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頭強勁的張嶽

bookmark

慧塵公主今年已經十五歲了,模樣和五年前他們一家子逃亡在黃竹山的時候,那已經是大變樣了。

最大的明顯變化就是長高了,臉更圓了,腰也更圓了,體重已經成功的攀升到了白太后的標準。

這時間過的也是夠快的,五年啊,慧塵都長大了,而李軒自己也是從十六歲的少年變成了二十一歲的青年,摸着稀鬆的鬍鬚,這讓李軒有些感嘆:歲月催人老啊!

一頓午飯吃完,李軒就是把人趕走了,先是小睡了一會,然後纔是開始下午的工作。

等李軒出現在會議室的時候,海軍的人都已經提前等候着了,看見李軒進來,自然是一個個站起來,然後開始行禮,李軒略微拜了拜手,就是坐上了自己的專屬龍椅,然後略微點頭,下頭的包義奮等海軍將領纔是正是開始。

今天的海軍會議主要是彙報過去兩個月裡大唐海軍剿匪的成效,同時也是討論一些在剿匪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

“過去的一個多月裡,海軍先後派遣巡洋艦四艘、護衛艦十三艘,另外還有武裝商船、運輸艦、補給艦等各類輔助船隻五十六艘,一共動用了六十九艘各類船隻參與剿匪行動。”

“行動中,先後搗毀海盜據點十六個,擊沉、焚燬海盜船隻四十餘艘,俘虜大小船隻一百餘艘,擊斃海盜三千人以上,俘虜海盜五千人以上!”

“俘虜的海盜已經是按照往日的處理方式,審判後,盡數在各大沿海港口風乾,以警示後人!”

“此外除了船隻以及其他軍械外,我們還繳獲了一部分戰利品,以金銀,各類貨物爲主,總價值初步判斷不少於兩百萬兩銀子,目前已經交付稅部處置!”

“經過我海軍的雷霆打擊,目前在江南、浙江、福建、廣東四省沿海,依舊是沒有大規模海盜了,只有零星海盜在活動,目前海軍正在積極清剿,不過恐怕耗時會比較漫長。”

“在今後,我們海軍將會在沿海言語的巡邏常態化,並且繼續保持船隊護航制度,確保過往商船的安全!”

聽着海軍說的剿匪事宜,李軒微微點了點頭,這一次海軍在剿滅海盜的行動裡,也算是下了苦功夫的,這規模比當初攻打南澳明軍水師的時候都要龐大,而且效果非常明顯。

如此纔是沒有枉費自己花費巨資打造的海軍啊!

這海軍可是比陸軍花錢多了,一艘巡洋艦就超過十萬兩銀子呢,哪怕是護衛艦也有五六萬兩銀子,這麼昂貴的戰艦如果不能發揮出來作用,保護大唐海疆的話,那麼可就是浪費了。

海軍官員海盜的事務彙報完了後,李軒也是順便問了問海軍如今的準備情況。

什麼準備,自然是爲了北伐準備。

海軍方面表示,目前各大主力艦已經是開始回到各大港口進行保養,補給,大約半個月時間後就能夠初步完成準備工作,絕對不會耽誤北伐行動。

李軒聽罷後也是點頭,沒有再多說什麼了。

畢竟現在北伐的時間乃至戰略都是沒有確定下來,陸軍的一羣高層將領乃至作戰部裡的那些中高級參謀們,天天是吵來吵去,到現在也是沒有確定下來一個完整的方案。

陸軍內部矛盾重重,李軒也是不打算插手,反正北伐是肯定的,而且北伐的大體路線也是基本確定的,不外乎就是拿下安慶、揚州,然後一路往北邊打而已。

大方向是確定的,現在陸軍那邊爭論的具體的戰術細節,具體到某個師打哪裡,什麼時候打之類的。

這些已經是涉及到戰術上的事情,李軒向來都是不管的,任由陸軍內部自己爭論去。

畢竟北伐是一個龐大無比的軍事行動,陸軍方面到時候最少都會抽調十萬人的主力部隊渡江北伐,而且海軍那邊基本也是會傾巢而出配合陸軍作戰。

這種龐大規模的作戰,可還是大唐王朝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

雖然說,以前大唐王朝在還有守備軍的年代裡,也是有過大幾萬人參戰的戰鬥,但是當時的守備軍都不咋地,真正的主力部隊一般就幾萬人而已。

哪怕是當初的湖廣戰役,李春景和郝柏年聯手,第一軍和第二軍的參戰部隊加起來也不過六七萬人而已。

等到了江南戰役的時候,第二軍其實也就四萬人這樣子,至於第三軍更是隻有兩萬人的規模,而且還是分散作戰,說起規模來,其實都不如當初的湖廣長沙、衡陽戰役。

但是現在,至少十萬大軍渡江北伐,這對大唐王朝的軍事指揮體系、後勤供應是非常嚴峻的考驗,指揮體系都還好說了,李春景和郝柏年都是打了好幾年,經歷了衆多大戰的老將了,還有一大羣將領配合,指揮起來應該不會出現什麼太大的問題。

真正的大問題是後勤補給!

先不提如何把補給運輸到前線去這個超級大難題,單單是要供應十萬大軍維持戰鬥,那就是一項難以完成的任務。

饒是如今的大唐王朝下的各大兵工廠是每天都加班加點的在生產各類軍械彈藥,但是現在都沒能讓大唐的海陸兩軍獲得足夠的補給。

按照樞密院後勤部的預估,至少要在戰役發起之前,在長江南岸的各個補給中轉站,至少要囤積足夠支撐部隊打三個月的彈藥以及各類糧草。

這樣的話,才能夠在大軍北伐之後,有足夠的物資持續往北運輸,要不然的話,如果是直接從兩廣等南方腹地直接運輸的話,是趕不上的。

到時候,甚至都有可能出現後方的彈藥物資衆多,但是都是在路上,然而前線部隊卻是嚴重缺乏彈藥!

要提前儲備大量的彈藥、糧草之外,後勤部那邊也是發愁着怎麼把提前儲備的大量彈藥、糧草送上前線,依靠軍方自身的輜重部隊,那是不可能攜帶太多物資的,必須依靠後勤部組織的大量民夫來運輸。

但是這得需要多少民夫啊?

後勤部做了一個簡單的預估,如果是無法奪取運河,單純依靠陸運來維持部隊作戰的話,打到鳳陽府、淮安府一線,依靠部隊自身的輜重部隊,然後再動員個五萬人的民夫基本就能夠滿足了。

但是如果要殺到山東、河南境內,所需要的民夫數量將會成倍增長,十萬人是肯定不夠的,至少也得十五萬人。

如果要一路殺到北直隸,所需的民夫總數將會超過三十萬人!

而這,這還不包括從兩廣地區到長江這一段路,因爲這一段路將會全部走海路,所需要的民夫不會太多。

所以後勤部那邊早已經是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意見:後勤補給路線,絕對不能是全部走陸路,要不然的話,動用民夫的數量過於龐大。

哪怕是這些民夫都是臨時徵召的,也不用發工資,但是你總得給人一口飯吃吧,幾十萬人光光是吃上幾個月的糧食就是一個龐大無比的數字。

所以樞密院的陸軍高層們就是初步制定了一個意見,那就是兵分數路,同時推進。

而至關重要的後勤補給線,湖廣那邊自然是以陸路爲主,那邊是沒辦法,只能依靠陸運,而陸運困難,同時在前期裡,長江河道因爲被明軍水師封鎖,大唐也很難通過長江河道向武昌方向的部隊大規模運輸補給。

因此在前期,該方向的補給主要是依靠江西、湖南兩省自行生產、囤積的彈藥爲主,廣西補充的一部分彈藥爲輔,數量不多。

彈藥不充足,自然也就導致了,這一地區的北上計劃將會是次要的,並不是大唐陸軍的北伐主攻路線。

那麼主攻路線在那裡?

南直隸的江北,準確的說是淮河流域。

此時的黃河是由淮河入海,如此也就代表着,如果能夠控制淮河的入海口以及京杭大運河淮安到長江一段,那麼大唐王朝的內河船隊就能夠直抵淮安。

然而以淮河爲中轉,通過黃河、京杭大運河向西北方向的河南、向北方的山東推進。

而這樣一來,後勤補給的難度就是大大降低了。

然而人家明軍也好啥,自然也是知道這一區域的重要性,要不然人家幹嘛在揚州、淮安一帶設立江北總兵啊,這一地區的明軍總數至少也超過十五萬以上,而且主力部隊十萬往上走。

揚州更是被打造的跟橋頭堡一樣,兵力雄厚,火炮衆多,想要硬啃下來可不是簡單的事。

物資囤積緩慢,後勤補給困難,再加上很多部隊也是在整編、訓練。

同時陸軍內部也是分歧衆多,所以這北伐是從年初說到了年中,然而是說到了秋天,而目前看來,李軒估計着短時間內依舊沒有一個完善的計劃的。

所以北伐,還是在準備,至少什麼時候才能準備完成,這是一個未知數。

大唐王朝這邊正在準備北伐,明王朝那邊也是沒有閒着,正德皇帝早已經是顧不上什麼皇權和內閣之間的平衡,更顧不上前線將領會趁機坐大之類的風險,是用盡了一切辦法增加江北、湖廣前線的防禦力量。

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張嶽的權勢也是越來越重,繼太子少保後,正德皇帝又給他升官爲太子太保,而這還沒算完,正德皇帝在八月中秋,正式封張嶽爲平南侯,這可是直接越過了伯爵,直接封侯爵,這種事可是極爲少見的。

而更有意思的是,正德皇帝給張嶽封侯時候,他還在不斷的接到彈劾張嶽的摺子。

這幾年彈劾張嶽的摺子,全部拿出來恐怕是要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但是正德皇帝全部都是留中不發,而且還貶了不少彈劾張嶽的官員。

一時間,平南侯張嶽的風頭已經是超越了明王朝的諸多內閣大佬們,沒辦法,誰讓人家手裡有兵,而且還是十幾萬精銳主力!

更新完,睡覺,不修仙了,雨天我要早睡早起當個好孩子!

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唐城管!第二千五十六章 陸軍有的我們也要有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海軍戰車第一百六十五章 堅強而勇敢的土匪第兩百七十九章 陳屠夫的一見鍾情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舉國工程第二千九十一章 奇奇怪怪的槍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後裝線膛炮突破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兩百五十一章 三千明軍來襲第二千一百三十章 金陵堵車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想當人販子,想多了你們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報復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懷疑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江南大鐵路第四百八十二章 激烈爭論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汽油機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兩百三十九章 擴軍設營第五百七十五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新式榴彈引信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宣平十年陳立夫回京第二千一百零八章 價值五千萬的戰爭第二千九十三章 衛生觀念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採購裝甲車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遠征軍第一混成旅第二千九十九章 大膽國賊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有錢人都喜歡住農村第一百八十三章 跑就跑,誰怕誰啊第二千一百九十四章 盛世步球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肅州油田第兩百八十四章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困局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好到用不起的步槍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陳立夫的雄心壯志第五百四十五章 興泉慘敗第六百六十六章 宣傳不分真假第五百六十二章 淡定的陳科橋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永遠都不會屈服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陳立夫自救第兩百九十六章 秋風蕭瑟戰鼓響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繼承歐洲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大唐最尖端的科技產品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海軍戰車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五百六十八章 一切都完了第二千三十八章 大唐的月亮比較圓第九百六十三章 翰統鷹犬回金陵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全民富足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一死戰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大唐帝國的技術封鎖第九百二十五章 決戰、護航、巡邏第十章 夜深了,歇息吧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太子李暠初登場第一千章 自力更生:種田養豬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無奈的進出口委員會第一百七十一章 曾子文震驚記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懼的幼軍營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二千一百三十四章 銷售售後統一模式第一百八十八章 說五分鐘就五分鐘第一百一十二章 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三十二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九百五十六章 書生和劊子手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造船業大爆發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騎兵最佳戰馬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陳立夫述職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風箏戰術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敵蹤初現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不屑於聯姻的應易康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皇家科學院院士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擔憂的北方武器公司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扯着蛋的海軍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煤氣馬車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首航成功第七百八十九章 兵臨金陵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衝鋒的騎兵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期待的變局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硬實力抄襲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第二千八十八章 戰列艦是碼頭博物館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誰都沒用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畢志安身先士卒第兩百四十八章 大唐王朝的未來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體面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地球第一艦第七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衝突和矛盾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過渡性金本位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二)第九百五十一章 驚天大案第一百五十一章 此乃人禍而非天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