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無題(續)

bookmark

翌日,李茂以遼城州刺史、遼東經略使的身份奏請朝廷,請將遼城州理所遷去登州,隔海遙控遼東事務。

遼城州刺史和遼東經略使本由幽州盧龍軍節度使或營州刺史兼任,單獨設置還是第一次,至於理所設置在何處,本也無定數。

李茂的奏摺轉到王叔文手上時,王叔文冷冷一笑,暗道:這倒是個明白人。便擬文以遼東地接渤海、新羅,請朝廷加李茂押兩番使。

詔準。

朝廷徵調李師道入朝爲水部員外郎,這無疑是重用,李師道卻不肯奉詔,上表稱節度使李師古患腳疾,請其代理軍務,無法離開淄青。

一封詔書竟引出這麼一個結果,讓王叔文喜出望外,這證明淄青內部兄弟爭鬥已經進入表面化,這明顯是有機可乘啊。

王叔文資歷太淺,只能以起居舍人、翰林學士在幕後操弄政務,還不能出任宰相,便將與自己熟識的韋執誼推到了相位,以此作爲自己在朝中的奧援。

韋執誼此前最大的官只是吏部郎中,有實戰經驗,但遠稱不上老道。

和他共事的其他四位宰相賈耽、杜佑、鄭珣瑜、高郢都是德高望重,根基深厚之輩,他這個宰相在中書門下能起多大的作用,尚待觀察。

聞之李茂要離京,中書門下五位宰相集體約談了李茂,談的都是公事,公事公辦。

韋執誼卻有一些私事要交代李茂,便在李茂出中書省時追了出來,站在一棵剛萌出新芽的丁香樹下,對李茂說:“我有兩個子侄,祈請李茂帶去遼東歷練歷練。”

李茂道:“遼東苦寒之地,不比京城,宰相欲照管子侄,何須如此。”

韋執誼笑道:“‘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我記得這四句詩是茂華你的大作,如何,就給韋某這個薄面吧。”

李茂推拒不得只得接下,這兩個人都是韋執誼的堂侄,一個叫韋相成,一個叫韋觀海。都是讀書未成的士子,初見李茂有些拘謹,稍稍熟悉之後,神態便張揚起來。高談闊論,滔滔不絕、

李茂心中厭惡,卻又無可奈何。

李茂一直以爲自己此番離京,李淳會找自己見一面,卻久等不來。

這些日子爲了辦公事方便,李茂重新搬回平康坊鄭珠珠家。既然去意已決,心中便無別的掛礙,白日但得閒暇,便帶着小茹、青墨和鄭珠珠的兩個女兒四處遊山玩水。

長安這座城,乍看粗獷,再觀壯美,細品醇厚,初入城時一股威嚴壓在心頭,使人頓覺自身的渺小,住的久了就慢慢窺出其好處來。

長安的好處是四海彙集之地,彙集了大唐頂尖的人、財、物流和信息。

李茂已經徹底愛上了這座城市,想到不久就要離開,不免心裡有些酸楚。

一日從終南山歸來,李茂趁着酒意去了自己在靖安坊新購置的宅邸,這所宅子不算大,卻還算精緻,原來的主人是位老官吏,在此住了二十餘年,年前告仕,準備搬回原籍居住,這纔將居住了十餘年的宅子出手。

三進庭院住進二十多位宮娥略顯得有些擠,李茂有些犯愁,卻又無計可施。

回到鄭珠珠家,見陳數坐在前廳喝茶,和鄭珠珠聊的正熱絡。見李茂回來,鄭珠珠沒有像往常那樣離開,反而笑盈盈地跟李茂說:“一位老街鄰想爲你的一位姐妹保樁媒,恐你嗔怪,請陳書記過來說項,他懼你威嚴不敢開口,只好由我厚着臉皮說了。”

話既然開了頭,陳數也就不再隱瞞什麼,他是幫同住在靖安坊的御史中丞武元衡過來說媒的,武元衡一日騎馬回家,在李茂新置的宅邸前路過,看到三個花枝招展的女子依在門口說笑,一眼就看中了一個,多方打聽後才備下一份厚禮來討。

李茂道:“若是武中丞留着自己做妾,恕我不能答應。我的姐妹怎能給人做妾。”

鄭珠珠道:“不是做妾,是他一個學生,叫張丕的。”

李茂對陳數說:“雖然如此,也要問問姑娘家願不願意,切不可讓她爲難。”

陳數應了聲是。進奏院有事求武元衡,武元衡爲官剛正,正路走不通,便迂迴從他身邊人下手,陳數聽聞張丕看中了李茂收養的一個婢女,這才登門求告。

類似的勾當李茂也幹過,便不想多說什麼,陳數卻有些不安,連聲誇耀張丕人品好,有真愛。

當初李茂在爲林英表官的同時,也向鄆州行文,推薦陳數爲上奏院知庫,試秘書監校書郎,循例一年期滿後,便可轉正爲大唐的九品官。

陳數的運氣很好,李誦登基後,一面大赦天下,天下臣工各晉升一級,各種試官擇優異者一通轉正,曾執掌吏部的韋執誼知道陳數是李茂的人,便大筆一勾,在離開吏部前,給了陳數一個面子。陳數提前轉正,而今已是大唐正九品的校書郎。

李茂在長安搭建遼東經略府時,曾想聘陳數爲掌書記,但他又需要在進奏院裡留一個可靠的人做耳目,權衡再三,還是將陳數留了下來,另用胡南湘爲掌書記。

陳數現在是人在曹營心在漢,是李茂在進奏院的忠實擁護者。

淄青出人出力助皇太子李誦登基稱帝,新天子投桃報李,降旨加封節度使李師古侍中的同時,又下詔徵調密州刺史李師道進京做工部員外郎,雖然都是施以恩惠,輕重卻不同,這對因病陷入統治危機的李師古無疑是個有力的支持。

朝廷已經亮明瞭態度,李師道也亮明瞭態度,公開承認了兄弟不和,下一步卻看朝廷作何處置。這種情形下,李茂的處境就變得微妙起來。

李兢和林英都非迂腐之人,兄弟內訌,勝負未明,兩頭下注無疑是個明智的選擇,因此眼下凡李兢所能與聞的機密,絕大部分都會有份副本擺在李茂的面前,溝通二人之間的橋樑便是陳數。

陳數像往日一樣開始彙報每日京城動態:

“西川節度使韋皋派支度副使劉闢面見王叔文,要求兼領東川和山南。”

李茂微笑道:“這是韋皋索要利息來了。”

陳數道:“王叔文沒答應,劉闢拂袖而去。行前罵罵咧咧說‘你有種,你等着瞧’。”

李茂道:“韋皋在蜀地二十年,把成都打造成風颳不進,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他已然是西川王,再要兼領三川,難保不是第二個安祿山。”

第341章 論政第647章 天師不是神第360章 預打前站第570章 皆非善士第470章 契丹人的錯判第206章 我本賤人第138章 以身做釣餌第252章 冰山一角第737章 誰家封侯第400章 老狐狸,還是你狠第44章 欺人太甚第6章 公正的審判第725章 攻堅第671章 事情還沒有結束第321章 規矩不能壞第732章 我不是小心眼兒第130章 寶刀斬鐵第310章 厲兵秣馬第125章 分化、擊破第566章 我不任性了第320章 不聽話就敲打你第535章 夜,驚變第509章 幽州之變2第690章 右廂在行動第100章 玫瑰色的夢第312章 媚眼第710章 叛第372章 砍頭第719章 鐵壁合圍第506章 明朗的心第170章 蘭兒是話癆第310章 厲兵秣馬第510章 取營州第493章 現在正式開始第571章 大風檔第386章 我是來受降的第243章 跑官記第186章 自投羅網(續)第164章 當家的甜頭第714章 打打殺殺第278章 我很懂事第539章 野火燒不盡第645章 煽風點火第87章 壯漢第155章 誰家刺客第458章 遼東第738章 家事易決第271章 別光站着看第437章 人小鬼大第512章 魏州誰當家第547章 先下手爲強第83章 吃餅第631章 紙上談兵第458章 遼東第306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511章 目標在遠方第366章 反第530章 燕地風雲(下)第380章 諒你也不敢第705章 老房子起火第719章 鐵壁合圍第57章 逆戰(上)第595章 少年英雄第501章 打他個天翻地覆4第593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623章 不能猶豫第202章 跨馬閱兵第373章 勇士不哭第41章 誰敢!第711章 老僧耳背第591章 又一個機會擺在面前第626章 和爲貴第705章 老房子起火第447章 風聲不對第110章 找不到就是找不到第176章 調虎離山第104章 夜難眠第316章 腿粗就抱第495章 那道門的後面第577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228章 凰化龍第61章 銅虎頭第581章 夤夜造訪第137章 斷指求援第287章 小心佈局第163章 表面真相(續)第419章 皆非好人第327章 觀天之眼第517章 東征像場夢(下)第487章 木馬計第146章 你想造反嗎第454章 死的蹊蹺第704章 王城風雲第400章 老狐狸,還是你狠第321章 規矩不能壞第141章 誰是黃雀誰是蟬?第483章 敵友的界限在哪第320章 不聽話就敲打你第247章 綁票第160章 綁個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