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挺直了腰桿的內閣

bookmark

明軍在長江北岸陳兵數十萬,而且還有炮臺、水師助陣,這也就讓大規模的渡江行動變的困難無比。

兵力派的少了沒什麼太大的作用,說不定還有可能遭到絕對優勢明軍的反撲,而大規模的渡江作戰,也是難度重重。

畢竟長江可不是小河流,中下游絕大部分地方都是寬度超過數千米的,渡江需要絕對優勢的海軍進行掩護。

而這個掩護還不僅僅是指部隊渡江本身,更是代表着後續的補給通道。

要不然的話,哪怕是有十萬大軍渡江了,但是人家明軍水師直接封鎖了登陸點附近的長江航道,就足以切斷渡江補給的補給通道了。

而對於嚴重依賴後勤補給的大唐陸軍而言,被截斷補給線比面對數倍強敵更加嚴重。

這也是可以從大唐陸軍過去幾年的作戰裡看的出來,除非了死守孤城的作戰,要不然的話大唐陸軍一直都是避免己方的補給線被切斷的,而一旦被切斷的話,前線作戰部隊往往就會陷入極大的危機。

而這也是,在過去的半年時間裡,大唐陸軍明明是有機會趁着明軍立足未穩大舉北伐渡江,但是卻止步於長江的重要原因。

無他,無法保障後勤補給線而已!

當然了,這也是和目前大唐王朝佔據了較大的戰略優勢有關係,現在的大唐王朝已經是改變了初期的諸多冒險策略,而是採取了穩紮穩打的戰略。

比如攻打江南,實際上當初拿下南昌和撫州之後,實際上就已經可以開始大規模進攻江南了,但是大唐陸軍卻是主動的停止了大規模的進攻,而是一直把戰線穩定在江西。

裡頭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後勤跟不上,陸軍方面想要穩紮穩打。

如今也是如此,渡江北伐是必須的,但是渡江北伐之前,大唐王朝方面需要做好全面的準備,然而一旦大唐王朝做好了準備,那麼即將發動的渡江戰役將會是全面的,而且其戰略目標也絕對不是僅僅侷限於打下安慶和揚州,而是準備一口氣把整個江北甚至中原之地都給拿下的。

這是爲了避免打成拉鋸戰,徹底把北方省份給打爛了。

雖然現在北方還處於明王朝的掌控之下,但是大唐王朝的君臣們卻已經是把整個華夏之地都是視爲了囊中之物,就和之前的江南一一樣。

當時的意見就是,江南要打,但是要快打,速戰速決,一戰定乾坤,避免反覆的拉鋸戰把繁華江南給打爛了。

現在對於北方諸省,大唐君臣們大體上也是保持了相當的態度。

北伐是必須的,但是最好是通過一場或者數場的戰略決戰,儘可能的一戰定乾坤,避免對北方省份產生太大的破壞。

所以對於渡江北伐,大唐王朝並沒有着急,而是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準備着,海軍方面持續加強長江艦隊的實力,以確渡江的安全。

而陸軍方面的準備工作更多!

例行的御前會議上,曾子文正在給李軒回報着近期的陸軍準備工作:“目前我們已經是抽調了第一軍、第二軍以及第三軍裡的精銳工兵,組成了舟橋營,正在鑽研、訓練快速搭橋浮橋、臨時碼頭的技術,目前已經是成功試驗搭建了一座程度五百米的浮橋,整個過程只花費了兩天時間,其寬度以及承受能力,可以直接讓我軍的九斤野戰炮虧啊蘇通過。”

陸軍最近正在抽調大量精銳工兵部隊,尋找在長江上快速搭建浮橋以及臨時碼頭的辦法,你得知道,陸軍部隊是有着衆多重型裝備和無數物資的,彈藥糧食之類的物資都還好說,直接散裝擺渡即可,然而衆多沉重無比的野戰炮,馬車之類的東西,如果通過船隻運輸的話,也不是不可能,但是裝卸作業定然是非常麻煩的。

爲了讓大量的部隊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度過長江,而且還是攜帶重型火炮和大量彈藥一起過江,不管是臨時碼頭還是浮橋,都是必須的。

同時陸軍方面也是在持續補充加強各部隊的兵力。

只聽曾子文繼續道:“,在上個月,第三步兵師也是已經完成了整編,今年七月份之前,現有各部隊都將會完成整編任務,同時除了第四步兵師外,其餘各部隊將會恢復齊裝滿員。”

之所以把第四步兵師單獨列出來,那是因爲第四步兵師一直都是在雲南作戰,不管是物資還是兵員補充都是困難無比,而且雲南方向的戰事也不怎麼重要,所以大唐王朝那邊對第四步兵師的補充力度也是不強。

這一次的整編,第四步兵師雖然也搭上了順風車,不過只是完成了整編,然而裝備和人員的補充依舊困難,所以編制雖然整編完畢,不過依舊大量缺乏裝備和人員。

最近兩年來,第四步兵師空有步兵師的名頭,但是實際兵力從來都是沒有超過萬人,遠遠不如其他步兵師的一萬四五千人最有。

而且這萬人部隊,很多都是分散在雲南各地彈壓那些土司們,真正用來和明軍作戰的部隊,不會超過五千人。

而這也是第四步兵師遲遲無法拿下大理,控制整個雲南的原因。

不過大唐王朝對此也是不着急,雲南那地方偏僻的很,從來都不是大唐王朝的主要戰略方向,甚至連四川都不是目前大唐王朝的主要戰略方向。

大唐王朝對西南方向的戰事的要求很簡單,只要能夠維持住局勢就行了。

畢竟整個西南方向,也才投入了一個步兵師又一個混成團,而且這兩個部隊都是不滿編的,如今總兵力加起來頂多也就一萬三千人左右。

能夠維持住偌大的西南地區的局勢,那麼陸軍方面就已經是很滿足了。

陸軍方面是把主要的力量都是集中在長江南岸,江南、贛北、湖南北部一帶。

無獨有偶,人家明軍也是這麼幹的,主要兵力都是集中在長江北岸。

“除了現有各部隊的整編和補充外,我們還在大規模的擴充榴彈炮的規模,除了原有的榴炮營外,我們還擴充了四個榴炮營,預計到七月份,裝備就能夠全部到位,屆時我們將會擁有八個榴炮營!”

曾子文繼續說着,而李軒也是沒有打斷他,而是靜靜的聽着他,而實際上曾子文說的這些,他自己也是早就知道的了,因爲擴充榴炮營的計劃,就是他親自批准的。

不過,陸軍的諸多計劃,李軒雖然也知道,不過都是比較零碎,而今天曾子文的報告,則是要更加全面一些。

“今年我們陸軍的重點擴充計劃,第八步兵師的籌建已經進入尾聲,各級軍官和士官乃至新兵都已經是到位,目前正在松江進行集中訓練,同時等待重型裝備的抵達,該師的各類裝備,將會在九月份之前全部配齊!”

“一切順利的話,到九月份,我軍將會擁有八個步兵師、十個混成團、八個獨立榴炮營等一線戰鬥部隊,其中可用於渡江北伐作戰的部隊,將會不少於十萬兵力!”

李軒聽着曾子文的話,也是盤算着目前大唐王朝的家底,得益於佔據了江南,今年大唐王朝的財政情況大爲改觀,軍費也是適當的提高了一部分。

根據年初的規劃,宣平五年的財政收入預算裡,正稅預計收入爲兩千五百萬兩銀子,而宣平五年的軍費總支出將會達到一千八百萬,其中陸軍獨佔一千六百萬,海軍則是兩百萬。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正稅預算收入,並不包括工部下屬各工廠上繳國庫的利潤收入、不包括大唐鹽業公司上繳的利潤收入、同樣不包括稅部造幣局的收入、至於國債收入,那就更加沒有算進去了。

因爲這些收入並不是稅收,不穩定,有可能多,也有可能少,所以這些亂七八糟的收入是和抄家所得一樣直接納入國庫。

而這一方面的收入也是相當的多,保守估計就有六百萬兩銀子,而大唐鹽業公司一家就最少能夠上繳三百萬兩銀子的稅收。

作爲大唐王朝裡唯一的合法鹽商,大唐鹽業公司就是這麼的牛逼!

然後鑄幣收入一年也有大幾十萬,衆多國有的工廠有的多,有的少,加起來百來萬也是有的,而抄沒所得難說,因爲很多不動產、珍玩之類的是很難變現的,但哪怕是現銀以及容易變現的資產,最少也會有百萬往上。

一年算下來,六百萬雜項收入是最少的!

而這六百萬兩銀子,是不納入財政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之中的,而是作爲臨時支出所用,比如說臨時戰費、救災,偶爾李軒也會拿一點給海軍充當特別造艦經費,而工部要建設大型兵工廠之類的,也是從中支出。

簡單來說,這六百萬算是靈活預算,看情況具體安排。

不過即便是拋開了這六百萬靈活收入,大唐王朝的正稅財政收入也是達到了兩千五百萬之巨啊,其中固然有一千八百萬還沒到手就已經是被軍方預定了,但是也剩下了七百萬啊!

有了這七百萬,內閣的官員們一個個都是挺直了腰桿!

爲啥?因爲今年終於有錢發工資了啊!

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御覽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想象的大唐遲到的封推感言第兩百七十章 三千虎賁渡瀾江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電池第四百六十七章 亂軍攻城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打掉韃靼人的囂張氣焰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應易康去扶桑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河封省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風箏戰術第一百二十章 近衛軍戰無不勝(求訂閱)第九百九十八章 父皇,微微要抱抱第九百八十六章 幸福而煩惱的炮兵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聯合步槍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建設浪潮第五百八十七章 海軍改革第五百六十五章 第四軍遭遇戰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第二更)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立儲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他們瘋了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躺着賺錢的日子結束了第九百九十九章 李軒很忙第八百八十四章 今天,大明要完了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大唐帝國的技術封鎖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新式榴彈引信第五百七十一章 養家壓力大啊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江南大鐵路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唐戰無不勝第八百七十八章 閉上眼睛的正德第一千零六十章 兵發扶桑第四百六十五章 懷遠縣叛亂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高麗四府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鬥桂林官員第一百六十一章 謝老頭的冷笑第七百二十九章 督標新軍出戰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三等動員令第兩百六十章 插上翅膀的明軍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盛大的表演第一百零九章 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第兩百零五章 恐慌的明軍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農場主何錫華第兩百四十二章 制定軍銜和軍服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大上海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印度洋艦隊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騎兵殺出長城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海軍護航第五百四十五章 興泉慘敗第一百六十章 怎麼不按劇本演啊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帝國的南非第兩百四十五章 臭名昭著的徵糧司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服?抄家滅族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我大唐就是霸氣!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創業難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陸軍海上運輸師第九十四章 李軒你這個渣男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步球職業聯賽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堵上了政治前途的馮倪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帝國丟不起這臉第五十七章 擒拿李逆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萬噸豪華客輪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運河首航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線膛時代的到來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九百七十四章 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第九百五十六章 書生和劊子手第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破產的大唐地方衙門第二千一十九章 提前一步的馮氏航運公司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穩賺不賠的買賣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內河拖船第七百八十章 韃靼異動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少花錢多辦事的大唐人第九百八十八章 張嶽亡命狂奔第二千九十九章 大膽國賊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打了雞血的鐵路公司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一夜爆富的韃靼人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被一鍋端的上海碼頭公司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七十萬大軍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規模浩大的洪澤湖工程第一百七十一章 曾子文震驚記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版本的高考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新興市場第三百二十五章 瀾江東岸美景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超級豪華客輪第九百四十三章 皇家理工的妖孽們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煉油廠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爲了黃金必須殖民美洲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陸軍對鐵路的暢想第四百零一章 滾,別擋着本官逃跑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賜官和賜毒酒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高速豪華郵輪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督導組抵達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難伺候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技術驗證艦第七百八十章 韃靼異動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納稅光榮,抗稅坐牢第三百八十五章 給老子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