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五章 家和是福

姜昭儀如此細膩心思,懷王哪兒有功夫理會,於是談話繼續。

“孤聽聞愛妃一家,早年是隨你父親,自南陽移居泰隆。”

很多時候,身份高的人,連說話也省力氣。這不,懷王似今兒格外有興致與她閒聊,姜昭儀微微晃神之後,聰明的,娓娓往下接話。

“確是如此。說出來也不怕王上您笑話,那時候家父還是託了祖父的門,一半兒是憑真才實,一半兒是憑朝中幾位大人不棄舉薦,這才謀了泰隆郡守一職,帶着臣妾一家,趕往泰隆上任。自此便鮮少有機會回祖宅,在祖父祖母跟前盡孝了。”

說罷嘆一口氣,似追憶幼時在長輩面前,承歡膝下的好日;又愧疚自個兒沒有盡到該盡的孝道。

懷王將她放在條几上的手,握住輕拍了拍,“有這份心便是好的。”

姜昭儀小小掙了掙,沒掙脫,寵若驚般紅了臉。

“是啊,想當初,老祖母可是十分疼愛臣妾兄妹幾人。”

如此,這話題便順着延續下去,正中懷王下懷。

他頗有耐性聽她絮叨,說起幼時家中趣事,連老忌諱世妃姜氏是斷掌,不怎麼親近一事,亦不曾隱瞞。

“哦?孤記得,顧愛卿也是斷掌。只不過他就比你那妹妹有福氣得多。當初他上頭還有個兄長,放眼燕京哪個敢胡言亂語,他那兄長,可是護他得很。曾一怒之下,爲這事兒,將趙國公新收的美人,生生杖死。”

說到此處,懷王輕笑。原本威嚴端正的國字臉上,竟帶了幾分士的儒雅。

“顧大人不是嫡長冊封的世麼?臣妾卻不知,世上頭何時還有兄長?”姜昭儀迷糊,這事兒從沒有聽說。

“舊事了,不提也罷。總歸是樁傷心事,可惜了。”

這卻是顧氏辛秘。顧家不願往外透露,外間傳言的,十有**都是杜撰。

姜昭儀懂事止了這話頭,卻不知,她以爲懷王可惜的是世兄長的早殤。實際與她所想,乃是天差地別。

懷王深感遺憾的,是倘若如今顧戎猶在,便輪不到顧衍襲了這世位。大周便不會出一個公玉樞,令他可惱可嘆。

相比城府莫測的顧衍,他那長兄,卻是直來直往,愛憎分明的性。便是給他個高位,在朝堂也必會遭受同僚排擠,難以有大作爲。

懷王心裡也是五味陳雜。惱顧衍有之,然則無顧衍相助,如今這大周,依舊是他的,或是早被公成篡奪了去?

姜昭儀不知此刻懷王心中,無比複雜。只見他臉色陰晴不定,昭儀娘娘嚇了一跳,趕忙放軟聲氣兒,撿懷王愛聽的說。

若她沒感覺錯,懷王對姜家,不知爲何,似多了分關注?這是要擡舉姜家,給她母做臉面麼?

昭儀娘娘咂吧着這後宮晉位的慣例,想當然爾,以爲懷王這是覺着姜家在朝中位卑,說不上話,實在不配她這昭儀的份位。不由喜上眉梢:姜家得勢,便是她得勢,沒有不歡喜的道理。

故而絮叨得更殷勤了,厚着臉皮,專揀了些母慈孝,兄友弟恭的段給姜家長臉。

懷王在一旁含笑聽着,偶爾吃一口茶,用一塊酥皮點心。

“聽愛妃這麼一說,你與你那妹妹進京之時,捨不得家裡,還哭了鼻?”語畢便揶揄打趣她,當着宮女的面,撫額大笑。

這日與姜昭儀一番長談,懷王得了想要的消息:

——世妃姜氏,對姜家人感情頗深,幾乎能算得依戀。而姜昭儀,雖則幼時與世妃偶有小兒家不懂事的爭吵,可這吵鬧,隨着兩人年歲漸長,結伴進京,漸漸也變得融洽。

不說世妃對姜昭儀如何誠心誠意,毫無芥蒂的友愛尊敬,最起碼,姜氏對公昶,卻是真心愛護,前不久還贈了他顧衍親筆的帖。

得了這顆定心丸,懷王回宮之時,龍顏大悅,更親自執了姜昭儀的手,誇她是個氣量大的,德性淑儀,堪爲後宮典範。

這話誇得昭儀娘娘頓時色變,急忙誠惶誠恐,推脫,直道不敢。

這誇講她雖聽得喜滋滋的,卻哪裡敢應?

後宮衆人典範?這不是隻該王后娘娘,一人的殊榮麼?她如今還只是個正一的昭儀,哪兒敢明目張膽的肖想?便是後宮只她替王上養了兒,立一事,早早佔了個“長”字。更長遠的念想,也只能偷偷藏在心裡。

懷王回宮後,着人即刻去查姜家一應人等。尤其世妃姜氏,是否如昭儀所言,性溫婉,重孝悌。

如是等了半月,終是等來令懷王寬慰的好消息。

那日劉公公被屏退在殿外遠遠守着,只中途藉着進去斟茶的機會,快的,瞄了眼懷王案上攤開來,只擬了個開頭的聖旨。

劉高沒敢多看,只倒退着,退出門時,禁不住懷疑自個兒是否眼花了。若是他剛剛爲大膽那一瞟,沒看錯的話,這道尚未成形的旨意,不是發往前朝,更像是欲賜了後宮某位娘娘?

這是個什麼意思?劉高琢磨不透,只暗暗思忖:既是後宮事,左不過就那麼回事兒。無非便是懷王昭顯寵愛,一高興,賜了哪個妃嬪封號,或是封賞小帝姬封地罷了。當不打緊。

**

遠離京城的七姑娘壓根兒不知曉,因着某種莫大的緣故,她竟被人查了個底兒朝天。連院裡餵養的貓喚阿狸,也沒漏過。

自然,在回稟懷王的奏疏裡,這貓是由顧大人所贈。世妃姜氏與顧衍由相識相知,如何一步步走到而今和和美美成家生,一件不落,全到了懷王案頭。

這其中多少屬實,多少又是那人故意放出,由得人打探虛實,無人得知。可至少,明明白白擺明了一件事:姜氏乃是右相心頭肉,誰也碰不得。便是他自個兒,也從不委屈,更捨不得傷她的心。

這便好。

**

“好些不曾?”

寶船自沺水而下,七姑娘如來時般,暈乎乎,心口不舒坦,又暈了船。躺了幾日,他扶她到船頭甲板上透氣。

她頷首,精神頭總算有了起色。軟軟央他,“您陪妾身多站會兒。船艙裡悶得慌,便是沒病也能憋出病來。”

“嬌氣。”他訓道,“比小兒更不如。”將偎在胸前的人,往懷裡靠了靠,微微調整了姿勢,替她擋下大半的河風。

“回頭下了船,這身得好好養養。”

“又養?”七姑娘老大不樂意皺眉。一說養身,當先想到便是沒完沒了,要麼吃藥,要麼用藥膳。

“就爲了暈船?妾身又不是時時刻刻都在船上過日。”她駁他,這時候好生羨慕在艙房裡呼呼大睡的詵哥兒。

“休得胡說。”他敲她腦門兒,稍正容色。“年紀輕輕便這般不經事。回頭教你打一套拳,強身健體,總有好處。”

打什麼拳吶,七姑娘噘嘴悶悶看他:大人您聽說哪家女打拳能好看的?妾身兩輩都是斯斯的讀書人,再不臭美,也有那麼點兒小小的虛榮的。

大人您真不解風情!

*********

第二六九章 投地不獨活,之死矢...第八十六章 他的眼睛第二七一章 怎麼她比罪魁禍首還...第二四三章 想活命,先學會惜命第三一零章 傷的是腿。別處立起,輕而第七十一章 可以耍賴的嘛第273章 春風如有情,發我枝上花(文字)第二七九章 算無遺策,公子玉樞第三七三章 夫君,妾身無憾第215章 不是最早,卻是最好第九零五章 猴子與佛陀第二二七章 他與她的距離,在緩...第125章 知交難求第一九七章 鎮定是一種能耐第二章 擦肩而過第三八三章 誰知守夜人(二)第三七四章 始料不及第二四五章 它說,一夜不見,想...第三四四章 那人雖無恥,可眼光信得過第三三六章 冬夜溫暖的他第四十二章 一窗之隔第177章 以權謀私第八十七章 一現轉機第九十章 深藏的秘密第三九一章 不同的選擇(一)第三五零章 雙姝輝映,“一飯夫人”第三八二章 誰知守夜人(一)第三八零章 出其不意,分崩離析第三五九章 好戲開鑼第176章 宮心計第二七六章 如今就不算巴結?第二一八章 再無一人,令它失控...第三三四章 大機緣,旦死何妨?第166章 序幕(4)第131章 秋意濃(1)第三八四章,父愛如山,有子顧崇第三十章 一碗麪條第267章 大人慾行之事,下官無顏勸阻(文字)第110章 哪個世子?第三十九章 他的點撥第三六一章 小心房,大氣量第六十九章 初入學館第九十章 深藏的秘密第三五六章 大人,寶寶,暖被窩第三八六章 山寺之謎,沉默的在乎第三零八章 他道“好事。”第一九九章 倘若不肯,推開便是第二九九章 京畿王城,不可招惹之人第二二五章 不一樣的背影第四零四章 此“寵”彼“寵”第三八零章 畫中謎題第五十八章 瞧上哪個?第四十二章 一窗之隔第一四六章 小荷初綻第二八一章 陌上春歸,好事將近第三六九章 幾步之遙,生死一線第124章 莫大驚喜第三一二章 公子一笑,小七歡心第107章 破廟(2)第二零四章 巷子裡的身影第六十四章 同遊(4)第一章 姜家小七第二九零章 悄然無聲,爲他破例第六十章 絕口不提第139章 方知相思第三八二章 誰知守夜人(一)第102章 無聲初許第193章 醉花蔭(四)第160章 各自許願第一九八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三七零章 心思不同,風景不同第416章 番外石頭記第112章 當羊遇上狼第136章 不期而至第三零三章 經年之後,她才懂得第三五四章 喜歡他的心情第122章 祖孫鬥法(1)第二九八章 病痛,是一門學問。(揭秘第111章 何以不同?第三四一章 珍饈百味,獨好一口第419章 番外童趣記第二三四章 阿瑗,你能攔她到幾...第二五九章 臨去前一事,償你往...第六十二章 同遊(2)第三三九章 小七的心願第三十七章 應他兩事第十章 被站隊了第一九七章 鎮定是一種能耐第三二二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第417章 番外變形記第三七八章 無聲交鋒第二九八章 病痛,是一門學問。(揭秘第二十六章 料敵先機第157章 都是精明人第四十章 變數第三零六章 四姑娘冤枉第二八五章 最好和最壞的愛第六十六章 一切的開端第214章 舊事,舊人,舊情第三五二章 誰比誰更像那麼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