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糾察官

一個多月後,小松林刺殺案宣佈告破,受這場案子牽連而被處死的不下千人,有名有姓有官職的也有三百多人。都虞侯嚴紈和李府家廚朱三被當做元兇首惡明正典刑,刺客倪忍雖死依舊難得安寧,屍體被斬首後又遭亂斧剁爲肉醬。

節府押衙、清海軍兵馬副使李茂因爲救護節度使有功,擢升爲節度押衙、內院軍兵馬副使,同樣是兵馬副使,內院軍兵馬副使的含金量卻是遠遠高於清海軍副使。和清海軍兵馬副使一樣,李茂的內院軍兵馬副使也只是帶職,他的本職依舊是節府押衙。

節度押衙統管府內庶務,事無鉅細都有權過問,在淄青一道非節度使心腹親信不能充任,這其中又細分爲帶職押衙和專任押衙。帶職押衙常作爲親近大將的帶官,表示親近之意,實際並不在府中管事,李茂在任孤山鎮鎮扼使時便帶有節度押衙,那時他不要說在府管事,甚至連節度使府的大門都沒進過。

而專任押衙則不同,他們根據分工在府內各管一攤子事。

節度使府究竟有多少位押衙,對李茂而言還是個謎,他能知道的有十六人,其中的十二個是帶職押衙,連他在內的專任押衙共有四人,都押衙薛英雄、李長山和李雅城。都押衙名爲諸押衙統領,實際只有帶頭幹活的權力,諸押衙只聽命於節度使一人。

李茂卸去小松林管事一職,接替高沐充任節度、觀察、支度、營田、押藩等幕府糾察風紀官。糾察軍中風紀的是軍內虞侯,糾察地方官吏的風紀的,在縣有主簿,在州有錄事參軍,在道一級有巡官。朝廷亦定期或不定期地派遣監察御史分巡諸道,淄青的獨立性很強,朝廷御史的威風抖不到淄青官吏頭上。爲此早在李正已執政晚年就創設了糾察風紀官一職,代替監察御史糾察淄青十二州七十二縣官吏風紀並在得到授權的情況下查辦重大惡性案件。

糾察官(糾察風紀官)因爲權責與監察御史相同,因此凡出任此官者例由各府府主奏請頒授御史職,視資歷深淺授侍御史、殿中侍御史或監察御史。

李茂本官是左金吾衛右中侯,正七品下,此番又立有大功,李師古爲其奏請頒授侍御史一職,侍御史爲從六品下,算是對李茂救命之恩的回報。

升了官,政治地位和生活待遇有所提高,但在幕府中糾察官的地位卻並不高,勉強只能與巡官等下佐同座同席,不過地位和權力很多時候並不完全同步,糾察官地位雖低權力卻很重,李茂的前任高沐在軍府排名第五,權勢卻蓋過副使、行軍司馬、都知兵馬使、都押衙等,成爲淄青節度使府實際上的二號人物。

其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他兼着糾察官的職位,小松林刺殺事件發生後,都押衙薛英雄,都虞侯嚴紈和內軍兵馬使、副使都有權查問,但李師古卻授權高沐主導案件查辦,其原因除了高沐是他的心腹外,主要是高沐兼着糾察官的職務,地位獨立而超脫。

高沐借查辦小松林刺殺案的機會,大肆清除異己,鞏固自己在節度使府內的二號地位。現在看來他的地位無比鞏固,整個淄青根本找不出第二個人來替代他。

高沐因辦理小松林案有功而升任諸軍巡閱使,躋身淄青軍政核心決策層。此刻再兼糾察官無疑權力太重,他不想給對手以詆譭的藉口,遂主動請辭,同時鄭重地向李師古推舉了李茂。

李茂根底淺,背景清,能力強,又立有救主之功,已經得到李師古的充分信賴和賞識,將來必得重用,高沐這麼做既是賣了李茂一個天大的人情,藉此鞏固二人之間業已形成的秘密聯盟關係,又能避免核心要害職位落入政敵之手,而給自己帶來威脅。可謂一舉兩得。

而對李師古來說,有功不賞自是大忌,李茂捨命救主已經傳的沸沸揚揚,若不重賞將來誰還肯爲他賣命?而且以李茂的資歷、能力既堪出任糾察官,又不至於尾大不掉成爲隱患,以高沐的謹慎,肯鄭重其事地向他舉薦,說明二人之間的關係尚不十分密切,因此也就順勢答應了下來。

李茂一身兼五幕府糾察官,卻無值房,糾察官例由其他幕職兼任,高沐兼任糾察官時,就在判官房辦公,李茂在小松林有值房,軍府卻無存身之地。李師古讓掌書記陳靜生給他收拾幾間屋子出來,陳靜生對高沐借小松林案大肆清除異己十分不滿,對高沐舉薦的李茂態度也很冷淡,他讓人把儲藏雜物的幾間屋子收拾出來,粉刷了一遍,砌道圍牆和書記房隔開後就交給了李茂。陳靜生因才學而入幕府,在幕府中地位超脫,是各派都能接受的人物。

李茂無故被牽連,有苦說不出。李師古聽說陳靜生只給了李茂三間房,呵呵一笑,讓李長山出面把本屬內院軍的一座兩進小院撥給了李茂。李茂這纔有了一個像樣的落腳處。

糾察官署門口不掛牌匾,也沒有其他任何標誌,看上去冷冷清清,李長山專門撥了四名衛士全天十二個時辰輪流駐守,都押衙薛英雄也撥了四名衛士駐門房聽喚。

糾察官非常設職官,而是臨時設置的使職,和其他許多使職一樣,有權招募助手組成幕府行使職責,按照淄青幕府的慣例權責較重的公幕官(所謂公幕官即由節度使等朝廷派遣的使職闢署的幕職,如節度使闢署的節度判官、觀察使闢署的觀察支使等)可以自行闢署僚佐,所聘僚佐俗稱私幕官,雖然不能像公幕官那樣請求朝廷授官,但在幕府系統內也是有數在冊的,等條件成熟一樣可以遷轉,甚至可以轉作公幕官。

糾察官地位雖然不高,權責卻很重,循例可自行闢署幕僚。李茂聘鄭孝章爲掌固,胡南湘爲要籍,青墨和摩岢神通爲驅使官,在淄青的心臟地帶初步搭建起了自己的班底。

官升的太快,李茂的腦子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清晰。上任伊始他把自己關在屋子裡用了整整五天時間查閱前幾任留下的案卷,他的目光還不算老賴,卻已能透過重重迷霧尋找到事情的真相。糾察官一職始創於李正已執政晚期,那時淄青的勢力達到頂峰,雄踞十五州之地,擁兵十二萬,戰馬八千匹,爲天下藩鎮之首。

那時長安的朝廷尚未從安史之亂的廢墟上站起來,面對李正已的擴張只能聽之任之,一味姑息,外無敵患,久生內憂,將士荒恬,士氣下滑,官僚隊伍更是弊病叢生,爲了遏制官僚隊伍的嚴重腐敗,李正已仿長安的御史臺設立了糾察官一職。

第623章 不能猶豫第53章 此計有點損第197章 你們別動,讓我來第575章 提刀回鄉第691章 要保存火種第33章 我要恭喜你第314章 襲破曹州(續)第583章 可以做個好夢第263章 說客(續)第424章 歷史的天平第392章 破第108章 高調是種氣質第60章 不速之客第42章 何處起波瀾第492章 關門吧第198章 給你一個新考驗第325章 作保第330章 睜眼第77章 人託人第125章 分化、擊破第493章 現在正式開始第521章 浮海浪裡行第74章 錢多好燙手第126章 回來就好第146章 你想造反嗎第231章 哪都不乾淨第439章 絕境第85章 你叫我去當兵?第225章 珍珠蒙塵(續)第405章 誰說我不貪第356章 我們去哪第207章 僱兇殺人第85章 你叫我去當兵?第342章 太上皇說第315章 按既定步驟走第632章 墜落的“太陽”第667章 甘露之變第199章 這是怎麼回事第326章 東林寺第734章 蜀地我爲王第74章 錢多好燙手第662章 烏雲又來第108章 高調是種氣質第365章 引君入甕第258章 風暴前第644章 穩固大後方第649章 亦幻亦真第261章 說走就走第81章 不解真相第282章 盛情難卻第16章 我又立功了第416章 你也沒變第360章 預打前站第619章 天塌不下來第377章 識大體,顧大局第4章 寶鼎薛家第85章 你叫我去當兵?第563章 聽我的沒錯第241章 陳數第740章 我不能歸隱第686章 建國,號秦第383章 瞧瞧這臉皮……第192章 這劇情有點狗血第643章 清理門戶第238章 初會真龍第412章 焦雀,焦雀第601章 壯志未酬身先死第45章 膿包不挑不破第286章 事有些難辦第351章 回鶻王城第378章 我的金印第26章 你當我是好欺負的嗎...第137章 斷指求援第740章 我不能歸隱第653章 河東也是我的第473章 分贓人人有份第604章 太平記(續)第684章 長安保衛戰(續)第500章 打他個天翻地覆3第5章 叫我去見官第299章 何去何從第27章 這事兒不能算完第229章 兄弟,我不如你第671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684章 長安保衛戰(續)第446章 她腳癢第555章 無情未必真英雄第519章 就不怕他們作亂嗎第101章 角力第441章 興亡第129章 會錯意和等時機第575章 提刀回鄉第233章 爾輩皆英雄第13章 爲兄弟兩肋插刀第40章 原來是你第511章 目標在遠方第697章 保持距離第620章 應對有方第275章 營嘯第342章 太上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