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地方辦企業

bookmark

宣平六年的春節,對於大唐王朝而言,是一個充滿了歡聲笑語的春節,大唐君臣們是高興無比。

而靠着大唐王朝扶持工商政策,在這幾年裡賺了大錢的工商階層們,也是過了一個大肥年,雖然說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對大唐王朝充滿了反對乃至鄙視,因爲這些大唐王朝裡的工商階層,之前嚴格上來說還是擁有大量土地的士紳階層。

大唐王朝的稅收政策讓他們可是非常的不滿。

但是現在呢,他們對大唐王朝的工商政策那是最爲支持的,甚至是堅定的支持大唐王朝繼續北伐,然後徹底統一華夏,因爲這能夠讓他們賺取更多的金錢。

錢啊,誰不喜歡啊!

而那些普通民衆們就更加不用說了,大唐王朝目前在民政上的主要政策,基本上就是可以總結爲扶持工商、減輕農民負擔。

前者是針對工商行業的,而後者則是針對農民的,實際上大唐王朝出臺的諸多政策,很多都是專門針對農民的。

從最開始的統一農業稅、再到參軍分田、官田以租代購、開荒免稅,這些都是專門爲了減輕農民而出臺的政策。

無數大唐治下的農民,在大唐王朝的諸多農業政策上受到了實惠,興許雖然很多人依舊是難以吃飽,但日子卻已經是比以往好過了許多,已經是不會和以往那樣,隨便來一點小災小難,就讓一個農民之家徹底破產,出現賣兒賣女的情況。

同時大唐王朝對於最近各地所遭受的一些天災,也是積極救助,早年廣東西部的颱風洪澇,再到江西南部的旱災,然後再其他零零碎碎的諸多天災裡,大唐王朝都是以‘以工代賑’政策爲核心,實施了廣泛的救災活動。

同時還讓各地政府組織修建水利設施、疏通河道、修理官道,這些地方上的基礎建設,中央方面只是給予了極少象徵性的補助,而大部分資金都是需要當地解決。

如果是當地財政有錢,那麼大部分都是地方財政出資,再輔以當地士紳們的捐助,然後僱傭當地的農民們在農閒時修築。

如果是當地財政沒錢,那麼只能是動員士紳出錢,農民出力的方式進行少量有限,有且是路橋、水利方面的修建了。

這樣不僅僅讓各地的基礎建設得到了改善,而且花錢也不算多,另外這些基礎建設活動,也是加大了大唐王朝的民兵組織的組織力。

因爲不管是通過互惠互利的方式,還是官府出錢請人修築官道,基本都是當地的民兵組織牽頭拉着當地的青壯修築的。

在各地基礎建設上,李軒發出了訓示:各地要因地制宜,克服困難,儘可能的進行水利、道路、橋樑事關民生的基礎建設。

這話翻譯過來就是:地方要自己想辦法解決,而且不解決還不行!

至於中央財政幹嘛了,以前中央財政都是入不敷出,而去年開始中央財政稍微緩解了一些,但是中央財政大多都是用在了一些關鍵的工程上了,比如說工部的工廠,稅部的辦公費用,然後還有五個通商港口的商貿區建設。

至於普通地方,目前的中央財政還是沒有能力給予太多的扶持的,只能是給一點象徵性的補貼,儘可能的讓當地自行解決。

而這個自行解決,也不是讓地方政府徵稅了,徵稅的權力,只屬於中央稅部,地方政府要插手,那是要抄家滅族的。

不過人家地方政府也不是沒有辦法的啊,稅不行,那就收費啊!

然而收費這種東西其實也收不了多少,因爲稅部那邊盯着呢,你要是敢弄亂七八糟的東西,人家稅部分分鐘就踏平地方衙門。

最後沒辦法,地方政府就是開始準備借錢了!

最近松江府那邊就是開創了大唐王朝的先河,爲了擴建通商港口的碼頭,松江府衙門通過一番操作,直接把上海碼頭以及附近的倉庫、地皮打包,成立了嫡屬於松江府的上海碼頭公司,然後以上海港碼頭公司的後續盈利作爲還款方案,以上海碼頭公司的部分地皮、碼頭作爲抵押,向皇家銀行申請貸款!

皇家銀行作爲一家政策性的銀行,當地的上海皇家銀行分行的行長們政治敏感性非常的強,覺得松江府的這種操作方式存在着政治風險,所以是拒絕了!

但是人家松江府不死心啊,轉腳就是找上了民營的‘廣豐銀行’,這家廣豐銀行,實際上乃是廣州那邊的諸多海商等實力大商家,共同出資成立的一家民營銀行,實力嘛,雖然不弱,但是和皇家銀行相比自然是沒法比的。

然而讓這羣掉錢眼裡的商人,派人來很認真的考察了上海碼頭公司的資產,認爲這是極爲優質的資產,然後還真答應了貸款!

不過即便是答應了貸款,但是松江府那邊的官員也是不知道自己的這種操作方式是否可行,這要是落得一個把國家資產賤賣給商人的罪名,那麼當地官員可就得完蛋了,所以他們很謹慎的寫了一封奏摺,請求李軒批准他們的計劃,而是沒有私底下直接就簽了合同。

當李軒知道這事後,也是覺得很無語,這些地方官員們撈錢的方式還真是無師自通,不分中外,不分古今啊,這一手操作,怎麼看都怎麼像是後世人的手段。

但是李軒卻是沒有直接拒絕,而是讓內閣方面嚴加審覈,同時也是讓內閣方面拿出一個地方政府籌辦國營企業的管理辦法來。

總不能說下面隨便什麼地方政府想要成立企業了,就成立企業了,也不能說企業想要怎麼搞就怎麼搞了,這要是有個膽大包天的傢伙,把整個州府給賣了怎麼辦?

而宣平六年的春節過完後,第一場內閣會議,就是商討這個國營企業管理辦法!

工部、稅部、商部甚至吏部等等部分都是有參與,最後在會議上,他們是最終確定了一種全新的國營企業管理方案。

首先,在內閣成立國企部這個全新的機構,這個機構將會統一管理所有的國營企業以及其他的國營資產,不管是原來的工部企業,又或者是禮部的皇家出版社等等。

上述各企業的主要少數負責人,應當是官員,由國資部推薦,吏部任免的方式落實,而普通管理人員以及員工等,則是效仿以往的工部企業,面向社會招聘,其經營方式,遵照市場經濟原則。

所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一樣正常繳納稅收,盈利部分企業留下部分擴張、經營所需的資金,剩下部分直接上繳國庫。

爲了確保國庫的收入,稅部方面將會直接派遣稅務官員常駐各國營企業監管賬務。

這個全新的機構,幾乎是直接把工部給拆分了,而這樣一來,原來的工部幾乎就是有名無實了。

爲了補償,同時也是爲了調整,國企部將會以原來的工部主要機構爲基礎成立,工部尚書、右侍郎等大部分工部官員都會直接調任國企部。

而工部被剝離了直屬企業後,只剩下原來的修建各地基礎設施,權勢一落千丈,但也算是變成了名正言順的工部了。

同時對於地方籌辦國營企業的行爲,則是准許省辦企業、府/州辦企業,其所有權應當歸屬當地的國資部門,其他管理辦法類同中央直屬國營企業,和民營企業一樣正常營業、繳納、盈利則是直接上繳當地財政。

不過籌辦這兩類的國營企業的時候,需要得到國資部的批准,原則上,只允許籌辦民營企業不願意涉足,或者是無法涉足,事關國家命脈的企業,而普通類,會普通民營企業形成競爭的企業種類,雖然沒有明確的禁令,但是一般是不會通過審覈的。

松江府的官員們苦苦等待了許久後,發現自己籌備了許久的上海碼頭公司終於是得到了許可,成爲了大唐王朝的第一家府屬國營企業,然後和廣豐銀行的正式簽訂了的貸款合同,借款十萬兩銀子用以擴建港口相關設施。

大年初六,通過大唐朝報,大唐王朝向全天下正式宣佈了國企部的成立以及頒發了新的國營企業的管理頒發。

而這也意味着什麼,這意味着各地的地方也是能夠辦國營企業了,雖然說辦理國營企業不一定賺錢,有時候還可能虧錢,但是一個大型國營企業在當地,對官員們而言盈利其實都不重要,他們更看重的是這種大型國營企業所帶來的稅收以及大量的就業崗位以及能夠帶動相關的產業。

一時間,各地都是磨拳搽掌,準備籌辦國營企業,憑什麼松江府那邊可以辦,我們就不可以啊!

我們這裡更窮,更需要這種大型企業來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啊!

短短一個月不到,新成立的國企部就是受到了數百份籌建地方國營企業的申請!

不過雖然申請雖然衆多,但是因爲這種政策剛推行,國企部那邊也是非常的謹慎,只是選取了十家比較典型的給予批准,其他的嘛,先押後,先看看第一批的試點企業情況怎麼樣。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韃靼人來了怎麼辦?該幹嘛幹嘛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軍事貴族:畢家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想要繼承皇位,首先要活得久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自己豎起靶子自己打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聖天子發言第八百五十五章 貨運馬車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遲則生變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購買殖民地第二十三章 搶糧搶女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仿製僞唐火器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牢底坐穿第三百零一章 陰溝裡翻船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敵騎來襲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遍地金銀的扶桑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將風範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暫住民的榜樣第一千零四十章 工商業大爆炸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衝突和矛盾第四百三十五章 繳獲大豐收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誰敢不服就打到他服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我們大唐人都是很好說話的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蒸汽戰車第七百二十一章 邵陽書生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苦逼的中產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最慘騎兵團長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運河首航第六百四十章 大唐紅夷大炮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韃靼人脖子上的套索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騎出動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試射:好!好!好!第四百三十七章 升官都不要,你想要幹嘛?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九百六十七章 包圍殲滅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規模浩大的洪澤湖工程第兩百一十八章 絕望中的刺刀衝鋒第六百六十八章 耿右華看報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城區火車:輕軌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三年白頭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龐大的西海艦隊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馬賽克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不了一起完蛋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呂家兩代人的夢想第二千六十六章 蔣曉東做工第兩百一十六章 這下要完蛋了!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六百八十章 有史以來最強突擊營第七百八十一章 陛下,要保重龍體啊第一百七十八章 規模浩大的戰役!第二千四十八章 西湖汽車品牌效應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學聰明瞭的海盜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先生教我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複雜的美洲第六百五十章 願她們找個老實男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珠兒的無奈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子是老子還是老子第八百三十八章 趙東的戰爭(求月票)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少花錢多辦事的大唐人第兩百六十八章 成立炮兵隊第八十五章 久仰丞相風采第四十三章 御前辯論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懷疑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海軍誓死不從第十四章 你們懂個屁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松江府的地鐵第一千零八章 五年六萬騎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春景的擔憂第十五章 董芸芸病重第四百零六章 各方爭奪(萬字爆發求訂閱)第四百九十章 捷報南來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膽賊子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陛下駕到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九百六十五章 第二軍困局第二千二十九章 御書房會議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弘揚大唐國威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天才滿地跑第七百五十章 大唐子民格德斯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搞那麼複雜幹嘛直接平推過去就完事了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搶手的大唐暫住證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採購裝甲車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六萬大軍兵發河套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禮羣買車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全部打包帶走!第一百零五章 大唐不缺官位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罰金狂歡第二千六十六章 蔣曉東做工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無恥的大唐騎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規模浩大的戰役!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槍聲依舊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二)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皇家石油公司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陳立夫面聖述職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全它嗎是貪官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南洋大冊封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跨洋運輸:新金山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超前的理論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 舉國轟動的經濟發展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