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殘陽如血

bookmark

五月二十,這一天離四時八節之一的夏至還有三天,但在南甌行省處州境內,甌江在經歷了連日暴雨後,在隴縣月亮灣處決口。大水淹沒了處州隴縣、雲縣、蓮縣以及嘉州雁蕩縣等地多處農田,造成數萬間房屋倒塌,十數萬百姓遭災,耕牛、家禽等被沖走無數。

京城得知這個消息,已經是兩日後的夜裡。負責奏章的通政司接到奏疏,主官通政使第一時間帶着處州知府的奏疏進宮要呈遞給皇帝御覽。因爲新豐帝正在後宮中與妃子尋歡作樂,宮門口的宦官謊稱陛下已經就寢,接了奏疏便將其打發。

次日,五月二十三,是四時八節中的立夏,這是一年中白晝最長,陽氣最盛的一天。卯時不到,杭京皇宮中崇政殿外的九卿房,文武百官已經集體聚集在此,等候上朝。但是等到卯時的時候,宮中一個傳話宦官只過來宣佈皇帝陛下身體不適,取消今日早朝。

大臣們不記得這是今年第幾次取消朝會了,但感覺取消朝會的次數是越來越多了。內閣首輔楊四維知道昨夜柯無心網羅了一批新的美人,新豐帝徹夜勞累,辛苦地很。但南甌遭了水災,人命關天,這事必須要聖上立即裁示。而通政司遞交的奏疏新豐帝還沒有回覆,也沒有下發內閣,他要立即進宮面聖,言明利害關係。

於是,楊首輔立即來到皇帝寢宮福寧殿外,請求值守宦官代爲通稟。因爲是首輔大臣求見,宦官也不敢怠慢,壯着膽子在福寧殿等候了多時,這纔看到皇帝轉醒,上前說了楊首輔求見的事。新豐帝聽了宦官稟報,慢悠悠地找來昨夜的奏疏,也不見首輔,只將奏疏掃過後便要求發往文淵閣,請閣臣處置便是。在新豐帝看來,甌越國治下五千萬臣民,南邊一個小小水患,區區十數萬人,他根本不放在心上。楊首輔雖然是悻悻離去,但皇帝已經有旨,他的目的也已達到。

而按照甌越國制,奏疏轉至文淵閣後,由內閣大學士以皇帝的口吻草擬批覆內容,用墨書小票貼在原來的奏疏上,呈遞給皇帝。因爲用墨書小票草擬,所以稱爲票擬。由於事關重大,內閣很快給出了處理意見,要求工部派人即刻修復決口,戶口撥發錢糧,地方上則是開倉放糧,全力賑災。新豐帝不關心這些細項,只打發司禮監秉筆太監苗仁用硃筆照批後將奏疏發出執行,也就是俗稱的批紅。

“這甌江隔年發一次水,淮江也是,南北水災,中部去年山火,燒傷無數,西南又有兵災,東部有海患,帝國這些年不太平啊。”一個白髮白眉老太監模樣的人,持着玉璽邊蓋印邊對着身邊的苗仁說道。

“乾爹,您看這天災頻頻的,是否有什麼預示?”苗仁認這個蓋印的老太監叫乾爹,對那老太監看起來很是尊敬。

司禮監是是帝國內廷管理宦官與宮內事務的“十二監”之一,督理皇城內一切禮儀、刑名及管理當差、聽事各役,素有內廷“第一署”之稱。這秉筆太監是司禮監的高級宦官,位只在掌印太監之下。而苗仁口中的乾爹,正是這內廷十二監中最具權勢的人,有“內相”之稱的司禮監掌印太監蕭宙。宦官等級森嚴,太監本是帝國內廷的高級宦官,而掌印太監,無疑居首。他是掌管朝廷玉璽的宦官頭子,職責就是負責完成帝國決策中“批紅”部分最後的審覈蓋印。

“天機不可泄露,但天意不可違啊!”聽了苗仁的話,蕭宙玄而又玄地說了句。

很快,這批紅的意見馬上就傳達了下去。蕭宙讓人收了大印,支開身邊的小宦官,一個人信步朝着殿外走去。夕陽西下,落日的餘暉在遠處形成一片蒼茫的枯黃,墜落的紅日變得無比巨大,映着宮城內的建築也變得紅紅的。看着這落日的餘暉,蕭宙若有所思,不知道是想到了自己還是想到了帝國,亦或是想到了這新豐帝。

甌越帝國的宮城又叫紫薇城,蕭宙已經在這紫薇城裡生活了一百多年了,現在也已經步入暮年。上了年紀的人,總會想到從前。他因家貧,自幼被淨身賣入宮中,受盡磨難,發誓要出人頭地。歷經康泰、隆興、永曆和昌化四朝,憑藉着自己一身的修爲和見風使舵的本領,他終於做到了,早在新豐帝上臺前就熬成了大內第一宦官。

看着落日餘暉,他似乎也想起了從前,也許還想起了那個先皇。當年,他陪着同年的永曆帝一起上五雲門,鞍前馬後,雖然取得了永曆帝信任,成爲貼身宦官,但永曆帝給他的職權卻遠達不到他的預期。後來,他背叛了永曆帝,矯詔扶助昌化帝上位,用自己的身家性命,豪賭了一回。他賭對了,當時之勢,昌化帝得到皇室要員和主要大臣的支持,甚至也得到了教廷的扶持,上位之路總體順利,雖然有五雲門與教廷的衝突,但昌化帝的統治卻因此大大加以鞏固。永曆帝本身不是昏君,但是對身邊人不察,以至於被弟弟趁虛而入,取而代之。而當下的新豐帝和廬王,似乎也是兄弟相爭,只是這新豐帝雖然昏庸,但廬王表現的也太明顯了,估計早晚會有一場衝突。他已經老了,不再是想如當年那般想與命運相搏了。

“乾爹!”一個尖細的聲音叫住了他,正是剛纔的苗仁。

“小苗子,你辦完事了。”

“恩,乾爹獨自一人在宮闈散步,是不是有什麼心事?”

“跟了我這麼久,果然是有點眼力勁。”

“乾爹過獎了!不知道乾爹有什麼心事,說出來好讓小的們能分分憂。”

“你看這天下,似乎不太平啊!”蕭宙輕輕一句,挑起了話頭。

“乾爹,您看這陛下和廬王?”苗仁不敢輕易發言,只是試探性地說了一句。

“你怎麼看?”蕭宙很自然地回問了一句。

“新豐帝沉迷美色,荒廢朝政,百姓離心,前幾年朝中幾個膽肥的直言正諫,被殺了後百官噤聲,雖然面上看起來是一團和氣,實際上百官積怨甚深。”

“恩,那廬王呢?”

“有似當年昌化先帝。”苗仁只說了一句,但蕭宙看着他,點點頭,已經心領神會。

遠處,殘陽如血,隨着時間流逝,一點點地下沉,漸漸沒入地平線……

第四十七章 公主之死第二百一十八章 誅殺蕭宙第六十六章 教廷長老第三十八章 林有身世第六十七章 踏上蓬萊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負相思第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二百四十八章 樓蘭尋洞第十章 神魂覺醒第三十六章 密林遇險第一百七十章 時空之門第九十一章 夜巷對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寶藏線索第七十六章 再次出發第二百三十七章 廣楚遇險第二十一章 對戰穆子嫣第一百零七章 初遇小寶第一百六十章 又是傅竟第一百八十八章 畫中人第三十一章 密林打虎第一百三十六章 心向甌越第六章 尋人波折第一百四十三章 評議朝政第一百四十八章 初建宗門第一百零四章 柳佳過往第六十五章 救治林有第九十一章 夜巷對戰第二十八章 逃離廣楚第一百五十七章 回憶幻境第二百三十一章 白雲蒼狗第二百一十三章 江淮別院第一百六十章 又是傅竟第六章 尋人波折第三十六章 密林遇險第二百三十五章 重評宗門第八十一章 堂親妹妹第六十九章 蓬萊時光第六十六章 教廷長老第七十章 再回大陸第二百二十五章 中秋青試第二百四十五章 計劃尋材第十五章 五雲歲月第一百九十三章 歲月變遷第一百一十五章 蜀海密林第二百四十五章 計劃尋材第一百五十五章 慎山老者第七十章 再回大陸第一百八十六章 擊殺赤焰獸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戰劉軍第二百零九章 紫宸風波第三十三章 酒樓宴飲第一百一十二章 知曉身份第二百零二章 東臺對話第四十五章 府中舊人第四十五章 府中舊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洗心石第三章 初見柳佳第一百一十二章 知曉身份第二百三十六章 返程波折第四十七章 公主之死第五十一章 救活小東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重幻境第二百零八章 宮廷獻寶第一百六十九章 平行世界第一百九十四章 返回琴臺第一百五十五章 慎山老者第五十五章 策劃認親第四十九章 出發淮州第三十三章 酒樓宴飲第二十三章 再進杭京第一百一十四章 神農紫果第三十九章 甌越皇室第一百六十五章 南海鮫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身陷虎口第七十四章 重返五雲第二百三十八章 圍追堵截第一百四十三章 評議朝政第一百八十章 再回家鄉第一百七十八章 了結恩怨第二百五十章 故人之後第一百五十八章 血溶洞第一百零九章 鬼市迷蹤第一百零五章 血濺上元夜第一百一十四章 神農紫果第九十章 酒樓衝突第十八章 迷境測試第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三十五章 再回陽州第一百四十九章 封印寶藏第四章 臨終話別第二百二十三章 修習幻技第八十二章 培植勢力第一百九十三章 歲月變遷第一百九十三章 歲月變遷第一百四十七章 錢莊借貸第九十五章 連環毒計第二百二十五章 中秋青試第九十一章 夜巷對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獲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