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

bookmark

目前的大唐後宮之內,除了白太后、董皇后外,就是淑妃葉氏、德妃王氏的地位最爲尊貴了。

大唐的後宮嬪妃制度也是遵從了古制,並稍作改良,形成了富有大唐特色的嬪妃制度:後宮設皇后一人,貴妃三人,妃九人、嬪九人、另有婕妤、美人、才人三級,而後三級不定員。

也就是說除了嬪以上是有人數上限限制外,後面的婕妤、美人、才人,理論上李軒想要多少就能設多少,而實際上李軒也的確是這麼幹的。

比如大唐宮廷舞蹈團裡的數十名成員,大多都是美人、才人的頭銜。

不過爲了避免嬪妃滿地走,所以李軒對嬪以上的封號限制的是比較大的,目前的九嬪,實際上只有三人而已,妃兩人,貴妃更是一個都沒有。

更多的是還是以婕妤、美人、才人爲主。

不過這女人也是越來越多,目前三級不定員的後宮女子,總數已經是達到了五十多人了,而且還在持續大規模擴張之中。

其中除了宮廷舞蹈團是王文華等臣子們選送上來,李軒自己想要的外,再出去早期的董皇后、淑妃、麗嬪、珠兒這四人,剩下的都是帶着濃厚的政治聯姻。

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有幾個是雲貴廣西土司家族的女兒,有些是各省士紳的女兒。

基本上,每打下一個地區,李軒都是不可避免要納上幾個女人,而且還是不要都不行的那種,因爲這是拉攏人心,把當地人徹底綁上大唐馬車的手段之一。

比如說現在定都金陵了,由於過去幾個月裡大唐王朝裡,以稅務稽查隊爲核心的執法力量,很是清理了江南的士紳力量,而統治一地,光靠殺也是不行的,這一手大棒一手糖果纔是王道。

所以李軒還沒有抵達金陵城的時候,實際上大唐王朝就已經是開始在江南各地開始挑選女子入宮了。

這種挑選自然不是選秀,而對象也絕對不是什麼小家碧玉之類的女子,而是清一色的大家閨秀,而且還是書香門第,士紳權貴家的嫡女才行。

因爲這實際上是一場政治聯姻,所以對象必須是具有代表性的纔可以。

晚上的時候,白太后就是把李軒給叫了過去,說是禮部那邊已經呈上了預定選秀的十八戶人家,李軒看了看名單後,好嘛,清一色的書香門士紳權貴之家,不少家族都是出過明王朝高官,甚至現在都還有族人在明王朝爲官的家族。

不過李軒卻是沒有表達什麼異議,因爲這可不是給自己挑選美女,而是一場政治聯姻,以工作的態度審視了這十八戶人家的詳細背`景,以及這十八戶人家背後所能夠代表的政治影響裡後,李軒就是道:“一切全憑母親做主!”

白太后也是微微點頭:“既然皇帝沒有意見,那麼回頭哀家就讓皇后開始了!”

這爲皇帝選妃子,太后的意見很重要,皇后的意見同樣很重要,而具體的工作,其實還得董芸芸來做。

於此同時,蘇州府城的一棟富麗堂皇的宅院裡,兩個中年男子正站在一個老態龍鍾的老人面前,其中一個年紀稍大的人道:“爹,事情大體上已經是定下來了,這一次選秀,會有我們宋家的一個名額!”

那老態龍鍾的老者聽罷微微點頭:“嗯,既然定下來了,那麼就準備起來,算算時間,選秀天使應該不用多久就會來了!”

此時,另外一個年紀稍小的中年人道:“爹、大哥,我們這樣做,會不會牽連到三弟啊,如今三弟還在北邊呢!”

宋老太爺卻是道:“牽連什麼啊,老夫已經是公開宣傳把他逐出家門了,三房的人也都已經盡數遷往京師了。更何況這麼做的也不是我們宋家一家,偌大的江南,誰不是這麼做啊,北邊肯定是知道的,但是知道又有何妨,如今北邊朝廷裡的大臣們,那個不是有族人留在江南啊!”

雖然大唐崛起,佔據江南以後,如今的華夏已經是事實上南北分立了,而明王朝裡的很多大臣們其實都很尷尬,因爲他們大多都是江南出身的人。

家人在江南,僞唐治下,但是自己卻是在明王朝當官,而且官還不低!

所以好多人都是做出了同樣的選擇,那就是家族開始分家,公開宣佈斷絕關係的不在少數。

而這種事,李軒和正德皇帝都是心知肚明的,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拿出來說。

大唐王朝也是擺出了一副既往不咎的模樣,只要在大唐治下的士紳們遵紀守法,配合大唐王朝的統治,那麼這些士紳有人在明王朝裡爲官,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因爲真要追究起來,那麼就得把這些士紳家族殺個精光了。

雖然李軒不怎麼喜歡士紳階層,但是也沒有必要把他們都殺光了,而這些士紳後改造後還是有些用處的,比如說初步穩定地方,然後當他們投身工商業的時候,也能夠刺激經濟的發展。

畢竟一個社會的穩定發展,是各個階層甚至好人壞人都是需要的。

這幾人又是討論了一番後,然後把宋老太爺又是道:“具體人選你們可選好了,此事重大,操作的好了,可不僅僅是能夠帶來眼前這一點好處的,倘若入宮之人受寵,剩下一個皇子,這以後會怎麼不用老夫多說了吧!”

“兒子知道的,如今家裡已經是有了兩個合適的人選,不過具體是誰,到時候還要等選秀天使來了後再看!”

“嗯,這就好,此事不可怠慢了!”

同樣的事,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裡,在江南各地都是先後上演了。

大唐王朝定都金陵,而且勢頭非常猛,大有統一華夏的勢頭,即便是不統一華夏,但是和明王朝劃江而治也是輕輕鬆鬆的,這種情況下,他們要想繼續生存下去,保持榮華富貴,大唐王朝這輛馬車,不管是他們願不願意,也是必須上的。

現在江南士紳和大唐王朝之間的關係,是有些特殊的,雙方其實都不喜歡對方,但是爲了大局又是都捏着鼻子進行合作。

白太后和李軒說起選秀一事,也只是個小插曲而已,這事興許對於很多人來說很重要,但是在李軒看來卻也就是那樣,屬於做也可,但是不做損失也不大的那種。

以爲李軒可不是依靠什麼士紳地主階層才崛起的,他是依靠軍隊才崛起的,他的統治根基,是廣大的農民以及新型的工商業資產階層。

傳統的地主,可一直都是他的打擊對象。

現在,只不過是打擊了後,稍微緩和一下關係

但是佔領衆多土地的地主階層,依舊是李軒堅定不移的打擊對象!

現在外頭很多人大唐王朝的諸多亂政暴政,乃是大唐王朝的諸多亂臣賊子們搞出來的,李軒只是被矇蔽了,不少人都和陳立夫一樣抱着匡扶皇室,撥亂反正的心態投入大唐王朝之中。

但是他們恐怕是怎麼也不會猜到,大唐王朝之所以有今天,之所以會推出各種亂政暴政,那全都是李軒一擊之力。

是李軒造就了大唐王朝,是李軒推動了衆多千古未有之變革!

那些大臣們,只不過是順着李軒的心意去做而已!

他們想要撥亂反正,那得先把李軒幹掉再說。

李軒進入金陵城的次日,就是在金陵城召開了首次大朝會,數百名文武官員盡數前往覲見,並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個大朝會,同樣也是一個政治宣傳活動,代表着大唐王朝已經是正式在金陵城開始定都辦公了。

同時爲了慶賀遷都之喜,李軒是再一次頒發了特赦令,赦免的對象也還是大批戰俘、被牽連的罪犯家眷,而此舉也是爲了收買民心的。

一連串幾個大動作之後,金陵城纔是重歸於平靜,官員們開始了往日的那種忙綠狀態。

而很多剛進入大唐王朝入仕爲官的官員們對此是很不習慣,因爲在大唐當官不比在大明當官,在大明當官,那是屁事不用幹,天天逛青樓都行,但是在大唐當官,那可是真的忙啊!

作爲新入官員之一的陳立夫,對此也是深有體會!

自從正月從金陵城來到池州府後,陳立夫就沒輕鬆過,每天都是都是奔走各地,調閱卷宗,然而僅僅是忙也就算了,偏偏還讓他心特別的累。

而讓他心累的原因,都是源於他的任務!

來池州之前,他可是和另外一個前輩稅務巡察領了任務來的。

稅部在查閱了去年池州府上繳的稅收額度遠遠低於預估,按照農部那邊的推斷的池州田畝數量,再結合稅率,其應當收取的農業稅,應當是上繳數字的三倍。

換句話說,池州府那邊,上繳的農業稅只有預估的三分之一。

而商稅等也是低於預期!

這代表了什麼,代表在池州那邊的偷稅漏稅是相當的嚴重,而這種事是稅部絕對無法容忍的。

稅收就是大唐的命根子,而偷稅漏稅是大唐王朝所無法容忍的,更加不要說如此嚴重的大規模偷稅漏稅了!

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九百五十一章 驚天大案第三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無能爲力的法律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識趣的瑞典人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落後的西班牙人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遍地黃金第一百三十六章 扮豬吃老虎第兩百零二章 終於要打縣城了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禮儀之爭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牛逼的戰艦第六百六十章 大唐第一戰艦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不是鄙夷只是怕死第兩百三十三章 本官還會回來的第一百七十三章 夏收出徵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廈將傾正德賜酒第二千四十六章 沒啥可追求的聖天子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雙輪自行車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史上最爲龐大的船隊第二千一百六十八章 九大事務衙門第五百八十五章 改朝換代三把火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二千八十九章 先進信息作戰指揮系統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四萬稅務武裝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慘烈的價格廝殺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曾子文震驚記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扯着蛋的海軍第兩百一十章 活着回去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陳立夫去上海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五百二十二章 王越的梧州大捷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海軍護航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鉅艦時代第八百一十七章 海軍也要開疆擴土第一百二十章 近衛軍戰無不勝(求訂閱)第九百一十二章 尋訪長生不老藥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爲了單身狗可是操碎了心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軍碾壓而來第七百八十四章 這江南,本官是要定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明軍炮手趙東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機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第七百五十九章 南澳島大海戰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鳥槍換炮的南越人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拉練測試順便滅個王國第九百零五章 好日子一去不復返第二千三十四章 大唐奇蹟第兩百一十七章 壯烈而體面的死法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既然你這麼優秀那麼你來第八百一十七章 海軍也要開疆擴土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七十萬大軍第九百七十五章 王文華被貶第一百三十五章 雷霆雨露,莫非皇恩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伐進行中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這些大唐人太野蠻了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發展第九百八十三章 《送石霍赴琉球》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頭強勁的張嶽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遇上麻煩了第七百八十六章 決戰爆發!第七百三十七章 萬古聖君李軒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放飛自我的年輕教授第二千一百二十九章 爆炸的車市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繼承歐洲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聖駕抵達上海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唐第一忠臣(求訂閱)第八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開炮第五百四十章 潯州院試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場大戰將會是一場豪賭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遍佈全球的第四艦隊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八百五十六章 發工資過年啦第七百八十七章 衝啊,大唐萬歲!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能騙一個是一個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我們大唐人都是很好說話的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仁孝治國的大唐帝國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楊成經商(二)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二千九十五章 翰統在英格蘭第三百五十一章 迎難而上第兩百零四章 攻打正泰縣城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期待的變局第一百九十一章 比壯丁更好用的俘虜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激進或保守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怎麼體現逼格?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聯合步槍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三守備旅大變樣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西班牙長城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二千零一章 普通人到了古代也能當科學家第九百七十六章 荊州總攻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戰艦大型化第四百二十五章 難道真是巧合?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打扶桑搶黃金第八百八十七章 官場得意陳立夫第二千一百八十二章 韃靼人在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