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地下暗王

李玄慈嗯了一聲,直言不諱道:“英王府中尚且還有三名雨花閣的歌姬,吹拉彈唱皆是一絕,不遜色於宮中教坊。”說完之後,李玄慈眉頭緊鎖,道,“不止於此吧?”

“的確不止於此,雨花閣只是個幌子,暗地裡一片狼藉,不堪入目,權色交易和買官賣官,物慾橫流和逼良爲娼,欺男霸女和草菅人命的事比比皆是,簡直是無惡不作,犯下的大甘律法罄竹難書,嘿,真的是烏煙瘴氣。五哥才疏學淺,連日連夜審的頭昏腦漲,不是五哥懈怠偷懶,我是真想去城外打打獵,透透氣,免得一時急火攻心,重手傷了老八。”李玄澤自嘲說道,以退爲進也算高明,比起自己這樣辛辛苦苦審案子,堂堂三都統領的七殿下游手好閒總歸顯得難看了些,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咄咄逼人的追問不免讓人齒冷寒心。

萬隆帝盯了李玄慈一眼,千年隼固然稀有,不過一個事關江山社稷,一個錦上添花,孰輕孰重,這點分量萬隆帝還是分得清的。

李玄慈鎮靜自若,無驚無喜,拱手一禮道:“五皇兄辛苦了,玄慈自愧不如。”說罷看了看跪在地上的鄧王李玄嗣,李玄慈眼裡有不加掩飾的厭惡之色,沒有再多說什麼,萬隆帝就在正堂之上,喧賓奪主,自然是不好的很。

李玄慈眼裡的憎惡其實有兩個意思,一個當然是憎恨李玄嗣身爲皇嗣,卻做出這等傷天害理,有損大甘根基的事,而另一個緣由卻在慧王李玄澤身上。

當初年幼離宮的皇嗣有兩個,一個是舞陽公主李欹枕,求福於天還是怎麼,結果被送去了卓州外習武,另一個就是慧王。相比起舞陽的順應天機,慧王李玄澤的運氣就差了很多,其母茽妃死後,不知道被欽天監的什麼人預測爲不祥之兆,說是封疆福州,其實是被打發出了宮,自此遠離朝堂,不出意外終老就是個封疆裂土的親王,當然起兵作反就另說了。不過意外還是發生了,慧王李玄澤竟然回到了卓城,至於怎麼回來的,爲什麼回來的,朝堂底下暗流涌動,形形色色的猜測都有,只是沒個定論,就看着萬隆帝對慧王回返卓城一事緘默三口,既沒有因爲冷落慧王許多年之後的偏愛,也沒有不曾膝下承歡的陌生和疏遠,就和對其他幾位殿下皇子一樣,慢慢的羣臣也就熄了好奇之心,只將李玄澤視作大甘的尋常皇子。

但在李家諸子心中卻並非如此。封疆福州的李玄澤在廢太子李玄奕被削位之後這麼巧的趕回卓城,任誰看都有點居心叵測,而且在這之前李玄澤很少回來卓城,與諸子都不熟悉,不管生在卓城和長在卓城的這些皇子王孫平日裡斗的如何不可開交,一旦遇見慧王,竟然有一份不約而同的排斥,多視其爲外人,算上當初明武王李玄旭監國之時,格外忌憚李落和李玄慈的才學名望,即便如此,親近之意竟然還要勝過慧王許多。

如今李玄嗣的所作所爲,李玄慈自己的耳目消息,再加上入宮前李落透露的風聲,在李玄慈看來,李玄嗣身陷囹圄,爲慧王借了東風,這是不折不扣的背叛。

李落沒有向李玄慈說起李玄嗣當年墜馬一事,畢竟難辨真假,倘若當年做手腳的真的是田觀,李玄嗣就算做出何等人神共憤的事也是無可厚非而已。

李玄嗣不言不語,彷彿認命了一般。李落卻知道李玄嗣一定不是坐以待斃的人,當初在巡檢司說給李落的一定也會說給慧王聽,而且是有真有假。李玄嗣待價而沽,多半是打定了主意要周旋在巡檢司和內衛司之間,這潭水攪的越渾越好,借力打力,纔有一線機會,得到不像李落說的那樣苟延殘喘,只留着一條命,這輩子卻只能暗無天日的活着的自由。

這些都只是人之常情,當李落放任狄傑和凌疏桐帶走鄧王的時候早已料到,唯獨有一件事李落還有疑慮,慧王與雨花閣到底有多少關聯,慧王又是怎麼會如此決然的抽身事外,獨善其身不說,更有早前常公公和米蒼穹聯袂傳旨,宮門造險的殺局。

“朕如何才能生出你這麼個逆畜,李玄嗣,這裡沒有外人,你且好好給朕說說,說給你的這些皇兄皇弟聽聽。”

李玄嗣擡頭看着萬隆帝,嘴角扯出一絲苦澀內疚的表情,沙啞着聲音說道:“父皇,兒臣犯下滔天大罪,罪無可赦,父皇要殺要剮,兒臣絕無怨言。”

萬隆帝氣極喝道:“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如今再來認罰,就能揭過你乾的那些腌臢事嗎!逆子,該死!”

李玄嗣垂首不語,輕輕抽噎,萬隆帝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揚目看着李落和李玄慈叱道:“你們兩個,一個是堂堂巡檢司卿,一個是卓城三都統領,這逆子在你們眼皮子底下興風作浪,你們竟然一點也沒有察覺?朕要你們何用?”

李玄慈瞥了一眼沉默不語的李落,實則心裡也有不解,若說李玄嗣瞞過李玄慈執掌的三都將士有這個可能,畢竟都騎都衛都護不是專門刺探卓城內外消息的衙門,但怎麼可能連手握樞密院的李落也瞞了過去,鬧到眼下授人以柄的地步。

李落默不做聲,李玄慈爲長,卻不能不說話,誠顏領罪道:“父皇,兒臣有失察之罪,請父皇責罰。”

萬隆帝胸口一陣起伏,冷冷掃了李玄慈一眼,其實殿中諸人心知肚明,這件事與三都失察干係不大,萬隆帝只是遷怒而已,關鍵在於巡檢司和樞密院在鄧王這件事上到底扮演了一個什麼角色,是真的不知道,還是說李落默許了鄧王在卓城興風作浪,更有甚者沆瀣一氣,這雨花閣就是李落一手扶持起來的。天子腳下,一個廢王,竟然有如此大的氣魄,堪稱卓城地下的暗王。

第八百五十章 鬼船突現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如臨大敵的石蛋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回府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敵兵假扮的第六百八十五章 去而復返第九百零七章 酒後真言第七百二十一章 幽宮鎖心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地底下的城池第一百五十二章 血沙降將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殿坍塌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助七哥一臂之力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驚世駭俗第三百五十四章 機靈小獸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鮫人弄水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說來話長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琥珀川第七百六十八章 登徒浪子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九大四小第八百六十七章 同處一室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舊相識第二千零四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九百二十八章 梅花釀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三個時辰第九百三十七章 空無一人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時日無多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再見和庫爾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謝兵入營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被算計的王爺第二千零八十六章 靠不住的蠢牛第五百零八章 人隨刀動第一百三十一章 七股追兵第七百九十六章 異域圖騰第四百二十九章 百里煙雨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鹿跳巖追兇第八百四十一章 一場賭約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取解藥來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作繭自縛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一指驚神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知道她在哪第二百四十三章 死法詭異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迷宮般的小路第三百四十章 御前賜坐第一千零七十章 滿屋酒氣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幕後之人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迴光返照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化爲灰燼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議軍情第五百五十六章 互換人質第七百一十四章 意中之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三生送行第六百一十章 祠堂賜婚第五百九十九章 無字天書第十七章 成敗對錯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統領三軍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三男一女第四百七十七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白霧中的人影第七百九十三章 山外的人第 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遊魂異鬼第七百二十八章 衙門筆錄第三百六十八章 雙生之花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打臉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交淺言深第二千一百三十七章 頭也不回的走了第二千一百零八章 巡營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忘憂谷第五百一十九章 空城之計第七十章 牧天狼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卻月陣第二千零一十一章 極北荒原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陰雨天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牧州事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侍女秋菊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紀王府第二十九章 街角爭風(2)第一百一十二章 比試騎術第五百七十九章 香氣四溢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拋繡球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恩公留步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進軍瑤庭王帳第四百四十一章 切磋刀法第八百六十八章 宋家公子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試探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女子的身份第三百二十七章 家沒有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高手過招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碰巧路過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大殿議事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不許進第三百一十四章 教書先生第二百六十二章 露出馬腳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琥珀川第三百六十七章 罪不可赦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割四州之地第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財大氣粗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分兵十三營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狂傲的三生第七十八章 寧厄爾峰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巡山小分隊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蒙厥國師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