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零章 雙姝輝映,“一飯夫人”

bookmark

嘉和三年,大選翌日,京師一早已是熱鬧非凡。

街頭巷尾都傳遍了,大周朝一南一北,竟同時生出兩隻金鳳凰。一夕間,雙姝揚名,輝映當世。

京中這隻,便是昨夜宮宴過後,本該離宮歸家,等待冊封的左相府三房長孫女,朱氏阿嫵。

這位阿嫵姑娘了不得,也不知哪兒來的好運道。昨個兒吃了酒,帶着婢子到御花園散步。雖則樣貌於這燕肥環瘦的後宮裡,勉強算得中人之資。可她一身才學,卻是貨真價實,有目共睹。自小好詩文,十歲之前,已有好幾首佳作,流傳在外。爲她博得個才女的美名。

這朱家小姐見園中牡丹開得正豔,歡喜知曉,即興賦了首詩。好巧不巧,這詩恰好入了懷王耳朵。彼時御駕自御花園經過,聽聞她詩做得尚可,懷王竟半道改了主意。命劉高到姜婕妤宮中知會一聲,說是改日再去探看公子昶,便攜了尚未正式冊封的朱氏阿武,當夜便招她侍寢。

今兒一大早,京中但凡有耳目的世家都得了信兒。相府三房貴女,頗得懷王喜愛,拔了侍寢的頭籌,已被懷王冊封正三品婕妤。

這婕妤娘娘,甫一進宮,便得封高位。與後宮唯一養着小公子的姜婕妤,平起平坐,可謂一步登天。

明眼人心頭都知曉,這兩位娘娘還沒照面,便結下了樑子。朱婕妤截人在前,受寵在後,這可是明晃晃打姜婕妤的臉。

更何況,這兩位娘娘背後的依仗,不管是朱家與國公府,或是當朝兩位相爺,好似都不怎地和睦。

尤其,據說昨日春華殿上,右相大人妙語連珠,可是將左相氣得不輕。以致這位三朝元老,大失風儀,竟當堂稱病,拂袖而去。

北地鳳凰已是如此風光,南邊兒那位,亦是不遑多讓。只後者,比前者更具談資。

不說別的,只這位家世平平的姜家二房姑娘,如今的國公府世子妃,姜氏阿瑗,卻是個厲害的主。自她隨右相大人進京,這京裡的風波,彷彿一浪蓋過一浪,隔三差五,便有新的段子傳出。

打從她小選晉了女官,之後一連串變故,只叫衆人看得眼花繚亂。八王府退親在前,公子玉樞搶親在後。

不僅三媒六聘,迎她過門,被她堂堂正正佔去世子妃的頭銜,如今更甚,右相大人竟爲她,當堂拒了懷王賞賜美姬。

顧氏乃大周豪門,右相大人更以公子之尊,不納姬妾,委實令人歎爲觀止,震驚世人。

需知曉,時下便是一凡夫俗子,但凡沒窮困潦倒到家裡揭不開鍋,哪個丈夫,不一心指望多納婦人,興家旺族。

正因如此,這位剛進門不足一年,便迷得公子玉樞椒房獨寵的姜氏女,不僅令世人矚目,更惹得京中嬌嬌,恨她入骨。硬生生給她套上個“一飯夫人”的頭銜,詣在暗諷她德行不修,嬌寵蠻橫,容不得人。

“一飯夫人?”送那人上朝不久,這消息便傳進府中。春英來報,七姑娘乍一聽聞,無奈翻個白眼兒。

這“一飯夫人”,怎麼她越琢磨,越覺得與“飯桶”沾親帶故,撇不清干係?不清楚此間緣由的,還不知在背後如何編排她。

實在叫人喜歡不起來。

不用說,她也猜得出,她這是被人給記恨上了。至於何人暗中使壞,七姑娘長嘆一聲,託那人的福,她在京中,儼然已成了衆矢之的。

聖人有言,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若說那人在朝堂得罪的是玩弄權術的小人,那麼她在京畿開罪的,便是遍地驕傲自大,且瞧不起人的諸多貴女。

“一飯夫人”……七姑娘將這名號含在嘴裡,默默咀嚼幾次,只道是:都怨他,竟將她比作白米飯?虧他想得出來。

“小姐,外面那幹人太是可惡。她們這是見不得您好。”春英護主,與同樣面露愁容的崔媽媽對視一眼,替自家姑娘叫屈。

七姑娘捧着給那人縫了一半的新衣,咬了線頭,大度擺一擺手。

“你我兩個,再加上滿院子丫頭,也才十幾張嘴。說不過人家,何苦自討沒趣。”七姑娘對吃力不討好的事兒,從來懶得費心。

事情真鬧大了,自有那人在,她操的哪門子心?真正該憂心,卻是東苑國公夫人那頭,怕是對她的成見,更深了。

七姑娘搖頭晃腦,聽過便罷,沒往心裡去。重挑了一股銀線,穿了針,繼續手上的繡活兒。眼見天兒漸漸熱起來,再一月便要入夏,與其爲外邊不痛不癢的流言煩心,不如多給他制幾身在屋裡穿用的深衣。

或許再琢磨琢磨,也做些綾襪軟履,討討國公夫人歡心?

“罷了,自去忙去。莫杵在這兒擋光。”

前一刻還氣咻咻的春英,被七姑娘很是嫌棄,不耐煩聽她絮叨。春英偃旗息鼓,像霜打的架子一般,喪氣退出門。

她怎麼就忘了,自家姑娘那軟綿綿,溫吞吞的性子,最是氣人!

崔媽媽也是無奈,姑娘自個兒不上心,她們乾着急有何用?

兩人正愁容慘淡,便見大門口,國公夫人跟前的單媽媽親自來傳話,請世子妃過去問話。

兩人心下一跳,暗道不好。這是國公夫人要拿七姑娘問罪呢。

心知該來的躲不掉,崔媽媽向春英使個眼色。叫她進屋偷偷給姑娘提個醒兒,趁這一路上,儘早在心裡打個腹稿,想好應對的法子。

哪知春英剛移步,冬藤小跑着,手上提着裙裾,噔噔瞪躥得急,隔着老遠便嚷嚷起來,“春英姐姐留步,宮中來人,宣世子妃即刻覲見,煩請代爲通傳。”

這下包括單媽媽在內,衆人大吃一驚。今兒是怎地了?事情還湊堆了不成?

東苑上房,國公夫人許氏聽單媽媽回稟,停下手中捻佛珠的動作,微微蹙起眉頭。“可問清楚,來人是哪個宮裡的?”

“問明白了,宣世子妃進宮的,正是那位姜婕妤。”

國公夫人沉默片刻,合上翻看的經卷,扶着單媽媽的手臂起身。再沒了唸經的閒情。

“罷了,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待她回府,即刻召她來見。”想一想,終是不大樂意,補上一句,“世子妃此番進宮,叫人給世子遞個信。免得她在宮裡有個三長兩短,他倒反過來怨我。”

再是不滿意七姑娘,做母親的,哪兒有不心疼兒子。許氏管教世子不成,總不能再因個外人,與世子徹底生分了。

那才當真得不償失。

七姑娘端直坐在馬車裡,到宮門口,又換乘軟轎。輕輕挑起簾子,見春英緊跟在一旁,許是暫且逃過了國公夫人的怪罪,春英臉上,顯是比方纔舒緩。

七姑娘心裡沉甸甸的,與春英不同,她是寧可往東苑去,也不樂意淌宮裡這趟渾水。

國公夫人再是不待見她,到底礙着趙國公與那人的情面,除嘴上敲打,稍加懲治,遠比後宮殺人不見血的陰謀詭計,安穩得多。

姜柔信中所言“火燒眉頭”的大事,看她口吻,絕非兒戲。落筆倉皇,行文不掩焦灼。究竟出了何事?

第107章 破廟(2)第十六章 百密一疏第二五三章 大人,下官爲您量體...第二五七章 最絕情的男人,非他..第101章 雲開月明第二一三章 百花殺盡第110章 哪個世子?第137章 默默希聲第101章 雲開月明第193章 醉花蔭(四)第二零六章 姑姑,阿舅稀罕外頭相好的麼?第三三八章 坑人的三姑娘第三四四章 那人雖無恥,可眼光信得過第二四七章 顧大人也有不招人待...第三六五章 去歲佳景,今猶在第1卷 第九十七章 小七再受罰第四零四章 此“寵”彼“寵”第三十章 一碗麪條第三七六章 大人,侯爺自是上乘之選第四零六章 天造地設,此情伊始第三八九章 意想之外,不速之客第三五四章 喜歡他的心情第四一二章 是爲夫妻第三五九章 好戲開鑼第二九七章 怎麼看,怎麼疼不夠第三九二章 不同的選擇(二)第九十一章 乍暖還寒第四十七章 繞不開的人第二二三章 這次是要,討要個人第四零六章 天造地設,此情伊始第三九七章 成長的煩惱(一)第三五二章 誰比誰更像那麼回事兒?第四十一章 夜闖第二三三章 大人,下官不知悔改第四章 兩處交鋒第二五四章 那一俯身的溫柔第182章 脈脈此情誰訴第130章 世子折節?第三三一章 推回屋,獨自看個夠!第三六二章 國公夫人的誇獎第128章 用情已深第四零九章 江山美人,奸佞柔情第三三零章 越挫越勇的小七第三六七章 是死是活,全看她寵愛幾何第五十四章 麓山夜話第二零六章 姑姑,阿舅稀罕外頭相好的麼?第二三八章 “ 冷”,便靠近些第二十七章 認清第六十四章 同遊(4)第四十二章 一窗之隔第三九四章 要不您再順道一回?第五十二章 夜半路遇第二十三章 一個甜棗第十七章 包容vs提防第四一零章 他掌下黑幕,她一無所覺第416章 番外石頭記第二二七章 他與她的距離,在緩...第122章 祖孫鬥法(1)第179章 江漢春風起第125章 知交難求第三七零章 心思不同,風景不同第二二一章 無法隔斷的糾葛(2...第九零五章 猴子與佛陀第五十六章 於無聲中第三四零章 背後冷箭,無處不在第三十二章 轉眼之間第二四零章 平平淡淡?天翻地覆...第二六八章 總有一人,會在人羣...第170章 最是明媚好春光第三五八章 誅殺令!第二九七章 怎麼看,怎麼疼不夠第五十二章 夜半路遇第五章 可見到阿狸?第八十一章 半山腰第三六一章 小心房,大氣量第119章 高歌勇進第99章 彆扭第150章 羞玉顏(1)第三五七章 他的歡喜,比她多很多很多第二四四章 聖旨下第188章 人生難得,知足常樂第二八三章 歲歲年年,四月初八...第十六章 百密一疏第二五七章 最絕情的男人,非他..第二三五章 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第三五五章 小七,大人說了,往後你沒第二三三章 大人,下官不知悔改第十五章 吃了世子豆腐?第二十八章 夜宿第三百章 畢其功於一役,轉眼第三四二章 終相見第123章 祖孫鬥法(2)第三五七章 他的歡喜,比她多很多很多第四十四章 世子英明第三三六章 冬夜溫暖的他第三七四章 始料不及第117章 姜昱不是吃素的第二六五章 他瞞着她,養在後院...第三四五章 盛寵之開端第三五九章 好戲開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