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皇帝對皇帝的對決

bookmark

梁山集戰役裡,韃靼人先後死傷不下四千騎,其中的不少戰馬雖然死傷了,但是也有至少上千匹戰馬是完好的,而這一千多匹馬自然就成爲了大唐陸軍的戰利品,不用多久,這些戰馬就會成爲大唐騎兵的戰馬,重新出現在戰場上!

而且第三騎兵支隊在後續搜索的時候,還在附近發現了一個馬羣,那是韃靼人的馬羣。

韃靼人作戰,那都是單騎雙馬甚至三馬的,在正式作戰之前,騎兵們會乘騎狀態最好的戰馬作戰,而剩下的馬匹則是會在後方安排人照看。

韃靼人走的匆忙,雖然帶走了大部分馬羣,但是還是有一個馬羣沒來得及撤退,被第三騎兵支隊給追上並繳獲之,當場就是繳獲了完好無損的馬匹達到兩千多匹。

這兩千多匹馬雖然對於韃靼人來說,並不是最好的乘騎戰馬,只能算是二等馬,都是用來馱運物資以及乘騎趕路的,但這是對於韃靼人而言,對於大唐陸軍而言,這些馬匹卻是能夠充當乘騎戰馬的。

韃靼人不缺馬,所以他們選撥戰馬的要求更高一些,狀態稍微普通一些,就只能是充當托馬或者是普通的乘騎馬了。

但是大唐陸軍缺馬啊,尤其是缺乘騎用馬,因此只要質量過得去,那麼都會充實給騎兵,充當騎兵乘騎用馬。

你想啊,早些年的時候,大唐騎兵甚至都是被迫用西南馬充當乘騎用馬,後來繳獲的多了,並且也是在民間收集了一部分,這纔是勉強湊出了幾千匹的乘騎用馬。

現在一次性繳獲了一千多匹狀態最好的蒙古馬以及兩千多匹次一等的蒙古馬,這就相當於能夠讓大唐騎兵多增加三千多騎!

這一仗,縱然是死傷不小,但是在李軒看來卻是賺了,而且是賺大了!

當梁山集戰役的戰報送到李軒手中的時候,李軒露出欣慰的表情點了點頭,很少見的當着臣子的面,直接就是道:“陳科橋和盧愚之做的好,狠狠的打擊了韃靼人的囂張氣焰!”

一般情況下,李軒可是很少當這外面的面評價臣子的,而現在,卻是當着臣子們的面,直接誇讚陳科橋和盧愚之,這在衆多人聽來,恐怕下一輪的晉升中將,恐怕陳科橋和盧愚之也要名列其中了。

“此戰的勝利,來之不易,全賴第五步兵師和第三騎兵支隊將士們的英勇作戰,尤其是在戰鬥中死傷的將士們,是他們用自己的鮮血鑄就了這一場勝利,所以後續的撫卹、封賞務必要做好,切不可寒了將士們和家屬們的心!”

李軒想了想後,又是道:”再讓朝報司大力宣傳,好讓世人們知道第五步兵師和第三騎兵支隊的赫赫功績,讓世人知道我大唐王師的戰力無雙!”

李軒的話還沒有完,而是繼續道:“此外,盧愚之也是上摺子說,以目前我大唐騎兵的特性,大規模作戰遠比小規模作戰更加有利,建議編成更大規模的騎兵編制,所以樞密院這邊要跟進,朕以爲,後續騎兵部隊裡的騎兵營應當擴編爲騎兵團,騎兵團直轄騎兵隊,同時每個騎兵隊效仿近衛軍騎兵部隊,要做到每個騎兵隊不少於一百五十騎,編成三個騎兵排作戰,這樣可以確保每個騎兵團的兵力不會少於六百五十騎。”

李軒之所以想要對騎兵編制進行變動,一方面也的確是因爲盧愚之所說的目前騎兵營的編制過小,難以滿足作戰需求,而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爲繳獲了三千多匹韃靼人的馬匹,有了這些戰馬,後方訓練多時,就等着戰馬的新手騎兵就能夠得到戰馬,然後直接編入各騎兵部隊。

這個時候,新編騎兵營也是比較麻煩,因爲新成立一支部隊形成戰鬥力時間比較久,不如直接補充並擴大現有騎兵營。

而且這三千騎,不出意外的話,將會全部就地補充到參加北線作戰的騎兵部隊來,也就是第三騎兵支隊以及近衛軍騎兵營。

而且因爲現在是關鍵的戰鬥時期,更加不適宜大規模改動編制,所以李軒對騎兵的改動名義上是營改團,比較大,但實際上並不大。

爲什麼?

因爲基本上直接把現有的營改稱爲團,然後直接擴大每個騎兵隊的規模就行了。

以往的每個騎兵隊,只有一百騎,現在直接擴充到一百五十人,人雖然多了,但是指揮體系實際上和以往還是一樣。

同時這種騎兵編制,實際上也不是新出現的,而是近衛軍那邊已經是執行多年的了,近衛軍的編制向來都是和陸軍不太一樣的,近衛軍的步兵營乃是超過千人的大營編制,而近衛軍的騎兵營雖然早年也是隻有四百騎,但是近衛軍的騎兵營裡的騎兵隊編制更大,每個隊擁有一百五十騎,並編成三個騎兵排,每排五十騎。

所以近衛軍的騎兵營,實際規模也要比陸軍騎兵營大,達到了六百五十騎的規模。

當然了,如今第三騎兵支隊正值戰鬥的關鍵時刻,所以即便是改編,也不是現在,而是在後續。

反正那些繳獲的戰馬,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夠形成戰鬥力,後方的騎兵新兵要補充上來也是需要時間的,而有這段時間的話,也足夠第三騎兵支隊下屬的各個騎兵營形成戰鬥力了。

梁山集戰役的獲勝,對於大唐陸軍而言是一劑強心針,安平鎮外的大唐陸軍獲知第五步兵師和第三騎兵支隊聯手殺傷了四千多韃靼騎兵後,士氣高漲,這攻打安平鎮都是變的更加積極起來。

只是十萬人的大規模決戰,而且還不是以往的那種攻城作戰,所以雙方都是很小心的反覆進行試探,尤其是大唐陸軍,正在通過頻繁的中小估摸的試探性進攻,來尋找明軍的弱點,同時也是在部署大量的炮兵陣地。

大唐陸軍還在準備着而沒有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對面的明軍自然也是樂於繼續拖延時間,他們明軍的目的要更加簡單純粹一些,他們是想要以安平鎮,或者更加準確的說是安平鎮的這十萬明軍步兵吸引住唐軍主力,然後讓明軍騎兵、韃靼騎兵去襲擊唐軍的後方,通過騎兵切斷唐軍的後勤補給線,來動搖唐軍。

這也是正德皇帝在安平鎮擺下十萬大軍的核心戰略。

大唐陸軍不主動進攻,明軍就更加不會主動進攻了,因此雙方的大規模決戰,在這之前的好多天裡都是沒打起來,但是現在,恐怕情況要發生變化了。

上萬韃靼騎兵南下,非但沒有切斷唐軍的補給線,反而是被唐軍的步兵和騎兵聯手幹掉了四千騎,剩下的韃靼騎兵也是一股腦縮了回去,沒敢繼續南下了。

而運河東岸的一萬明軍騎兵,也是有心無力,他們倒是想要切斷運河補給線,但是第五步兵師和第三騎兵支隊,一直都是防着他們,根本就沒有動手的好機會。

再說了他們也是沒有什麼自信,韃靼那些在馬背上的騎兵都是慘敗於僞唐賊軍之手了,他們雖然覺得自己實力也不錯,但是卻也不認爲會比韃靼騎兵強太多。

韃靼騎兵敗了,明軍騎兵有心無力,這也就是宣告正德皇帝苦心謀劃的戰略遭到了徹底失敗!

怎麼辦?

正德皇帝最近兩天也是愁容滿面,他也是第一時間接到了梁山集戰役的戰報,韃靼人這一次倒是主動向他說,但是明軍也是有偵騎的啊!

如今以安平鎮爲中心,尤其是安平鎮以南的區域裡,三方的偵騎那是多的很,而偵騎都是跑得飛快,想要逮住難度非常大。

因此某種程度上來說,方圓數十里內的狀況,對於三方將領而言其實都是透明的,當然了,這隻限於大規模行動,如果只是幾百幾千人晝伏夜出,也是有可能躲過對方偵騎的。

但如果是幾萬人的大規模行動,那基本是別指望能夠躲過偵騎的耳目了。

幾萬人的行軍隊列,那至少是蔓延好幾公里呢,而此地又是平坦地形,只要偵騎不是傻子都是能夠偵查到大概的情況,當然了,想要知道的多詳細那就是不可能的了。

至少目前明軍和韃靼人都是不知道,在後方控衛後勤線的唐軍,那是整個大唐陸軍裡都是最頂尖的王牌部隊第五步兵師,他們還以爲遇上的第五步兵師只是普通唐軍主力呢。

不過現在的情報偵查,也是沒有了多少意義了,因爲大家的主力都是擺在這裡,就不怕你的偵騎來刺探,比如趟軍,人家十萬大軍光明正大的擺在安平鎮外,你明軍有本事反攻過來啊,或者韃靼人你有本事就主動打過來啊!

他們敢嗎?

不敢,所以他們只能是在打擊大唐後勤補給線的注意,可惜的是還失敗了。

而現在,輪到大唐的主力部隊展開自己的行動了。

準備多時後,雷萬陸軍中將正式向李軒報告,部隊對戰場的地形偵查、敵軍部隊的詳細偵查、預定的炮兵陣地,彈藥儲備都已經是準備完畢,甚至連準備救治傷員的軍醫院都已經是設立完畢。

而這也就是宣告着,大唐陸軍主力部隊已經是可以正式展開對安平鎮的進攻了!

既然準備妥當了,那麼李軒也是沒有矯情,直接下令部隊展開進攻,而他也是會親臨前線!

李軒安平鎮都來了,自然是不會坐在後方看戲,雖然他也不可能和前線的軍官那樣直接上前線廝殺,但是他依舊會前往前線,而這一次,不僅僅是督戰,他要親自指揮十萬大軍擊敗正德,統一華夏!

這,將會是一場皇帝對皇帝的對決!

第六十一章 恐慌的黃竹山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複雜的美洲第三百七十七章 命裡註定的對手第兩百零四章 攻打正泰縣城第九百四十三章 皇家理工的妖孽們第四百八十六章 爲陛下效忠死戰的時候到了!第八百零九章 陳立夫心累第十一章 深夜逃離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殺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二千八十一章 埃及省亞歷港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松江府的地鐵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四百九十一章 南下!南下!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唐男人是有格調的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瀝青公路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前無古人聖天子第九百四十五章 張嶽會跑嗎?第二千八十八章 戰列艦是碼頭博物館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第四十七章 斬李軒者,賞銀千兩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躺着賺錢的日子結束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兵力破萬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誰都沒用第四百七十三章 望遠鏡初登場第八百六十七章 江南動亂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第九十六章 這個女人有毒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敢投資鐵路?內褲都得賠掉第三百八十四章 兇險的意外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抽一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陛下駕到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軍方福利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場大戰將會是一場豪賭第兩百七十四章 血戰——死寂河灘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煤油貿易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北方鐵路通車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飄揚在馬六甲上的大唐龍旗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十年千萬噸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禮羣買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細分的工業化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期待的變局第兩百九十五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其實明軍也是很牛逼的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爆炸的水泥產業第八百五十五章 貨運馬車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三十五章 這是打仗呢,能不能嚴肅一點第十七章 朝議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僞唐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唐的精英教育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澎湃發展的美洲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陳立夫修官道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好時代一去不復返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七大艦隊第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兩百八十二章 大封功臣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賠款,撤軍,道歉,質子第八百六十九章 唐兵也不過如此第二千七十二章 喬治入籍第二千一百二十章 戰地指揮車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首航成功第九百三十九章 軍中轎子第四百五十四章 翰林院調查統計科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好到用不起的步槍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每一個殖民地安都是代表着一場戰爭第六百二十九章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履帶拖拉機第八百四十一章 揚州城內的亂象第七百零九章 奔襲武昌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應易康去扶桑第七百三十五章 吾之君父,非爾之君父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煉油廠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一億兩財政支出預算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七百二十九章 督標新軍出戰第八百六十五章 愛卿辛苦了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超級散兵陣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市值一個億第二千一百三十四章 銷售售後統一模式第一千零一章 援兵來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唐俍兵(求月票)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誰都沒用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大唐的老朋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蒸汽機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怎麼體現逼格?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不爽的白太后第八百六十四章 萬古聖君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