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正德

bookmark

大唐王朝的朝報司做事向來都是迅速無比的,剛得到李軒的消息呢,就是動用了大批文筆功夫了得的官員,炮製出來了好幾篇文章。

這些文章雖然內容各自不同,有辭藻華麗者,有詞句通白者,但是說透露出來的本質卻是一致的,那就是大唐王朝是正義的,所有東西都是好的,萬古聖君李軒更是聖人、偉人……總是能夠說成多好,就把大唐說成多好。

同時用着各種各樣的方式貶低、污衊僞明王朝。

這些文章的內容核心本質雖然說非常露骨,讓人看了能夠把隔夜飯吐出來,但是大唐王朝禮部朝報司的官員文章功夫實在了得,饒是如此噁心的東西,但是依舊能夠寫的堂而皇之,讓人看了還能賞心悅目。

畢竟現在在大唐王朝裡,文章水平最高的官員,非禮部朝報司所屬官員莫屬了。

朝報司除了主事的郎中外,還有編修、主筆等級別的官員,而這些官員幾乎清一色都是前明舉人出身的官員,其中不少還是前明進士出身的降官。

雖然早兩年天下士子對大唐王朝還嗤之以鼻,但是自從年初湖南、江西被大唐王朝徹底攻佔後,天下讀書人的心思已經是悄然發生了變化。

尤其是大唐王朝治下的地區,大量的讀書人開始參加大唐科舉或者乾脆是直接出仕,而不少因爲各種原因而投降被俘虜的前明官員,也是有不少願意主動反正,然後搖身一變成爲了大唐官員。

而這些人裡,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被安排進了禮部這種比較清貴的部門裡,而朝報司更是和教育司並列成爲了禮部的兩大核心部門。

原因很簡單,在朝報司裡任職寫文章,這文章可是要傳頌天下的,而且還是討論的都是國家大事,很是滿足了這些讀書人指點江山的惡趣味。

有這麼一批人的加入,朝報司主持的大唐朝報,文章質量是直線上升,升到什麼水平呢?

足以讓明朝統治區裡的官員士紳們,都是會想方設法弄一份大唐朝報來看,當然了,看完之後會不會被氣的吐血那就是另外一碼事了。

甚至就連是正德皇帝,現在都是養成了觀看大唐朝報的習慣,錦衣衛會定時把收集的每一期大唐朝報送到正德皇帝的案頭上。

而大唐朝報,已經是成爲了正德皇帝乃至相當多一部分明王朝重臣們瞭解天下局勢,尤其是前線戰事的重要渠道。

有大唐朝報在手,前頭的將領和官員們想要說謊,可就不是這麼容易的了。

所以說,正德皇帝乃至明王朝的高級官員們,其實也是大唐王朝的忠實讀者,當然了,每當看大唐朝報的時候,如果心態不夠好,很容易會把自己給氣着。

去年正德皇帝第一次看到大唐朝報的時候,看到上面幾個顯眼無比的僞帝、僞明之類才詞彙,氣的直接把桌子都給掀翻了。

不過掀翻了桌子,但是下一期的大唐朝報,他還繼續看!

最新一期的大唐朝報,很快就是定下了樣刊,然後通過驛站把樣刊傳送到十多個印刷點裡,緊急大量印刷之後廣發天下。

朝報一出來,最先看到的自然是天子腳下的肇慶民衆,而他們看到這一期的朝報內容時,都是興趣大增!

那可是僞明總兵臨陣反正歸順大唐啊,這事可稀罕的很,比前線大軍打了勝仗更加稀罕!

如果只是普通的僞明官員反正了,這其實也不算啥,但是當總兵和反正這兩個詞結合起來,那造成的影響可就大了。

這可是總兵呢,這大唐和僞明徵戰數年,雖然說俘虜的高級武將和官員都是有了,但是這些絕大部分都是被迫俘虜的,但是卻是沒有一個和秦志福這樣,是直接陣前反正的!

更加不要說,朝報司的人還無中生有,通過道聽途說以及前線將領們的幾份摺子,就是炮製出來了一篇秦志福血淚控訴僞明的文章來。

而剛到廣州的秦志福看到這一篇文章後,那臉色是奇怪的很!

天地良心,他什麼時候罵過僞明瞭,控訴過官場黑幕了!

這種事還是要說出來嗎?大家都知道好吧,官場黑幕那是正常無比的事,大家都習以爲常了,他秦志福都懶得說。

不過雖然對大唐朝報上胡扯自己血淚控訴僞明的事略有不滿,但是他現在也是不在乎了,自從當初決定陣前反正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已經是全無退路了,只能是在投賊這一條道上走下去了,不,應該是盡心竭力的輔助萬古聖君統一九州,爲大唐開創萬世基業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шωш✿ttκá n✿¢ Ο

所以他只是略微看了一眼後,就是把大唐朝報上關自己的這一部分報道給翻了過去,然後是看起了其他內容來。

看大唐朝報,已經是最近一年來他的習慣了,嗯,不止是他,實際上相當多一部分明王朝的官員們都會看大唐朝報。

這一方面是大唐朝報上刊登的內容都是重要無比的國家大事,雖然說用詞方面是偏向大唐,貶低明王朝等,但是仔細看的,卻依舊能夠看出來僞唐王朝的一些大動向。

比如說僞唐王朝三天兩頭就在朝報上刊登關於工商事務的報道,這就是在明王朝那邊引起了一定的討論,當然了,他們討論的不是僞唐如何如何,而是討論我們大明是不是也可以開海禁,和那些洋人們通商啊。

既然關心,自然也就想要看了。

而另外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大唐朝報是公開刊發的,隨便你什麼人,只要能夠拿出一點小錢來,那麼就可以買走一份。

反正上頭也不會刊發隱秘,或者是有損大唐王朝利益的東西,要不然的話,大唐朝報也不會每一期朝報都是需要朝報司親自編寫,並讓李軒審閱後才能確定樣稿刊發了,就是爲了控制和引導輿論。

既然是控制和引導輿論的東西,大唐治下的子民看的,大明治下的子民自然也是可以看的!

這看得多了,不可避免的會受到裡面的一些觀念的影響,比如說現在很多人都是不得不承認,僞唐雖然各方面都不咋地,尤其是士紳一體納稅以及攤丁入畝這兩項制度簡直就是人神共憤,士紳們恨不得食李軒肉,喝李軒血。

但是僞唐的一些政策卻還是不錯的,比如說招墾令裡的開荒免稅,官田以租代購這兩項政策還是不錯的。

同時大唐朝報上還會刊登一些科普一些常識,比如說地理一項上就是基礎介紹佛郎機,明天介紹西班牙,改天又是介紹英格蘭或者荷蘭等西洋國家的風俗。

同時也會科普一些基本的科學常識,比如說地球是圓的,水在越高的地方越容易燒開,但是卻越難煮熟東西等等。

而這些內容,也是極大的吸引了廣大讀者,包括明王朝那邊的官員們,當然了,不少人看過之後都會說這是歪理邪說,不過李軒對此又不在乎。

老子就是要給你們洗腦,不接受也洗,接受也洗!

秦志福同樣也是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把這一期最新的朝報看罷後,這才意猶未盡的放了下來,這一期朝報上的地理篇上介紹的乃是呂宋,並在上面大肆宣揚呂宋土地肥沃無比,水稻可一年三熟,當地土著只要隨便尋一塊空地隨意拋下種子,不管不問數月後即可收穫。

又稱此地物產豐富,即便是不用種地,每天睡大覺,睡醒了就可以伸手一摘各種甜美無比的水果食用。

這呂宋真有這麼好?秦志福不知道,但是從朝報上的形容來看,這的確是比江南之地還要肥沃的地方啊,竟然只讓一羣未開化的土著佔據了,實在是可惜啊!

而這一期對呂宋的介紹,自然也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很多人都是對着朝報上說的呂宋之地暗自吞了吞口水,這麼大一片肥沃之地,如果都開墾出來,那得多少良田啊!

放下朝報,秦志福這才走出了船艙,此時機動艦隊已經是返回了廣州,部分船隻去了香港、澳門兩處軍港,而一部分則是回到了廣州城。

秦志福也是隨同大唐海軍的官兵們一起回到了廣州城,不過卻是有人告訴他,艦隊雖然會在此地停留,不過秦志福等人還是要繼續北上的,不過到時候就要換乘珠江艦隊的內河戰艦了。

不過離開廣州之前,秦志福卻是被允許下船遊覽半日,廣州城,秦志福自然是沒有興趣的,廣州他去過好幾次,一點興趣都沒有,但是他對廣州城郊的商貿區卻是非常感興趣,因爲他已經是多次在朝報上看到過,商貿區裡彙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旅,彙集了來自全世界的各種特產,更加說此地遍地黃金,走個路都能撞上發大財的機會!

雖然知道其中有誇張之餘,但是秦志福還是想要去親眼看一看,這商貿區到底有多繁華!

然而當他在幾個大唐的官員以及士兵的陪同下乘坐一艘小船抵達商貿區碼頭的時候,纔是發現,朝報上所描述的此地繁華,竟然是絲毫都沒有誇張。

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軍碾壓而來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試射:好!好!好!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松江汽車展覽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軍動風雲起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海軍誓死不從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大唐扶桑相親大會第四百九十一章 南下!南下!第二千一百八十章 不能跟錢過不去第三百三十三章 殺進興泉府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八百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一百二十章 近衛軍戰無不勝(求訂閱)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活着就是最大的奢求第七百二十九章 督標新軍出戰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遼東第四百八十章 唐賊滿萬不可敵第四百五十七章 陛下,不好了第九百七十七章 費勤祥的艱難選擇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想當陳立夫第二不容易第八十章 顯擺優越性第二千六十九章 韃靼金國和大唐帝國的戰略合作第一千一百章 令人生畏的公司艦隊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鎖金陵城第七百一十章 不動如山的明軍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文豪柳八苟第兩百一十四章 明軍的反攻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進北上第二千五十一章 缺錢的愛德華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七百零八章 李春景又要冒險了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上帝都得說一句你牛逼第二千一十四章 華南礦務公司的申請書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真實的大唐第一百九十一章 比壯丁更好用的俘虜第七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八百六十七章 江南動亂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一千零六章 慧塵大婚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第九百零三章 紹武帝的悔恨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陳立夫的雄心壯志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西海貿易:巴庫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貴族也是民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左成生的大生意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那是朕的牧場,朕的牛羊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九百二十九章 換不到馬匹就去搶啊!第二千三十八章 大唐的月亮比較圓第九十五章 有女葉氏第七百五十七章 口徑大就是正義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成功了第二千七十四章 要買房要買車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歐洲第一臺蒸汽機第八十二章 激烈無比的對決第六百二十七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遍地金銀的扶桑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糧新思路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未來是美好的第八百五十八章 俞大猷被俘第八百七十七章 他,正德,不允許!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少花錢多辦事的大唐人第二千二十五章 大唐優良傳統:罰款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朝廷重臣的羣毆第五十四章 大唐天兵勇猛無敵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三百七十五章 賊軍已敗第九百三十三章 對抗大唐死路一條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唐銀幣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這些南唐蠻子想要幹嘛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唐的錢好借難還第二千一百三十三章 商務車第七百六十五章 秦志福遊商貿區第二千九十三章 衛生觀念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四萬稅務武裝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甘心的俞大猷第兩百三十一章 王志嘆的決心第三百七十七章 命裡註定的對手第兩百五十三章 搶佔瀾江渡口第八百零二章 陳立夫的寒竹圖第一百一十三章 斯德爾摩綜合徵第三百九十三章 聲勢浩大的撤退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土著勞工處第一百三十六章 扮豬吃老虎第二千二十一章 田勤雲回國第八百六十一章 新老交替第一百六十章 怎麼不按劇本演啊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唐地雖廣,然寸土不讓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陳立又升官了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必須貴,不貴賣不出去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近衛軍纔是真土豪第八百一十九章 水米之鄉,養人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頭強勁的張嶽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騎兵:死都不用火槍!第七百零九章 奔襲武昌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任重而道遠的大唐專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