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 衆目睽睽,私情昭昭

bookmark

顧大人一席話,穩穩站住大義。七姑娘思量片刻,謹記着“剛柔並濟”的道理,選了與他截然不同的路子。

因着長時間跪拜,腦子有些充血,濁氣下沉。膝蓋抵在胸腹,繁複的女官袍服舒展不開,層層疊疊縛在她身上,阻了氣息。要保持聲氣兒如往昔般和緩清越,非是易事。

衆人心思各異,目光頻頻往當中那女子端詳。莫說是個丫頭,便是新提拔的朝臣,頭一回當堂請奏,也未必能夠鎮定自若,對答如流。泰半人對七姑娘待會兒回話,並不看好。

然而七姑娘卻無此憂慮。她是女官,而非朝臣奏對。她不用事事做到滴水不漏,非要求個面面俱到。眼下是宮宴,雖突然出了這檔子事兒,場面有些清冷。可到底不比前朝,一句話不當心,便會掉了腦袋。

只要一想到那人矗立在她身前,結實而挺拔的背影,她的心,很快變得踏實而安定。

“回王上的話,下官幼時開蒙早。那時候,家裡並不寬裕,下官的兄長,手把手,在樹皮、麻頭製成的糙紙上,一筆一劃,教下官識字。一頭挨個兒念出聲,一頭細細講解其中的道理。下官還記得,彼時不足三歲,已能將‘銜環相報’四字,寫得端端正正。”

七姑娘輕柔的嗓音,似水波般四散開來。卻是叫人意外,另闢蹊徑,起了個頭。

“之後兄長入官學,爲學監大人所看重。即便因着家世,偶有受同窗擠兌,下官兄長依舊勤學不綴,心志日堅。下官以爲,這是兄長心頭有堅持,認定了,唯有成才,方能不辜負學監大人傳道授業之恩。”

“今歲王上首開女官試,下官僥倖,勉力得了朝廷冊封。之後又受顧大人提拔,於大人從史一職,由起先磕磕絆絆,到如今順遂許多,其間顧大人指點,下官銘感五內。”

“稚子尚能唱誦‘滴水恩,涌泉報’的歌謠,下官身爲朝廷女官,又豈能弱了名頭,比個稚子還不如。不說王上革新吏治,顧大人知遇恩情,下官除竭盡全力,爲朝廷效力,再是無以爲報。若是下官只貪圖安逸,剛起了個頭便半途而廢,又哪兒來的顏面,回去面見父母兄長。下官實不願,只因下官一人,墜了姜氏門風。”

前頭答得規規矩矩,只最末兩句,話裡若有若無,帶了點兒顫音,顯出她的委屈來。是她刻意補上。

是人都會因着這樣那樣的緣由,抹不開臉面,存了私心。如今她將這點兒私心剖開來講,明明白白,當下承認:下官還是要名聲的。不論公子成或是賀大人,今日她若從善如流,來日,坊間若傳出她貪慕榮華的流言,她要如何自處?

七姑娘進京不久,口音還帶着分明的江南語調。吳儂軟語,加之她本就聘聘婷婷,豆蔻之年,有心示弱,總有那麼點兒令人硬不起心腸。

文王撫着酒盞的杯沿,打量她許久。“照你這一說,又置賀愛卿一番感恩圖報之心,於何地?”

幼安緊揪着心,只盼她出了岔子,惹得文王龍顏大怒纔好。可聽她答話,幼安自個兒都尋不出錯兒來,心也就越來越涼。

都說她是那人的從史,是他教得她太好,還是她本就天資聰敏?頭一回面聖,怎麼可能這般條理清明,沒個怕性?

幼安本已失望之極,忽而聽見文王如此問道,只覺這問問得實在是好,不偏不倚,真真到了點子上。

你姜氏曉得知恩圖報,用那人方纔誇她的話,便是才德兼修。若是旁人也有向善之心,意圖回報,莫非姜氏你只顧自個兒,置若罔聞麼?這般掛羊頭賣狗肉,自私自利,何談品性修養?

幼安豎起耳朵,不信她還能巧言令色,強詞狡辯,過了這一道坎。

賀幀不覺向她看去,不想文王竟會借他替她開脫的說辭,反過來刁難她。公子成好整以暇,嘴角勾出個譏諷的冷笑。

只顧衍,沉靜的眸子裡,掠過抹沉思。他曾一度認定,她心思靈變。揣摩應對的本事,女子中,難能一見。

他隱隱期待,她再下一城。

如今他心思有幾分複雜。既想一力庇護她,免她孑然無依;又期待她有所長進,即便離了他維護,亦能摒棄多餘的顧慮,不受人欺侮。

她的那些綿軟圓滑,實是令他又愛又恨。

這般矛盾而焦灼的心緒,在此之前,託她的福,他亦有體會。只不如今時今日,這般深刻。他教養她時,頂多對她疾言厲色,牢牢把控着尺度。真到了旁人欺她頭上,他才發覺,他對她的心疼,遠勝於期待她成長。

私心作祟,理智終究不敵敗退。

只一瞬,他已備好不下七八種說詞,她若答不上來,他隨時候着替她解圍。

七姑娘不知顧大人因了她,今晚就沒安生過。她正微微偏轉腦袋,回身朝賀大人那方,遙遙眺望。

心煩文王沒完沒了,對她個女子,少有寬宏。好在,她早有準備。

“若是下官直言,賀大人對下官最好的酬謝,便是‘成人之美’,賀大人可贊同?”不是說要報答她麼?她自個兒挑一個還不成?賀大人收回向姜家提親那話,免她被文王借題發揮,鉗制於她,豈不正好?

殿內衆人怔忡一瞬,下一刻,看向七姑娘的神色,漸漸露了正容。

好一個心思慧黠的女子!片刻之間,已叫她想出了應對的法子。切中要害,而又兩頭兼顧。既能圓了她之前一番陳詞,又給了賀大人臺階下。話裡帶了幾分俏皮,明知她這話答得漂亮,卻未有半分顯露在外的得意洋洋。

一應分寸,她拿捏得恰到好處。只這份心機,已叫人小瞧她不得。

七姑娘所請,賀大人於大庭廣衆之下,流露出“惜花之人”的本性。似受不住她嬌聲軟語,哪裡有不應。

一場請婚,同時牽扯進一位殿下與侯府世子,因着各自另有緣由,竟就這麼虎頭蛇尾,草草收場,只叫衆人唏噓不已。

事情了結,賀幀功成身退。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一瞬,只他心裡清楚,他肯護她於危難,未必如前世,關乎情愛。只欣賞卻是,實實在在。不可否認,便是沒有前世那段因果,她已如初荷般,綻露風華,引來他注目,不足爲奇。

文王深深睨她一眼。顧衍方纔誇她聰慧,不想竟是,猶有保留。

衆人只見文王擡手一拂袖,一語不發,只示意幾人退下。復又招來身後侍立的內廷總管馮瑛。半晌,殿內錦瑟瀟瀟,歌舞昇平,又是一副和樂融融的景象。

七姑娘被顧大人指的兩名宮婢,攙扶着,緩緩挪動僵直的腿腳,向殿外行去。一路她都謹小慎微,有意遠離赴宴的各方權貴。即便衆人眼波在她身上隱隱流連,七姑娘只一心看着腳下,低眉斂目。

能逃開公子成算計,她見好就收。文王能如此輕易放過她,很大程度上,緣於她是爲女子,且身份微末。比起丞相與顧大人,她在文王眼中,顯是翻不起大浪。

七姑娘心裡明鏡似的,只覺心頭大石落下,又想起他。

方纔他借給她指婢子的當口,衆目昭彰之下,坦坦蕩蕩向她看來。

他眼裡神色太深,卻帶着她熟悉的暖意。她頂着他“半個學生”的帽子,讀出他眼裡煌煌然,不加遮掩的溫情。

旁人眼裡,她受他提攜,她表現得可圈可點,他自是與有榮焉。於是他的注目,也就順理成章,毋庸置疑。

只幼安卻恨極了她與他之間,默默不語的默契凝視。

名揚天下,顯貴不可一世的公子玉樞,爲她,欺君罔上,矇蔽世人。

他待她如心頭珍寶,縱不擇手段,亦一往無前。

那她幼安又算什麼?她,不該恨麼。

第三章 半山偶遇第165章 序幕(3)第三十六章 好在哪呀?第七十五章 避重就輕第二三二章 大人,下官敢擔保…...第133章 自思量第三三八章 坑人的三姑娘第二八二章 他與太子,哪裡能一...第99章 彆扭第五十七章 美玉天成第五十九章 端倪初現第三八七章 一家三口,平淡中的溫馨第六十三章 同遊(3)第179章 江漢春風起第二三一章 世子相中的,是大周...第五十二章 夜半路遇第三五四章 喜歡他的心情第141章 恍然若失第二零二章 “好姑娘”第107章 破廟(2)第126章 高下立見第七十三章 入學(下)第二九八章 病痛,是一門學問。(揭秘第三七九章 全然不同的溫和第八十章 不容抵賴第三四零章 背後冷箭,無處不在第179章 江漢春風起第一九四章 醉花蔭(5)第191章 醉花蔭(2)第二九四章 事成與否,撲朔迷離第二三七章 七分精明,三分糊塗第二五一章 做你最得意的門生第168章 只道相思苦(文字)第417章 番外變形記第二四八章 大人,下官家務事,...第五十一章 兩相權衡第八十五章 同樣的人第二零五章 本世子可有意會錯?第115章 誰都會盤算第二四七章 顧大人也有不招人待...第二八五章 最好和最壞的愛第三九七章 成長的煩惱(一)第三九一章 不同的選擇(一)第三三零章 越挫越勇的小七第十八章 與她庇護第二九三章 更深露重,夜半來人第三四一章 珍饈百味,獨好一口第五十七章 美玉天成第四零四章 此“寵”彼“寵”第二十八章 夜宿第三七二章 這一齣戲,孰贏孰輸第179章 江漢春風起第二零五章 本世子可有意會錯?第三二七章 願與卿卿戲水作樂第五十章 家務事第三一八章 待嫁(下)第四零二章 幸福憨傻的小七第八十四章 幹正經事兒第二二二章 吃虧的事兒,咱不幹第二九零章 悄然無聲,爲他破例第三八二章 誰知守夜人(一)第178章 稱心如意,羊入郎口第二四四章 聖旨下第131章 秋意濃(1)第四零四章 此“寵”彼“寵”第三一四章 當他低頭……第三七四章 始料不及第三三六章 冬夜溫暖的他第103章 緊追不捨第110章 哪個世子?第二七九章 算無遺策,公子玉樞第一九四章 醉花蔭(5)第三三三章 先生豈能弱了學生?第135章 燕京廷尉第二十八章 夜宿第四一四章 隨風潛入夜(大結局上)第二八九章 煌煌宮闕,人心難測第三一三章 嫩剝菱角,不比剝她第172章 魔高一尺第十八章 與她庇護第二八八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四零八章 “拳拳”情意(下)第151章 羞玉顏(2)第二八九章 煌煌宮闕,人心難測第八十一章 半山腰第八章 終需一見第二二零章 無法隔斷的糾葛(1...第164章 序幕(2)第二五二章 對她的愛護,不及他...第三三三章 先生豈能弱了學生?第四十九章 楊柳依依第二五八章 變故叢生,該來的躲...第156章 暖夜第二三七章 七分精明,三分糊塗第164章 序幕(2)第一九四章 醉花蔭(5)第三十四章 禍事上門第四十八章 不覺融洽第三六三章 有爲夫在,夫人安心第151章 愛聽好話的顧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