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籌錢

後衙的公廳當中,知縣彭莽已是如坐鍼氈。

他候得裴繼安進門,再等不住,一下子站得起來傾身追問道:“怎樣?還能剩得多少錢?”

裴繼安並不回話,而是徑直上前,先將一張紙平鋪在那知縣彭莽面前的桌案上,點著其中那一條圈出來的數道:“若是以立春爲限,縣中能餘出一萬六千四百十七貫三百一十六文。”

彭莽失聲道:“多少?”

裴繼安便把那數字又報了一遍。

彭莽只以爲自己耳朵被屎糊住了,聽得岔了一位,驚道:“怎的這麼少?”

一面說,一面湊到那紙前,拿手指比著一位一位地點,點到最下頭那一個字,猶有些不敢置信,擡頭問道:“莫不是你們算錯了??”

裴繼安便指著紙上的條目,一項一項讀給他聽,其中版帳錢若干貫,吏役錢若干貫,再有增稅錢等等,最後計出來果然就是那一條實數,連一文都不多。

彭知縣頓時覺得呼吸都不暢了,連忙轉頭對著一旁站的人道:“謝善,上回不是說還有三萬多貫,不過一轉眼的功夫,數目怎的就全然不對了?”

對面那被稱作謝善的人長手長腳,四十餘歲,看著有些苦相,此時擦著頭臉上的汗,回道:“小的應當不會犯下這樣的差錯纔是……”

他說罷,又轉去問裴繼安道:“我記得年中點庫的時候尚有三萬餘貫,今年又並未花過什麼大錢,是你那一處點得錯了,還是而今著急算帳,差了什麼數?”

裴繼安便回道:“謝押司確實沒有記錯,七月點庫的時候縣中尚有兩萬九千七百貫零三文。”

他一面說,一面把手中拿的帳冊擺上了知縣案頭,在做了標記的地方一頁一頁翻給對方看,又解釋給旁邊那人聽。

“……九月裡頭知州下令提庫,調支了七千兩百三十一貫,三個月間來往接待支了八百九十三貫,年底養俸開銷必要預出兩百一十三貫,這是早已定下的,州中已經給復了……”

又道:“另有公使庫支了一千餘貫,做茶酒、書冊生意……”

幾廂合計出來,果真並無半點差錯。

裴繼安此處說一句,那彭莽的眉毛就皺一分,等說到最後,彭知縣的兩條眉毛已經皺得可以夾死秋後帶骨的白花蚊。

彭莽雖然不善庶務,腦子倒沒有問題,況且裴繼安那紙上列得已經清楚到了極致,無論所收、所支都是做了兩個版本,一版是以時間爲序,由遠而近,一版是以金額爲序,由大到小,叫他想要看不懂也難。

三人在此處拿著帳冊對了良久,對到最後,發覺幾乎沒有可以減掉的支出,而此時已過十月,距離立春不過百十來天,秋稅已經收得七七八八,縣中再無大筆銀糧入庫。

押司謝善提議道:“知縣,咱們縣裡實在沒有餘錢了,不若同郭監司說一聲——前頭那七千多貫,可是董知州親令調支的,如果不支那一筆錢,今次再咬牙湊一湊,未必能夠得兩萬貫,多少也能得出一萬,可而今巧婦也難爲無米之炊……”

彭莽正在六神無主之時,他平日裡甚是好說話,此時見得下頭人出餿主意,竟也好聲好氣地搖頭道:“不妥,董知州支錢,說調就能調,郭監司要銀,就湊不出來——這一位可還是董知州的上峰,若是當真如此行事了,怕是兩廂都要得罪。”

謝善忙道:“知縣說的是,然則縣中果真挪不出錢了,便是衙門明年一年不吃不喝,也不夠兩萬貫,

萬不得已的話,只能朝下頭加賦了。”  聽得他這樣說,彭莽的頭簡直是搖了又搖,連聲道:“萬萬不可,前年才遭了災,好容易這兩年緩得過來幾分,賦稅本就重了,再加一回雜稅,農人怎的過活!”

又嘆道:“罷了,拚著被罵這一回,最差不過考功得個下等,罰上十幾二十斤銅——我去同郭監司哭一回窮罷!”

裴繼安立在一旁,只聽這二人說話,自己並不插嘴,然則聽得那彭莽的打算後,卻是微不可查地皺了皺眉。

那郭監司正是謝處耘之母的再嫁夫婿,他時常聽說其人言行經歷,也同對方打過幾次交道,只覺得那人心志堅定,手腕強硬,去他面前哭窮,怕是未必能得好。

然而這畢竟只是一家之言,又是私下揣測,比起彭莽,裴繼安同那郭監司的交集畢竟要少太多,他並不自信,也就不去多這個嘴了。

次日一大早,那知縣彭莽便去了宣州城中,然而還未到得正午,就灰溜溜地又竄了回來,連飯也不吃,急急忙忙著人把裴繼安找了進去。

裴繼安在彭知縣的公廳門口正好遇得押司謝善自裡頭出頭,對方苦眉苦臉,見得他來,先打了聲招呼,又用力捅了捅跟在後頭的人。

那人十分不高興,自鼻子裡“嗯”了一聲,卻還是拉長了臉, 最後也跟著叫了一聲“裴三來了。”

原來是謝善那兒子謝圖,原本搶著去管公使庫印書的。

裴繼安向二人應了一聲,略行了個半禮。

謝善小聲提醒道:“知縣今次沒得到好,一會他說什麼你都別答應。”

口中這般說著,卻是瞪了一旁他那兒子謝圖一眼,一邊含含糊糊地罵崽,一邊帶人走了。

裴繼安看到謝圖,已是猜到了三分情況,等進得門中,果然見那彭莽愁眉苦臉的,一看到他,就指著桌案對面的位子招呼道:“繼安,來坐!”

還未等裴繼安坐穩,彭莽已經開始黑著臉怒斥起那謝圖來。

“你昨日說公使庫支了一千餘貫去做茶酒、書冊生意,我當時只顧著看大數,回頭一細究,才曉得那是一千八百多貫,這樣大一筆錢,做得一年下來,沒得利就算了,竟是還倒虧,而今正是用錢的時候,下頭縣鄉、書鋪無一不來抱怨,又說衙中茶酒價貴且劣,又說那書粗製濫造,不得能用,偏又強令認購,引得士子、商戶怨聲載道……”

他一面說,那臉上的表情卻是漸漸轉爲小意起來,和聲細語地道:“那謝圖已是不中了,我恰纔罵過他,將來再看如何論處,只是而今郭押司要各縣自籌兩萬貫以供雅州軍卒餉糧,這差事推無可推,只能認下。”

說到此處,那彭莽猶豫了好幾息,最後道:“縣中帳庫情況你最爲知曉,哪裡能夠,方纔謝善同我說,你從前曾與人行商,頗善經營之道,卻不知若將那公使庫交由給你,可能在立春前得夠五千貫錢?”

第254章 執意第364章 0密1疏第144章 延續第17章 自重請假條第261章 教訓第150章 收心第367章 重逢第322章 進門第45章 走1步看1步第118章 交代第89章 舊藏第231章 說服第131章 熬湯第150章 收心第263章 相逢第185章 憤懣第216章 雞與魚第351章 挨罵第20章 無趣第328章 仙草第273章 來歷第267章 勸說第166章 清醒第337章 2廂第379章 求見第212章 看不起第381章 龍石第87章 爭搶第188章 按捺第40章 君子非禮勿言第214章 事半功倍第337章 2廂第330章 清醒第128章 海棠春睡第231章 說服第361章 爭權第147章 破罐子破摔第368章 城門失火第345章 和離第102章 他缺的不是錢第314章 錦衣夜行第242章 同氣連枝第376章 君臣與民第170章 幫忙關於更新第245章 莫不是傻子罷第172章 管人第79章 小錢小帳第312章 時辰第347章 酸木瓜第257章 落定第67章 湯與手藝第2章 人中洗澡蟹第327章 捧殺第273章 來歷第196章 落成第1章 稚女持金第143章 問與答第159章 簪花第261章 教訓第249章 釜底抽薪第346章 無助第128章 海棠春睡第34章 各得所需第234章 酬與勞第142章 算數第89章 舊藏第222章 嘴碎第119章 嚴父慈母第114章 合情合理我來啦第373章 小公子第6章 癡心妄想第164章 小道士第14章 發問第132章 辭行第247章 交心第12章 你會不會做官的第166章 清醒第194章 清醒第276章 銷贓第377章 奈何第220章 1時衝動第210章 外人的待遇第287章 回帖第80章 含笑第166章 清醒第50章 幫忙第58章 沈婆賣瓜第139章 母子關於更新第376章 疥癬第371章 碧玉簪第304章 搗亂第4章 嫌棄第267章 勸說第320章 來信第228章 隻1張臉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