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劃江而治

bookmark

王師克長沙的消息傳到肇慶後,幾乎是讓整個肇慶都是沉浸在一片歡呼的海洋當中,尤其是在大唐王朝的高層裡,得知這個消息後,一個個都是臉上掛着笑容!

任何一個對前線戰局有着稍微瞭解的人都能夠知道,王師攻克長沙的意義到底有多麼重大!

大唐王師攻克長沙,所代表的不僅僅是攻克一個城池這麼簡單,更加重要是背後所帶來的一連串反應!

經過一戰後,就幾乎可以宣告長江以南的湖廣地區,除了武昌之外,其他的都將會盡數落入大唐之手。

同時更加重要的是,大唐王師在拿下長沙後,後續就可以回防嶽州,然後以嶽州爲前出基地直奔武昌,一路沿着長江東進,殺進九江乃至安慶府,陳兵於金陵城下,劃江而治已經不再是夢想,而是即將可能發生的事實!

而且這樣一來,只要明軍不犯傻,那麼他們就不會繼續圍困南昌,因爲等到第一軍、第二軍的主力抵達江西后,就會對此地的六萬多明軍形成反包圍的態勢,而如果這一股的明軍也是折損之後,明軍以後拿什麼來繼續守江南?

長沙失陷的消息傳出來後,大唐王師這邊是一片歡騰,而明軍那邊,則是惶恐不已,哪怕是早就預料到了會是這樣結果的張嶽,接到消息後也是一夜未眠。

然後就是下令把在長江南岸的武昌城裡的諸多作坊、工匠乃至普通民衆盡數撤往北岸的漢陽府,同時開始用盡所有的辦法抽調船隻,準備堵住洞庭湖進入長江的入口。

同時又是飛馬給圍困南昌的明軍下令,讓他們第一時間放棄圍攻南昌,然後回守九江!

但是這道命令傳到了南昌城下的時候,卻是讓明軍內部產生了分歧,因爲圍困南昌的明軍可是兩個部分,分別是歸屬張嶽的督標以及練軍,此外還有歸屬於王以旗指揮的邊軍以及江南新軍。

王以旗麾下的邊軍和江南新軍自然是不肯去九江的,他們想要回撫州重新佈防!

最後沒辦法,兩股明軍是各回各家,督標和練軍回了九江,邊軍和江南新軍則是回了撫州!

不過督標和練軍還沒有回到九江呢,就是接到了張嶽的緊急命令,讓他們在九江留下一部分兵力後火速回防武昌。

相對於江南的安危,張嶽更加在乎武昌安危,更加怕僞唐賊軍度過長江,直接殺向湖廣北部,然後一路北上河南。

至於江南,那是王以旗的事了,他手底下好歹也有兩萬多邊軍和號稱十幾萬的江南新軍,守江南那是他們的事了。

張嶽緊急調整佈防的時候,王以旗也是一邊大罵着張嶽,一邊是抽調更多的兵力進駐九江,一邊也是直接戰略性放棄撫州,然後抽調兵力回防安慶!

現在的王以旗也算是知道了,這些僞唐賊軍打仗極爲依賴後勤補給,想要阻止僞唐賊軍大舉東進江南,不是要守住撫州,而是要守住長江!

只要把長江守住,就算是僞唐賊軍可以從長江以南的陸地上進軍江南,但是也會受困於補給不通暢,而無法抽調更多的兵力。

而且只要守住了長江,那麼就能夠隨時反攻南昌,如果僞唐賊軍敢繞過長江,直接從陸路進攻江南的話,那麼明軍就能夠直接通過水師殺入南昌,甚至一路沿着贛江奪取吉安、贛州。

王以旗緊急佈防的同時,也是五百里飛報京師,告知長沙失守的消息,同時請求朝廷增援兵力,而且指定道姓要邊軍和北方各省新編練的火槍部隊。

不用幾天,長沙失陷,造成整個南方戰略大被動的消息就是在京師裡傳遍了,正德皇帝得知此事後,因爲氣急攻心,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可以偶爾下牀的他再一次暈倒在牀!

最後大臣們商量了一番後,決定抽調邊軍一萬、北方各省新軍一萬南下馳援王以旗,這說什麼也要保住江南這個繁華之地啊,要不然的話,大明王朝的根基可就完蛋了。

明軍那邊震動不已,試圖挽救局勢的時候,李春景和郝柏年卻是得理不饒人,都認爲要趁着這個難得的時期擴大戰果。

但是現在各部隊都是有着一定的損失,彈藥消耗衆多,再加上經過連續作戰後,長沙、衡陽一帶還殘留着大量的明軍散兵遊勇,同時湖廣西北部地區也是需要拿下來。

所以經過商議後,第一軍方面把部分的技術裝備和彈藥,乃至人員都是優先補充給第二軍,讓第二軍重新恢復巔峰戰鬥力,然後迅速北上嶽州,再前往武昌。

如此一來,愣是讓已經缺員三千多人的第二軍各部重新恢復了滿編制,然後第二軍主力就是迅速北上嶽州,匯合第四混成團繼續向北進攻。

而郝柏年的第一軍,則是暫時留守湖廣,一方面是等待後方的新兵補充、彈藥、火炮等裝備的補充,另外一方面也是需要肅清殘留的明軍散兵遊勇,以及發起湖廣西北方向的作戰,並且固守嶽州這個橋頭堡,以確保第二軍的後勤供應線穩定。

第一軍目前缺員嚴重,火炮彈藥等技術裝備也是嚴重不足,已經是無法和第二軍那樣具備發動大規模攻勢的能力了,但是守住湖廣,同時把湖廣西北部方向的明軍給驅除出去還是可以辦到的。

大軍兵分兩路後,兵強馬壯的第二軍各部很快就是沿着長江一路奔向武昌而去!

張嶽得知大隊僞唐賊軍即將殺過來的消息後,一方面是加快那南岸的作坊、人口以及物資轉移到北岸去,另外一方面也是嚴令讓江西方向的督標、練軍迅速回援。

三月十六日,經過十天奔襲後,大唐陸軍第二軍的前鋒部隊抵達武昌城外,但是讓他們驚訝的卻是,長江南岸的武昌城卻已經是空無一人,甚至連城池都是被焚燬了!

但是武昌對岸的漢陽府那邊,卻是有明軍無數,而且河對岸還有着大量的船隻。

發現這個情況後,李春景這個打仗相當隨意的將領,半刻都沒有停留,除了留下一個第五混成團留守已成廢墟的武昌府城外,主力繼續東進,同時也是派人告之郝柏年,讓第一軍來接管武昌城!

他要去九江!

三月二十九日,第二軍主力抵達九江城外,同時一起到來的還有原本駐防南昌的第六步兵師兩個步兵團!

三天後,原本留守南昌的第五混成團也是和第一軍的部隊交接了防務,並通過強行軍追趕,趕到了九江城外!

面對彙集了幾乎所有主力部隊的第二軍,九江城內的明軍根本就是抵抗不了!

因爲實力完全不成對比,而且城內的明軍還魚龍混雜,有督標兩千餘人,有練軍五千餘人,另外還有邊軍五千餘人,江南新軍一萬餘人,地方衛所兵一萬餘。

看似總兵力不少,但實際上能打的也就一萬多人!

當第二軍發起總攻後的第一天,幾乎就已經是奠定了佔據,雖然明軍抵抗的也算勇敢,但是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依舊是無法抵抗。

三天後,九江守軍看見實在守不住,被迫棄城突圍。

而撤走的方向也是很有意思,督標和練軍,是直接渡江,然後朝着漢陽跑回去,而剩下的邊軍和江南新軍,則是直接順江東下去安慶。

經過這一場攻堅戰後,第二軍拿下了九江,但也是耗盡了第二軍最後的彈藥儲備!

全軍上下,所剩下的榴彈只剩下區區五百發,實心彈不過三千發而已!

而這,其實也可以宣告,第二軍和第一軍一樣已經喪失了發動大規模進攻的能力,需要長時間的休整和補充,才能夠恢復過來。

由此,算是正式結束了橫跨了宣平三年、宣平四年的第二次秋冬攻勢!

大唐陸軍要想再一次發動如此大規模的攻勢,至少也需要半年以上的準備,而在這之前,明軍也是終於獲得了極爲寶貴的喘息之機。

不過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通過第二次秋冬攻勢,大唐王朝終於是一舉把湖廣南部、江西給拿了下來,奠定了極大的戰略優勢。

接下來大唐王師想要北上就北上,想要東進就東進,想要西進就西進,戰略迴旋的餘地非常大!

在第二次秋冬攻勢大獲勝利的影響下,宣平四年的春試規模比往年更加的浩大,這一次,參加宣平四年大唐科舉會試的士子,數量達到了足足四千人,而且有一個很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這一次來參加科舉的士子不僅僅有傳統的兩廣、貴州的士子,還有來自雲南、湖廣、江西的士子。

因爲接到消息說上述幾個省份將會有大量士子趕來肇慶趕考,而且這些士子有相當多一部分人都是前明舉人,禮部之前就特地奏請,把原定於二月的會試推遲到四月舉行,李軒自然是准奏。

四月,四千士子彙集肇慶,其中超過一千人都是前明舉人,其中甚至不乏家中都有人在明王朝那邊爲官,但卻是來大唐這邊參加會試的舉人,當然了,他們也要麼是隱姓埋名,偷偷摸摸的來,要麼是公開和家中在明王朝爲官的父兄斷絕關係。

看到這一幕,李軒笑了笑:“看來朕已經是值得他們下注了嘛!”

笑罷,就是回頭繼續逗弄着滿屋子到處亂爬的薇兒公主,把她逗着咯咯大笑!

一旁的董芸芸看着李軒和薇兒公主滿屋子爬着玩,也是抿着嘴露出了笑容,這樣一家子其樂融融的樣子讓她看了都覺得心裡歡喜。

恩,如果葉氏和王氏那兩個賤人和住進了皇子府裡的那兩個孽種都死了的話,那就最好不過了!

月底裡,手裡還有月票的別藏着了,投給山溝皇帝,支持大唐王師吧!大唐萬歲!

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左成生的大生意第六百四十四章 平賊餉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第二十三章 搶糧搶女人第三章 荒唐登基第四百二十三章 豬從不投降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天才滿地跑第四百六十八章 頭號明奸第四百二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一千零六十章 兵發扶桑第三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抓宋賊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九牌鹹魚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方各懷鬼胎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放棄治療的韃靼人第八百九十六章 超級大鐵路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四百七十一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七百八十五章 王以旗議和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暫住民的榜樣第五十章 手感甚好第三百五十章 誓師伐明第二千一百七十三章 帝國全球化第七百一十四章 慧塵公主長大了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新興市場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下之大,捨我其誰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不擅長外交的大唐:能打就 不逼逼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才子逛青樓被抓姦啦!第八十章 顯擺優越性第七百七十章 明可以亡,官不能不當第一百七十六章 曾子文的怨恨第七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九十三章 那是老孃的私房錢第四百零九章 烏合之衆(第三更求訂閱)第三十七章 他們怎麼會投降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打葡萄牙好處多多第二千五十六章 陸軍有的我們也要有第二千四十章 英格蘭的眼淚第二千一百七十九章 措手不及的航運業第三百九十八章 反攻!反攻!(第三更爆發求訂閱)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洗澡?不洗,死都不死!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覈承襲制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不是鄙夷只是怕死第九百三十一章 撕毀協議直接打啊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產能過剩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歐洲第一臺蒸汽機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六百二十九章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二千一百五十四章 東歐移民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從不插手土著內務第一百三十八章 跑着跑着就不見了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天才滿地跑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奧斯曼人的退路:非洲第兩百六十三章 該殺的還是要殺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立儲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第三次印度戰役第一百一十章 不屑學之,不屑用之第八百一十二章 堅船利炮抵金陵第四百七十八章 爲了榮福富貴衝啊!第兩百四十九章 彪悍的慧塵公主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子河的犀利攻勢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讓扶桑男人玩蛋去第三千三十七章 看傻了的阿克頓伯爵第五百一十八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紅海事務衙門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天命之子第八百九十八章 讀書人就要有一身正氣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團結起來共渡難關第八十二章 激烈無比的對決第一百三十八章 跑着跑着就不見了第八章 要不要當禽獸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九百一十二章 尋訪長生不老藥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龐大野心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洗澡?不洗,死都不死!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四百零二章 史無前例的大捷(第三更求訂閱)第七百七十三章 賣不出去的香皂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教材就是戰爭第一千一百章 令人生畏的公司艦隊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我們海軍也是要臉的第九百七十五章 王文華被貶第兩百一十章 活着回去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落後的西班牙人第三百零四章 激戰三號渡口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高舉留中不發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死也不走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西遷好啊,西遷對啊!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這個老大不太合格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帝國的錢,豈是你能夠隨便燒的第兩百八十一章 百里之地十萬之民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