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 聖駕北上秦淮

bookmark

陳立夫在外頭的廂房裡並沒有等待多久,約莫兩刻鐘後就是等到了一個吏部的官員前來,然後陳立夫就是接到了一枚代表正七品官員的胸章,此外還有一枚官印以及一紙任命書,吏部官員告訴他三天內要前往稅部徵糧司報道。

接到官印的時候,陳立夫臉上還是帶着喜色的,但是當他聽到說自己要被派往稅部徵糧司,而不是自己原先所期望的到地方主政一方,或者是其他清貴職務後,就有些臉色不太好看啊。

這徵糧司他可是知道,徵糧司之所以出名,倒不是因爲它的其他職能,而是因爲這個機構名下有着大唐第四大武裝力量:稅務稽查隊!

稅務稽查隊可謂是臭名昭著啊,別說是在明王朝治下不少人對稅務稽查隊反感,哪怕是在大唐治下,稅務稽查隊的名聲也好不到那裡去。

尤其是在士紳羣體當中,最痛恨的就是這些稅務稽查隊,因爲這些稅務稽查隊在他們偷稅漏稅的時候就會找上門來。

談虎色變,這就是外人在談到稅務稽查隊的時候。

而且這個稅務稽查隊,並不是單純的調查機構,人家可是擁有槍炮的!

在尋常的州府,稅務稽查隊的數量比較少一些,大多是在數十人左右,但是在比較混亂,任務比較繁重的州府裡,一府的稅務稽查隊人數甚至有看達到上百人,而他們除了配屬刀劍等冷兵器外,還會有火槍和火炮。

同時,稅務稽查隊同時還擔任了把守稅務關卡的衆人,幾個開港通商的商貿區海關,其守衛力量可就是稅務稽查隊呢。

抄家滅族對於他們來說更是家常便飯的事!

這樣的機構,也是陳立夫最痛恨的機構。

但是他偏偏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是被分到了徵糧司裡,而且擔任的還是巡察。

徵糧司下屬的巡察,是徵糧司內部廣泛設立的職務,這個職務雖然看似表面上和稅務稽查隊沒啥關係,但是如果你聽了它的另外一別稱‘稅務巡察’就知道,這其實是一個正兒八經的稅務稽查隊職務,嫡屬於徵糧司下屬稅務稽查總局。

主要職責是到各地方巡視當地的稅務稽查隊,敦促當地的稅務稽查隊嚴格執法。

而考覈稅務巡察合不合格的標準,並不是其他,而是在他的敦促下破了多少稅務案件,換句話說就是看他抄了多少家,追回了多少稅收。

但是偏偏這種巡察並不是常駐某地,而是一路巡察過去,加上品級也不算高,很容易就和當地的稅務官員起衝突。

更加不要說,這種稅務巡察一到某地,爲了自己的政績,總是會掀起一片腥風血雨,最少也是會抓幾個典型抄家滅族,所以這個職務在民間的士紳當中,則是更是臭不可聞,人人視爲死神。

這本來平時就被稅務官員盯得死死的,偷稅漏稅困難無比了,稅務巡察一來,那就是難上加難了。

陳立夫在這段時間,可是仔細的研究過大唐的官制的,只是略微一想就知道了這個稅務巡察的具體情況,然後一張臉就是聳拉了下來。

這一刻,陳立夫的腦海裡是連續轉換了好幾個念頭,想過是不是去求情,然後申請調其他的職務,但是他剛纔已經是看到了另外一個人也是嘗試申請調換職務,但是立馬就被人家一句:你以爲吏部是你家開的啊,說換就換!給堵了回來。

而且那人,被授官的品級可是比他還高了兩級,乃是個正六品。

他這個正七品,恐怕在吏部官員眼中就是個小透明,說了也是白說。

他也是想過要不乾脆辭官而去,但是一想到天下蒼生苦守亂政暴政,他就是於心不忍。

最後猶豫了小半會,直到被人送出門後,他也是沒有說出來換官或者是辭官這種話。

最後嘆了口氣後,就是帶上了隨從準備先回家。

而次日,他就是帶上了那枚正七品官員的銀製胸章,帶起了官印和任命書再一次進城了,他要去徵糧司報道。

昨天回來的路上和晚上,他是和自己做了劇烈的心理鬥爭,數次下了決心要辭官不就,但是往往是剛下決心沒有多久,看看那枚官印就是放棄了之前的決心。

罷了,爲了天下蒼生,黎民安康,那徵糧司即便是龍潭虎穴,他也要去闖一闖的!

懷着犧牲的心情,陳立夫來到了徵糧司,不過這徵糧司的衙門和他預料的不太一樣,徵糧司並沒有和很多司級機構一樣直接設立在稅部衙門,而是在附近的獨立設立衙門辦公。

給門衛驗證過身份後,他纔是讓人帶着進入了徵糧司衙門,這個徵糧司的衙門雖然是獨佔一地,所以地方雖然不大,但是卻是顯得要寬敞不少。

片刻後,他就是被帶到了一個人面前,而此人也是他的頂頭上司,徵糧司巡查處的處長,此人也沒有和陳立夫多聊,簡單說了幾句話後,就是讓讓下面的人把陳立夫帶到一側的辦公室。

陳立夫好歹也是正七品官員,哪怕是在內閣各部裡,品級也是不算低了,雖然沒有獨立的辦公室,不過卻是和另外幾個巡察同樣一個辦公室。

數天後,陳立夫在徵糧司裡屁股還沒有坐熱呢,就是被一紙命令,和另外一名正六品的巡察一起,被派遣到池州巡察稅務,由此開啓了他在大唐王朝的仕途人生!

而他還沒有到池州呢,他的大名就已經是在池州的士紳羣體裡被傳遍了,名聲可是響亮的很,當然了,這個名聲自然不是陳立夫想要的清名,而是臭名!

不知道多少士紳地主對着滿天神佛祈禱着:“讓陳立夫這個唐賊早死早投胎吧,這樣,他就不會跑到池州來禍害大家了!”

而陳立夫,似乎也是知道外界可能對自己有什麼態度,幾個昔年認識,位於池州的友人,更是寫信給他,讓他辭官不久,免的敗壞了一世清名,遺臭萬年!

這幾封書信,看的陳立夫是心情複雜不已!

因爲這幾個友人說的話,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他想要做的!

但是他不能這麼做啊!

這天下還需要他去匡扶,這蒼生還需要自己去拯救,豈能被眼前的區區困難所畏懼,至於身後名,等到自己委曲求全最終成功扭轉國朝諸多亂政暴政的時候,人們就會知道:他是個好官!

陳立夫帶着複雜心情上任去了,而在遙遠的南方肇慶城外,一支龐大的軍隊正在緩緩朝着北方前進,這支隊伍,正是大唐王朝的遷都隊伍。

而在肇慶附近的軍隊,自然也就只有近衛軍了,這一次遷都,李軒再一次化身馬上皇帝,親自統帥近衛軍出行。

除了帶上了皇室少數人以及部分重臣外,其他的人都沒有帶,而是讓他們在後頭慢慢北上。

至於他自己,則是率領近衛軍、皇室、部分重臣先一步輕裝北上。

本來海軍那邊一開始還建議通過海運北上的,但是此舉卻是被朝中諸多大臣所集中反對,因爲這年頭的海上航行還是過於危險了,哪怕是海軍那邊把五百多噸的巡洋艦搬出來,但是一個搞不好也是會在風暴中沉沒的。

即便是李軒,自己也是有些不太願意乘坐這年頭的船隻出海,不確定的因素實在太大,危險的很。

向來都很珍稀自己小命的李軒,也是默認了朝中大臣的反對,不從大海走,而是走陸地,速度雖然會慢一些,但是安全卻是有着保障。

全體近衛軍加在一起,總兵力大約近萬人,然後再加上皇室、重臣的車隊大約數百人,這一路上的行軍速度不算慢。

當他們開始進入江西境內的時候,後方的大隊伍還在韶關呢!

而這一路,山路崎嶇,道路可不算怎麼好走,不過這並不影響李軒的興致,身爲皇帝自然是有着特殊待遇的,他可以座特製的馬車,也可以乘坐轎子,偶爾興趣來了,還可以直接騎馬。

雖然每天都是趕路,不過李軒卻是把這一場趕路當成了遊山玩水。

如果不是爲了和近衛軍一起北上的話,其實李軒的北上速度還要更快一些,畢竟普通人趕路和大軍趕路,速度是天差地別的。

但是你讓李軒孤身一人,不帶着近衛軍北上,說實話他還真沒那個膽子。

這路上要是遇上什麼山匪劫道,又或者是什麼心向僞明的士紳地主叛變截殺,又或者乾脆是麾下軍隊來個叛變之類的,他這條小命多半就要不保了。

所以他寧願和近衛軍一起慢慢折騰,也不願意先一步北上前往金陵城。

聖駕從肇慶啓程,折騰了好多天後終於是進入了江西境內,進入江西境內抵達贛江邊上後,隊伍就搭載上事先準備好的船隊,順着贛江一路順流而下,經贛州、廬陵、南昌後進入鄱陽湖。

而此時李軒距離金陵城已經不算遠了,同時也是代表着,李軒不用多久就能夠親眼看到秦淮河上的畫舫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珠兒的無奈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帝國的錢,豈是你能夠隨便燒的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唐的繼承人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海上宮殿:月宮號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高舉留中不發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不是鄙夷只是怕死第六百三十二章 典型的排隊槍斃第五百五十五章 喜迎大明王師第一百七十一章 曾子文震驚記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高麗問題第九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立案調查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蒸汽戰艦不是夢第兩百二十七章 僞唐賊軍好生狡猾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汽車元年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烈大混戰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直線引發的衝突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城區火車:輕軌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耿右華在上海第一千零七十章 舉白旗投降的子島氏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換回來那麼多黃金幹嘛用第二千零七章 坐擁半個美洲的美洲礦務公司第八百四十章 本官要在揚州吃晚飯!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埋葬了夢想的休達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賊軍已敗第二千一百六十四章 在舞臺上看戲的大唐戰艦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勞動合同法第九百七十九章 堅持移民一百年不動搖!第八百一十七章 海軍也要開疆擴土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賠款,撤軍,道歉,質子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我們海軍也是要臉的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危機朝議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海外忠君教育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宣平八年四月第七百三十章 不要臉的張嶽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汽油機原型機第二千一十八章 只有士紳沒有商人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南唐蠻子到底想咋樣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第一份電諭第九百五十四章 抓進去容易放出來難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成功了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金髮碧眼的韃靼軍隊第九十章 蔡二虎的自信第三十章 遲早得睡一起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大唐的軍火販子們第一百三十七章 讓皇上先走第七百二十七章 當縮頭烏龜的僞唐賊軍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進北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的危機第二千一百八十九章 陳立夫致仕第七百一十五章 寒酸的大唐皇宮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海軍護航第一百八十章 陳屠夫出擊第八百九十八章 讀書人就要有一身正氣第八百四十三章 偷懶的禮部官員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淮河啊秦淮河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萬丹被圍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海上宮殿:月宮號第八百二十六章 修不起皇宮的皇帝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想當人販子,想多了你們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大的麻煩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六百九十三章 張嶽的果斷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四百一十六章 戰爭之神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無語的瑞典王國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唐繼承人第一千零十章 黃金計價第十七章 朝議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這些土著太小氣了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近衛軍纔是真土豪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奧斯曼人的退路:非洲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蘇伊士運河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火炮纔是核心戰力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丹麥人去非洲第四百二十九章 兄弟們,乾了這碗酒(求月票)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馮氏汽車的野望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學聰明瞭的海盜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成爲了香饃饃的東北戰役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我們大唐海軍要無敵於天下啊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搞那麼複雜幹嘛直接平推過去就完事了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太子之位穩如山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覈承襲制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第一份電諭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一槍一個洞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想要補救?遲了第六百零五章 損失慘重的第二艦隊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覈承襲制第五百七十二章 焦頭爛額的張嶽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要修鐵路怎麼辦?拿錢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