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班門弄斧

?一個沒有大抱負更有些自私自利的小人物、一個被迫捲入大時代的小人物和小人物們的故事。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國的每一寸山河,都流着烈士的鮮血,都堆積着烈士的森森白骨……

只願這山河常青……

……………

……………

請大家踊躍發帖,活躍本吧!

有能力的同學,請前去創世支持。

……………

章節連載總貼:第301章班門弄斧

掌聲!

隨着管明棠的雙掌相擊,在這展覽室內響起了管明棠發出的有些單調的掌聲,這掌聲只讓衆人目中的疑色變成了詫

異。

在衆人的詫異中,管明棠朝着這位在歷史上爲五小工業中的小化肥做出貢獻的化學家看去,然後用極爲欽佩的語氣說道。

“致本先生,果然不愧是我國首屈一指的化學家,一眼就看出了關鍵所在!”

在說話時管明棠的用詞顯得很是巧妙,並沒有用“問題所在”,而是用“關鍵所在”,而這一用詞看似沒什麼區別,可實際上卻有着根本上的不同。

“哲勤,好了別和大家賣關子了!”

老人人精的張靜江從管明棠的表現和話語中,已經意識到管明棠是在賣關子,這小子,總是這樣,弄得人一驚一乍的,非得來個語不驚人不罷休。

而張靜江的話,只讓這場內的氣氛一鬆,微微點點頭,管明棠的臉上帶着笑容,替吳子川做起了解釋。

“雖然大家都是化工界的前輩,今個我就班門弄斧一下,說一下這個化肥,”

笑着掃了眼這室內的衆人,管明棠笑說道。

“衆所周知,化肥也就是化學肥料,俗稱肥田粉,這些肥料也就是氯肥,氯肥生產的主要原料是合成氨,若是細細化分的話,氯肥可以分以三種形式進入土壤,而最常見的則有兩種,即銨態氯肥,常見的有硫酸銨、液銨、氨水等,還有硝態氯肥,也就是諸如硝酸銨、硝酸納之類,各種氯肥含氯量各有不同,其中以硝酸銨最高、硫酸氨次之,前者氯含量普通爲35%左右,後者爲21%……”

在管明棠如此將氯肥作爲了一個粗略的解釋後,在範旭東、候德榜等人的詫異中,又反問道。

“那大家是否知道,在銨態氯肥中,還有一種氯肥——碳酸氫銨?”

“碳酸氫銨?”

無論是範旭東還是陳德元都有些疑惑的朝候德榜看去,似乎是想從他那裡得到答案,而候德榜則是有些疑惑的皺着眉,思索了好一會,候德榜纔像是恍惚大悟似的搖頭說道。

“難道是?怎麼會呢?”

似乎已經找到答案的候德榜先是皺眉搖頭,又自語數聲,隨後又有些疑慮的問道。

“管先生,你說的碳酸氫銨?是不是利用焦爐煤氣中的氨與二氧化碳反應制取的……”

可話未問完,侯德榜又搖頭說道。

“怎麼會呢?雖說碳酸氫銨的氯含量能達到17%,也有企業試圖把他作爲氯肥使用,但這十幾年,沒聽說過誰獲得成功了啊,也就是用作發泡劑少量使用……”

在候德榜的疑惑中,管明棠看着這位自言自語的化學家,心中略感抱歉,因爲在歷史上,正是他鑑於中國這個農業大國迫切需要發展化肥工業,而中國相對較低的工業技術又限制着化肥工業的發展,方纔主持開發了生產碳酸氫銨的新工藝,而這一化學工業上的創舉,爲中國農業發展做出的貢獻,更難以用筆墨形容。

“沒錯!致本先生所說的沒錯!”

用肯定的語氣打斷候德榜的疑問,管明棠解釋道。

“碳酸氫銨作爲一種肥料,其原料來源非常簡單,除了氨以外,就是合成氨廠的廢物——也就是二氧化碳,不像硫酸銨、硝酸銨那樣需要硫酸、硝酸,不過過去受限於技術,碳酸氫銨的一直無法作氯肥使用,而現在,公司化工研究所開發成功了生產碳酸氫銨的新工藝。其特點是把碳酸氫銨的生產與合成氨原料氣淨化,也就是脫除二氧化碳的過程結合起來,我們稱之爲聯碳法生產碳酸氫銨工藝,從而簡化了流程,降低了能耗,減少了投資。而碳酸氫銨加工完全是低壓操作。它所需要的設備材料僅是一般的生鐵和普通碳素鋼材。也正因如此,才使得一期工程得已最大限度的壓縮投資成本。而且相較於硫酸銨、硝酸銨的生產,其還具有設備結構比較簡單,便於員工掌握生產流程,而且工廠投資也較少。

可以說,這正是管明棠選擇碳酸氫銨的原因所在,相較於硫酸銨、硝酸銨的生產,碳酸氫銨的生產技術最爲簡單、對職工的要求最低,由此可以讓化肥廠獲得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循序漸進……通過對低技術的碳酸氫銨的生產,工廠的技術人員以及工人,可以初步掌握化肥生產技術,進而在二期工程完工後,可以更爲熟練的掌握硫酸銨、硝酸銨的生產工藝,當然,在一期工程中,亦有硫酸銨、硝酸銨的生產,但規模較有限,雖然其成本較高,但卻是爲掌握生產工藝所必須……”

瞄了一眼似乎,似乎還未能回過神來的候德榜,收起心中的絲許歉意管明棠又繼續說道。

“現在,公司化工研究所通過對新工藝的研究,目前已經完全解決了碳酸氫銨的生產工藝問題,而是生產成本遠比硫酸銨更爲低廉,雖然其含氮量只有17%左右,但就其成本來看,有着推廣應用的優勢,……以4萬噸產量計算,年利潤應在……”

剩下的已經不需要再細細解釋了,接下的無非是利潤率、施工週期之類的解釋了,這些已經不需要管明棠再解釋下去了,自然有其它人爲他作着解釋,幾乎是在展覽一結束,候德榜一行便急匆匆的朝着化工研究室趕去,這一次,管明棠並沒有陪他們過去,從他們急不可奈的表現中,管明棠知道,正如自己先前的意料一樣——易如反掌!

“哲勤你告訴我,可是建一個這樣的化肥廠,到底需要多少錢?”

待範旭東一行人離開後,張靜江看着面帶笑容的管明棠,似笑非笑的問道,要知道在漢陽軋鋼廠上,他可是“吃過虧”的,開始時說是隻需要一百多萬,結果到投產時便花了一百八十萬,幸好生產原料用鋼是漢陽廠提供的,若不是售後結算,一百多萬估計是要乘二的,而且這還只是一期工程。

“這範明俊精明一生,這也逃不出你的算計啊!”

張靜江的話讓管明棠一陣尷尬,但臉上卻是一本正經的說道。

“瞧伯父您說的,什麼叫我算計啊,我這不也是,爲他好嘛!”

隨即管明棠又把話鋒一轉,看着張靜江說道。

“伯父,其它的不說,就拿您的軋鋼廠來說,雖說一期就花了將近兩百萬,可這半年,新區單是圓鋼筋和螺紋鋼筋,就從您那購進了差不多十萬噸,這利潤……”

“你小子,算計人還算計出理來了……”

笑搖着頭,一聽管明棠把話朝自己身上扯,張靜江隨口笑斥一聲,想到漢陽軋鋼的成功,看着管明棠的目光卻有所不同,漢陽軋鋼說起來成本超出預備算,可事實上他卻知道,管明棠可以說是竭盡所能的幫他省下每一筆全,爲了省錢那條軋鋼生產線的動力,使用的一艘舊船的蒸氣機,之所以超出預算完全是基建方面超出了預算,在設備上反而省下了十數萬元之多。

“明棠,你這新區辦的不錯!”

行走於工業區已經完成初期工程的機械公司內,張靜江用不無讚賞的語氣說道。

“辦實業、搞建設,在中國,沒人能比你做的更好,即便是我這個建設委員會的委員長,也不如你啊!”

望着這片規模初成的工業區,張靜江用不無讚賞的語氣說道,多年來他一向傾慕日本三井、三菱、大蒼等財閥通過壟斷各種工礦企業,從而謀求國家快速工業發展的事蹟,而鑑於中國的貧弱,他同樣也想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中國式的壟斷財閥。

也正因如此,在民國17年2月,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議設立中華民國建設委員會,由張靜江擔任委員長。當時張靜江唯恐蔣介石不同意,甚至還搬出孫中山的教誨,直言不諱地說:“總理說過的,革命就要建設,不建設,革命就要失敗。因此,我黨政軍都可不管,唯有建設,我是一定要乾的。”

張靜江想要施展一下自己的經濟才幹。所以,他從當了建設委員會委員長後,就將所有新建、擴建的工礦、交通、運輸、電氣事業,一律劃歸建設委員會職權範圍。

在張靜江主持下,建設委員會改建了南京發電廠和常州慼墅堰發電廠,設立國際廣播電臺1座,國內無線電臺27處,興辦江南汽車公司,江南、淮南鐵路及淮南、饅頭山、宜洛、長興等煤礦。可以說在過去的幾年中,中國幾乎所有的工業建設都離不開張靜江的影子,而更爲重要一點是,他幾乎是在沒有財政支持的情況下,去辦這些事,靠的僅僅只是他的人脈和威望,通過各種途徑籌措資金。

“伯父,瞧你,這新區的廠礦,若是沒有您的支持,沒有建設委員會的支持,單就是那些批文,就能把我給煩死了,這新區能有今天,即將是將來有所成功,那也是您老的功勞不是……”

心知張靜江主持建設委員會實屬不易的管明棠,這麼說雖看似安慰,但卻也是實話,行政審批權,可不是共和國的首創啊!

略有些感傷的張靜江時,卻又被他伸手打斷了,回過身看着身邊的這個年青人,無不認真的說到。

“明棠,咱們不是外人,有一件事,我想告訴你……”

(無語的更新應該還算給力吧,各位大大用月票鼓勵一下無語的努力吧!)(。

第427章 序幕拉開第1076章 遼陽之戰(四)第211章 決定第442章 衝突第831章 我們在看着你第252章 暫厝之地秘會商第1031章 盟國的陰謀第137章 戰上海第46章 民心所向第1211章 加法第87章 問題暴露第210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44章 天使之城暗交易第70章 歸國之人第233章 特效藥第21章 問題第18章 驚喜第144章 對未來的投資第75章 北平第113章 第三艦隊第2章 天地忽變神器現第27章 震驚第111章 空軍幼年學校第1148章 南洋義勇軍第799章 新的恐懼第823章 答案第1236章 遠方的誘惑第153章 目標,南苑第1127章 帝國的遺產第200章 一夫當關有何妨第419章 風暴前夜第302章 叮囑第221章 戰事無邊第23章 北方戰事第91章 北上第233章 夏季攻勢(一)第352章 傑作第188章 中原之油第122章 官門之深無路退第1166章 旗落第189章 歐洲的希望第420章 特鋼!特鋼!第1101章 步兵的戰鬥第262章 天降之兵第140章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第256章 終局第20章 北平異動第74章 北蒙第51章 南京第246章 夏季攻勢(十五)第22章 演習進行時第231章 你的學生第46章 小心無錯錯失機第141章 元老亦有他心思第818章 燥動的日本第95章 奇襲珍珠港(上)第1062章 鞍山第58章 事有反常必有妖第279章 黃河口第1087章 東條的決定第317章 情報中心偶遇第1130章 治下的人們第188章 中原之油第21章 問題第1067章 戰爭中的政治第240章 夏季攻勢(九)第1190章 東條的決斷第22章 演習進行時第260章 打贏了再說第210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266章 東京之擇第51章 南京第402章 俱樂部第114章 掃盲政治兩不誤第204章 南京城內第89章 引導第1093章 丘吉爾的憂慮第300章 三菱的反應第305章 另一面第1259章 訪華第373章 千年之問第796章 血與白的啓示第367章 中國需要第115章 大江南北第262章 希望所在第52章 莫氏訪華(下)第73章 邁開步子闖天地第1044章 遠征緬甸第449章 秘會(上)第797章 無路可飛的鷹第171章 遊說第792章 焦慮的斯大林第1112章 飢餓第206章 南京大疏散第381章 制約第82章 決定未來第1173章 暗流第1233章 建設新日本第1146章 仰光之光第1174章 精衛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