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鎮本不大,鎮的住民少,一到農忙,鎮的人更加少了,生意也不好做,加農忙時,家裡也忙着,鎮生意不好做,自然要回到家幫忙。
三畝地,遠非李奕權一人能夠做得來,小三小四去念書,不得空,李奕安去忙着生意的事兒,肯定不能幫忙,李海夫婦即使幫忙,也是慢了一些。
好在李桂川和周禮年紀已經不小,也不至於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下田幹活也能幫忙一二,三畝田地,三天便已經結束。
二房勤快,早出晚歸的,做事又是勤快的,在村裡,是最早完事的,當然,也不排除二房的稻田是最少的。
次李老漢在割稻穀時,來找二房,犁地時也想借二房的牛,可從來沒有一次如願,村裡流言蜚語便起來了,說二房這次真的決定和李家正房這邊斷絕關係,一點都不含糊。
當時說斷絕關係,二房是留着餘地的,畢竟是親生的爹孃,又不能說分分,即使分家了,情分也還在,一直待李家正房很是寬容。
但再寬容大度之人,也是個有脾氣的,每一次的大度,換來的都是得寸進尺,如今二房發了脾氣,李家正房自行作死,沒人可以挽救。
村裡流言蜚語自然是不少,都是嘲笑李家正房過分的,平白丟了一個兒子,這話不知道咋地,被李老漢聽到了,氣得鬍子一翹一翹的,差點罵死家裡幾個作死的兒媳。
韓氏最會來事,最近也消停了不少,老實地看着二房種完田,又去鎮做了生意。她卻無能爲力,不敢再出幺蛾子讓二房過來幫忙。
一大家子累死累活的,十幾畝地,還真不是人能夠做得來的,以前二房還沒分出去,人多,自然快一些,現在地沒少,人少了,種出來的糧食,一到季節總是收不全,總是平白地丟了不少的糧食。
今年糧食收得慢,不少已經發了芽,韓氏心疼啊,交租子不敢馬虎,只能交好的去,剩下這些不好的,全都是自己吃啊,韓氏心疼自己。
對崔氏怨懟,不免得又要和崔氏鬧騰一番,李老漢不想管,於是冷眼旁觀,任由她們丟臉。
這些按下不提,種完糧食,已經入了秋,入秋有一場考試,算是私塾裡,人家秀才對學子的一種考驗吧。
小三和小四同時去念書,小三聰慧又十分勤奮,年紀雖小,但也能考得過那些年紀他大的,妥妥的第一名。
當然,小四差一些,加心裡有事兒,考了倒數,但人家先生說了,小四年紀小,入學時間還不長。能夠有如此成,已經難得,原本不該要求過高。
但元氏想到小四想棄從武這件事,總覺得怪怪的,看得很重,一整天心事重重的。
這一日,豔陽高照,卻入了秋,起了秋風,即使有着陽光,但衣裳還是要加的,特別是早起和晚。
這一天,李桂川早起,家裡只有她和一隻蠢兔子,周禮和百百已經去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