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

bookmark

等大唐王朝外務部藩務司的官員們正式和塔格里進行談判之後,塔格里是無奈又無語!

這些大唐王朝的官員們,口中說的條件和之前談的基本沒有差別,想要馬匹但是又不想付出代價,所以他只能是再一次提出,他手中有俺答汗的親筆密信,希望能夠當面交給大唐皇帝。

不過外務部的官員依舊是乾淨利落的拒絕了這個請求!

有密信要提交,可以啊,交給我們轉交就行了,你幹嘛非得要當面交啊,聖天子豈是你想要看到就能夠看到的。

塔格里實在是沒辦法,繼續這麼拖下去也不是個事,雖然說俺答汗說過讓他當面轉交這封密信,但是事到如今,他也只能是變通一二了,繼而提出了,轉交也可以,但是密信非常重要,絕對不能隨意轉交,必須當面交給外務部尚書。

大唐皇帝他不能見,但是外務部的尚書他總該能見到了吧!

對於塔格里的這個請求,外務部那邊的談判小組商量了一番,然後就是呈報了上去,讓上頭的外務部尚書、侍郎大人們做決定,最後外務部那邊還是答應了塔格里的請求,外務部尚書親自去接了書信,然後轉交給聖天子。

畢竟塔格里一直都是在說這個密信多麼多麼重要,雖然不知道里頭到底寫了什麼,但是隻是轉交書信看一眼而已,又不會掉一根毛,所以很快,這封密信就是到了李軒手中。

聽到有俺答汗的密信,李軒自然也是有些興趣,雖然不知道韃靼人到底有什麼底氣,能夠讓他們有如此自信,說什麼自己見到了這封密信後就會改變想法。

老子是大唐皇帝,口出成憲,做出的決定從不改變,除非……

嗯,這個除非嘛,咱們視情況再仔細研究研究……

初看這書信,上面寫的乃是漢文,嗯,這字挺醜的,不咋地,但是想到這是俺答汗的親筆信,李軒也就見怪不怪了,你總比不能指望一個蠻夷頭子寫上一手飄逸的漢字不是。

字醜,也就證明了這書信的確有極大可能是俺答汗親手寫的,而不是他人代筆!

展開書信仔細看,李軒的眉宇卻是慢慢皺了起來!

這密信上的字數並不算多,他很快就是看完了,而信上的內容卻是讓他高興不起來。

密信上,俺答汗說的事也不多,就兩件事,第一件事,俺答汗說,根據他們草原上的消息,蒙古中央萬戶,也就是察哈爾部已經是確定被遼東惠王所拉攏,十萬鐵騎即將爲遼東惠王所用!

而且東北地區的女真部落,不少也是被遼東惠王拉入。

更加不要說原本在這一地區的朵顏三衛了。

更加有確切的消息表明,惠王即將聯合上述諸部,準備發動大規模的反攻,而目標更是直指幽州!

這個遼東惠王,手段不簡單啊!

之前幾個月李軒一直都是認爲,目前統一中國的障礙只剩下一個,那就是四川景王,或者更準確的說是西南張嶽,只要幹掉張嶽的督標,四川景王基本也就完蛋了。

所以纔會在今年攻克幽州城後,把戰略重心南移,放在了湖廣那邊,只是在河北地區保持了軍事存在,雖然有中小規模的戰鬥,但是大規模的戰略性進攻,卻是已經停了下來。

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才幾個月時間呢,北方的局勢就是發生瞭如此重大的變化!

麻蛋,正德皇帝的這兩個兒子,就沒一個是省油的燈,怪不得早先軍情司就說過,明王朝那邊的奪嫡之爭非常厲害,太子,三皇子,六皇子爭鬥不休。

上半年,他們成功的幹掉了正德皇帝,然後沒有多久把這個太子也給幹掉了,但是那裡想得到,這跑去遼東的惠王,跑去四川的景王竟然都能夠搞出這麼大的聲勢來。

以前還有些不理解正德皇帝爲毛想要廢掉太子,想要立三皇子或者六皇子,但是現在看來,正德皇帝的想法是正確的,如果自己的太子和前明末帝邵武帝一樣廢材,他也會想要廢掉此人,再換一個兒子當太子啊!

三皇子景王,如今在四川那邊有着張嶽的支持,穩固的很。

六皇子惠王,在遼東折騰了幾個月,竟然是讓他爭取到了這麼多蒙古、女真部落的支持,甚至就連朝鮮都支持他們。

要知道,察哈爾部動遷後,可是和明王朝一直爭鬥不休的,但是遼東惠王也是不知道用了什麼手段,竟然是聯合了察哈爾部。

麻蛋,氣死朕了!

朕纔是萬古聖君,統一華夏的牛逼人物,你們這些二貨,竟然不看好老子討好老子,竟然去幫遼東惠王!

說實話,這事讓李軒很不爽,非常的不爽,相當的不爽!

俺答汗說的第二件事,則是稱臣納貢!

俺答汗說,他願意接受大唐王朝的冊封,從而爲大唐藩屬,蒙古大唐雙方永世修好,後頭他還說,倘若大唐王朝有需要,那麼他也能夠幫助大唐王朝攻打蒙古東部的蒙古諸部,包括察哈爾等部落。

這第二件事,倒是讓李軒有些高興了,但是李軒卻是覺得還不夠!

稱臣納貢?如果俺答汗是真的投降,率領部落加入大唐王朝,成爲大唐王朝治下的一個藩國,接受大唐派遣過去的官員的治理,讓大唐王朝駐紮軍隊,然後順便俺答汗也不能自己在徵召軍隊的話,那麼這事李軒自然是非常歡迎的,他纔不管是藩國還是省呢,只要這部落能夠爲自己所用,那麼就足夠了。

但是人家俺答汗的意思明顯不是這個,他口中的稱臣納貢,只是名義上而已,實際上大唐王朝可沒辦法實際管轄到韃靼,更加不可能駐軍什麼的。

名義上的稱臣納貢,這事李軒不敢興趣!

等大唐以後騰出手來,把整個草原收入囊中的時候,那裡還需要什麼藩屬國啊,那裡就是大唐王朝的直轄領土!

至於幫助自己攻打東部的諸多部落,李軒可不會相信他是好心,他更相信這是俺答汗原本就想打察哈爾部。

俺答汗所在的土默特部和察哈爾部那是死敵,一個是蒙古左翼,一個蒙古右翼,雖然是同屬韃靼,但是爲了爭奪韃靼主導權那可是打的熱鬧無比。

而類似關係的其實還有瓦剌和韃靼,他們都是草原上的民族,爲了統一草原,爭奪霸權彼此相互大打出手,類似關係就跟大唐王朝和明王朝一樣,那是真正的死敵,不死不休的那種。

韃靼和大唐王朝,還能夠有停戰議和的空間,無非就是利益上的交換而已,但是韃靼和瓦剌,土默特部和察哈爾部之間,那是不可能達成什麼和平協議的。

哪怕是大唐王朝沒有出現,估計俺答汗也是會天天想着怎麼打察哈爾部或者是瓦剌呢。

當仔細分析了草原上的局勢後,再看看俺答汗現在所處的局勢,李軒覺得俺答汗現在的情況估計也是有些不妙。

之前俺答汗率領五萬騎兵南下中原,雖然說佔據了不少的邊鎮城池,也掠奪了不少的財物,但是卻是損兵折將,死傷超過上萬騎,這對於俺答汗而言,絕對是一個戰略性的失誤。

而且當時南下的韃靼騎兵裡,死傷的大多都是其他部落的將士,俺答汗直屬的土默特部卻是沒有死傷多少,這就造成了其他部落的不滿。

儘管還無法詳細的得知韃靼內部的局勢,但是李軒用腳趾頭想都是能夠想得出來,估計返回草原後的俺答汗,一直都會忙着鎮壓內亂呢。

有內亂,而且外部還有察哈爾部,瓦剌的外部威脅,可想而知,俺答汗現在應該是迫切的需要停止和大唐王朝的戰爭,最好是能夠從大唐王朝手中得到一些物資的補充,用來度過眼前的難關。

趁此機會,自己完全有可能獲得更大的利益!

這個時候,自己完全可以繼續和俺答汗打下去,讓俺答汗陷入三面重圍,而且還內部紛亂不平,俺答汗極有可能就會徹底完蛋。

不過這樣做的話,有極大的可能性會便宜了察哈爾部,而察哈爾部現在又是和遼東惠王聯手了,察哈爾部強大了,遼東惠王那邊的實力就更強大了。

如今,李軒面臨一個選擇,是選擇讓俺答汗度過難關,以後面臨一個強大甚至是統一的蒙古,還是說現在就坐看俺答汗完蛋,然後面臨實力大幅度膨脹的遼東惠王、察哈爾部的聯軍。

面對這樣的抉擇,李軒自然是不可能一時間就做出決定,而是的把書信交給了幾個御書房值班大臣,讓他們也看看。

而這些臣子們看完之後,也是意見不同,甚至意見都是直接相反的。

錢夢久認爲遼東惠王纔是北方的心腹大患,必須優先幹掉他們,有必要的話,可以適當的停止和俺答汗的戰爭,甚至開放互市,讓俺答汗去攻打察哈爾部,爲大唐王朝減輕壓力,在這個過程裡,大唐王朝也能夠得到寶貴的馬匹,用來發展大規模的騎兵,以後解決了遼東之後,再發兵攻打俺答汗!

但是柳八苟,韃靼纔是最大的威脅,遼東惠王不過是跳樑小醜而已,這個時候,就必須落井下石,削弱俺答汗的實力,最好是讓草原重新陷入亂戰之中。

等解決了遼東的威脅後,再發兵草原,橫掃草原諸部,在這個過程裡,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渠道來獲得馬匹,比如說瓦剌以及中亞地區。

這兩方的意見,其實目的是統一的,那就是都要把遼東惠王和俺答汗幹掉,徹底解決北方威脅,但是現在的分歧就是先後順序,一個認爲要先打遼東惠王,一個認爲應該先打俺答汗!

聽着衆人的討論,李軒把目光投向了雷萬,此事,他需要陸軍的判斷和意見!

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聖駕親臨視察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的海軍第三百九十二章 被淹沒的第一步兵營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微服私訪秦淮河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大唐金國的先進性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韃靼人殖民非洲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融改革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宮廷:狼多肉少第十九章 敵軍來襲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家族是一種牽絆第三百五十七章 全球最強工業國第兩百一十五章 這個老大好牛逼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內燃機初現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唐的錢好借難還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姚亮親至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上海商報第七百七十九章 江南危矣第兩百六十六章 要不打一炮試試?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要誅他九族第九百三十九章 軍中轎子第六百八十五章 賺錢賺到手軟第一百七十三章 夏收出徵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勞工招募隊第二千一十九章 矛盾的目標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歐洲艦隊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一日破城,大名震驚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仁孝治國的大唐帝國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重點封鎖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翰統鷹犬在美洲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新任松江府知府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突圍或死守都不行第一百四十五章 未竟的征伐(求月票)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有問題,而且是大問題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柳八苟的價值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消息滿天飛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少一毫米少一條膛線都不行第七百二十四章 大唐利益階層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工業時代的芬芳第二千四十五章 無法理解的愛德華第三百五十章 誓師伐明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僅限於理論上的自願第兩百四十四章 賣國奸商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人,不好了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 舉國轟動的經濟發展會議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總攻第七百六十八章 秦志福跑部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靠譜的計劃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愛國商人第三十六章 原野上的白手絹第七百七十四章 穿越神器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橢圓形結構第一千一百章 令人生畏的公司艦隊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歐洲第一臺蒸汽機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太子之位穩如山第六十章 明軍進犯第兩百六十八章 成立炮兵隊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汽油機第三百九十一章 擅自後退者斬第七百八十八章 臣,實在是無能爲力啊!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裝甲巡洋艦第六百五十章 願她們找個老實男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明軍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韃靼人殖民非洲第九百三十七章 李逵對李鬼:督標突擊營第九百七十五章 王文華被貶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南洋大遷移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親第二千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薨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這城,沒法守第五百七十三章 特殊西江貿易體系第七百三十章 不要臉的張嶽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想當陳立夫第二不容易第二千三十二章 南洋沿海鐵路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帝國第一名臣:陳立夫第五百三十二章 本王有錢,很多錢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無語的瑞典王國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海外忠君教育第五百七十二章 焦頭爛額的張嶽第四百零五章 郝柏年面聖第一百七十三章 夏收出徵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都靠兩條腿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汽油纔是未來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過渡性金本位第一百九十七章 好大一口黑鍋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橢圓形結構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騎兵的浪漫:寧死不用手槍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大唐的後花園第九百一十章 西洋貿易許可證第二千一百九十一章 忙不完的皇太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