最尖端的科技產品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慌的明文武官員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今年剛滿十八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南洋大移民第九百零五章 好日子一去不復返第三百二十四章 沉默的宋志文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十年千萬噸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陳立夫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治理黃河三大方案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六百七十三章 戰艦出動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論超前的大唐第三百三十五章 遷都新氣象第九百七十九章 堅持移民一百年不動搖!第二千一十九章 提前一步的馮氏航運公司第五百二十七章 皇家軍醫院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風箏戰術第六百七十四章 戰爭大殺器榴彈炮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陳立夫風波再起第兩百七十三章 擲彈兵準備第四百九十九章 仿製僞唐火器第六百七十四章 戰爭大殺器榴彈炮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軍事貴族:畢家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鉅艦時代第七百零六章 明朝練軍第三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軍費壓力第六十一章 恐慌的黃竹山第一百一十四章 珠兒的無奈第一千零十章 黃金計價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陳立夫面聖述職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擴大殖民規模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九百六十三章 翰統鷹犬回金陵第二千七十章 月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