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墨道:“那你究竟是什麼意思,你到底是希望天下大亂,還是希望天下不亂。依我看這天下不亂沒有天理,唯有大亂才能達到大治,這麼不死不活地吊着,早把人心耗盡了,而今的天下就像是埋了無數的火藥桶,一個火星下去就能炸成一片。可笑朝中還有人想着什麼元和中興,還在不停地對內用兵,看着吧,大亂就在眼前。”
李茂道:“你的心未免過於灰暗,人心思定這是主流,百姓經歷了太多的苦難,忍耐力是驚人的,只要還有口飯吃,我看亂不起來。眼下淮西已平,下一個是淄青,淄青再平就輪到河北,成德不久將生大亂,這將是破題的機會。削平了藩鎮,大唐中興就有希望了。”
秦墨嘿然冷笑:“所謂的中興原來就是削藩,把被藩鎮竊奪的權柄收歸長安,這就是所謂的中興大業?那削藩之後呢,百姓該窮的還是窮,還是吃不飽飯,還是無立錐之地,還是一窮窮百代,一貴富千年,這怎麼行?這算什麼中興?這是皇帝老子的中興,與百姓何干?他是可以告慰列祖列宗了,天下卻依然困頓。”
李茂道:“這也不然,削平藩鎮後,至少可以削減兵馬,裁汰冗官,而今天下五十餘鎮,每鎮都有一個龐大的幕府班子,冗員衆多,各鎮養兵近百萬,太多了,天寶年間國力何等強盛,也不過五十萬人嘛。削藩之後,這些民力就可以省下來,百姓自然能得實惠。”
秦墨道:“果然天下太平,多養幾個官又算什麼?藩鎮割據地方就真的一點好處都沒有嗎,我看未必。自家的基業自家才懂得珍惜,淄青爲何富庶,還不是李家數十年經營的成就?河北爲何強悍,還不是三鎮爲了保全家業,時時勤練兵馬?
“一個幽州鎮就能打的契丹不敢越燕山南下牧馬。遼東數年崛起,橫掃新羅、渤海,契丹、室韋。京西倒是屯了那麼多兵馬卻是年年吃敗仗,西川地方富庶,本是天府之國卻常被吐蕃、南詔欺凌。天下之大,皇帝一個人怎麼照管的過來,那些個官員又有幾個真心爲天下,哪個不懂得趨利避害,哪個不是投機取巧的好手,見好處就上,見責任就躲,混一天算一天?華夏兩千年,纔有幾本史書,纔有幾個忠臣?
“我看現在這樣就很好,各佔一塊地盤,相互競爭,誰也不敢亂來,誰亂來誰就沒有好下場,等到天下一統,皇帝想要誰死,誰就不得不死,那纔沒有意思呢。我看天下大亂也好,咱們即便不能進取天下,也能保守幽州、營平、遼東三鎮,養的兵強馬壯,自己給自己做主,自己給自己爭氣。誰也不靠,自己做王。”
李茂笑道:“你這思想要不得,要不得,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果然天下大亂,我輩力有所逮還是要出一份力的。”
秦墨道:“一言爲定,這天下不亂也就罷了,一旦亂子咱們就站出來爭奪天下。”
李茂瞪了他一眼:“我看你是斷頭酒喝多了,胡言亂語,此去長安,戒酒戒色戒妄言,否則山高路遠,我也救不了你。”
秦墨嘿道:“指望你救我?你不害我就謝天謝地了。”
李茂見他還是不夠清醒,叫胡斯錦送來水囊,逼他灌了幾口涼水,又在他臉上灑了一些,秦墨清醒了一些,望了望四周。
忽然問道:“爲何要調陳慕陽回來,你打算如何安置他?”
李茂道:“我把長安交給你是充分信任你,我不能讓他掣肘你,他回幽州後,我想把他派去內保處,你意下如何?”
秦墨道:“內保處,也好,既然大亂不可避免,自家的庭院是得看好了,我提議讓你家田夫人也在那邊兼個顧問。”
李茂道:“右廂是我的左眼,看遠方和正面之敵,內保處是我的右眼,看近身和背後之敵,你覺得一個人兩邊都兼職合適嗎?”
秦墨道:“怎麼不合適,正面背後都有眼睛盯着,誰來盯着這些眼睛?”
李茂倒吸了一口涼氣,倒是沒想到秦墨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秦墨笑笑:“這話有些犯忌,但我無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向老朋友提的一點小建議,供你參考。”
李茂點頭,道:“我會認真考慮。”
二人起身來,見田萁還在那安撫青墨,青墨眼圈紅紅的,自昨晚到現在不知流了幾場淚。她二人自小在一起,一直形影不離,一下子要分離,自然有些難分難捨。
李茂道:“青墨是個好姑娘,你可別辜負了她。”
秦墨道:“謝謝你們的好意,只可惜人家現在把我看的扁扁的。徒之奈何。”
李茂道:“怎麼哄女孩子是你的拿手好戲,我等着喝你們的喜酒呢。”
送走秦墨一行,在回城的路上,李茂問田萁:“你說年深日久,青墨愛上了秦墨,而秦總管又死性不改跟別的女人糾纏不清,她會不會效法戚夫人一把剪刀咔嚓了他?”
田萁道:“愛到濃處,我猜她會咔嚓他,然後再要了他的命,最後她殉情。”
李茂愕然道:“這麼說,我們豈非害了他們?”
田萁道:“這就要你時時提點你的那位好兄弟,別讓他胡來。”
李茂默默點頭,忽道:“秦墨提議你兼內保處顧問,兩邊都兼職你吃得消嗎?”
田萁道:“你信得過我就好,我沒問題。”
李茂笑道:“我這兄弟本質並不壞,勸勸你們家那位,遇事要冷靜,三思而後行,千萬別一時衝動做了傻事。”
……
和先前所料的分毫不差,王承元未能熬過上元節,便一命嗚呼,年僅二十七歲,恆州各方勢力在他死後發生了激烈碰撞,先是王承迪被人刺殺於去往節度使府的路上,繼而王昱在王士裹的支持下,公然指責習侵會和郗慶文是害死他叔父的幕後元兇。
習侵會和郗慶文則指責王士裹惡人先告狀,正是他買通了大風檔的刺客刺殺了王承迪,二人在牙將盧楨、方闖的支持下,搶先下手佔據了牙城,軟禁了莫夫人和榮夫人,囚禁了王昱,扶立王承通爲節度留後,王承通一上位便下令緝捕王士裹。
王士裹自不甘束手就擒,拉隊伍圍了牙城,要求遵照王承元臨終遺訓扶立王昱爲節度留後。王承通大驚,急令外城駐軍前來解救,王士裹下令封死內城城門,據險而守,城外忠於王承通的軍隊進不來城,便將內城圍的水泄不通。
駐紮在恆州城外的王士裹親信聞聽城內發生了兵變,立即拔營向恆州城進發,遇城不得入,遂下寨挖壕,將恆州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一層一層互相指責對方爲反逆,打的天翻地覆。
恆州風雲突變,周圍藩鎮中反應最快的是瀛莫,觀察使王庭湊傾巢而出,率兩萬精兵直指恆州城,與王士裹裡應外合,佔據了恆州內外城,將牙城圍的水泄不通,逼令王承通投降。
王承通走投無路,跪求莫夫人、榮夫人赦免其罪,兩位夫人遣使與王士裹談判,以答應王昱出任節度留後爲條件,換取王士裹、王庭湊赦王承通、習侵會、郗慶文等人不死。
王士裹答應,王承通、習侵會、郗慶文開門迎王士裹、王庭湊入牙城。當日召集恆州文武將吏,宣佈王承元之子王昱爲節度留後。
不意,當夜牙城內突然發生兵變,王士裹、王承通、習侵會、郗慶文皆沒於亂軍之中,王庭湊與王士裹之子王承蘇聯手出兵平定叛亂,扶王昱爲節度留後,尊兩夫人如故。
恆州兵亂這才告一段落。
王庭湊率軍前腳離開瀛莫,一支盜匪便從幽州境內竄入瀛莫防區,王庭湊傾巢而出,守備力量薄弱,盜匪連佔數個城池,燒殺淫掠,罪惡滔天。
爲保護瀛莫百姓的生命財產,幽州節度使李茂下令嬀州刺史嚴秦會同薊州兵馬使石雄聯兵進入瀛莫,驅逐盜匪,恢復秩序。
二人得令後,率所部精銳浩浩蕩蕩殺入瀛莫鎮,三日後,石雄佔了瀛洲,嚴秦佔了莫州。盜匪無處藏身化整爲零,竄逃進成德境內。
李茂又傳檄恆州,要求入境清剿,節度留後王昱回覆不必貴鎮發兵,恆州兵有能力保境安民云云。嚴秦和石雄的軍馬這纔沒有南下進入成德境內。
王庭湊以李茂爲徵得他同意便出兵瀛莫爲由,上書朝廷申述,要求李茂立即撤兵回本鎮,把兩州完整地交還給他。李茂則辯稱王庭湊無詔擅自出兵南下,致使防地空虛,盜匪橫行,生民塗炭,爲了解民於倒懸,故而派兵助剿云云。
這場筆墨官司一連打了兩個月也不見分曉,這中間,王庭湊完成了對整個恆州的控制,他本是恆州大將,在軍中故舊甚衆,威望也高,而今王昱年幼,王承蘇有勇無謀,生性好殺,不得人望,恆州向背對王庭湊十分有利。
這種情況下,王庭湊自然不想離開恆州,藉口本鎮被李茂侵佔,跟幽州不緊不慢地打着筆墨官司,人卻是老實不客氣在恆州紮下了根。
長安的李純敏銳地意識到這是解決成德的一次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