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明朗的天

bookmark

驚雷聲中,營嘯聲越來越大,瞞是瞞不住了,淡化處理或者是條路子。

“正月打雷谷堆堆,二月打雷秕殼飛。正月裡打雷,預示着本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姓康樂,國家太平,乃是大祥瑞啊。哈哈,那幫賊囚少見多怪,爾等久居禁內,耳濡目染,多多少少也沾染點仙氣,切不可學他們那般胡鬧。”

管事宦官淨身入宮前讀過幾年書,說話愛咬文嚼字,此刻搖頭晃腦,故作輕鬆,倒也自有一份瀟灑。執苦役的小宦官多沒什麼見識,見他如此鎮定,倒也信了幾分。

“正月打雷秕殼飛,二月打雷谷堆堆”,這是民間諺語,民諺還說“正月打雷,遍地是賊”“正月打雷墳堆堆”,總之一句話,正月裡打雷是很不吉利的。

他能竄改民諺哄騙小宦官,卻騙不了自己,騙不了老天爺。

又一道閃電劃過夜空,照亮了整個大明宮,電光下的大明宮是那樣的空寂、落寞、慘淡。

“唉……我大唐的國運啊。”

管事宦官悠長地嘆息了一聲,大行皇帝剛剛賓天,皇太子身殘病重,遲遲未能登基,這個節骨眼上,禁軍若再發生營嘯……

這大唐的夜空何時變得如此黑暗?

嘯聲是從左神武軍大營響起的,迅速波及到北六軍和左右神策。李淳聞聽宮外禁軍大營發生營嘯,嚇得面無人色。軍營之中營規森嚴,別說高聲叫喊,連沒事私語都有生命危險。且軍營乃肅殺之地,所謂“十七條禁律五十四斬”,當兵的都是提心吊膽過日子,經年累月下來精神壓抑可想而知。

再者軍中等級森嚴,軍官肆意欺壓軍卒,老兵結夥欺壓新兵,彼此間拉幫結派明爭暗鬥,矛盾年復一年積累下來,這一切全靠軍紀彈壓着。若有大事發生,人人生死未卜,不知自己什麼時候一命歸西,這時候精神處於崩潰的邊緣。

這種時候若有人發出尖叫,情緒失控,會迅速感染開來,引起大批士卒發狂,互相廝打毆鬥,甚至於互相咬噬,種種恐怖的瘋狂都爆發出來,一旦爆發營嘯,軍官根本不敢彈壓,只能候其自然平息,所造成的損失往往異常慘重。

如此大規模的營嘯聞所未聞,李淳如此失態也就不足爲怪了。

杜黃裳、李茂聞風趕到李淳處,二人剛到,王伾、王叔文、李忠言也過來了。李忠言急問李茂:“怎會發生營嘯?當有何對策?”

李茂搖了搖頭,道:“原因正在查探,此刻尚無結論。”

王伾道:“還查個屁,這必是奸人作祟!爲今之計當請太子移駕奉天暫避,再圖良計。”

杜黃裳嘿然冷笑道:“請殿下出城?出了城,還能再回來嗎?”

王伾道:“太常卿,這個時候不是爭意氣的時候,禁軍營嘯,誰能阻止,這是天崩地陷的大禍事!”

杜黃裳道:“正是因爲情勢危急,才更不能輕舉妄動。營嘯、監嘯並不稀奇,但如此大規模的營嘯,顯然是有人在背後搗鬼,或者說這根本就是一場陰謀。太子此刻怎能輕動?若明日大朝會上見不到太子殿下,大唐危矣。”

王叔文道:“太常卿這話說的本也沒錯,可北軍營嘯,如何解決?任其下去,殿下安危誰來負責?你杜黃裳嗎?”

眼看二人爭的面紅耳赤,李淳忙勸道:“二位不要爭了。以小王之見,莫若請太子暫避興慶宮,調威遠、金吾兩軍護衛。再選大臣往北軍大營撫慰。”

王伾搖搖頭道:“營嘯時,誰敢上前彈劾,那是找死嘛。”

恰在此時,青墨狂奔而入,跑的上氣不接下氣,身後跟着的突吐承璀累的直翻白眼,進門就躺下來。

“弄明白了,並非營嘯,是嘯營,有人在背後搗鬼,造謠說太子誅殺俱文珍,爲的是削奪北衙權柄,要重用南衙宰相。”

營嘯、嘯營雖只一字之差,性質卻完全不一樣,嘯營是軍士起鬨所致,但若不加禁止極有可能會轉變爲譁變。

“禁軍福利遠超南衙諸軍和藩鎮邊軍,若北衙失勢,勢必不可繼續。”杜黃裳淡淡地笑了笑,“某人真是處心積慮啊。”

“今日申時第五守亮上表說頭暈目眩,需要回宅休養,他前腳離開,後腳右軍大營就發生了營嘯,這不是明擺着的嘛,幕後主謀就是那老閹。”

王叔文一口一個老閹,說的李忠言和突吐承璀臉色一陣白一陣青,變幻莫測,煞是好看。王叔文卻絲毫不覺,依舊說的慷慨激昂:“老閹該殺,不去此禍首,只恐難過此劫。依臣之見,當調集精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殺此賊,如此營嘯可平,大事可成。”

王叔文不曾在軍中呆過,分不清“營嘯”和“嘯營”的區別,一口一個“營嘯”,說的衆人掉了一地雞皮疙瘩。

李淳問李茂:“有把握嗎?”

李茂沉吟道:“果然他是幕後真兇,豈能沒有防備。目下殿下可用之人屈指可數,急切恐難下手。再者,北軍既已嘯營,此刻殺他無異於火上澆油。倒不如……”

李茂望向杜黃裳,杜黃裳接過話說:“火上澆油不好,要給他來個釜底抽薪。北軍將士恐厚祿不保,故而嘯營示威。那麼就讓他們安心:給第五守亮加左監門衛上將軍,各軍將領各加官一等,即刻兌現;再從內庫撥出七百萬貫錢,北軍將士每人賞賜五十貫,即刻兌現,監門衛卒每人賞賜三十五貫,即刻兌現,威遠、金吾兩軍賞賜三十貫,三日後兌現,金吾、千牛兩衛卒各賞賜二十貫,月後兌現。”

青墨插話道:“威遠、金吾兩軍勞苦功高,賞賜反不及逆反的監門衛,不知將士們聽了會不會發動營嘯。”

杜黃裳聞言並不生氣,和顏悅色地對青墨說:“事急從權,有功之臣將來必有厚報。”

李淳擔保道:“待度過這一劫,小王親自wei勞兩軍將士。”

有了這個承諾,青墨不再說什麼,他跟威遠、金吾兩衛並無什麼瓜葛,只是路見不平說句公道話罷了。

李淳又問王叔文、王伾此計如何,二人很想挑出個毛病一二三來,怎奈,一則事急,二則自己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三則杜黃裳的計策的確有用,又有李淳和李茂的支持。無奈,二人便明智地表示贊同。

杜黃裳的計謀雖然得當,但要動用這麼大一筆錢,並非易事。李適當政後期國庫連年虧空,根本拿不出七百萬貫錢,內庫裡倒是財貨堆積如山,但管理權掌握在宦官手裡,這些宦官與俱文珍和好,兔死狐悲,見有機可乘也公然爲難。

大盈、瓊林兩庫使公然聲稱內庫爲皇帝私有,無皇帝手詔,任何人不得擅自取用,包括皇太子在內。

消息傳回太極宮,王伾、王叔文心中冷笑,等着看杜黃裳的笑話,拿不出錢,北軍將士的嘯營極有可能演變成譁變,明日的大朝會若不能如期舉行,政局大壞,形勢不堪設想。你杜黃裳不是能麼,你把錢變出來啊。

杜黃裳也陷入兩難境地,大盈、瓊林兩庫使是奉旨爲難,沒有皇帝手札就不能取錢,沒有錢過不了眼下這一關,皇太子能不能登基稱帝還在兩說,又哪來的什麼皇帝手札。欲破此怪圈其實也不難,用點暴力即可。

使用暴力公然劫奪內庫,自是誅九族的重罪,這與矯詔又不同,矯詔雖然也是誅九族的大罪,但口宣詔令,並無實際憑據,事後只要無人追究,便是一筆糊塗賬,所謂勝者無罪,只要能成事一切罪過皆可抹殺。

而公然帶兵劫奪內庫,那是驚天動地的大舉動,是抹殺不了的罪狀,將來一旦有人據此發難,後果不堪設想。

“我來。”

急難時刻,李茂挺身站了出來,杜黃裳眼睛一閉,淚如泉涌。

李淳也眼含熱淚,握着李茂的手,動情地說道:“此恩永生不忘。”

王伾、王叔文也唏噓了兩聲,以目下情狀論,太子若能順利登基,李茂位不失卿相,將來更是前途無量。但若干下了這一樁勾當,便是把前途性命交在了別人手上,時時刻刻受制於人。這是怎樣的高風亮節。換位想一想,他們二人都做不到這一點。

因爲李茂一直和李淳走的近,二人對李茂一直有些看不慣,但二人心裡也很清楚,李茂不出頭把錢從皇帝的內庫裡掏出來,眼下這一關誰也過不了,將來誰也沒好日子過。

這麼一想,二人再看李茂時的目光就溫柔了許多,難得地唏噓了兩聲。

李茂得到兵符後,從威遠軍中挑揀了三百健卒,不錄名字,令其脫去號服,周身上下不留半點證明身份的東西,當場給了賞錢,以黑巾蒙面,夜入大明宮劫奪瓊林、大盈兩庫。

連番激戰後,兩庫使俯首聽命。

七百萬貫錢搬運了整整一夜,天明時分,蟻聚在大明宮前朝三大殿下的禁軍將士們安靜了下來,五十貫錢不是個小數目,衆人爲如何把錢搬回家而犯愁。軍官們不僅得到了豐厚的賞賜,每人還拿到了一張空白告身,分發告身的內侍告訴他們,等太子登基後會立即下詔由兵部加印確認。

類似的事在奉天靖難時發生過,朱泚圍城最緊迫時,城中無錢無糧,無物可賞,皇帝爲了激勵將士守城就給每位將士發了一張空白告身,這些人後來都成了“奉天定難功臣”,榮華富貴享用至今。

大唐天子還是有信譽的,自然要想兌現好處,前提是得讓皇太子成爲天子。

說太子將重用王伾、王叔文以削奪北衙權柄,削減禁軍福利,看來都是無稽之談,威遠軍、金吾衛瞎忙了一夜,所得賞賜只三十貫,還不及監門衛,監門衛有何功勞,不就是因爲和咱北衙禁軍走的近嗎?太子待咱禁軍將士可是比大行皇帝還要優厚啊。

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又傳來消息說太子準備加兩軍中尉上將軍,六軍闢仗使也各官升兩級,賞賜豐厚。即便是因謀反被處死的俱文珍也平反昭雪了,說他是憂傷過度,自願爲大行皇帝殉葬了,非但無過,反而有功。

看起來新朝很好地繼承了前朝重視北衙、優待禁軍的傳統,這個傳統好。

對這樣的好皇帝,禁軍將士怎能不衷心擁護呢?

禁軍將士嚷着要見太子一面,以答賞賜之恩。太子自然不忍拂卻將士的忠心,抱病登臨九仙門,召見了禁軍將領,好言撫慰,各自又有賞賜。

衆將感激涕零,回身趕緊招呼本部人馬各自回營各見各媽。

目送最後一批禁軍將領離去後,身着千牛衛四品中郎將戎服的李茂暗暗鬆了口氣,他忽然發現這一天的陽光特別明媚,天空特別的明淨,自己的心特別的亮堂。

該日,在京九品以上官齊集宣政殿,宣讀大行皇帝遺詔。

兩日後,皇太子李誦在太極宮太極殿登基稱帝。

……

第507章 欲求家宅寧第71章 找錢第676章 世出明君更出梟雄第163章 表面真相(續)第462章 新的一天第100章 玫瑰色的夢第333章 誤判第694章 夜刺第55章 她也來了第427章 莫逼人第595章 少年英雄第336章 從容是種氣度第285章 自身出了問題第634章 曲線救國的新羅帥第373章 勇士不哭第85章 你叫我去當兵?第473章 分贓人人有份第622章 心情不好你別看第212章 名正言順第174章 偷偷摸摸去幹事第142章 招降納叛第630章 伐新羅第348章 實不忍心丟下你第721章 歷史的長河第48章 這就是一筆交易第564章 有親朋自遠方來第195章 把你充軍是爲了保護你第661章 送你一程第301章 魏博第446章 她腳癢第217章 好事自上門(續)第701章 火起龍泉第617章 吾不信鬼神第347章 唐冢第503章 戰後重建要加快速度第58章 逆戰(下)第535章 夜,驚變第582章 激辯是非第499章 打他個天翻地覆2第56章 我就是個打醬油的第254章 有權要用第622章 心情不好你別看第476章 解放奴隸第219章 惹不起我走第365章 引君入甕第396章 你的腦袋是我的第92章 脫身和逃亡第666章 弦上箭(續)第516章 東征像場夢(上)第128章 斷指將軍第407章 叫你得罪我第475章 問鼎天下之心第677章 房子要塌了第402章 種一顆仇恨的種子第623章 不能猶豫第425章 比賽有風險第701章 火起龍泉第604章 太平記(續)第526章 你的繡花鞋留在了外面!第498章 打他個天翻地覆第130章 寶刀斬鐵第346章 布子(續)第361章 妥協是需要理由的第678章 黑雲壓奉天第204章 二心第536章 平定叛亂和大清洗的開端第210章 海上遇故人第466章 放金鉤第411章 大功臣第395章 不聽勸第295章 稀裡糊塗就開打第540章 家族利益至上第10章 一路向東第87章 壯漢第43章 你讓他滾蛋.第128章 斷指將軍第371章 鋌而走險第565章 出事了第243章 跑官記第432章 自投羅網第332章 後路第653章 河東也是我的第365章 引君入甕第183章 詐第511章 目標在遠方第726章 榮第365章 引君入甕第359章 拐個女漢子第503章 戰後重建要加快速度第672章 京西之危第426章 鳥冢第190章 久別勝新婚第397章 留不住的歲月匆匆第626章 和爲貴第226章 義子第244章 奏對少陽院第237章 這個人留不得了第4章 寶鼎薛家第648章 天師不是神(續)第126章 回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