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威名遠播的陳立夫

bookmark

不僅僅是安慶一線兵力不足,湖廣、四川那邊也是兵力不足,第一軍的兵力經過多次削弱後,如今在湖南一線也只能是維持一個均勢而已,總兵力不過四萬餘人,而對面的張嶽所部,少說也是十萬往上走。

而且張嶽的督標以及湖廣練軍等軍隊,幾乎清一色的新式軍隊,各方面都是直接抄襲的大唐陸軍,而且和大唐陸軍作戰多年,雖然一直都是打敗仗居多,但是敗仗打多了,那也是打出了心得。

這支明軍,一直都是大唐王朝的心腹大患,後續如果要進攻湖廣的話,兵力肯定是要加強的。

此外,隨着大唐王朝統治區的擴大,尤其是佔領了江南,現在又佔領了江北一部分地區,後期可不出意外的話,整個江北乃至湖廣那邊都將會處於大唐的統治下。

而要維護統治,部隊是不可或缺的,沒有部隊彈壓,那些野心家們分分鐘造反給你看!

但是現在大唐陸軍的部隊一共也就這麼多啊,擠不出來多餘的部隊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擴軍啊!

如今已經是宣平五年的十一月份了,不用多久就是宣平六年了,而按照稅部的預估,宣平六年的財政收入將會達到翻倍。

稅部預估,明年的財政收入將會達到四千萬兩銀子!

其中農業稅和商稅依舊會佔據絕對的大頭,達到將近三千百萬,剩下的五百萬,則是關稅、鹽稅、茶稅等特殊稅種。

至於隱形收入,也就是繳獲戰利品、抄家所得,這一部分收入無法確定,所以一直都是不列入財政預算裡的,基本都是弄到手之後再靈活開支。

按照四千萬兩銀子的財政預算,李軒打算把明軍的軍費預算定位三千萬!

而這三千萬裡,陸軍將會佔據絕對的大頭,海軍那邊頂多拿個兩三百萬,近衛軍更少,陸軍方面,至少將會獨佔兩千五百萬兩銀子的軍費!

規劃如此多的軍費,自然是用來擴軍和作戰的!

陸軍的軍費,其中最大筆的開支就是作戰經費,部隊的維持費用的話,則是相當少一些

同樣的一個步兵師,在前線作戰一個月就能夠花銷上百萬甚至兩百萬兩銀子,而且這還沒有上限,具體得看戰事是否頻繁,彈藥、軍械消耗有多少。

但是如果只是駐防在後方的話,花費是固定的,而且是比較少的,主要就是人員薪資、伙食花費以及訓練、軍械補充等花費,基本上一個步兵師,一個月的花費在十萬兩銀子左右。

一年的時間裡,算上平時的演習、小規模平叛、移防等常見花費,一年大概在一百五十萬兩銀子左右!

如果混成團的話,開支則是步兵師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年大約要五十萬兩銀子。

當然了,上述費用是並不包括建軍時期的士兵安家費、軍械採購費用的,而這一部分的開支比較大,基本上和一年的維持費用相當。

理論上來說,哪怕是明年陸軍有兩千五百萬的預算,但是在不打仗的情況下,也就只能維持大約十六個步兵師,而現在大唐陸軍已經是有了九個步兵師、十二個混成團,折算下來的話,大體就是相當於十三個步兵師了,一年軍費除了維持費用外,再加上作戰費用,其實也就差不多了。

但是大唐王師的軍費開支,從來都是不止年初定下的軍費預算的,往往會以額外增加臨時軍費,比如宣平五年,李軒就是在額定軍費之外,額外給陸軍大約五百萬兩銀子的戰費。

而明年的話,估計也是差不多這個節奏!

而且即便是錢真不夠了,但是就不能擴軍了,開什麼玩笑!

有錢要擴軍,沒錢更要擴軍啊,不擴軍,他李軒拿什麼去攻城略地,擴大地盤啊,沒有地盤他拿來的錢養軍啊!

於是乎,即第九步兵師之後,李軒又是下了最新的指令,命令陸軍籌建第十步兵師、第十一步兵師,第十三混成團、第十三四混成團四支全新的部隊。

同時擴大近衛軍的規模,新擴編三個近衛軍步兵營,使得近衛軍的步兵營擴充到九個,並在這個基礎上,正式編成近衛軍步兵團的編制,每個近衛軍步兵團,將會轄有三個步兵營,此外還有一個營炮隊、一個偵騎隊、一個輜重營,總兵力達到四千人。

一共變成近衛軍第一步兵團、近衛軍第二步兵團、近衛軍第三步兵團,和近衛軍炮兵團、近衛軍輜重團、近衛軍工兵營、近衛軍騎兵營一同組成近衛軍,總兵力將會增加到一萬五千人,和陸軍的一個步兵師相當。

近衛軍的擴編,那是情理之中,因爲近衛軍在未來,不僅僅要控衛金陵城,同樣也是控衛江南的主力。

而其他幾支新部隊裡,第十步兵師、第十一步兵師將會和第九步兵師一起,組建大唐陸軍第四軍,成爲大唐陸軍的全新機動兵力,同時也是作爲預備隊。

而第十三混成團,和大部分的混成團一樣,將會成爲一個駐防部隊,預定駐防在揚州、通州一帶。

第十四混成團,則是準備用來加強給第二軍,不過以後估計也是會駐防在江西一帶的。

這樣擴編過後,大唐王朝將會多出幾萬人的兵力,雖然會對財政造成極大的壓力,但是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不是。

李軒在後方擴軍練兵,北方的戰事也是沒有停下,而且還在準備着安慶、湖廣戰役,這局面看上去是一片大好,但是錢也是如同流水一樣花了出去,整個大唐的財政壓力極大!

而作爲稅務巡查的陳立夫,更是比外人深切的感受到了財政壓力,因爲上頭是連接催促他儘快結束寧國府的事務,然後準備前往稅賦重地松江府。

陳立夫來寧國府也是有幾個月裡,這裡的情況和江南的其他府縣一樣,形勢不容樂觀,偷稅漏稅情況嚴重,當然了,更讓陳立夫感受到困難的是,當地的稅務系統簡直是糟糕透了,充斥着各種人渣,而這種事,那是陳立夫所不能忍的。

到了寧國府後,他並沒有立即着手嚴查偷稅漏稅,而是第一時間整頓當地的稅務系統,殺了十幾個稅務官員後,又是開革了在早期混亂時期混進了稅務革命隊伍的一些青皮流氓等人渣。

這把稅務系統初步整頓了後,他纔是開始嚴查偷稅漏稅。

而結果是沒有多少意外的,在他的主導下,寧國府有十多家偷稅漏稅最爲嚴重的士紳被抄家滅族!

而這也是讓陳立夫的名望急劇上升,不說在他帶過的池州府、德州、寧國府這三地了,就算是江南的其他地方,都已經是開始流傳他陳立夫的名頭。

當然了,絕大部分都不是什麼好話,說他是劊子手的有,說他爲虎作倀的也有,在江南士紳、讀書人羣體裡,他基本上已經是和姦臣劃上等號了。

而如今江南的士紳子弟,不少也是進入了大唐爲官,所以彈劾他的摺子也是不少,不過這種彈劾鳥用都沒有,稅部內部,上頭的大人們對陳立夫的工作表現是相當的滿意,據說連稅部的侍郎、尚書這些大佬們,都已經是對陳立夫這個年輕的稅務干將表示滿意,說要充分的發揮敢打敢拼的年輕官員的積極性,給他們更廣闊的發揮空間!

這幾乎就是直說要給陳立夫升官了!

對這一切,陳立夫是心知肚明!

士林辱罵,他當沒有聽見,也不去反駁,因爲他實在是沒有辦法反駁,因爲即便是他自己,內心裡都是極爲鄙視現在自己的行爲,有時候都會徹夜無眠,一閉上眼就會看見那些慘死在自己手下的士紳們!

每當這個時候,他只能是不斷的告訴自己,他是在忍辱負重,總有一天,天下人會知道他的用心良苦!

他雖然嚴查偷稅漏稅,但那是爲了博取上司的賞識,這樣他才能夠爬上更高的位置,然後才能更好的施展自己的抱負,把已經嚴重偏離了方向的大唐王朝拉回正道上來!

而且在這個過程裡,他也是儘可能的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說整頓稅務系統!

如果只是嚴查偷稅漏稅的話,他犯不着整頓當地的稅務系統,那些人渣們收起稅來更加高效,但是他爲什麼還是要這麼做,還不是爲了當地的黎民百姓。

上司催促的公文不斷髮來,陳立夫也是快刀斬亂麻,處理完寧國府的事務後,就是返回了金陵城述職,離開寧國府的時候,當地的士紳們歡慶不已,這個士林敗類,江南士紳的恥辱,終於滾出寧國府了!

而再一次離開金陵城前往松江府的時候,陳立夫雖然還是稅務巡察,但是其品級卻是升爲了正六品!

短短一年時間不到,連升兩級,在衆多的年初剛進入大唐官場的前明致仕、降官裡,也算是一個異數了!

陳立夫是從金陵城乘坐公務船順江南下松江府,在船上,他就已經是開始研究起來松江府那邊的稅務情況了,而看過後,他站在船頭,面帶憂愁,松江府的情況比他預料的還要嚴重,而這一去,也不知道要斬下多少士紳的頭顱,才能夠完成上司交代的任務!

陳立夫的船隻還沒有在上海碼頭靠岸呢,松江府裡就已經是人心惶惶了,人的名樹的影,陳立夫每到一地都是讓當地士紳人頭滾滾,在兩府一州創下的偌大威名,早已經在松江府的士紳階層傳遍了!

陳立夫舉着刀,苦苦哀求着:”求求你們了,投月票吧,不要逼我!“

第五百七十六章 廣州戰役起第二千四十六章 沒啥可追求的聖天子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大唐海軍從不追求數量優勢第一百八十八章 說五分鐘就五分鐘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不是鄙夷只是怕死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從現在開始,你就是一個大唐人了第八百章 江南士子的曲線救國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履帶拖拉機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士子們最喜歡的‘伴遊’第三百二十八章 兵臨興泉第二千五十一章 缺錢的愛德華第兩百五十八章 太后娘娘威武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上表第八百一十五章 陸軍艦隊第七百六十四章 大唐朝報的忠實讀者:正德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許開炮,那都是戰利品第六百二十三章 可憐的副總兵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親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混亂的印度東部海岸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子爵世子的戰鬥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登陸奴兒干城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軒是個神經病第一百二十三章 這個世界怎麼了(求月票)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落後的西班牙人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三百一十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這破廠能造汽油機?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進京不易第四百九十章 捷報南來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西海貿易公司分裂第六百三十二章 典型的排隊槍斃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第兩百七十二章 明軍火炮發威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地球一個帝國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好時代一去不復返第二千一百八十七章 東非局勢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六十一章 恐慌的黃竹山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創業難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南金熱第三百四十二章 驚恐的董家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大唐從不干涉土著內政第一百一十八章 奉天伐明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混亂的印度東部海岸第二千零五章 平衡構架第二千一百零八章 價值五千萬的戰爭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八百四十三章 偷懶的禮部官員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產職業軍隊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步球職業聯賽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罰金狂歡遲到的封推感言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二千一百三十七章 經濟一體化的初步成果第兩百零五章 恐慌的明軍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御覽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一死戰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一)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太子李暠初登場第四百七十三章 望遠鏡初登場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煤油貿易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韃靼主力第二千七十章 月球省第五百三十五章 分贓大會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勞動合同法第一百零五章 大唐不缺官位第五十九章 不好了,官兵來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老二:明軍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皇恩浩蕩第九百一十章 西洋貿易許可證第九百五十一章 驚天大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雷霆雨露,莫非皇恩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給面子的老天爺第五百七十九章 王越的底牌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論超前的大唐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煤油貿易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靖州抄後路第九百二十九章 換不到馬匹就去搶啊!第四百五十一章 稅務稽查總隊第五百五十五章 喜迎大明王師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無用功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好,中埋伏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大唐中央銀行第七百九十五章 洪福見聞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地球一個帝國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奇葩的尤金鴻上折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海軍博物館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三百三十三章 殺進興泉府第七百六十二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大唐人的全球貿易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組團去印度淘金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讓人絕望的大阪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