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門當戶對

如此擺設,劉看庫雖是從未見過,可聯想方纔裴繼安所說,又看眼前情形,哪裡又猜不到牆上掛著的乃是刑具,此處多半不是提刑司,就是京都府衙的刑堂。

有了先入爲主,他看那些鞭子、夾板上黝黑髮亮的顏色,就滲得厲害,不知是不是錯覺,甚至聞到了淡淡的血腥同腐臭味,再轉頭看這房間,明明大白天的,卻是潮溼昏暗,地面斑斑駁駁,不曉得是血漬洗不淨還是什麼緣故。

劉看庫膽已裂了。

他多年作吏,自然知道進了刑房,便是任人搓圓搓扁,是死是活,全看審訊人一念之間。再一想昨日去找徐管事時,對方渾不在意自己安危,登時越想越怕。

自家事情自家知道,雖然才進刑房,還未受刑,劉看庫已經曉得他刑是必定受不住的,一旦稍微吐露出些什麼來,姓徐的那一邊未必會相幫,說不得還會設法讓自己瘐死獄中,好逃脫責任。

相比起來,劉看庫自覺所得不夠萬一,簡直微不足道,可他所處位置最爲重要,若無他在,怎可能做得如此乾淨,而那徐管事不過一張嘴,卻能得更多,原來不過是個靠恩主舉薦得官的小嘍囉,剛進京時,甚至只能去南薰門外頭賃屋子住,不過數年功夫,居然已經能在樑門大街買宅子,簡直就同鯉魚躍龍門一般!

眼下他好處沒得到什麼,眼見命都要償還在這一處,雖是外頭還有父母妻女,可比起自己的命,那些都不算什麼了,將來事情將來再說,此時卻生死關頭,一旦行錯,說不得就再見不到明天太陽了。

劉看庫一旦想通,動作也是極快,他手腳未被綁縛,一下子就巴住身邊的雜役,叫道:“我要見裴官人!我要見裴繼安!我有話要同他說!”

*

且說潘樓街這一處才送走了劉看庫,沒過多久,鄭氏就回來了,她先叫人把自家買的佈置陳設一一攤開擦拭,連忙又轉去同沈念禾道:“……見得一張竹牀,原是匠人做給自家女兒陪嫁的,誰料得後頭嫁了個行商的南人,做好的牀就不好運送,我瞧著倒是頂舒服,又涼快,本來想給你買了回來,又怕你不喜歡,趁著還不到午間天熱,正好帶你去看看。”

鄭氏是個急性子,一邊說,一邊就把沈念禾往外頭帶。

那匠人自家在牛行街上頭開了半間小鋪子,左邊是間小酒肆,裡頭做些左近人家生意,他只佔了右邊一半,做賣傢俬用具,用的不是竹料,就是松木、胡桃木,雖然料子尋常,手藝倒是挺精巧,便是做飯撈菜的爪籬都比外頭做得漂亮。

鄭氏一慣愛這種好看又小巧的,此時挑了這個,又看中了那個,簡直樣樣都想往家裡搬,因怕沈念禾笑話,還不忘給自己辯解道:“都是竹、鬆料,也不值幾個錢,放出去給人看了都不怕被說的。”

沈念禾忍不住莞爾,也不擋著她在此處挑這個看那個,跟著匠人媳婦進去看那竹牀。

那媳婦子十分健談,先前見得鄭氏想買,只要等沈念禾來定,有意要做成這筆買賣,一進房中,便將窗戶往外打開了,叫外頭光線透進來,還不住同她介紹起來,譬如竹子是什麼竹,又怎麼制過,能用多少多少年,當日因是要給女兒做嫁妝,夫妻二人付出多少用心云云。

又道:“本來是當真不捨得賣,只是與我們家同賃這一處鋪子的那一位無處放酒,叫我們騰出地方來,這牀也無空房可以放,纔不得不低價賣了。”

一面說,一面將那竹牀上頭罩著的一層油紙給掀了起來,給沈念禾細細介紹。

這竹牀做得確實很用心,報的價格也並不高,又是鄭氏早早看中,十分積極要給自己買的,沈念禾自然不會特地挑毛病,只看了兩眼,便點了點頭,笑道:“那煩請同我家嬸孃說價吧。”

三下兩下做成生意,媳婦子也高興得很,道:“姑娘真是個爽快人!我這就拆了下來,一會給你們送上門去。”

口中說著,就將那上頭的油紙收疊了起來。

原本牀上蓋著東西,窗戶又緊閉的時候,因此處光線不亮,倒是看不出什麼,眼下油紙挪開,便露出竹牀下頭的物什來:碗碟、矮几、條凳,幾袋子沒有來得及換裝的米、粉條,另有許多大缸。

其餘還罷了,那大缸卻有些奇怪。

沈念禾去過自家酒鋪庫房,自然知道尋常賣家爲了不用時時開蓋辨認,因庫中東西量多,一半都會在器皿上方貼字條,譬如標明“某某酒”、“醋”、“醬”等等。

此處牀下整整齊齊排了十多個罈子,大小不一,形狀有異又同,上頭都還用泥封著,光看外表,如何區分?

這畢竟是別人家的私事,是以沈念禾雖然多看了一眼,卻也沒有多問,正要與那媳婦子一同出門往外走。

只是纔要掩門的時候,一名夥計卻是匆匆往此處跑了過來,先叫了那媳婦子一聲,請她莫要關門,不多時,就鑽進去抱了一個小缸出來,討好地笑道:“勞煩三娘子幫著關一關門,我這手上騰不出空來。”

那媳婦子顯然同對方十分熟稔,順手將門鎖了,笑問道:“又有人來買酒了?”

夥計也不防備什麼,笑嘻嘻回道:“這兩日賣了七八壇了,早間大哥還在說,想要多備一批酒水,預著不夠賣。”

媳婦子好奇道:“從前沒見這麼多人來買,今次這是怎麼了?賣的是哪一處的酒,引得這許多人跑過來。”

夥計道:“酒倒是沒什麼稀奇,滋味雖然不差,卻也沒好到哪裡去,只賣得比其他酒樓裡出來的實在便宜許多。”

又道:“三娘子給咱哥也帶一罈子回去?我見他平日裡也愛喝兩口。”

媳婦子倒是真的有些心動,就問道:“這酒怎麼賣的?”

“外頭人買四百文一壺,小罈子裝的一罈五貫錢。”那夥計把手裡捧的罈子晃了晃,示意了一下,“大罈子的二十貫,咱哥要買,小罈子一罈就夠了,我跟大哥商量下,賣你們四貫錢。”

又道:“三娘子那牀賣出去了不曾?””

這是在催人把地方空出來放酒了。

媳婦子“啊”了一聲,這才忽然醒起來沈念禾還在邊上,連忙道:“看我這張嘴,說起閒話來就忘了正經事,此處正好有客人看上了。”

又問沈念禾道:“姑娘可還有什麼旁的交代?”

沈念禾搖了搖頭,心中卻總覺得有些奇怪,忍不住盯著那夥計手上捧著的酒罈子看了好一會。

這一罈子雖是看著不大,可按著京中時價,若非粗劣濁酒,至少也能賣出七八貫,此時對外賣五貫,無怪這鋪子生意好了。

可是京中能夠發賣酒水的,無非就兩個源頭,一處是釀酒坊,一處是有釀酒權的酒樓,前者對外發賣的價格都是統一的,不能更改,後者要按賣出酒水給朝廷納稅,一般來說不會對外做這樣低的價。

她仔細看那酒罈,心中還在想著,卻不曉得因她這邊盯著看,那夥計只以爲看的是自己。

夥計年紀不大,卻已經能辨認美醜,見邊上的沈念禾,就有些不敢擡頭去直視,面上還微微有些發起紅來,又小聲道:“姑娘若是看上了我家酒,想要買給家裡父兄,看在三娘子的面上,我也給你算便宜點。”

*

等到三人出得門去的時候,鄭氏已經正在興頭上,拿個冊子對著上頭東西採買,幾乎樣樣都挑了,那匠人在邊上陪著,簡直喜笑顏開。

這鋪子一分爲二,中間只用桌子隔開,此時隔壁酒鋪子裡不少人正坐著吃酒說話,有人見得那夥計出來,就揚聲問道:“小二,你家換了誰家的酒?我喝著不如原本匯賢樓的!”

邊上有人和道:“我喝著倒不比匯賢樓差。”

那小夥計笑著抱著酒過去道:“是得仙樓裡頭出來的酒,有人說好,也有人說比不得從前的,不過價錢是便宜幾分,而今的九十文一角,匯賢樓的一百二十文一角,客官要是還喜歡原來的口味,小的這就給換上匯賢樓的酒?”

先前那客人聽得此刻杯中酒只要九十文一角,頓時連連搖頭,道:“再喝一口,又覺得別有滋味了,倒不必換,我慢慢品就是。”

鋪子裡頭衆人頓時鬨堂大笑。

沈念禾也不多問,將兩個酒樓名字記下,又同那夥計把後頭各色規格罈子的酒水俱都買了一份,叫人送去潘樓街,這纔去同鄭氏低聲道:“那竹牀做得很是精巧,我也喜歡,嬸孃打哪裡找來的這家鋪子?”

鄭氏頓時滿臉是笑,十分得意地道:“我左近尋了一大圈,才覓得此處,旁的大鋪東西賣得貴不說,那些個料子也太惹眼,倒不如小店小鋪裡頭東西做得好,也不用多花幾個錢。”

兩人在此處同那店家說好何時運送,見得過了未時,便一同往家裡走。

潘樓街新買的宅子雖然不大,可鄭氏一人想要打掃卻是有些難,她本就是大戶人家出身,後頭因故不得不自己去做家務事,眼下進了京,又買了宅子,便想著找兩個短僱過來幫著灑掃。

她頗有些由儉入奢易的味道,只是想到裴繼安的官品,又想到裴家故事,又不敢太過露頭,糾結了許久,一時覺得還是買兩個丫頭子慢慢調教的好,一時又覺得還是先找短僱更好。

這樣的事情,鄭氏一個人都能從正面反面各找出幾十個理由,許久都拿不定主意,沈念禾便不去打攪她,等到酒鋪使人將幾個罈子就送來,便坐在旁邊慢慢端詳,越看越覺得罈子形制不同外頭尋常酒坊中用來釀酒的。

酒罈都是泥封的口,只是每個罈子上頭的泥封顏色都有不同,多是黃泥,可有兩個大罈子上頭的泥封顏色黃中帶紅,看著十分奇怪。

她記得上回同裴繼安聊起釀司酒監事時,對方說釀酒坊的酒同外頭小酒坊的酒釀製過程略有不同,最爲特殊之處,就是有兩個品級的好酒封口用的是紅泥。

沈念禾忍不住上前幾步,用小刀輕輕削去其中一個大酒罈上頭的泥封。

她削得十分小心,一層一層地剔刮,才颳了三四層,就見得下頭紅泥黃泥混雜在一處,再往下,已然全是紅泥。

不過泥封而已,不能說明什麼,只好等裴繼安回來再將此事說明,後續如何處置還要等他來定。

*

沈念禾此處在不住同幾罈子酒較勁,一街之隔,樑門大街上林氏也在爲酒席事操心。

她多年跟著丈夫傅凜在外轉官,難得今次有了機會回京,又是丈夫才逢升官,傅令明這個繼子轉爲京官,無論那個外人來看,都知道是難得的好事。

傅家一慣行事低調,林氏也不想叫外人以爲這一家子像是商賈一般眼皮子淺,自然不能拿這個來說事。

然則她既然回了京,用不得多久,傅凜也要回來,便當要叫京中差不多的人家都曉得這一門已經歸位,將來有什麼人情應酬,最好叫上。

思來想去,旁的理由都不合適,倒是傅蓮菡正值及笄之年,一則待要說親,還沒有一戶好人家,二則用個家中姑娘來出頭,既顯出林氏這個繼母做得妥帖,也真正可以叫旁人多看一看傅家女兒相貌人品。

傅令明、傅蓮菡兩兄妹相貌都肖似其母,生得很擺得上臺面,只可惜妹妹自小都被寵壞了,性格較爲跋扈,說話也不怎麼合適。

林氏嫁進傅家十來年,與繼子繼女相處融洽,傅蓮菡雖然脾氣不怎麼好,卻也極少當面不給她臺階下,況且在一起生活這麼久,便是養貓養狗都養出感情了,更何況是活生生的人,是以很願意給繼女找個好人家嫁了。

更何況傅家兄妹嫁娶越好,將來過得越好,等到林氏的一對子女長大,就越能沾光。

如何把繼女及笄這一回宴席辦好了,既凸顯出她的相貌好與性情直爽,又遮掩住其人囂張同不懂事,實在不是一樁容易事。林氏想了許久,只覺得腦子發脹,無論形式還是流程,都很難找出合適的。

不過她操心的自然不止繼女,還有兒子裴繼安。

自從曉得了沈念禾的存在,又探聽到其人出身,林氏就十分不滿意。

雖說她自知眼下說話沒有分量,莫說兒子絕不會理會,便是鄭氏也只會當耳邊風,可並非沒有其他辦法。

林氏從來性格堅韌,也有毅力,看準什麼,總能想盡辦法達成,此時一面幫著繼女籌劃及笄宴會, 一面就生出了一個主意。

她想了想,同身邊的嬤嬤道:“繼安家裡頭住著的那一個,你說我叫她來蓮菡的的酒宴如何?”

那嬤嬤一時還有些反應不過,道:“這……不太合適吧?”

林氏就反問道:“哪裡不合適了?”

嬤嬤脫口道:“姑娘辦酒席,請的都是官宦人家的女兒,若非平日裡與咱們家中有往來,就是擺得上臺面的官人女兒,那沈姑娘雖然原來是個好出身,眼下早已……叫她過來,便是客人不說什麼,她自家也會自不在吧?”

所謂往來無白丁,門當戶對。

從三品的高官家中宴請,家中父兄沒點品級在身上,哪個敢來?

這不是來丟臉的嗎?

n.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

第182章 疑心第382章 可疑第253章 商議第152章 跑馬第232章 睡不安穩第60章 小吏有什麼好做的第372章 清君側關於更新第136章 防塵第130章 悶氣第359章 欺軟怕硬第376章 疥癬第278章 避讓第36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55章 臨行第162章 兄妹與姐弟第317章 她怎麼看我第76章 救命恩人第52章 吃還是做我來啦第157章 要張還是要沈第79章 小錢小帳第111章 詣闕第306章 驚詫第81章 蜜餞第315章 踏青第353章 我以為不妥第18章 拮據第7章 1夢300年第54章 打點第47章 躲1時躲不了1世第123章 教養第383章 3年第160章 照料第33章 轉機與無恥第71章 悉心教子第285章 坦露第225章 眼紅第279章 巡視第279章 巡視第198章 謀劃第376章 疥癬第61章 孬知縣第13章 杜工部集第270章 查庫第209章 遠近親疏第69章 拐彎抹角第328章 仙草第244章 念禾喜歡什麼樣第60章 小吏有什麼好做的第367章 重逢第239章 印章第211章 君子第33章 轉機與無恥第2章 人中洗澡蟹第89章 舊藏第41章 紛至第277章 瑞獸第319章 獻力第242章 同氣連枝第376章 疥癬第23章 不如去搶呢第338章 生事第94章 真與假第288章 字跡第208章 陰差陽錯第239章 印章第330章 清醒第226章 意外第347章 酸木瓜第75章 才與德第205章 窺視第315章 踏青第188章 按捺第369章 牛角梳第116章 反省第227章 照料第18章 拮據第40章 君子非禮勿言第301章 故人第373章 小公子第341章 陳2娘第179章 管庫第48章 差了10萬8000裡第292章 相交第105章 女大18變第270章 查庫第61章 孬知縣第373章 出門第263章 相逢第112章 揭發第372章 父子第266章 新差第86章 瞪得好凶第379章 求見第266章 新差第365章 驚聞第122章 名義第337章 2廂第208章 陰差陽錯