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韃靼異動

bookmark

隨着福建那邊被僞唐賊軍貢獻,賊軍兵鋒甚至是深入浙江南部後,江南這一片繁華之地的局勢瞬間就是變的緊張起來。

而這種緊張,並不是江南官員以及士紳們的憑空擔心,而是真實存在的,因爲僞唐賊軍不僅僅出現在了浙江南部。

同時池州府那邊可以頻繁的看見賊軍的小規模偵查部隊出沒,甚至是在應天府附近都是出現了賊軍的偵騎蹤跡,即便是長江北岸的安慶府等地,同樣是有着賊軍的蹤跡。

而這一切,稍微有些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對面的僞唐賊軍已經是準備大規模的進攻了。

這一旦打起來,恐怕整個江南都將會陷入戰火之中。

人心惶惶,這就是對於江南之地官員士紳民衆的最好寫照。

尤其是金陵、杭州兩城,城內的官員士紳們更是驚恐不已,因爲他們也是知道,一旦大戰打起來,其他地方不好說,但是這兩個城市肯定是僞唐賊軍的重點進攻地方。

尤其是金陵,這座城池在江南乃至整個南方地區,都擁有巨大的政治、經濟、文化意義,如果賊軍想要入住江南,金陵城是必須要打下來的。

作爲江南房屋的最高負責人,太子太保、南京兵部尚尚書,督師南直隸、浙江、福建等地軍務的王以旗,最近是睡覺都睡不好。

普通人都是感覺到了局勢的不同尋常,風雨欲來,而掌握了更多信息的王以旗更是清楚,賊軍的大規模進攻已經是迫在眉睫了。

從安慶、池州兩地的部隊反饋,賊軍的各種偵查部隊是頻繁活動,這擺明是要提前偵查地形,明軍的部署情況,爲後續的大規模進攻制定進攻路線。

而從江西那邊傳來的情況也是顯示,滿載軍械彈藥的僞唐賊軍船隻,都不是一艘一艘的往南昌等地運輸,而是一個船隊一個船隊的前往南昌。

某個商人更是在南昌城外的碼頭裡親眼看到,衆多船隻搬運下來的炮彈就堆積在碼頭上,如同小山一樣高大!

山雨欲來啊!

爲了守住江南,王以旗也是動用了他所有能夠想到的辦法,把安慶要塞化,同時在金陵城修築防禦工事,徵召無數青壯修築炮臺、加厚、加高城牆,清理加深護城河。

同時還向浙江那邊派遣了三萬江南新軍去增援俞大猷。

而在應天府一帶,他則是彙集了手中的絕大部分主力,超過六萬人的江南新軍,兩萬邊軍精銳,其中甚至都還有四千騎兵!

在安慶,他派遣了兩萬江南新軍,另外還構築了一個超大規模的江防炮臺。

在安慶、應天府、池州府一線,光光是邊軍、江南新軍這種主力部隊就超過十萬之數,另外還有打雜的衛所兵、臨時徵召的青壯五萬餘人。

整整十五萬大軍嚴陣以待!

然而即便是這樣,他卻還是沒有多大的信心,如今的他已經不是去年剛來到江南的他了,去年剛到江南的時候,他還以爲僞唐賊軍固然能打了點,但是隻要自己謹慎一些,應當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的。

但是去年的江西戰役裡,尤其是明軍圍攻南昌的戰役,他可是親自到場,真正的見識到了僞唐賊軍的難纏。

要和僞唐賊軍交手,即便是依靠堅城而守,但是沒有個兩三倍的兵力以及而大量的火炮,是根本守不住。

而這些兵力,還必須是清一色的新軍或者邊軍才行,而南方的衛所兵,再多也是沒有什麼用處的。

信心不足的他,一方面是自行加固防禦,另外一方面也是緊急向北方朝廷求援,同時也是請求張嶽協助。

然而這個時候,正德皇帝就算是增援王以旗,其實也是力不從心了,北方的山東、北直隸、河南等省,雖然說已經是開始編練新軍了,和京營那邊加在一起,編練的新軍也有好幾萬了。

但是在之前也是陸續抽調了將近兩萬人南下增援王以旗,成爲了王以旗麾下江南新軍的一部分。

而邊軍更是陸續已經抽調了不下四萬人南下,而邊軍的數量也是有限的,同時也需要防備北邊俺答汗,這個俺答汗也是一代梟雄,率領其部落征戰數十年,成功的把蒙古大汗達賚遜庫登汗驅逐到了興安嶺以東,完成了蒙古地區一定程度上的統一。

而此人統帥的韃靼對明王朝可是威脅甚大,早些年持續和明王朝發生了戰爭,而最近兩年明王朝因爲僞唐的崛起,實力大受損失,所以俺答汗也是想要趁機而入,去年還試圖攻打過大同府,不過結果挺搞笑的。

原本是想要趁虛而入,但是沒有想到大同府那邊的邊軍已經是升級換代,裝備了大量槍炮,結果在大同碰了個頭破血流,

人家明軍雖然幹不過僞唐賊軍,但是鎮壓各種造反以及韃靼的進犯還是相當拿手。

不過即便是能夠守得住,但是也是被牽制了大量的兵力在邊鎮。

過去幾年裡,明王朝在北方諸省其實也是造了大量槍炮的,不過其中半數都是裝備了邊軍,剩下的半數則是裝備了京營以及北方諸省的新軍。

不過去年雖然敗了一場,但是俺答汗不死心啊,虛弱的明王朝可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夠遇上啊,現在不趁機撈一波,他都對不住自個,所以最近各地的邊軍也是壓力甚大。

如今,明王朝在北方數省的兵力緊巴巴的,要不然話,正德皇帝早就抽調更多的兵力南下了。

不過即便是困難,但是正德皇帝還是知道江南重地不容有失,所以還是到處搜刮兵力,最後湊了兩萬援兵準備南下增援王以旗,不過等他們抵達江南,恐怕得幾個月以後了。

如今唯一能夠給王以旗實際性支援的,其實是張嶽,這個支援倒不是說讓張嶽直接派遣援兵去江南,這路途太遠,而且中間還隔着一個僞唐賊軍,張嶽的部隊想要增援江南很難。

但是他們卻是可以直接發動反攻,牽制僞唐賊軍的兵力啊。

只要張嶽能夠牽制更多的僞唐賊軍兵力,相對來說也是減輕了王以旗的壓力啊。

但是張嶽敢反攻嗎?

反攻個屁,張嶽收到王以旗讓他發動反攻的書信後,直接就把信給燒了,開什麼玩笑,現在他依託長江天塹進行防守還行,但是讓他渡江反攻,那不是讓他反攻,而是讓他去送死啊!

人家僞唐賊軍在嶽州、武昌、九江等地都是囤積了重兵,自己的大軍能不能過江先不說,就算是能夠渡江成功,但是得多少人才能反攻成功啊?這去了還能回來嗎?

張嶽對此可是不抱什麼信心。

這也不是他被僞唐賊軍給打怕了,而是和僞唐賊軍打仗數年,雖然是一直打敗仗,但是論起對爲僞唐賊軍的瞭解,整個大明裡,也就只有他最瞭解了。

要想反攻,沒有三倍以上的兵力基本是別指望了,而且這說的還是他麾下最精銳的督標。

隨着僞唐賊軍的統治區逐漸加大,兵力也是越來越多,現在的明王朝實際上是打的越老越困難了,早兩年還能夠扼守湖廣和江西,但是這兩個地方被僞唐賊軍攻下後,想要再防守,實際上也就只能是依託長江天塹了。

至於江南,張嶽並不認爲還能夠守得住!

他雖然知道一旦江南丟失後會造成極大的連鎖反應,但是真要仔細說起來,其實對他的督標和練軍影響不大,因爲他的督標和練軍,基本不靠朝廷的供應,江南那邊丟了關他屁事。

現在供養他麾下大軍的,還是四川和湖北,所以這兩個地方也是他的重點防備地區。

四川那邊易守難攻,但是他卻是早早的就是派遣了足足兩萬兵力進駐,扼守重慶府、播州等地。

由於地形相當複雜,而且雙方的補給都是非常的困難,所以雙方的戰鬥逐漸是演變成爲了和雲南那邊一樣,小規模的戰鬥很頻繁,但是大仗卻是打不起來,這種戰鬥,不管是僞唐賊軍還是他的督標以練軍,打起來都是相當的困難。

當然了,之所以雲南四川這兩個地方的戰鬥陷於僵持,除了地形上的限制,補給困難的客觀原因外,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這兩個地方都不是大唐王朝的主要進攻方向。

在雲南雖然有一個第四步兵師,但是這個第四步兵師直到如今都是沒能完成整編,槍炮缺乏,彈藥的補充也是時斷時續的,即便是新兵補充都是比較難,從進軍雲南開始,第四步兵師的兵力就沒有滿員過。畢竟第四步兵師的補給優先度在大唐陸軍內部,一直都是很低的。

如今進軍四川的部隊也不多,只有第七混成團以及第二步兵師的一個團而已,其補給優先度也是非常低的。

要知道,如今大唐陸軍給第一軍的補給優先度都是不高,絕大部分的彈藥補給都是優先補充給第二軍以及第三軍了。

缺乏彈藥補給,甚至連人員不足,這打起仗來自然是縮手縮腳,進展不大了。

而這也是大唐陸軍的一大弊端了,那就是作戰過程中非常的依賴槍炮,一旦補給不順暢的話,打起仗來戰鬥力是瞬間就降低。

僞唐賊軍進攻雲南和四川兩地不積極,這也才讓張嶽能夠始終保證這兩個地方的控制,而現在,當他意識到江南可能保不住之後,就更是在乎四川的安危了,開始派遣大量的心腹進入四川。

其中就有宋志文!

宋志文去四川,自然不是打仗的,在張嶽看來,宋志文打仗的本事一般般,不過造槍炮練兵的本事還不錯,所以他讓宋志文去四川,是去造槍炮練兵的。

第六百七十七章 勤快的小蜜蜂:明軍第三百三十九章 統治核心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南洋大移民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風箏戰術第五十五章 鄙視的眼神第三十章 遲早得睡一起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死也不走第兩百八十八 官軍復正泰李逆身死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四百九十九章 仿製僞唐火器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被推翻怎麼辦?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少花錢多辦事的大唐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舊船當新船賣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領正泰縣城第二千一百八十二章 韃靼人在非洲第六百六十八章 耿右華看報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貴族也是民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唐商律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過渡性金本位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洪水危機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出使歐洲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八十六章 能吃能用第七百六十五章 秦志福遊商貿區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干涉歐洲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寧可信其有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一日破城,大名震驚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應易康去扶桑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倒黴的南林堡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海軍第八百九十四章 主持正義的稅部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荒唐的慘敗第三百四十章 掃盲班和軍校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第四十三章 御前辯論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農場主何錫華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葡萄牙人投降了第六十二章 說走就走的劫掠第二千七十七章 態度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打扶桑搶黃金第兩百零五章 恐慌的明軍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陳立夫自救第九百七十六章 荊州總攻第一百一十二章 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第三百三十七章 千斤重炮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西南鐵路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首航成功第七百九十三章 皇宮必須高端大氣上檔次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賜官和賜毒酒第五百七十八章 全軍總攻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靠譜的計劃第兩百五十五章 半渡而擊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帝國第一名臣:陳立夫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暫住民的榜樣第二千四十九章 步球的廣告效應第四百五十六章 就是幹,死就死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陸軍對鐵路的暢想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想吃飯?不準第五百九十六章 悲催的王越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慘烈的價格廝殺戰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來自蒸汽機項目組的捷報第一千零五章 駙馬是個老實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八百三十一章 嘀嗒嘀嗒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妄議國本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誰都沒用第九百三十三章 對抗大唐死路一條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沒了張屠夫,帶毛豬也吃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三年白頭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葡萄牙人投降了第三百章 黎明前的黑夜第八十八章 分兵疾行第二千六十章 汽車開回家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家康的選擇第五百零六章 堅守到最後一刻的武宣第五百零二章 督師四省軍務第一百九十九章 凌亂的楊秀才第四十二章 太后英明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伐進行中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寧可信其有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蒸汽機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鬥桂林官員第兩百九十九章 意外突發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鳴金收兵第四百一十四章 這是要殉國的節奏啊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七百一十二章 嶽州困局第二千四十三章 體面的基礎:工業化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大唐電報公司第五百二十一章 此乃勝利轉進絕非潰逃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西海貿易公司分裂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唐第一忠臣(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五章 分贓大會第三百四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二千一百九十章 大學士陳立夫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紅海事務衙門第八百章 江南士子的曲線救國第一百六十九章 全部打包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