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大致聽了一下諸葛亮的第二策,倒也琢磨過味兒來了。
這個計策的核心,應該是利用譙地東南部三縣百姓、對曹操遷民製造無人區的恐懼,來誘導百姓提前、主動接受我方的遷徙安排。
不過,劉備總覺得哪裡還有點問題,但一時說不上來,他也就繼續聽諸葛亮侃侃而談詳述:
“這一流言散播出去之後,當地安土重遷的百姓必然會聯想到:就算他們躲過了我軍的遷移,留在了故鄉,將來還是要再背井離鄉。不是被我軍遷,就是被曹操遷。如此一來,反正最終躲不掉被遷,還不如去一個負擔輕一些、施行仁政的地方。”
諸葛亮這第二策,最終的實際效果,倒是跟歷史上後來魯肅當權時、曹孫爭奪淮南人口的結果,有異曲同工之妙了。所區別只是在於諸葛亮是主動使用,而魯肅是被動等待這個結果、被天降餡餅砸到了。
劉備聽了,心中也暗叫一聲妙計,只是擔心會不會有欺詐百姓之嫌:“這樣會不會多多少少依然有點害民?我不忍對百姓用詐術吶。”
諸葛亮:“並不會,因爲我並沒有打算污衊曹操,我只是預言了曹操將來會做的事情——我料定,就算我們不遷,但只要曹操看到了在淮河北岸沿河留人,會被我們持續騷擾、難以提防的前景後,他就一定會生出遷民移界、製造無人區的想法。
我只是算到了曹操將來會算到的做法,提前點破而已,又何詐之有?此其一也。
而如前所述,我這二策並用,也無法做到把所有人都遷走,還是會遺留下一小部分不信邪、堅決不想走的。而這些人留下了,正好將來可以驗證我的說法,因爲他們也會被曹操遷走。
將來等這個事實發生之後,那些已經被我們先期以溫和手段遷到淮南的百姓就會看到這個榜樣,到時候我軍再加以引導、宣揚,讓這個例子深入人心,百姓就知道我軍從頭到尾並無惡意。反正這地方他們已經住不了了。
區別只是在於:我們用分化引導的無形之力做事,而曹操用強,不給人選擇的機會。如此大爭之世,我們給了百姓選擇,已經是相比之下最仁政的做法了。
只要我們在遷民的過程中,保障百姓能有半年的口糧、到了淮南後給他們分田、免除徭役,讓他們省出時間重新蓋新房,官府再供給木石、磚窯、燃料,甚至可以免費發給一些新的農具,百姓最終看了對比,自然會念我們的好。”
劉備徹底捋了一下思路,也不得不承認諸葛亮說得確實對。
以他對曹操的瞭解,曹操還真會不擇手段遷民製造新的無人區隔離帶,既然如此,便宜曹操還不如便宜自己,好歹自己對百姓的待遇還好些。
劉備終於拍板:“既如此,這事兒就交給先生去辦了,具體可以交代子龍著手。子龍也是謹慎之人,從不擾民,有先生與子龍雙雙看著,想必不會給人舞弊害民的機會。”
劉備下定決心後,短短兩天內,淮北趙雲部的撤退工作就有序展開了。
山桑縣距離敵軍最近,此刻自然也是撤退最緊急的。
因爲這裡此前是趙雲部一個繞後曹仁的支撐點、都已經包抄到蘄縣和符離縣的側後方了。
蘄縣有近兩萬曹軍戰兵,符離有兩萬多,睢水南岸四萬曹軍,就是被山桑縣這個據點卡斷睢南陸路歸途的。只因曹仁在睢水北岸還有一個竹邑,可以確保絕對掌握睢水西部航道,趙雲當初纔沒法徹底包圍曹仁。
現在趙雲要退,這裡當然要第一個退。也因爲此地距離譙縣、費亭相對比較近,縣中親曹的沾親帶故豪強也比較多。
趙雲一公佈“自願撤民”的命令,主動響應者果然寥寥。
不少世家大族豪強,都選擇了直接躲進莊園,閉門不出,沉默對抗。
而趙雲手段溫和,並不殘害百姓,很多欺軟怕硬之輩觀望了一下,看出端倪後,就愈發不怕了。
好人就該讓人拿槍指著嘛,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你都不敢殺人,別人爲什麼要怕你?
趙雲眼看這樣不行,山桑縣的位置太危險,如果拖久了容易有變故,就找到諸葛亮詢問,是否要放棄計劃。
諸葛亮兩天時間風塵僕僕趕那麼遠、來幫姐夫收拾攤子,當然也很辛苦。趙雲找到他的時候,他還在山桑縣的縣衙內睡大覺補覺呢。
聽了姐夫的難處,他還睡眼惺忪掏了掏耳朵,又伸個懶腰打個很深的哈欠,完全不顧風度:
“意料之中,沒什麼大不了的。欲速則不達嘛,一開始示弱,也是爲了讓他們驕縱起來。現在差不多夠火候了,試探一下吧,讓我們的細作,去散播關於曹操的謠言。
再強調一下‘如果現在跟車騎將軍合作,把族人遷走。將來其家族留在譙地的遠親旁支,有可能被曹操牽連’,畢竟,這些大族都盤根錯節,未必全族都在一個縣。萬一有旁支在譙縣、在費亭呢?他們不會擔心麼?”
趙雲聞言頓時急了:“那不成了幫曹操說話了麼?這番話是在幫著曹操威脅原本就搖擺舉棋不定的中立百姓啊。”
諸葛亮又打個哈欠:“姐夫,你怎麼就是不明白呢?到時候我們自然會闢謠,讓百姓知道這些都是‘謠言’的,我們要看的是,誰會第一時間跳出來接這個謠言,幫著賣力一起傳——
尤其是有些人看到首創謠言的人都沒被殺、被罰,那麼那些仇恨我軍、想要傳謠的人,就會越來越大膽,誤以爲我軍撤退在即、千頭萬緒,沒空理會這些事情。
這種東西,最多兩三天就能見分曉了。等他們接茬之後,我們就可以抓住罪證,把傳謠傳得最兇的幾家滅了,敲山震虎。”
趙雲這才恍然,阿亮這腦子,果然怎麼算計怎麼好使。
他一切依計而行,當天就示弱釣魚,果然兩天後就有幾家跟曹家、夏侯家沾親帶故的本地世家豪強上鉤,非常賣力幫著傳,然後就在其過程中,被趙雲的部隊設套抓了現行,人證俱在。
其中罪行最顯著的,是山桑郭氏,那是費亭郭氏的一個分支,而費亭郭氏跟曹家的遠房旁支有聯姻關係。
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趙雲直接帶兵,把以山桑郭氏爲代表的幾家當地世家豪強摟草打兔子逮了,拉到縣城熱鬧處,公開審判,亮出證據,直接處斬。
臨死之際,山桑郭氏的幾個頭面人物百般抵賴無效,就想臨死拖個墊背的,大叫他們並不是始作俑者,這些謠言還另有源頭,他們只是聽著覺得有利,就幫著賣力傳播而已。只斬他們不斬首惡,他們不服。
趙雲對此只是冷笑,表示首惡當然要斬,但是目前沒能抓捕歸案,抓到後絕對會死得比他們還慘。
實際上麼,這個“首惡”當然永遠不可能抓到了。
一頓刀斧人頭落地,把山桑郭氏等幾家莊園裡存留的錢糧都抄了,趙雲也不私藏,都是公開在縣衙宣佈:
這些糧食和布帛,都平分給本縣願意南遷的百姓,作爲補貼。去的人越少,每戶分到的越多,願意遷移的可以當衆簽押,截止到明天爲止,過期不候。
再後面決定逃的,就沒有這筆額外補貼了,但是到了淮南後,那些一視同仁的基本安家補貼還是有。
這筆抄家款算是外快。
如此一來,山桑百姓自然瞬間鬆動了,哪怕這裡距離曹操的故鄉只有不到二百里地(今亳州市至蒙城縣),也沒多少人再念曹家的好了。
曹操好不好管他們窮人鳥事?他們只管誰治下日子好過。遷移最大的損失是需要重新蓋房子,以及一些特別粗重笨重的東西不好帶,其他損失並不大。官府願意承諾給補貼,還有外快,那就走唄。
然後,諸葛亮安排的另一手後招、也就按部就班順利啓動。
趙雲讓人傳言“曹操將來一定會報復,不走可能會被強行遷去譙縣,而且曹操遷人絕對不會給錢糧補貼。
到時候就算借給你耕牛、農具,那也是要當租稅極重的屯田客,形同出賣自身,纔有可能拿到的。聽說曹操的屯田客,只用官府借貸種子,年底就要上繳五成收成作爲租稅。如果租用了官府的牛,就要再加一成,用了官府的鐵器農具,還要再加一成,最後七成都給了曹操”。
這番話也絕對沒有污衊。曹操治下的百姓對於曹操屯田的盤剝力度都是有耳聞的。現在有人提醒,讓百姓想到了這一層,百姓自然相信,曹操如果真要遷移他們,絕對是樂於見到百姓出現“丟失農具、牲畜、出不起種子,不得不完全依賴官府,然後上繳七成”這種情況的。
當地百姓終於出現了徹底雪崩式的主動遷徙。
趙雲順利在短短几天之內,把這事兒辦成。另一邊也幾乎同步依樣畫葫蘆,在龍亢和洨縣也這麼幹,那兩地的進度,也只比龍亢這邊晚啓動了一兩天而已。有了龍亢這邊的成功經驗後,可以直接抄過去,一切也就非常順利。
最終,劉備沒有用任何暴力手段,也沒有盤剝百姓,就累計殺了七八家大族刺頭,劫富濟貧,讓百姓拿著補貼趕去淮南。
每個縣遷走的百姓,少則兩千餘戶,多則三四千戶,加起來約有七八千戶,佔到了當地百姓的三分之二以上。
等曹操反應過來時,連連從睢陽進一步進兵、加急驅逐趙雲,也已經吃了一個暗虧。
事後,聽說這是諸葛亮之謀,再次把曹操氣得不輕。
“諸葛匹夫!大諸葛小諸葛倆匹夫都不是東西!孤誓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